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6

LiaoL童鞋
首页 > 学术期刊 > 陕北地区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诠释0525

已采纳

目前陕西GDP刚刚过万,发展势头很强劲,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式发展、陕南突破发展,各有各的发展优势项目,陕西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发展潜力巨大。

292 评论

球球阿月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编写提纲的步骤: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引言(绪论)-------------------------------------(300字左右)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315 评论

风晓晓你知晓

地处陕北革命老区的神木县、靖边县、志丹县、府谷县等县,依托煤、油、气等资源开发,相继实现了由吃饭财政向建设财政的历史性转变,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已成为领跑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领头羊。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的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资源型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什么是支撑陕北未来的主导产业?富县如何强民?以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为依托,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陕北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绩已被全国所瞩目。但富裕和贫穷在陕北同时存在。当人们津津乐道于陕北的煤、油、气资源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财富时,却忽略了陕北在医疗、教育、生态方面的巨大成就。陕北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谋篇布局。■陕北最富 陕北最穷——最富县最穷县都在陕北陕西哪里最富?答案就是:陕北!2009年的陕西10强县中,府谷、神木、靖边、志丹分别排名前四位,其中神木、靖边﹑已跻身全国百强县,是陕西仅有的二个全国百强县。而在日前揭晓的2009年度“全国百强县”中,府谷再次以黑马之势入百强,至此,全国百强县我省已占据三席。有学者和官员断言,未来几年,陕西的全国百强县也都将出自陕北。2007年,神木县以排名92位的名次跻身全国百强,实现陕西县域在全国“百强县”的零突破;2008年,除神木县外,靖边县也进入全国百强,分别位列59位和93位。以百强县为代表的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领跑陕西县域经济。但如果要问陕西哪里最穷?答案依然是陕北。2009年的陕西10强县综合排名,正数第一是府谷,倒数第一是佳县,都属榆林市。耐人寻味的是,佳县从上年的70位后退了13位;而也位于榆林市,工业发展前两位的子洲和清涧,却分别从35位降到54位﹑53位降到74位,都后退了21位,并列“争先进位”的倒数第二名。“陕北能源化工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上游产业,以开发﹑浅加工为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霍学喜表示,目前陕北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外力推动,以政府主导行为为主,想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际定价权的取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外资,大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经济的长足稳定发展;同时,陕北的很多产业包括主导的能源化工等,其投资结构很不合理,固定投资高达80%之多,资源浪费严重,老百姓收入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也要看到,全省85个县(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次高值和次低值都在陕北地区内,表明陕北的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分化严重。子洲县副县长康锦宏透露,2009年陕北南边6县域的经济总量加起来,不足北边最差县域经济总量的一半。针对此现象,陕西农业经济研究会会长罗久序表示,靠煤﹑油﹑气的经济增长不能等同于靠草畜业的农民增收,县富民不富,是目前陕北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黄土高坡 绿色高坡——再现山川秀美新陕北驱车穿行在陕北高原的沟沟峁峁和大漠滩地,快速崛起的县域经济带给这里的开发热浪和巨大变化令人鼓舞。今日的陕北已经是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运﹑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桥头堡。位于陕西最北端的府谷县,从2005年到2009年,全县GDP年均增长率为20.8%,高达162.56亿元,人均9723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922元,县域经济位列全省第一。针对县富民不富的现象,原省委农研室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刘华珍表示,陕北采油挖煤的县确有跨越式发展,但那是特例而不是常态。这些财政快富县,虽然农民也得到一些实惠,但其收入并没有跨越式增长。没有煤﹑油﹑气的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说明,要想实现陕北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讲,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越来越多的陕北人意识到,仅仅依靠资源,坐吃山空,是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陕北的资源型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什么是支撑陕北未来的主导产业?这也是目前陕北很多县域积极探索的问题。吴起率先在全国实行退耕还林,成为全国生态先进县,一改之前人们对黄土高坡﹑荒山野岭的看法,一个新的陕北﹑可持续发展的陕北呈现在人们眼前。府谷在教育﹑文体﹑环保﹑交通﹑投资环境﹑合作医疗﹑生态水利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先后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最具发展潜力县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在创建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中,坚持生态兴县战略,走清洁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全县大循环”的发展格局,水碧﹑天蓝﹑山绿的“黄河金三角”正一步步走进人们的视野。靖边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规划建设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太阳能产业示范园等,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新的模式,坚持城镇带动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打造陕北区域中心城市。■财富陕北 幸福陕北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陕北崛起地处陕北的陕西榆林市和延安市,共有县(市)25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干旱缺水、贫瘠穷苦、黄土高坡一直是陕北的代名词。而随着2008年吴起县被命名为为退耕还林先进县,生态建设先进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一个新陕北进入人们的视野。吴起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土地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人口12.6万,曾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1998年,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县整体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实现了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近两年,府谷、神木、子长这些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强县在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府谷以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合力共建新农村的新模式,被国务院誉为独具特色的“府谷现象”。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40.7亿元,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着力解决老百姓上学﹑看病﹑就业﹑住房﹑养老等难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08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肉蛋奶补贴工程,推行“双补双管四结合”的医疗体制改革,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34元,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城乡4万名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启动城乡老年人养老保证制度;设立“教育基金”﹑“大病救助基金”,进一步提高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形成了独具府谷特色的民生事业和谐发展新局面。“大家都只知道府谷经济发展比较快,事实上府谷的各个方面都做得不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鲁向平激动地说。在神木、府谷、吴起等等强县的带动下,一个令人瞩目的新陕北正在崛起!而这些强县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陕北、乃至中国的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数字2009年的陕西10强县中,排名前4位的府谷、神木、靖边、志丹均位于陕北,其中神木、靖边已跻身全国百强县,而在近日揭晓的2009年度“全国百强县”中,府谷再次以黑马之势入百强,至此,全国百强县我省已占据三席。资源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瓶颈南北经济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强民不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定价权问题;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问题。专家支招子洲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自然条件较差,长期以来基础薄弱,经济社会滞后,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杨培英:应该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发展才是最好的稳定;针对“发展没资源﹑工业没出路”的现状,创新思想,以项目带动壮大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农业上,坚持农田基本建设,保证人均不低于2.5亩基本农田,退耕还林,坚持传统产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靖边县:09年陕西十强县第三名,依托能源﹑区位﹑产业特色,实施“生态立县﹑城镇带动﹑产业富民﹑文化引领”战略,推进新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北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等,期待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依托能源化工,靖边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还是处于初期的上游产业,以开发﹑加工为主,成绩的取得很大一部分由外力推动,以政府主导行为为主,想要取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际定价权的取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外资,大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固定投资高达80%之多,老百姓收入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建议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重视软实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机制。

116 评论

无敌小天兵

浅议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论文

[摘要] 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陕北民歌形成了具有丰富的生活基础,旋律奔放、抒情自然等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陕北民歌,对于解读陕北文化,继承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陕北民歌 艺术性 自然奔放

提起陕北民歌,我们不由得想起那首唱遍全中国的《东方红》,那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续写着军民鱼水情。就是那一溜溜沟沟,那一道道山峁,还有那滚滚逝去的黄河水。飘洒于陕北父老的口耳之间,世代不息。就在这儿——陕北的黄土地上,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式的农民,勤劳、朴素……

六十年前,美国人斯诺说:“走进陕北,才看到一个真正的民族,才看到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确,古老的陕北民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国风》,在《国风》中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方的民歌。而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了有节奏的喊声,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黄土高原——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永远吸引着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是谁走进这片土地都会被一种激情所占有和征服,这就是陕北民歌的旋律,她开阔奔放,感情炽热而深沉,有浓厚的抒咏性。随着历史的漫长发展,她敞开胸怀吸收了北方各地民歌中的精华,再后来慢慢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充实了她的内容,这其中自然饱含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具有独特的地貌,大自然用它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精雕细刻,雕刻出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在历史上陕北属边塞要地,是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区域,由于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独特的环境中,产生了陕北特有的风土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具有高亢、悠扬的旋律和清新、质朴的风格,以其感情的真挚深深的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民间歌唱家把内心无尽的`寂寥,炽热的企盼,复杂的感情,毫无保留的宣泄出来。真实的表现了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和陕北的自然景观、地方民俗。陕北民歌包涵了陕北人生活的全部,她们当中绝大部分是情歌,这一点与其他民歌相似,充分体现出陕北女子的泼辣与柔情,体现出陕北汉子纯朴敦厚的性格。如:只要和妹妹搭对对,铡刀剁头也不后悔。三天没见哥哥的面,拉上个黑山羊许口愿。这种直爽的表达方式,很难相信出自是见了外人连说话都脸红的陕北农村姑娘的口中。

陕北民歌道出了年轻人对纯洁的爱情追求和向往。如《五哥放羊》中“有朝一日天睁眼,我和我的五哥把婚完。”尽现了妹子对她的情哥哥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对幸福生活中期望。和这首歌相比,同样是放羊人的男主人《陕北自由汉》却是包含心酸和无可奈何的寂寞,“渴了喝凉水,饿了就吃干粮,想哭我就哭,想唱我就唱,想喊我就喊,想骂我就骂,哎……”从这点可以看出陕北民歌的热情直白,没有半点‘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

解放前,有一支特殊的运输大队——赶骡队,活跃在三边,绥德,米脂及周边地区。说他们是运输大队,其实也不过是几个或者十几个人,赶着几十头骡子和毛驴,来回贩运货物,主要是食盐、毛皮等,风里来,雨里去。运输队成员大多是青壮劳力,一年四季来来回回难得有几次回家,特别是有些还是刚结婚不久的,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踏上赶脚汉的路。那首和着骡子铃声的《赶牲灵》,就是他们在运输途中创作出来的:“你若是我的妹子,招一招那个手;你不是我的妹子,走你的那个路。”这就是黄土高原式的爱,淋漓尽致地唱了出来。憨直的陕北汉子,拿着陕北特有的“玫瑰花”,送给心上人表白自己的爱恋:“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睡觉还想你”,感情表达的酣畅淋漓,自然、真实,生动感人。

陕北民歌传唱悠久,在今天流传面越来越大,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首先就是因为它唱出来的是真实的感情。其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很多陕北方言,表达出更多的情感,如《骂媒婆》:“捣灶鬼媒人两头扇,我大我妈耳朵软”。单看“捣灶鬼”、“两头扇”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媒人的厌恶,“耳朵软”更是对父母见钱眼开,不顾一切把女儿往火坑里推的责怪,表现出姑娘对落后的婚姻制度的极度不满,同时也表现出她对自由婚姻的向往与追求。

陕北民歌旋律高亢悠扬,腔调豪壮婉转,尽情的吐诉出心中的艰难悲壮,几乎是吼出来的,陕北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拦羊嗓子回牛声”。如奔放激昂的《艄公谣》:“日头头烤红胳膊膊弯,风里雨里我浪花花里钻。一字一顿无不凝结着艄公的血和泪,挣就个骨头练就个胆,从小就学会个搬水船”。先不说是陕北的人民为生活艰辛所迫,一句‘从小就学会’足见其中的辛酸。艄公们用高亢的嗓音倾诉着自己与黄河天险拼争,与生活的坎坷经历,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是不可能创作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艄公谣》。

陕北民歌的句式和我国历代民歌的句式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多为上下句结构,上句和下句章节相同,上句和下句的两个尾字押韵,形成一个段落。七言句式是陕北民歌是最普遍的结构形式。如《哭嫁》“正月里来就正月正,大花眼眼就两盏灯,弯弯眉毛就两张弓,你说心疼就不心疼。”其中也有八字句、九字句,但中间多为衬字,例如,“千里(里)的雷声(噢)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长征》:“桃花(花)(那个)(还)没开杏花(花)(那个)开,站住牛惧(呀)看你上来”。“干妹子儿你好来实在是好,走起路来好像水上噢飘。有朝一日翻了身,我和我的干妹子儿结个婚”。以上都属于七言变体,它们都借助衬词,突破了七言的限制,使歌曲更加接近群众语言,上口能唱,唱起来宛转流畅。这种句式结构,从修辞手法上来看,上句或用“赋”,或用“比兴”开头,下句点题言实。虚实相结,浑然一体。每个段落构成一个画面,或是一个情景,根据内容灵活多变,使感情得以充分表现。

陕北民歌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喜用叠音。常见的做法是把一个单音节字相叠,形成叠音双音节,用于句中,形成一种特有的节奏,使整个句子显得轻重缓急自然合理,形成一种音节、音响上的旋律感和音乐感,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陕北民歌中的叠音通常是把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后镶在一个单音节的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之后,中间有时加有时不加衬字“格”,构成一个音节繁复的多音节词,用它来把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颜色、动态等摹拟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直观的形象,使人感同身受,使语言富有独特的韵味。如“青线线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一对对鸭子一对对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

“对对”“眼眼”,把单个量词、名词迭连起来,借繁复的语音感觉突出形象,“对对”突出鸭子也能相依相偎,相亲相爱,何况有感情的人呢?“眼眼”强化了主人公是大花眼,眼睫毛长,暗指女孩子聪明有主意。这样,借助迭词化生硬为柔和,化抽象为具体,从而给人可观可感的立体形象和亲切动人的心理印象,同时又增强了歌词悠扬婉转的音乐美。

任何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种类,都有与之相应的表现手法。陕北民歌也是这样。陕北民歌这朵在黄土地上绽放的民间文学奇葩,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艺术。陕北民歌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它是陕北文化乃至黄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散发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土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高昂的激情。它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它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得撩人。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它的魅力与多种修辞手段的灵活妙用有着极大的关系。以陕北民歌歌词的修辞特色为切入点来研究陕北方言乃至现代汉语的修辞艺术,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价值。贺敬之说:“一切来自人民并为人民而创作的作品和由它们组成的艺术长河是不会断头的。”正是“哪哒哒也不如咱山沟沟好”,“信天游永世也唱不完”。陕北民歌陕北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尽管文明的发展已经使它更多的变形后走上了舞台,但是出于对民间艺术的传承,我们应加大对它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郝磊。影视中陕北民歌的艺术表现形式[J]。电影评介, 2006,(19)。

[2]汪东锋。陕北民歌的迭词与叠音艺术谫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10)。

292 评论

家的塑造者

谁帮我做一个地理ppt 是关于 海洋资源(生物,矿产)做好发网址给我谢谢那 [地球科学]

318 评论

相关问答

  • 北海市发展物流园区策略研究论文

    物流方面的内容 网络上不是很全我百度了一下 找到下面这篇文章 看了看 发上来给你参考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广西物流业加速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截止到今年上半年,

    卷卷小白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酒店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酒店通过让广大顾客对其服务质量满意来实现酒店的长远成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酒店服务质量管

    whahappy50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2006年,我国入

    可琪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的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区分

    1、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2

    开心土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云南地区物流发展的研究论文

    下面是篇物流仓库管理的相关论文,希望对你的论文有所借鉴和帮助 云南双鹤药业仓储系统的合理化改造 长期以来,中国在医药管理体制,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

    Elena小妞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