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8

小七木瓜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论劳动者的休息权保障论文模板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oyoyoyoyo224

已采纳

2.  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

3.  劳动法的作用

4.  劳动合同法的作用

5.  论建立公平劳动标准原则

6.  如何保障我国劳动者的休息权

7.  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8.  就业与劳动者的就业权保护

9.  劳动合同订立中的法律问题

10.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问题

11.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与无效劳动合同

12.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问题

13.劳动合同与集体劳动合同

14.单位非法用工的法律问题

15.劳务派遣的法律问题

16.关于试用期的法律问题

17.拖欠工资的法律问题

18.论职工参与权

19.工伤保险的法律问题

20.女职工的法律保护问题

21.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法律诉讼

以上为涉及劳动合同法方面的论文选题,希望能够作为拟在劳动合同法方面写作毕业论文提供一些借鉴。

329 评论

青青园中葵me

300块,帮你完成

342 评论

黄宝宝0328

结论:您的题目可以为《论经济危机下如何完善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提纲为:1.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后,全球经济背景的两极化2.无固定期限合同在劳动法领域的渊源以及新劳动合同法草案起草时该概念的深层含义3.无固定期限合同在各国法律上的体现及应用4.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利弊5.如何完善现在经济情况下的无固定期限合同规定

191 评论

艾米Amysweety

劳动者的休息权 一、劳动者休息权内涵及法律依据 休息权是一种基本人权。《世界人权宣言》第24条规定:“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包括工作时间有合理限制和定期给薪休假的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7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公正或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要保证:……(丁)休息、闲暇和工作时间的合理限制,定期给薪休假以及公共假日报酬。”上述国际性的公约的相关规定表明了休息权具有普遍性。 我国《 劳动法 》第3条不仅将休息权作为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确认,而且通过第四章的专门规定,建立了劳动者该项基本原则保证实现的具体法律制度。我国《劳动法》通过严格控制加班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法律规定,保证劳动者休息权的切实实现,同时还规定劳动者享有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两个工作日之间的必要的休息时间、周末休假日、 法定节假日 、职工 探亲假 、 年休假 等休息休假时间。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均对劳动者休息权进行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全国节日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关于制定(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实施细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意见》、《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 丧假 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等,上述法律文件构成了我国劳动者休息权保障的法律制度。 二、劳动者休息权保护缺乏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对劳动者休息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发展和完善,但是在现实中的落实仍存在失衡现象,原因如下: (一)个人原因。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是劳动者休息权缺乏的现实原因。对大多数劳动者而言,用人单位都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一方,而劳动者的劣势地位迫使他们必须努力工作,不让休假影响到用人单位对自己工作态度的评价,加剧了劳动者维护自己休息权的消极态度。同时,在社会主流观点中,加班加点通常被看作是努力工作的表现,行使休息休假权的劳动者会被视为懒散,不认真工作的人,因而,许多劳动者明知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制度并有意愿,仍不好意思提出申请。另外,部分劳动者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也是休息权被侵犯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企业原因。企业的逐利心理驱使其忽视劳动者的休息权,片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由于加班能产生巨大的眼前经济效益,所以很多用人单位置法律于不顾,迫使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问加大工作量地劳动,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获得短期内的经济效应。一些用人单位甚至把加班加点作为一种“企业文化”进行大肆宣扬,鼓励劳动者牺牲自己的休息利益。这种“竭泽而渔”的管理方式,不仅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也损耗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生产效率。 (三)社会原因。尽管我国的法律已经对劳动者的休息权进行了规定,但关于劳动者休息权的部分法律条文仍有诸多漏洞,如法律规定粗线条,缺乏可执行性,缺少必要的配套措施和实施办法等。其次,工会在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工会作为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组织,应当在劳动者休息休假制度的实施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实践中,因为立法上的概括授权,工会和企业之间的隶属关系等因素,使工会虚位情况加剧,从而无法有效约束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再次,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劳动者权利保护因程序繁琐、成本高而难以启动。具体到劳动者休息权的法律保障上,也存在权利救济机制不灵的问题。《 劳动合同 法》中没有解决劳动者休息权救济存在的问题,缺乏刚性措施的约束,导致劳动者休息权难以真正的得到落实。 三、劳动者休息权的有效保护 (一)完善立法,增强可操作性。目前《劳动法》及相关 法律法规 存在诸如立法缺陷、可操作性不强、处罚力度不够等种种不足的状况,完善《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法律的生命在于施行。《劳动法》可以从明确界定“休息权”的内容,完善劳动合同文本;设计最高工时,限制“自愿加班”;明确不安排休息休假的具体情形;规范“加班协商”程序;将“补休”纳入休息权纠纷解决方式等,提高其条文的可操作性,为约束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休息权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加强与之相对应的民法、 刑法 的完善,从民事规范、刑事制裁方面加以完善劳动者休息权的保护机制,提高违法成本,法律的权威与实施效果就可以显现了。 (二)加强法制宣传。 1、通过法律宣传,使用人单位理解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从而提高用人单位的权利保障意识和守法意识。对于在全国或地方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则应注重对其管理者的培训,可采取政府组织、企业买单的形式,引导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者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切实关心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2、通过法律宣传提高劳动者自身的权利意识。如制作 法律知识 手册发放到各企业,让劳动者了解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一般规定,熟悉相关的法律条文,尤其是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向劳动者宣讲基本的维权技巧: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写清楚工作时间,尽可能地保存好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书面材料原件,以便权益受到侵害时作为申诉或诉讼的有力证据,从而切实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 3、通过法律宣传提高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意识。首先要正确定位劳动行政部门的角色,只能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裁判员”,而不能错位介入到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作为运动员。其次,增强劳动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为劳动者提供畅通的维权渠道和切实可行的救济路径,杜绝行政效率低下、滥用职权等妨害劳动者维权的行为。最后,应充分发挥劳动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指导。 (三)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提高执法维权的自觉性。企业文化建设是每个成功企业的灵魂,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劳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文化中要破除不正确的“加班=勤奋工作”的“加班光荣”论,营造“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创造价值”的良好工作氛围。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都应该有重视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意识,并将对休息权的正确认识贯彻到用人单位的实际活动之中。要使劳动者能够积极工作,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氛围,充分保证劳动者在自由和安全条件下工作。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应从物质方面为劳动者更好地实现休息权提供条件,比如增设疗养院、休养所、文化宫、运动场、图书馆等休闲娱乐设施,这些设施是我国劳动者实现休息权和培养健康劳动文化的重要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劳动者的权利论文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权益维护的意义从立法宗旨和法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立法者针对以往《劳动法》诸多规定的不足,广纳各

    融发装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劳动者休息权论文答辩

    你要搜集证据积极应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即可。

    远离的兔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当代各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立法模式的研究作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一部分,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保障

    开心一刻031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论文202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 摘要:

    娜是阵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妇女劳动权法律保障研究论文题目

    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内容摘要:由于制度上的缺失及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的有待加强,加上人们法制观念认识上的错误和由于利益关系的驱动所致,现实中存在许多侵犯劳动者合

    刘阿奔好运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