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1

angel小芋头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药治疗失眠临床研究概述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茶虫小豆豆

已采纳

诗美乐多功能失眠治疗仪,咨询微信号:eyq488686公园里,桂花香了,花团紧簇,芳香扑鼻.一阵风吹来桂花像散伞兵一样落下来,可是树上还是一阵阵迷人的芳香。人们的脚步,因为这扑鼻的香味而停了下来lighting embedded in each step. Langdon could h

147 评论

女王大人过司考

失眠是临床多发病,是指不充分的睡眠或不完全的睡眠,属于中医学“不寐” 范畴。中医治疗失眠有独特优势,本文从诊断标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其它方法治疗等几方面对国内临床对失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临床表现不一,包括难以入眠,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早醒,睡眠不深,甚至有时彻夜不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多以镇静安眠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药治疗有独特优势,疗效较好。 周仲瑛认为:郁、瘀、痰、火是引起失眠的主要病理因素,从病位分析,五脏皆于失眠有关,但其主要病位在心、肝。麻应富从脏腑、阴阳、痰瘀、情志四个方面论治失眠,脏腑论治细分为心、肝、脾胃、肾四个方面[3]。周平安认为:睡眠虽然由心神所主,但与中焦诸脏腑密切相关,尤其与胆腑关系密切。王新陆认为失眠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脑神逆乱。辨证分型:张怀亮根据其临床经验,将失眠概括为两大证型:①实证:肝阳炽盛、心神被扰型,治以清肝泄热、镇心安神,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12g,栀子10g,龙胆草12g,黄连10g,黄芩9g,当归9g,生地黄9g,半夏9g,白芍9g,生龙骨 30g,生牡蛎30g,磁石30g,合欢花15g,夜交藤20g,甘草6g。②虚证:肝肾阴虚、心神失养型,治以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方以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药用:黄连9g,黄芩12g,阿胶12g (烊化) ,白芍10g,酸枣仁20g,五味子9g,生大黄6g,清半夏12g,合欢花20g,夜交藤 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李海聪将失眠分为四个证型:①瘀血内阻、心神被扰型,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20 g,枳实15 g,赤芍20 g,白芍20 g,生甘草20 g, 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5 g,川芎18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川牛膝10 g ,桔梗15 g,石决明30 g,酸枣仁30 g,珍珠母15 g,香附12 g,合欢花10 g,浮小麦30 g,大枣5 枚,远志15 g,栀子10 g,琥珀粉3 g。②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型,治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味,药用:党参15 g, 炒白术15 g,生黄芪20 g,当归15 g,茯苓30 g,生甘草10 g,远志10 g, 酸枣仁15 g,木香10 g,龙眼肉15 g,大枣 10枚,浮小麦30 g,香附12 g,合欢花10 g。③肾阳不足、心神不安型,治以补肾温阳、潜阳安神,方用肾气丸加减,药用:炙附片 6 g,肉桂 4 g,熟地黄15 g,泽泻15 g,茯苓 30 g,山茱萸15 g,怀山药15 g,牡丹皮10 g,川牛膝10 g,桔梗15 g,磁石20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珍珠母15 g,香附15 g,合欢花12 g,酸枣仁40 g,远志15 g,石菖蒲15 g,紫石英15 g,丹参30 g 。④阴虚火旺、心神不宁型,治以滋阴降火、益气养血,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药用:当归15 g,生地20g 熟地黄20,生黄芪15,黄柏10,黄连10 g,黄芩10 g,山茱萸15 g,知母15 g,龟甲20 g,鳖甲20 g,石决明30 g,磁石20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香附12 g,合欢花10 g,酸枣仁40 g,阿胶10 g(烊化),百合15 g,茯苓30 g。顾宁将失眠分为六个证型:①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益气养阴安神 ,方用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加减,药用:太子参12g、麦冬 15g、五味子10g、酸枣仁10g、知母10g、川芎10g、茯苓12g、 夜交藤 30g等。虚烦者加用百合 20g ,紫贝齿 15g ;面部烘热者加用功劳叶 12g、 白薇 12g ;盗汗、自汗者加用浮小麦 10g ,瘪桃干10g ,糯稻根10g ;日久出现舌质紫黯血瘀之象者,加用景天三七 15g。②瘀血内阻型,治以活血化瘀安神,方用桃红四物汤为主加味,药用:桃仁10g ,红花10g ,生地12g ,赤芍12g ,当归10g ,川芎15g ,夜交藤30g ,合欢皮 20g ,景天三七15g ,酸枣仁10g ,柏子仁10g等。胸闷者加用炒枳壳 10g ,郁金 10g ;胸痛甚者加用紫丹参15g 。③脾虚湿阻型,治以健脾利水安神,方选五苓散为主加味,药用:炒白术10g ,泽泻12g ,猪苓12g ,茯苓12g ,陈皮10g ,法半夏10g ,夜交藤30g ,茯神 10g等。腹胀者加用大腹皮 12g ;纳呆者加用炒山楂 10g ,神曲 12g ,麦芽 12g ;若水饮化热者加用丹皮 15g。④饮食积滞型,治以和胃润下安神,方用麻子仁丸为主加减,药用:麻子仁10g ,炒枳实10g ,陈皮10g ,法半夏10g ,酸枣仁 10g ,炙远志 12g ,柏子仁 10g 等。伴口干者加用太子参12g、大麦冬12g ;脘痞甚者加用枳实15g、莱菔子15g ;饮食积滞者加用炒山楂10g ,神曲12g ,麦芽12g 。⑤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潜阳安神,方用天麻钩藤饮为主加减,药用:天麻 10g、钩藤12g、桑叶10g、滁菊花10g、炙远志15g、酸枣仁10g、夜交藤30g、合欢皮 20g 等。眩晕、头痛甚者,加用珍珠母15g、罗布麻叶12g、牡蛎 15g ;伴有耳鸣者加用枸杞15g ;阳亢化热出现口干口苦者 ,加用苦丁茶 12g ;心烦、胸闷者,加用炒黄连3g ,郁金10g ;腰膝酸软者,加用炒杜仲15g ,制首乌15g。⑥心火上炎型,治以清心祛火安神法,方以莲连汤为主加减:莲子心 6g ,炒黄连 3g ,五味子 10g,熟枣仁 10g ,夜交藤 30g ,合欢皮 20g ,百合 20g ,紫贝齿 15g。3.基本方加减治疗:李刚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柴胡12g,制半夏9g,黄芩9g,生晒参9g,干姜3g,大枣4枚,生龙骨30g(先煎) ,煅牡蛎 30g (先煎) ,生铁落 20g,茯苓15g,桂枝15g,大黄5g)。心火炽盛者加栀子 12g,竹叶 15g,夏枯草 12g;肝郁化火者加龙胆草 6g,黄连 6g,香附6g;痰热内扰者加竹茹12g,陈皮12g,知母 12g;阴虚火旺者加生地15g,白芍15g;牡丹皮15g;心脾两虚者加白术15g,黄芪15g,炙甘草 9g;心胆气虚型酸枣仁30g,远志12g,太子参 15g。治疗30例6型失眠,痊愈 (36% ) ,显效(46% ) 。姚黎用安神定志汤(太子参 15 g, 酸枣仁 30 g,五味子 15 g ,当归 10 g ,川芎 6 g, 生地黄15 g, 建曲10 g, 茯苓15 g ,生龙齿 15~ 30 g, 珍珠母 15~ 30 g)治疗100例失眠,有效率(96%)倪志坚等用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 20g, 知母 15g, 茯神15g , 云黄连10g ,龙骨 20g ,牡蛎 20g ,当归 15g ,生地黄 15g ,白芍药 15g, 甘草 10g)治疗82例失眠,有效率(98%)自拟方加减 :施金凤以安神汤(黄芪25g,酸枣仁 20g,当归 15g,云茯苓 12g,枸杞 20g,山萸肉12g,五味子 12g,柏子仁 15g,甘草 6g)。心脾两虚,加党参 15g,夜交藤 20g,白术12g。心肾不交,加黄柏 15g,知母 12g,磁石 20g 。痰热内扰,加远志 15g,竹茹 12g,法半夏15g 。肝火扰心,加黄芩20g,山栀12g,合欢皮15g。治疗失眠96例,平均有效率为(88.5%)。辛荣柏等以养血安神汤加减(柴胡、白术、姜半夏、茯苓、当归、郁金、生栀子、黄芩、黄连、党参、丹参、炒酸枣仁、远志、夜交藤、钩藤、生龙骨、桂枝、夏枯草、五味子),治疗失眠46例,有效率(95.6%)。

154 评论

佐必林家具2013

失眠,祖国医学古代文献谓之“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中医卫气运行学说从宏观上揭示了人体睡眠与醒寤的客观规律,《灵枢·营卫生会篇》云:“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由此可见,失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运行不能同步所致,而人体阴阳之气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机体诸脏腑功能的正常和协调。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主血脉”,因此,中医认为失眠病位主要在心,并涉及肝、脾(胃)、肾三脏,机体诸脏腑功能的运行正常且协调,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也正常,则人的睡眠正常,反之,就会出现睡眠障碍—失眠。 中医药治疗失眠病症注重辩证论治,临床辩证从虚实证型来分,常见的实证证型有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常见的虚证证型有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由临床证型引申出来的治疗原则有很多,如宁心安神、清热泻火、滋阴降火、清化痰热、和胃安神、养血安神、安神定志等。我国历代医家应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根据各自的学识和临床经验,分别主张从营卫论治,从心论治,从脾胃论治,从肝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从火论治,综合论治等法则,在学术上各有建树。 笔者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禀承先父 施闻鸡老中医庭训,先父生前治疗失眠病症主张“调其所逆,除其所害”,意思是:治疗失眠,首先要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如果失眠是由脏腑功能紊乱引起的,就应先把其紊乱的脏腑功能调整好,则失眠现象自然就会消失;如果失眠是由外邪侵入机体诱发的,则就应先分清外邪的性质并将其清除,这样睡眠才会趋于安稳。先父生前遣方用药多单刀直入,直击病所,屡起顽疴,愈人无算。笔者在继承先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失眠专科临床实践,和当今失眠患者的临床症侯特点,在辩证的基础上,常对失眠病症分以下八个临床症型,然后针对不同的失眠症型,运用中医药治疗,一般均能获得较好疗效。 1、营气不足型 临床症状可见: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梦扰纷纭,白天精神不振,头晕目糊,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可伴心慌,乏力等症。治疗原则:益精养血安神。 2、肝郁气滞型 临床症状可见:夜晚卧床,思虑万千,转侧难眠,日间精神抑郁 ,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症。治疗原则:疏肝解郁安神。 3、营血蕴热型 临床症状可见:卧床难眠,或早醒,醒后再迷迷糊糊至天亮,兼见咽干少津,五心烦热,面颊痤疮 ,盗汗,或伴有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口角抖动等症。治疗原则:清营凉血宁神。 4、脾胃失和型 临床症状可见:夜间睡不安稳,时睡时醒,多梦,兼见口腻口淡,不思饮食或纳食无味,胃脘不适,大便不成形或有欲介不尽感等症。治疗原则:和胃健脾安神。 5、心肝火旺型 临床症状可见:夜间失眠,卧床久久不能入眠,或间断多醒,多梦纷纭,甚者彻夜不眠,兼见头胀,目赤,口干苦,心烦易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红赤等症。治疗原则:清热泻火安神。 6、胆怯心虚型 临床症状可见:睡眠不安,常伴有惊惕恶梦,白天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善惊易恐,胆怯如有人捕等症。治疗原则:镇惊定志宁神。 7、瘀阻脑络型 临床症状可见:夜眠时少,早醒,醒后难再入睡,常伴有头昏,耳鸣,脑响,手足麻木,健忘,尤其对数字和近期事件记不住,白天昏昏欲睡等症。治疗原则:健脑通络助眠。 8、肝亢肾虚型 临床症状可见:夜眠不酣,间断多醒,或早醒,有梦,醒后难再复述,常伴有头胀,头痛,颈项板牵不适,口干苦,眩晕,耳鸣,面颊色斑,两颧升火,腰酸膝软,夜间尿次频繁,或四肢不温,背脊时寒等症。治疗原则:滋肾平肝安神。 由于失眠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所以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上述症型和治疗法则的具体运用,尚需根据临床辨证综合考虑,灵活掌握,如此方能不囿泥爽效于条文。( 施明 著名中医失眠专家 主任医师)

328 评论

他们的快乐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1.1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1.2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2.2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0.01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3.1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3.2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3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3.4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145 评论

相关问答

  • 实用临床中医诊疗方法与研究论文

    中医学的论文篇2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

    7爷爱美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医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研究论文

    心律失常患者在平常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第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而言,一般都能够及时的得到缓解。第二、电复律。电复律直接的用直流电来

    shengxj21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某药物临床疗效研究论文

    ESWL治疗与药物治疗对缓解输尿管结石致绞痛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 比较输尿管结石致绞痛发作时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输尿管结石

    羋修羋修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审稿周期

    省级期刊很容易投的,主要看文章的格式,文献,相对内容来说不太重要,反之,核心期刊的要求就高了,一篇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左右,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中途返修稿

    双双鱼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研究论文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

    happyshar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