小蟠桃儿
体育教育与学生的耐力素质发展论文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学生耐力素质的现状,提出学校应高度重视耐力素质训练,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增进其健康,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耐力素质;持续负荷法;间歇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一、体质现状
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于1996年3月26日联合发布了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八五”期间,我国7~22岁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又有了明显改善。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学生的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柔韧素质趋于停滞或呈下降趋势;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标明显下降;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比率有所增加;城市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农村学生近视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学生口腔保健仍处于低水平;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的绝对水平仍然较低。存在的上述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的耐力素质下降的问题。
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1个部门联合进行,历时三年,在全国各地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被称为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规模最大、覆盖人群最广的国民体质监测。本次监测表明:2000年与1995年比,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力量素质等均有所下降。
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二、耐力素质练习的重要性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提高耐力素质对个体体能的发展和克服疲劳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提高耐力素质对心血管的作用,一是可以改善心率变化,二是可以加强心肌力量。心率是反映心脏功能良弱的标志。人体运动时,循环功能的主要变化是心输出量的增加,各组织器官的血流量重新分配,特别是骨骼肌的血流量迅速增加,以满足其代谢增强时能量的供给。心脏具有一定的储备力,平日心输出量大约只有最大输出量的1/4。发展耐力素质可增大心肌力量,进而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提高人体活动能力。
(二)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人体不断地从自然界吸入氧气,又不断地把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吸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过程,就是呼吸。执行呼吸任务的器官就是呼吸器官,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大小支气管和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只有肺,其他部分是气体的通道,不能进行气体的交换。
耐力素质练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和氧气,来供应所必须的能量,同时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这种情况下,呼吸器官必须加倍的工作,从而使呼吸机能得到改善。主要表现在:呼吸肌增强,胸围也增大了,而使呼吸运动的幅度得到扩展;肺活量增大,长期从事耐力素质练习的人的肺弹性增大,呼吸肌的力量增强,所以肺活量比不锻炼的人大得多;呼吸深度加大,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的呼吸是浅而快,经常从事耐力素质练习的人,能加大呼吸深度,呼吸的次数也可以减少。
(三)对肝功能的作用
耐力素质练习时,由于能源物质——糖的消耗增加,使肝脏的后勤供应加强,因而使肝脏的机能得到锻炼。运动员的肝脏里储备的糖元多,运动时向外输送的快。肝糖元对肝脏的健康极为重要。经常坚持耐力素质练习的人的肝脏机能比一般人水平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强,在动用肝糖元时比一般人经济。另外,肝脏又是一个重要的消化腺,经常进行耐力素质练习,在肝机能提高的基础上,就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经常进行耐力素质练习能提高肠胃的消化功能。进行耐力素质练习时肌肉运动加强了,除了需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输送给氧气外,还需要胃肠供给能量物质。这样,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就更多了,消化管道的蠕动就更强了。胃肠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得更加顺利和充分。长期从事耐力素质练习,由于呼吸的加快和加深,使膈肌大幅度的上下移动,腹肌也不断活动,对肠胃产生一种按摩作用,增强了胃肠的消化功能。
(五)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长期进行耐力素质练习能使神经兴奋与抑制、传导与反应等机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精明果断,动作迅速、准确有力;可以使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使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有明显的加强。
(六)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
耐力素质练习是艰苦的。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特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先进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磨练意志。改善耐力素质练习的枯燥情感,培养学生坚毅、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提高耐力素质的方法和手段
(一)持续负荷法
持续负荷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是发展耐力素质的主要训练方法。持续负荷法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不间歇地连续训练一段时间,速度或匀速或变速,负荷时间不应短于10分钟。负荷强度心率指标平均为每分160次左右。
持续负荷法的训练手段
1.定时跑。在田径场、公路或树林中做10-2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定时跑
2.变速跑。在田径场进行。快跑段慢跑段距离和强度应根据任务与要求决定。一般常以400米、600米、800米、1000米等段落进行。一般以心率控制在160次/分钟左右,慢跑段心率恢复到120次/分钟以下。
3.越野跑。在公路、树林、草地、山坡等场地进行。跑的距离一般在4000米以上,多可达10000-20000米。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
4.法特莱克跑。在场地、田野、公路上进行。它是自由变速的越野跑或越野性游戏。持续时间30分钟左右,也可更长时间。
(二)间歇练习法
间歇练习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间歇练习法的特点:练习时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70~180次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依据,动作结构前后稳定。每次课练习的组数次数因人而异。
用“间歇练习法”发展力量耐力的负荷特征
方法
负荷强度
组数
每组重复次数
休息间隔
动作速度
第一种
40-60%
3-5
10-20
30-90秒
很快
第二种
25-40%
4-6
30次以上
30-60秒
快
间歇练习法的训练手段
1.原地间歇高抬腿跑。原地做快速高抬腿练习。如发展非乳酸性无氧耐力,则可做每组10秒、20秒、30秒、钟快速高抬腿练习。要求越快越好。如发展乳酸性无氧耐力,则可做1分钟练习或100-150次为一组练习。
2.间歇行进间跑。行进间的距离根据学生水平而定,计时进行。
(三)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指练习着在以一定的顺序安排的站内重复进行一定的练习,并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的一种训练方法。循环练习的内容组织需根据练习设想,根据训练的目标而定,同时根据“渐进负荷”或者“递增负荷”的原则安排训练,负荷强度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并且总要适应新的训练状态。运用循环练习法可有效地提高练习情绪和积极性;可以合理地增大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循环练习法的特点:各练习站有机联系,各个练习站平均负荷强度相对较低,各组循环内各站之间无明显中断,一次循环的持续负荷时间较长,负荷强度高低交替搭配进行。
循环练习法的训练手段(举例)
第一站:连续跳过三个跳箱,可向前跳和向后跳,可穿铅或沙背心跳。
第二站:仰卧两头起20-30次。
第三站:跨步跳,两臂积极摆动,摆动腿的膝部应尽量高抬。
第四站:双手扶肋木,肩负一同伴单脚登上小跳箱、换脚作。可适当增加跳箱高度或负重的总量。
第五站:原地双脚跳绳。跳绳持续时间1-2分钟。
第六站:负重走。肩负杠铃或沙袋,连续低姿走100米,强度80%左右。
第七站:收腹跳。跳起后双脚屈膝尽量贴近胸部。
四、提高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一)高效能的恢复与营养系统
恢复是运动训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恢复与负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没有负荷就没有疲劳,也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则也就没有提高。耐力练习时间长,消化能量多,所以训练后就应采取积极的手段来促进机体的恢复。因此,应科学地安排训练与恢复,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运动后广泛运用医学的、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和教育学恢复手段,促进恢复过程的加速进行。当前重要的是采取措施,建立高效能的恢复与营养系统,使疲劳的肌肉及神经得到放松,为下次练习创造条件,加速提高练习者的耐力素质。
(二)多种练习方式相结合
耐力训练的方法手段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练习时间,以提高练习者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在抓好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不忘发展无氧耐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至于两者的比例,应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三)加强指导和监督
由于耐力素质练习运动时间长,运动负荷较大,对练习者产生的影响也较大。负荷不当则常常会导致局部乃至整体的机能紊乱,所以我们应加强对运动训练的科学指导和监督,使之能行之有效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练习效果。
五、结论
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当前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我们不得不对国民耐力素质进行思考,国民耐力素质的锻炼已经迫在眉睫。学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锻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尤其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学荣,谭明义,著.社会体育学概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李鸿江.学校体能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4]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小熊de爱
耐力素质不光是人体承受力和心肺功能能力的一种表现,还是一个贯穿性非常强的素质:①在力量、速度素质中,耐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工作都不会是一蹴而过的,必须要在一个时间段中完成。只要有时间段出现,耐力必然要出现。
②“坚持力”是耐力素质中重要的特性,而坚持力在所有的工作中都有明显体现:在某一时间段内保持某一姿势不变、长时间的开会谈判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耐力素质”是重要的基础素质,它可以把其他的素质衬托得更为优秀。
③耐力素质是运动能力的储备量。
耐力素质在生活作用非常关键,现在很多人感觉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实际上就是耐力素质下降的反映。
柔韧、灵敏与运动过程中的技术质量、运动幅度、运动的技术难度有着密切关联。同时,柔韧、灵敏与防止伤害关系密切。因此,加强柔韧、灵敏训练是非常关键的。
速度、力量的练习中结合着柔韧和灵敏的锻炼,而柔韧、灵敏的锻炼方法也渗透着速度、力量、耐力的锻炼。所以,在进行柔韧、灵敏锻炼时,其他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目前,针对柔韧性的锻炼项目逐渐增多,而且练习的趣味性也较强,比如瑜伽、普拉提、舞蹈等,这些项目都能很好地提高柔韧和灵敏素质。
“四大素质”就体质健康而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决不能偏废。
有氧健身运动由美国德克萨斯州有氧健身专家库帕博士首创。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有氧健身运动自创立之日起,即被健身爱好者接受。特别是美国,上至权贵名流,下到普通百姓,风靡一时,至今不衰。
需要选题理由?是毕业论文开题吗?如果是,你这个题目不好,题目是综述型的只适合小论文,这题目好写但不难写好。选题理由,主要就是对研究内容进行可行性分析,一般包括下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兴趣,比如:我选这个题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个人特别感兴趣关于这个论文的问题,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选题建议写1、人力咨询在公司运营中的地位2、人力资源规划3、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4、人力资源开发5、绩效考核理论6、薪酬改革7、劳动关系管理。 在
摘要: 与其他运动相比,跳绳这门运动具有简单、所需场地小、资金投入少以及安全系数高等优势。 在幼儿园大班开展花样跳绳活动能够使得幼儿们的协调能力得到有效的锻
学术堂整理了八十五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供大家参考:1、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2、 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3、 消费者行为研究4、 现代商务谈判5、 激励理论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