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WX遁遁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
护理专业的态度、是否参加护理报告会和研讨、导师的指导时间和力度、婚姻状况、入学成绩和学校性质以及医院与学校培养脱节、专科方向不明确和交叉学科边缘不明确是影响护理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因素。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之论文范文。
摘要:总结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相关知识,重点阐述国内外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功能的拓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推广,核心能力在护理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必须从护理专业学生着手[1]。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随着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及,如何对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国内外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1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相关知识
1.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ofnursingspecial-ist,MNS)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科学学位侧重于理论和学术研究;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2]。1924年美国设置护理硕士研究生,包括护理科学硕士(masterofscienceinnursing,MSN)和护理硕士(masterofnursing,MN);1992年我国开始了护理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2008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率先开始了临床型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3];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我国护理学升级为一级学科。MNS作为专业学位的一种,以强调实践能力为主,注重临床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3个基本属性[4-5]。
1.2核心能力
能力又称为胜任力,分为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6]。核心能力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先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指一个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它来自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7],本身具有综合性、独特性、价值性、可评价性、动态性、长期性等特征[8]。核心能力在不同专业领域有不同的诠释。核心能力于2000年在我国护理领域首次提出,2003年在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指南中正式提出[9]。綦盛楠等[10]将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定义为护理硕士研究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态度、知识、技能以及人际交往等的能力综合。谭静等[11]将MNS的核心能力定义为在护理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特质的综合体,是护理教育者应着重培养的、学生将来从事高级护理实践活动、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所必须拥有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力。
2国外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
2.1培养目标
在美国,学生本科毕业后一般工作约2年~3年后,根据临床发展和爱好选择专业化硕士课程,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不重复[12]。其专业型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各专科临床护理实践专长的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practicenurse,APN)[13],毕业后可成为护理专家、担任临床护理指导,保证和监督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措施、担任护理教师[12]。APN包括高级全科护士(nursepractitioners,NP)、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nursespecialist,CNS)、高级助产护士(certi-fiednursemidwives,CNM)、高级麻醉护士(certifiednurseanesthetist,CNA)、高级个案管理护士(ad-vancedpracticenursecasemanager,APNCM)等专门人才[14],其中CNS是发展最快、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15]。
2.2课程设置
美国护理研究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其课程设置的范畴和主要内容有所不同,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方向上紧密结合,形成概念化模型,课程分为硕士学位核心课程、高级护理实践核心课程、专科课程3大模块,学制一般1.5年~2年[16]。英国与澳大利亚的课程设置相似,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研修科目,主要包括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涉及循证医学和健康照护研究等[3,17]。日本的护理硕士教育以研究能力培养为主,课程属于学年学分制,学制2年,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共同科目以及其他专业研究领域课程[18]。总的来说,国外护理硕士教育方式灵活、实用,课程设置强调护理专业特色。
2.3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999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esofNursing,AACN)就已经提出APN必须具备6种核心能力:满足临床护理实践所需要的能力、建立和维护专业关系的能力、承担教育/辅导任务所需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管理与协调医疗健康服务机构的能力、监督及保证专业服务质量的能力[19]。Hamric等[20]于2005年提出APN应具备直接提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专家指导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提供咨询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能力7种核心能力。英国护理硕士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专科护理能力、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领导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21]。加拿大主要培养学生的高级实践技能、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22]。
3国内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
3.1培养目标
2010年国务院明确MNS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2]。
3.2课程设置
现试行的MNS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提出了MNS的课程设置,包括:①公共课(政治、外语等);②专业基础课(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③专业课(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④学术活动[23]。而我国部分院校的课程直接套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护理专业课程开设过少或者基本没有,难以体现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24]。与国外课程相比,我国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尚未形成自身特色。阮小丽等[25]针对护理研究生的各个核心能力提出了提高核心能力所需要开设的课程。综上所述,护理研究生教育应该增设相关的临床护理专科课程[13];课程设置应体现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核心能力为指引的教育原则[26]。
3.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我国学者大多是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各指标进行筛选,经过两轮咨询后建立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谭静等[11]建立了6项一级维度23项二级条目;陈语等[27]建立了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孙宁等[28]建立了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所含的能力维度基本一致。另外,刘冬玲等[29]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3.4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1,11,28,30],护理临床实践能力所占权重较高,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所占权重仅次于临床实践能力,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并与沟通协作、专业发展能力被视为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而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能力所占权重较低,是应努力去培养的核心能力。
3.5影响因素
综合国内报道,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否参加护理报告会和研讨、导师的指导时间和力度、婚姻状况、入学成绩和学校性质[31]以及医院与学校培养脱节、专科方向不明确和交叉学科边缘不明确[3]是影响护理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因素。
4启示
“培养什么样的护理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护理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必须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借鉴国外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开展我国研究生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并规范教材;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确立核心能力标准的量化评价指标以及评价体系等,建立科学规范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薛美琴,曹洁,张玲娟,等.我国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45-48.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学信息网.硕士专业学位全解读[EB/OL].[2012-04-25].
[3]杨巾夏,陈翠萍.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6):71-75.
[4]苏博,刘鉴汶.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26-240.
[5]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49-52.
[6]赵戎蓉,吴瑛.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核心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485-488.
[7]王辉,闫德平.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6(6):68.
[8]沈若玲,朱海利,任小红,等.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45-547.
[9]沈宁.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12.
[10]綦盛楠,于兰贞.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40-42.
[11]谭静,朱京慈.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1C):3196-3199.
[12]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WZYHJM1021
护士的职业道德是护士社会价值和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养,它也是判断自己与他人在医护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的标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论护士职业道德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护士的职业道德与护理行为》
摘要:护士的职业生产道德是以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精湛的护理技术,精心优质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和环境,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它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养,它也是判断自己与他人在医护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的标准。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建立新型医疗关系的重要基础,对提高护理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道德;护理行为;护士素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护士的职业道德是护士社会价值和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它是根据护理专一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护士指导自己的言行,调节护士与患者,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每个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它直接影响着医疗和护理质量,它也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护理队伍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护理行为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的医院,需要现代的护理,现代的护理需要现代的护士,病人住院不仅是接受医疗,而且是享受医疗。多元化的护理服务成为现代医院一道精彩的亮点,所以,每个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精心优质的服务,而且要不断更新专一知识,学习相关的人文教育,心理学,伦理学,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
护理人员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患者不仅要在护士那里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和悉心的生活照顾,还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因此,要尊重病人的人格,珍惜病人的生命,关爱病人的疾苦,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凭借自己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同情感,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树立“以病人为中人,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整体护理为核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总旨,处处为患者着想,事事为患者所需,进行优质护理 ,微笑服务,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护理工作必须以医学科学理论为指导,要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工作方法,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自觉执行“三查十对”操作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及时、准确、无误,杜绝一切护理缺陷的发生。护士的职业道德是护士素质的核心表现,要想把自己塑造为一名医德高尚,技艺高超,作风高洁的护士,就要在职业素质,言谈举止和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历炼和提高。
1、 护士的仪容议表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护士仪表端庄整洁,举止稳重大方,态度和蔼可亲,言谈温文尔雅,服务热情周到,并善于倾听,换位思考,进行有效沟通,以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2],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它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良好的语言可以起到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作用,相反,生硬、冷漠的语言会造成患者紧张恐惧的不良心理刺激,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护士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并以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精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去温暖每个患者,使患者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三分治疗,三分护理”它高度概括了护理工作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肩负起白衣天使神圣而伟大的使命,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救死扶伤,减轻病人痛苦,恢复和增进健康。一个高素质的护士,要以自己严谨而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而精湛的护理技术,热情而周到的护理服务,为患者及时解除痛苦,去得患者家属的信赖和认可。记得有一次,一位肠梗阻患者住院需要急诊手术,术前要留置胃管,患者因慢性鼻炎造成双侧鼻腔狭窄留置胃管非常困难,一位低年资护士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病人非常恐惧,非常痛苦,家属也非常着急,于是找到我这位高年资护士,恳求帮忙,我毫不犹豫答应了患者家属,并告诉患者我可以尝试一下,“请您相信我,一定要与我配合”,我站在患者的角度,十分同情理解患者,并给以精神上的安慰,让患者心情放松[3]。我的正确引导下,患者积极配合,我娴熟而敏捷地完成了此项操作,及时为患者解除了痛苦,患者和家属向我投来了赞许和信任的目光。可见护理业务技术的高低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医疗质量。因此,对护理技能的培养,要不断地刻苦钻研新理论、新技术,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护士服务的对象是人,其中大部分是有生理、心理疾病的患者,因此,患者是护士最好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护理质量的高低。由于护理工作无论是在白天夜晚,常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因此严肃忠诚的护理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从护理人员的慎独境界中体现出来。所谓的慎独是在无人监督独处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原则,谨慎行事,不违背职业道德规范自律行事。如:护士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能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是否及时周到,更加认真负责;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在无人知晓在情况下能否自觉纠正,出现护理问题能否及时报告毫不隐瞒。总之,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平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要不断磨炼,不断提升。
4、护士除了接触病人以外,还有家属和其它医务人员,它在建立各种关系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护士,应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应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合作,谦虚礼让,主动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得医护配合更加密切,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从而使医护质量进一步提高,一名现代护理人员更应该注重自己心理素质的修养,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坚强而乐观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沉着冷静,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个人的情绪而影响工作的激情,始终保持一个现代护士应有的风范。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科学性、严谨性、专一性 和人性化的专业,而护士是医院技术中一支重要的主力军,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护士职业道德和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士综合素质教育,对提高医疗水平和改进医疗作风,构建和谐医院,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2] 李平.人性化服务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学杂志,2005.
企业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对财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准则,提高其业务素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
嗯,去知网 万方 维普 墨客等网站搜
作为一名合格的空乘人员需要一定的职业素质。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空乘工作的热爱不是一时的。当自己理想中的美好的空中生活被现实辛苦的工作打破后,还能一
一、毕业论文的要求 (一)要求查阅相关文献5~10篇。 (二)毕业论文格式 1、标题:题目简要、明确,不宜过长。 2、中英文摘要(100~250字),中英文关键
马欣川 现代心理学流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3张理东.玩:班级管理的奖励资源. 班主任之友,2004刘一平,应亚弟.浅谈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奖惩艺术.宁波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