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S
2、砷的存在形态及毒性科学研究发现,砷元素以许多不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空气、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发现的主要砷化物有亚砷酸盐、砷酸盐等无机砷和一田基砷和二甲基砷等简单烷基化有机砷。海产品中则主要以砷甜菜碱和砷糖等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砷形式存在。不同的砷形态具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特别是其毒性依赖于其化学形态。砷的无机化合物一般具有毒性,随化合价和结合基团不同,其毒性依照砷化氢、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亚砷酸、砷酸的顺序依次减小,食物或水中的无机砷(如亚砷酸根)进入人体之后,能与带巯基的酶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得很多生物酶的活性降低或消失,严重于扰细胞的生物功能、结构和正常代谢;而砷的有机化合物毒性一般比无机砷要小得多,甚至有些烷基化程度较高的有机砷化合物,如砷甜菜。碱、砷糖等,几乎没有毒性。砷是高度毒性的元素,其毒性取决于砷的化学形式。过去一般公认无机砷(iAs)比甲基化砷化合物的毒性大,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研究报道,三价的甲基化砷化物毒性远远大于无机砷,因此砷的形态分析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在环保、食品检验检疫行业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国EPA将冷阱-还原蒸汽-原子吸收法推荐为四种毒性较高的砷的形态分析的标准方法【有毒性的砷的形态:As(IlI)-As(V)-MMA-DMA】。
风吹杨柳千条线
食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杀虫剂残留量检测:亚硝酸盐、三聚氰胺、苯并芘、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赭曲等元素有毒有害物质:亚硝酸盐、三聚氰胺、苯并芘、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赭曲霉毒素A、SO2残留、体积残留、 MDA、聚氯二苯、多溴联苯、壬基苯酚、磷酸三苯酯、多氯化萘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真菌鉴定、细菌鉴定等。
普陀小吃货
比如某种食品在不同存储条件下或不同的处理方式下,某种元素(有害的)的变化,呈什么趋势,怎么控制。某种食品,比如猪肉,不同部位的哪种元素含量有何不同,又比如,瘦肉精在猪体内的不同部位含量有什么分部特点。。。最好实用点,有价值点。
shangna52088
食品营养本身就是人类生命需要而又籍以提高体质、延长寿命、繁衍与提高后代素质的物质基础。我整理的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篇一 食品营养与营养食品问题研究 【摘 要】及时地引导我国食物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促进食物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并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食物结构,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与繁荣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状况和食品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了营养、卫生与色、香、味的辨证关系,指明了以功能食品、发酵食品为主导的食品工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物结构;食品营养;食品发展 营养食品本身就是人类生命需要而又籍以提高体质、延长寿命、繁衍与提高后代素质的物质基础。从微观上来看,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要满足人类生命与生理的要求。现代食品科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食品中营养物质如何能科学合理平衡配合,研制并生产出“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食品。当然,食品中的色香味是食品中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之前,曾经单纯迫求色香味,生产出各种高脂、高糖、高人工添加剂的食品,致使美国在那个时期,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所谓“富贵病”几乎占其总人口的10%以上,特别是一味追求“精粉、精米、精油”的前提下,癌症患者、遗传基因病人数也随之居高不下。上述疾病一度达到总人口的15%。为此,美国动用官方、半官方、民间各个有关研究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营养平衡食品,功能食品以期将一食物结构调整,经过近20年的努力,才使这种状况得以遏止和改善。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改善。 一方面出现了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富裕疾病”并正在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品种单一或营养不全或单纯强调色香味又造成了一方面儿童的营养不良症,儿童缺铁、缺锌,缺乏多种维生素症。据2012年哈尔滨市小学生调查材料表明,儿童检出缺缺维生素C达40%,缺维生素A的达70%,缺钙的达60%,北方地方佝偻病率日益增高趋势。 另一方面从当前老龄人群的健康状况看,7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糖尿病、骨质病,而且仍呈上升趋势。当然,致病因素很多,但食物中营养的不平衡是致病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人进入老龄阶段,其整个机体代谢都进入新的平衡调整,需要符合老龄生理阶段要求的各种营养物质,不仅有营养物质的质和量要求,而且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供应尤为重要,破坏了这种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配合,膳食中某种营养物质的过多过少都会引起老龄人的代谢失调,而产生相应的疾病。如现在风行的精米、精面、精油、精糖、精盐等各种精制食物,在精制过程中,使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铬、锌等大量损失,有的可达85%以上,相对地,又使一些有害元素如铅、锡、钒、铝超标。因此,老龄人代谢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痴呆病就会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强化食品,暂且撇开假冒伪劣不谈,也只是针对患有某种营养缺乏或过剩而造成机体不适出现某种特殊症状才会有效,如缺钙引起的骨软化症,缺锌引起的皮肤不全角化症。因缺铬引起的心血管病或糖尿病,我们可生产富钙或富锌或补铬的专门食品来满足这些相应疾病的人群需要,不能像标以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含糊其词宣传的所谓营养食品可治百病、永葆健康那样。其实,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蛋白质、氨基酸与微量元素。但不同的在于量、种类和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比例,只以量、种类就可标明什么高营养物质,食品也就没有什么营养科学而言。 科学地强化食品,实质上是对某种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的人群,协助其自身进行平衡代谢调节的食物。因此,它具有生物学功能,我们称之为功能性食品,既是功能性,它就有特异性,不能随便应用到各个方面去,否则,就会造成人们不只是经济上,精神上的损失,而且适得其反,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有人提出“回归大自然”,这句话本意是正确的,从食物的角度来看,也不能不加以分析地认为凡是出于自然界的食物都可不加选择,不经科学调配大食特食,尽管有些自然食品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不等于是高营养物质。高营养物质应该是人体能高度吸收利用,大大促进人体的代谢平衡,提高人体健康与体质,这种食品应该称高营养价值食品。高营养物质不等于高营养价值。有些自然食物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但它也含有拮抗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的有害成份,如菠菜是一种色、香、味较好而又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但其草酸含量较多,吃多了,就会影响人体对钙、铁、锌的吸收,孕妇、儿童和老人要注意食用。虾是一种含有大量卵磷脂、矿物元素而又味美质优的食物,但它含有一种五价砷化物,单独食用不会有多大害处,如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时食用进入体内,可将五价砷转为三价砷而使人中毒。自然食物或称绿色食物(泛指未污染),其所含的营养成份随地区水源、季节、气候、环境、植被与培植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而不同。所含的营养成份不都是平衡的,有的自然食物中某些营养物质多而另外一些少,比例也不可能那样恰当,而且不少食物中含有各种各样对人体吸收呈拮抗作用的物质。为此,在重视采用自然食品的同时,应注意科学添加适量添加剂,过多或片面采用自然食物既不经济又不科学。结合食品成份的多样化,相互配合,可使食品中的营养产生生物学的互补作用,有益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食品的最高目的是被食用后,其所含的营养物质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利用,以满足机体平衡代谢的需要,促进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而食品在生产加工、原料与成品运输及贮存过程中须高度重视卫生,避免有害病原体、寄生虫、啮齿动物、空气有害成份以及尘土与其它污染物的污染,保证食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这是促进食品有效进入人体内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成份不受损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色香味都能符合要求,食品中的食物组合搭配,加工工艺又必须科学,合理,这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前提和手段,四者缺一都不可能形成一个符合人们与现代化生产所要求的食品。因此,食品工业应该在发展日常必需要的大众营养食品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开拓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在满足人们对色香味要求的基础上,补偿它们在精制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份,以提高其营养价值,促进人体健康。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生产出不同的营养食品或功能食品。 营养食品或功能食品,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营养需要生产的营养食品。这种食品既是保健食品又是提高体质加强免疫效能的食疗食品,其功能主要是促进人体的生理平衡代谢。遵照科学的平衡营养理论,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营养需求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调配,应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生产出的营养食品它既是功能性的,当然就有其特异性和针对性,这种食品受到国际上普遍关注,国外投入了相当的力量进行研制和生产,已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近十多年来的心血管病、糖尿病人数明显下降,日本、德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了3-5岁,与其重视营养与功能食品的研制有很大关系。 由此可见,食品工业今后特别是在面向21世纪,应该向科学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功能食品与发酵食品为主攻方向,结合我国国情与自然资源,生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能满足我国广大不同人群需要的各种功能与档次的食品,对发展我国经济,增强人体健康,保证子孙后代繁荣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篇二 谷类食品营养价值试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谷类食品的消费在居民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则是油脂及畜肉类的消费量日益攀升。由此可见,谷类食品作为膳食结构金字塔的塔基位置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偏差。因此,充分了解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仅能促进人体自身的健康成长,预防各种慢性疾病,而且对纠正人们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谷类食品营养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76-02 谷类食物主要包括大麦、小麦、燕麦、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和高梁等,它们是人类的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最主要、最经济的来源。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营养学的角度全面分析谷类食品的营养素分布、主要的营养成分以及谷类食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1谷类的营养素分布 多数的谷类种子均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都是有谷皮、糊粉层、胚乳、胚芽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谷皮越占谷类总重量的13%~15%,糊粉层和胚乳占83%~87%,胚芽占2%~3%。谷皮作为谷粒的外壳,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较高灰分与脂肪,食用价值不高。位于谷皮下层的糊粉层,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元素。而作为谷类主要组成部分的胚乳,其主要构成为淀粉细胞,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并且其蛋白质含量由胚乳周围向胚乳中心成递减状态,而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含量则相对很少。谷类的胚芽则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一些酶类。 2谷类的主要营养成分 谷类食品由于受品种、气候、土壤、肥料和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营养成分也会呈现出一些差异,但就总体而言,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包括如下几种: (1)碳水化合物。谷类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约70~80%),且主要成分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按照淀粉分子结构的构成不同,谷类淀粉可以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两者在溶解度、粘度、易消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并且其含量在不同的谷类中所占的比重亦不同,这就使其制成品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其中,直链淀粉的食物容易“老化”,形成难消化的抗性淀粉,而支链淀粉则易使食物产生糊化,提高消化率。总之,谷类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较高(约90%以上),是人体最经济、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2)蛋白质。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8~15%之间,主要由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两部分组成。且谷类的蛋白质含量在谷粒外层最高,故去除过多外皮的精致米面较粗制米面其蛋白质的含量要降低许多。此外,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很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氨酸偏的含量也偏低,比如:小米和面粉中赖氨酸最少,玉米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均相对缺乏。因此,在食用时应将谷类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从而,有效提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3)脂肪。谷类中脂肪的含量较低(约2%),常见的谷类中,大米、小麦中脂肪的含量约为1%~2%,玉米和小米约为4%。此外,在谷类的糊粉层和谷胚中还有一定量的卵磷脂,但在谷类加工时,卵磷脂极易损失或流入副产品中。比如:从米糠中提取的米糠油、谷维素和谷固醇,从小麦胚芽和玉米中提取的胚芽油。这些油脂含高达80%的不饱和脂肪酸,60%的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维生素。谷类食物中含B族维生素较多,以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为主,其中在谷类的糊粉层和胚部,硫胺素(VB1)、核黄素(VB2)、尼克酸(VPP)、泛酸(VB3)、吡哆醇(VB6)等的含量都较多。但这些营养成分容易随着加工而流失,因此,精制米面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 (5)其他。谷类中还有一定量的无机盐(约为1.5%)、纤维素、矿物质等,其中谷类中的纤维素对胃肠具有刺激作用,可防止便秘。而矿物质主要为磷和钙,且大多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从而提高磷和钙的利用率。 3谷类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相同。据研究发现,谷类食品中含有很多人体稀缺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不仅可以平衡人体所需的营养,防止肥胖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很多慢性病的发生率。因此,多食谷类食品对人体大有益处。比如:食用大米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盐酸、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和热量,而且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身体弱等病症。而玉米性平、味甘,不仅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且玉米中的维生素E、卵磷脂及谷氨酸,对人体健脑、抗衰老有良好的作用;纤维素,可吸收人体内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并可加快肠蠕动,防止便秘,预防直肠癌的发生;镁元素,可舒张血管,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患者有利;硒元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致使肿瘤细胞得不到分子氧的充分供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此外,玉米的利尿、利胆、止血、降压等功效,对治疗食欲不振、肝炎、水肿、尿道感染等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总而言之,食用谷类食品有助于机体保持较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痴呆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并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并且可以促进消化道健康,预防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吃动物性食物,而谷类食品的食用量大幅减少。但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此,为了人体的健康,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应坚持以食用谷类食品为主,保持谷类食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为人们健康带来的各种弊端,确保人们健康而有益的膳食。 参考文献 [1]文芝梅,陈君石.现代营养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7 [2]龚魁杰,陈利容,赵全胜.我国居民重谷物饮食结构的探寻与展望,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 [3]崔朝辉,周琴,胡小琪.中国居民谷类及薯类消费现状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3:33-36 看了“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论文 2. 食品营养论文范文 3.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2000字 4. 浅议食品营养论文范文 5. 营养与健康选修论文3000字
朵朵陌上花
课题与资料如下,祝你成功!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慨况,简述了国内外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限量规定的情况。着重介绍了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并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引言重金属是指比重在5 以上的金属,如铜、铅、锌、镍、钴、镉、铬、汞、铋、锡、锑、铌、钼等[1]。重金属广泛分布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和生物圈中。在通常情况下,重金属的自然本底浓度不会达到有害的程度。但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制造加工活动日益增多,从而造成一些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通常所说的重金属污染是指因为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有害有毒重金属含量增加并超出正常范围而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从食品安全方面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目前最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是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其中砷虽然是非金属元素,但其来源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所以通常也将其列为重金属进行研究讨论。重金属主要通过污染食品、饮用水及空气而最终威胁人类健康。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蔬菜、水果、粮食、鱼肉等并不能通过浸泡、清洗或蒸煮来去除其所含有的重金属。重金属在环境中大多不能被生物所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随着人体中重金属的蓄积量增加,机体便出现各种反应而危害健康。有些重金属还有致畸、致癌或致突变作用而危及生命安全。据研究,重金属污染经食物链放大随食品进入人体后主要引起机体的慢性损伤,进入人体的重金属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才会显示出毒性,因此往往不易被早期察觉而在毒性发作前就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更加重了其危害性。上个世纪50 年代在日本出现的水俣病和痛痛病,经查明是由于食品遭到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的公害病,因此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造成食源性危害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治理和环境污染日趋失衡,从而导致食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例如我国的水体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以及许多湖泊遭到污染,80%以上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据15 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而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由于随工业废水和污水排放的重金属镉而引起农田污染可以使大米中的含镉量高达1.3 一5.4 mg/kg,大大超过0.2mg/kg 的国家限量标准,有的污染区的居民每日摄入重金属镉的量比非污染区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也正在加剧,污染面积在逐年扩大。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至少约2000万公顷,而且越来越多的土壤,尤其是城郊和污灌区土壤,正遭受重金属的污染。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 亿元。例如在2002 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对苏南某市郊区5个蔬菜基地进行了重点调查,结果表明5 个蔬菜基地土壤中镉含量超标21-80%。其中有的地方土壤中汞超标也较突出,达到44%。此外,按照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准所采20 个蔬菜样品中,铬超标率15%,镉超标率20%,铅超标率20%。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趋严重,也已引起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健康,要解决食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首先应立足于控制污染源,切实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其次,要尽快建立健全食品重金属污染的预警机制,扩大和加强对食品污染的监测,提高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技术水平。仪器专场展示:农药标准品 2.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2.1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某些地区自然地质条件特殊,环境中的高本底重金属含量。在一些特殊地区,如矿区、海底火山活动的地区,因为地层有毒金属的高含量而使动植物有毒金属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地区。(2)人为的环境污染而造成有毒有害金属元素对食品的污染。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农用化学品,如含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造成水体及土壤的环境污染。如污染的水体中镉的浓度可以在0.2-3 毫克/千克, 比正常水体高1000-2000 倍。污染的土壤中镉的浓度比正常土壤中的浓度可以高出800 倍。在这些土壤中种植的植物含镉量就明显增加。值得提出的是,重金属污染和一般的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不同,即使它们在环境中的浓度很低,但由于环境不容易净化,生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后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可以在较高级生物体内成千上万倍地富积起来,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导致潜在的危害。(3)在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使用和接触的机械、管道、容器以及因工艺需要加入的添加剂中含有的有毒金属元素导致食品的污染。2.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汞在自然界中有金属单质汞,俗称水银、无机汞和有机汞等几种形式。汞及其化合物是常见的应用广泛的有毒金属和化合物。进入人体的汞主要经由人们摄食污染后的鱼类、贝类、谷物和稻米。尽管对鱼贝类在水圈中的汞蓄积途径的认识目前尚存在分岐,但已有的大量证据表明,无论是人为污染还是天然污染,蓄积于鱼贝类中的汞几乎都是有机汞。谷物和稻米的汞污染,则可能主要来源于农药和废水污染。汞中毒以有机汞中毒为主,汞中毒患者往往表现为手指、口唇和舌头麻木、说话不清、 视野缩小、运动失调及神经系统损害, 严重者可以发生瘫痪、肢体变形、吞咽困难,甚至死亡。调查表明,如果人体累积摄入超过500 毫克以上的甲基汞,就可以出现肢体麻木、视野缩小、运动失调等症状。如果累积摄入甲基汞超过1000 毫克, 就可出现痉挛和麻痹等急性症状,并很快死亡。如孕妇食用被汞污染的鱼后自身可以不发病,但体内的甲基汞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新生儿发生¡ 先天性水俣病¡ 。(2)镉是一种蓝白色金属,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但含量极小。镉污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金属冶炼,矿山开采,电镀,油漆,颜料,陶瓷,塑料和农药等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渣和废水。镉可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进入植物性食品,并通过饮水与饲料转移到动物体内,使畜禽类食品中含有镉。在镉污染地区,镉在食品中的浓度可以高过正常区域20 倍左右。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肾脏和肝脏中,镉中毒主要损害肾功能、骨骼和消化系统。镉损伤肾脏近曲小管后,可造成钙、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流失,使骨质脱钙,引起骨骼畸形、骨折等,导致病人骨痛难忍,并因疼痛而死亡。急性镉中毒常常引起呕吐、腹泻、头晕、多涎、意识丧失等。除了急、慢性中毒外,研究表明镉及其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3)铅是一种灰白色金属。铅主要用于制造蓄电池、颜料、釉料等,四乙基铅等烷基铅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而曾经被用作汽油的防爆剂广泛使用。铅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冶炼厂、加铅汽油废气、含铅材料的使用等。铅中毒是一种蓄积性中毒,主要通过空气,饮水,土壤和被铅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内而引起。铅进入人体后,一部分可经肾脏和肠道排出体外。留在体内的铅可取代骨中的钙而蓄积于骨骼。随着蓄积量的增加,机体可呈现出毒性反应。铅中毒可引起造血、肾脏及神经系统损伤。铅中毒后往往表现为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贫血等慢性中毒症状。从危害程度来说,铅对胎儿和幼儿生长发育影响最大,因此儿童发生铅中毒的几率远远高于成年人,目前我国儿童金属铅污染较为严重。(4)砷是一种非金属,但由于其许多理化性质类似于金属,故常称其为类金属。砷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砷和有机砷。砷的化合物常被用作农药、畜禽的生长促进剂等,因而农药和兽药残留是食品砷污染的主要原因。 砷对人体中的许多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使人体内很多酶的活性以及细胞的呼吸、分裂和繁殖受到严重干扰而引起体内代谢障碍。砷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病人常有七窍流血的现象。慢性砷中毒的症状除有一般的神经衰弱症候群外,还有皮肤色素沉着、过度角质化、末梢神经炎等。现在砷及其化合物已被确认为致癌物。3. 国内外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限量由于食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峻,使世界各国政府,有关团体和组织及众多企业的认识和关注也不断提高,许多相应的政策法规应运而生。我国在近几年内也修订和发布了有关的规定,以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美国等其它西方国家也修订或发布了许多相应的法规文件。表1 列出了部分我国已于2005 年10 月1 日起强制实施的对食品中汞、铅、镉、砷等重金属污染限量的国家标准(GB2762-2005)[2]。 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有关标准也列于该表中以便比较[3]。由表1 可以看出,我国的限量指标多数已符合国际标准。但有些限量则由于我国的国情不同和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鱼类的铅限量指标我国为0.5 毫克/千克,CAC 标准要严格得多,仅为0.2 毫克/千克。又如禽畜肉类的铅限量指标我国为0.2 毫克/千克,CAC 标准则为0.1 毫克/千克。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食品中各种污染物的限量指标也会随着变化以适应形势的要求。但总的来说限量指标有更加严格的趋势。我国在1994 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对谷类、豆类、薯类和禽畜肉类中铅的限量分别为0.4、0.8、0.4 和0.5 毫克/千克,而2005 年的标准则已将限量指标都降低到了0.2 毫克/千克。另外,不同国家往往有不同的限量标准。因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部门和有关企业,及时了解掌握相关国家对有关产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是相对重要和必要的。表1中仅仅列出了部分食品中部分重金属污染的限量指标,更多的限量指标可以参考相关文献。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限量的检测方法有光度法、比浊法、斑点比较法、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等。有关国家标准均详细规定了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下列出的是食品中的铅、镉、汞和砷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其它一些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可见有关参考文献。(1)食品中铅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其检出限为5 微克/千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0.1 毫克/千克;单扫描极谱法,检出限为0.085 毫克/千克;二硫腙光度法,检出限为0.25 毫克/千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为5 微克/千克。(2)食品中镉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其检出限为0.1 微克/千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5 微克/千克;光度法,检出限为50 微克/千克;原子荧光法,检出限为1.2 微克/千克。(3)食品中总汞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检出限为0.15 微克/千克;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0.4 微克/千克(压力消解法)或10 微克/千克(其它消解法);二硫腙光度法,检出限为25 微克/千克。甲基汞的分析常常先用酸提取巯基棉吸附分离,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或冷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4)食品中总砷的常用检测方法有: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为0.01 毫克/千克;银盐法,检出限为0.2 毫克/千克;砷斑法,检出限为0.25 毫克/千克;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检出限为0.05 毫克/千克。4.2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技术进展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技术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检测仪器本身的技术进步,其硬件和软件功能的不断提升;二是样品的处理,包括样品的消解和必要的富集方法的进步;三是测定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食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检测技术之一,它可以采用电热原子化(石墨炉),火焰原子化或氢化物发生等方式。这些方法均具有较低的检测限。目前原子吸收光谱仪多采用CCD 固态检测器代替光电倍增管,其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可以实现火焰和石墨炉一体机并自动切换。仪器的软件功能已有很大提高,操作更加灵活方便。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不仅可以测定金属元素的浓度,而且可以同时给出有关同位素的信息,因此可以进行同位素的示踪研究。目前ICP-MS 最引人注目的进展是动态反应池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大延长了ICP-MS 质量分析器的寿命,提高了ICP-MS的分析灵活度。现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法也已成为食品中重金属测定常用的方法。经过消解的样品可直接进入温度为5000~7000K 的高温等离子体,并通过多色仪观测发射线同时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进行约70 多个元素的分析,每个元素都有很高的灵敏度,其检出限可以达到通常为ppb 级。而采用双单色仪光学系统和具有双检测器的全谱直读ICP-OES 仪则可以避免传统全谱直读ICP 光谱仪预热时间较长、入射光狭缝小、检测器寿命短等不足,应该是今后全谱直读ICP 光谱仪发展的方向。研究证明,元素在食品中的形态和其毒性密切相关,例如三价砷的毒性就远大于五价砷,因此分离并能定量测量样品中元素的真实形态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ICP-MS 联用是最为常用的形态分析手段,占到形态分析研究的70%以上。此外,将毛细管电泳、超临界色谱和气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与ICP-OES 或者ICP-MS 进行联用将会是今后形态分析的发展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求能够较快地得到检测结果,因此研究发展快速检测技术将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于检测仪器本身来说,其发展的趋势将是具有越来越好的稳定性和检出限,越来越容易使用,分析的速度也更快,且能同时获得越来越丰富的信息。而对于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不仅有赖于先进仪器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样品的前处理和制备技术。随着各种既高效快又灵敏的金属污染物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的不断出现,传统的样品前处理和制备技术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食品的微波消解溶样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重金属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微波消解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高效安全、重现性好、适用广泛的优点,和相应的仪器配合使用,完全可以满足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快速检测要求。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来说,一般没有条件使用大型昂贵的高级仪器,因此较为经济的分光光度计成为重金属污染物测定的主要仪器。但是一般的分光光度计检测限较高,有时不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样品中的重金属预先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富集。我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重金属的分光光度法研究和应用推广,设计提出了许多检测新方法[11]。特别是我们最近研制的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富集装置,能有效快速的分离富集上述元素,例如在200 毫升溶液可将1~2 微克被测元素富集分离出来,并结合使用高效灵敏的新型显色剂,实现快速准确的光度测定,如饮用水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10-8mol/L)的光度测定,可在半小时内完成,从而使得分光光度法的时效性、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可以和其它仪器分析方法相媲美。
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姓名: 姓名:卢周舟 学号: 学号:43208419 得分: 得分: 摘要: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食品相关行业生产力水平远远达
毕业论文的题目主要涉及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检验。保证市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第三消费者,食品安心安全指数的编制,第四呢,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
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姓名: 姓名:卢周舟 学号: 学号:43208419 得分: 得分: 摘要: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食品相关行业生产力水平远远达
2、砷的存在形态及毒性科学研究发现,砷元素以许多不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空气、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发现的主要砷化物有亚砷酸盐、砷酸盐等无机砷和一田基砷和二甲基砷等
蛋黄!松花蛋里含铅,这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购买时都会选无铅松花蛋,以为这样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其实,无铅松花蛋同样含铅,儿童还是少吃为好。 加工松花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