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3

深海R蔚蓝
首页 > 学术期刊 > 茶叶氨基酸组分分析论文格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aminiya

已采纳

茶叶中有很多的成分是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的,主要有哪些主要成分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叶中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在茶叶当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 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 其它 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 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时我们在冲泡茶叶时,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很多朋友以为这茶汤不干净,以为是灰尘,但其实不然,这是茶叶自身生长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有氨基酸。因此,无论白毫也好,金毫也好,大家品茶时最好瞅个仔细,认真辨别清楚是真浑浊还是“假浑浊”。 茶叶氨基酸在不同的茶树品种、 种植 环境、栽培 措施 和加工工艺下,会表现出更多的分布规律,这是由茶叶氨基酸这类物质的合成原理以及生化物理特性所决定的。我们了解这些,对把握茶叶的品质会有更清晰的概念。 (1)对不同的茶树品种:小叶种含氨基酸比大叶种多,而小叶种的细嫩部位含量又比粗老部位多。因此,我们似乎都在追寻嫩的茶,总感觉越嫩的茶叶,品质越好,这其实也不无道理。 (2)对不同的种植环境:北方的茶生长维度高,气温相对低,光照相对弱,所含氨基酸多,而南方的茶生长维度低,气温相对高,光照相对强,所含氨基酸相对也低。在同一纬度,高海拔的高山茶比低海拔的低山茶氨基酸含量高,人们常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跟这个就很有关系。 (3)采用遮阴种植 方法 的茶树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如日本煎茶。有些茶园种植遮阴树就是为了遮挡部分太阳光,从而使茶叶生成更多的氨基酸。 (4)在不同的制茶工艺所制成的六大茶类当中,不发酵的名优绿茶和后发酵控制良好的黑茶所含的氨基酸较多。前者工艺可最大限度保留鲜叶原有氨基酸,后者工艺可在后发酵过程合成大量氨基酸(主要通过微生物作用)。 氨基酸的保健功效很高,在人的生理过程中,氨基酸是合成多肽及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通常两个氨基酸脱去一个分子水就变成二肽,n个氨基酸脱去n-1个分子水后就会变成多肽或者大分子蛋白质。茶叶的氨基酸提供了人体生理代谢所必需的氨基酸,从而促使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 相关实验证明,茶叶氨基酸有助于大脑进入状态,对人的思维、记忆、学习等脑力活动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茶叶氨基酸还可以抑制由咖啡碱引起的人体兴奋,使人镇静,促使注意力集中。茶叶知识学习网觉得:早上工作,品饮一杯清清细嫩的名优绿茶,实在是非常不错。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叶的咖啡碱 咖啡碱在茶叶中的含量很低,但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碱,估计大家都比较熟悉,是相对于酸而言的一类物质,而这类物质都能使pH试纸变成不同程度的蓝色;生物碱,顾名思义,是指一类仅仅来源于生物界的碱类物质,这类物质都含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氮(N),或1个N分子,或好几个N分子,因此生物碱又被称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较广。 而嘌呤碱呢?可以把嘌呤理解为两个并起来的环状的分子结构,两个由分子组成的"圈圈",这个"圈圈"因为都带有4个氮(N)原子,所以也属于生物碱的一类。如果这"圈圈"再接上其它的一些不同的分子或基团,那么我们又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圈圈碱”,即不同的嘌呤碱。这其中就有我们十分关注的影响茶叶滋味的咖啡碱(接上了3个-CH3)、茶叶碱和可可碱。由于含量的关系,咖啡碱是最最主要的,所以聊到茶叶的生物碱,我们也都是着重的聊咖啡碱(又叫咖啡因)。 茶叶中的咖啡碱约占茶叶干物质的2%~5%,约占到了茶叶生物碱总量的95%以上,与茶叶氨基酸一样,均为茶树氮素循环的重要物质。实际上,咖啡碱与茶树的生长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茶叶新稍哪里生长旺盛,哪里的咖啡碱含量越多;茶树哪个季节长得快,哪个季节的咖啡碱含量就多。 咖啡碱是苦的,而且苦的有点让人难受,几乎不能转变成回甘。咖啡也含有较多的咖啡碱,初次喝咖啡的那个苦呀,印象特别深刻吧。但是茶叶的苦却并非仅仅因为咖啡碱那么简单,还有多酚类化合物、茶皂素、部分苷类等共同作用形成。如果要简单的辨别,那么咖啡碱是苦而不回甘的,多酚类化合物则能转变成回甘,转变的快慢则又在于不同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比例关系及刺激性的强弱。 咖啡碱还是形成茶汤爽口感觉的重要物质。因为咖啡碱能与儿茶素,茶黄素形成络合物,从而提供了一定刺激性而又较为协调的爽口感。此外,在冬天冲泡绿茶和红茶容易出现"冷后浑",也是因为咖啡碱与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等形成络合物的大分子,从茶汤中析出,从而出现茶汤冷后变浑的现象。不过冷后浑的茶反而是更好的,说明茶中的这几种主要的滋味成分含量较高。 茶叶咖啡碱的一般分布规律,有些独特的地方。对于茶树新稍的老嫩程度,其与茶叶氨基酸的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在不同的品种和季节性上,似乎又与茶多酚保持一致。因此,这滋味成分的“三国”,还有点“演义”。 (1)茶树新稍,越嫩的部位,含咖啡碱越多,反之越老的原料,含咖啡碱越少。 (2)大叶种类含咖啡碱普遍比中小叶种要多,似乎都是因为大叶种长得飞快呀,这可是从咖啡碱生物合成的途径得出的结论。 (3)夏季气温较高,茶树生长最旺盛,夏茶所含咖啡碱最高。茶多酚也是一样,于是夏茶往往就是又苦又涩的。想不想从茶叶当中找到浓咖啡般的感觉?你可以夏天最热的时候去云南摘一些芽头炒成绿茶试试。 (4)咖啡碱在温度达到178℃时开始变成气体升华,因此高温长时炒制或有挥锅工序的茶叶咖啡碱含量相对较少,茶叶 烘焙 过程咖啡碱部分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咖啡碱虽然是茶叶滋味的重要组成物质,但却并不是说含越多便越好,大家还要往下看看,了解它的功效和作用。对于某类人群,甚至并不适宜喝含有咖啡碱的饮料。 咖啡碱的功效作用较多,茶叶冲泡后约有80%的咖啡碱溶解在茶汤中,人喝了茶后,咖啡碱在人体内会迅速被分解,以甲基尿酸或尿酸的形式被排出体外,因此不会在人体内产生积累。喝茶多了,上洗手间的机会也多了,如果想知道茶叶含咖啡碱多不多,那就得看你喝了后有多快就上洗手间。 (1)兴奋作用。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从而使头脑清醒,帮助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为啥喝茶睡不着觉呀?就是你惹了咖啡碱。 (2)利尿作用。咖啡碱通过兴奋血液运动中枢、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的过滤率来实现利尿作用。对于心脏性水肿、水滞留等症状有显著疗效,也对肾结核和肾结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三个字:护肾的。 (3)强心、解痉、平喘作用。主要由于咖啡碱可以松弛冠状动脉、促进血液循环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可以解痉平喘、治疗支气管咳喘。 (4)解酒精毒害作用。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物质的代谢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体外,缓和与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不过千万别以为“酒喝多了不怕,咱有茶来解。”喝多了,你迟早要吐的。 茶叶中的咖啡碱对大脑有兴奋作用,对心脏有一定的刺激性,这使得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 儿童 、心脏病人及神经衰弱患者只能远离茶叶。茶叶知识学习网听说现在有茶叶专家在培育和开发低咖啡碱的茶树品种,力求制出低咖啡碱茶。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芳香物质 在有氧环境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茶叶香气逐渐减弱,甘美口感逐渐丧失,陈味开始显露,直至质量完全变劣、陈化,失去饮用价值。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脂类物质,特别是一些游离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们都是构成茶叶香气的重要化学基础,但又是一些很不稳定的成分。在温度较高和有氧的条件下,脂类会发生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的进一步氧化分解,就会产生具有不良气味的低分子醛、酮、醇等挥发性物质,这是引起贮藏茶叶香气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贮藏过程中亚油酸、亚麻油酸等游离脂肪酸的变化与脂类物质基本相似。 目前普遍认为,绿茶具有"新茶香"的成分主要是二甲硫、正壬醛、顺-3-己烯乙酸脂和其它一些未知成分,在有氧的情况下这些成分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趋势十分明显,贮藏2个月,二甲硫较贮藏前减少43%,正壬醛减少80%,顺-3-己烯乙酸脂减少39%.而与此相反,贮藏过程中新产生出1-戊烯-3-醇、顺-2-戊烯-1-醇、2,4庚醛、3,5-辛二烯-2-酮和丙醛等。贮藏中这些物质逐渐产生,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增加。这些物质在贮藏前(新茶中)未曾发现过,这些化合物具有青草气和油臭味,由于它们的阀值很小,即使产生的数量极微,也会感到有不愉快的陈化气味。 另外,类胡萝卜素也易被氧化,绿茶贮藏过程中2,6,6-三甲基-2-羟基环己酮,β-环柠檬醛,α-紫萝酮,5,6环氧紫萝酮,等胡萝卜素的氧化物也有一定的增加。这些化合物与绿茶的陈味也有很大的关系。 红茶贮藏过程中香气变化更为复杂,随着脂类物质的水解和自动氧化,除了一些陈味物质的含量增加外,红茶中很多具有花香和果香味物质如苯乙醇、橙花叔醇等一以及对质量有利的异丁醛、异戊醇,芳樟醇等含量显着减少。这种变化不但使茶叶失去香味,还会显示陈味和酸败味。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在绿茶中含量较丰富。在有氧环境下茶叶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会因发生水解、褐变等一系列化学变化而减少,从而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由于维生素C氧化产生的2,3-而酮古罗糖酸极易与氨基酸发生羰氨反应;同时,2,3-而酮古罗糖酸脱水、脱羧后会产生褐色的羟基糖醛聚合物。使绿茶褐变,茶色泽和汤色变深、变暗,失去茶叶应有的新鲜感,从而降低了茶叶质量。 据研究,在有氧环境下绿茶贮藏4个月后,维生素C由贮藏前的306.75mg/100g下降至191.59mg/100g,下降幅度达37.54%,贮藏8个月后,下降至173.57mg/100g,下降幅度达42.32%,贮藏12个月后,下降至166.10mg/100g,下降幅度达45.85%.研究指出,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保留量为80%以上时,质量变化较少,当保留量下降至60%以下时已可感觉茶叶显着变质。

231 评论

堇安年zqy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应用原理 近红外光谱区介于可见光区与中红外光区之间,波长范围为0.75~2.5μm,波数范围为4000~13330cm-1 。由于近红外光谱区与有机分子中含氢基团(CH、OH、NH)振动的合频与各级倍频的吸收一致,因此通过扫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振动信息。茶叶中的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咖啡碱、还原糖、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等都含有各种含氢基团,所以通过对茶叶的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测定这些成分的含量。而茶叶的品质或品性与它所含有的各种化学成分直接相关,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决定了茶叶的老嫩度,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及比例决定了茶冲泡后的口感。由此看出,通过分析茶叶的近红外光谱,不仅可以得到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还能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建立关于茶叶优劣、级别、真假识别以及品种鉴定等一系列快速分析模型,从而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现在茶叶化学测定的繁琐和人工审评中因个人好恶带来的误差。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所运用的傅里叶变换技术是通过机内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动镜的匀速运动把待分析光变成干涉光(干涉图),干涉图是分析光的干涉强度随光程度变化的函数,也是干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机内的计算机采集干涉图的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多次的数值积分),把干涉图变换成光谱图。由于干涉光提供了很高波长分辨率的全光谱,因此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提供了较其他类型仪器通常所能达到的更高信噪比。傅里叶变换技术是信号处理和波谱解析的有力手段,利用傅里叶变换可从数据中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即以傅里叶级数拟合原光谱曲线,用较少项的级数就可获得与原光谱良好的近似,从而使所得谱线平滑,消除了部分噪音。因此傅里叶变换技术能使近红外光谱仪有效地应用于大量样品的高精度快速分析。

150 评论

别惹阿玉

方法很多一,纸层析法二,气相色谱法三,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法另外还有一层其他层析分析法.现在用气相色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法比较多一点.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电荷极性来做分析.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格式分析工具

    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通用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

    nanjingyiy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氨基酸结晶的研究论文

    三种氨基酸有无结晶性?各种常见的氨基酸易成为无色结晶,结晶形状因氨基酸的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L-谷氨酸为四角柱形结晶色泽和颜色:各种常见的氨基酸易成为无色结晶

    条野太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工业分析与检验毕业论文氨

    主体资格的人。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 和无国籍人。公民是各国法律关系的基本主体之一,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②组织(法人和

    UPSILON宇普西龙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叶酸基因检测的论文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pcr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

    huazhiqingci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基本礼仪分论文格式

    礼仪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

    mengjia09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