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2

猫猫猫啊哩
首页 > 学术期刊 > 萧友梅博士学位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lpacaZhou

已采纳

姓名: 萧友梅字号: 字思鹤时代: 近现代简介: 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中山县人。1901年赴日留学,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声乐,在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哲学、教育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大学毕业后国。1913年又赴德国,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和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后以论文《关于17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性探索》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归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等处,并任领导。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音乐院——国立音乐院。并任教授及教务主任。1929年改为国立音专自任校长。1940年病逝于上海。曾编写《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小提琴教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论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阶概说》等。他是我国较早上掌握西洋近代作曲理论,进行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作有一百多首歌曲,两部大会唱,两首弦乐四重奏,两首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均改编为管弦乐曲),一首大提琴独奏等。《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歌曲表达了爱国思想。他的歌曲作品大部收入《今乐初集》、《新歌初集》、和《新学制唱歌教科书》。

153 评论

subluevoyage

萧友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雪朋,号思鹤。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童年随父亲寓居澳门。1901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与声乐,并在帝国大学学习教育。1913年又到德国莱比音乐学院和莱比大学学习,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20年回国。前后达十八年。在日本时,曾参加同盟会,掩护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1920年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并担任领导工作。在蔡元培的支持下,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涤讪了基础。萧友梅还致力于编写音乐教材,计有1924年的“风琴教科书”、1925年“钢琴教科书”、1927年的“ 小提琴教科书 ”等,著有“ 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乐概说 ”和“中国历代音乐概略 ” 等学术论著,先在北京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同时组织了我国第一上管弦乐队,自任指挥。其作品主要写二十年代,有一百余首歌曲和其它体裁的作品,1922出版的歌曲集《新歌初集》,是中国最早的两本作曲家个人的创作专集,其中艺术歌曲《问》曾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泛留传。此外,《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歌都在当时留下一定的影响。他还创作了一些有影响的爱国歌曲,如《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但1928年以后,创作了《毛毛雨》、《栎江花》等一类作品。抗战时期在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发下,谱写了《向前进攻》等抗日歌曲。1927年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生从事高等音乐教育,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作品主要写于二十年代。1922年出版的歌曲集《今乐初集》和次年出版的《新歌初集》。其中艺术歌曲《问》曾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此外,《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篇都在当时留下一定影响。人生经历1901年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育系和东京音乐学校学习。 1912年入德国莱比锡国立音乐学院学理论作曲。1920年归国,兴办专门化的音乐教育,1922年任音乐练习所所长,这也是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端。1927年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1940年病逝于上海,萧友梅毕业从事高等音乐教育,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他创作了一百余首歌曲和其它体裁的作品。《问》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922年,收入在他的歌曲集《今乐初集》中,通过对人生山河的感慨和发问,抒发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表现了一种苦闷彷徨的心理,也反映了当时作者对北洋军阀的不满。乐曲形象鲜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协调,旋律发展富于逻辑性,是一首较好的艺术歌曲。萧友梅21岁在东京曾随孙中山干革命并经孙先生介绍加入同盟会,是该组织最早的成员之一。曾掩护过孙先生的革命活动,是中国第一位参加孙中山直接领导的同盟会的音乐工作者。1912年民国成立,孙中山委以临时大总统府秘书要职。同年10月,赴德国专攻音乐。1916年以长篇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种学位的音乐家。这篇论文也是中国第一篇研究民族音乐的学术著作。1922年,协助蔡元培建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这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专门音乐教育机构。次年,创办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管弦乐队——北大音乐传习所附设小型管弦乐队,自任指挥。1927年,他到上海创建了中国现代第一所完备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后改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长达20年的教育工作中,为中国培养了现代最早的一大批音乐专门人才,为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是中国第一首室内乐、第一首管弦乐、第一首铜管乐的作曲者,是中国跨越业余作曲进入专业音乐创作的第一人。1924年,“五四运动”五周年,他写出了合唱《五四纪念爱国歌》,这是我国第一首以“五四”为题材的歌曲。1928年,写出了《国耻》等三首歌曲,是中国最早的抗日歌曲之一。1931年“九一八”之后,写出了《从军歌》,是我国第一批以救亡为题材的爱国歌曲之一。1922年写出了《问》,是萧先生最有影响的一首歌。“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点明了“问”的主题是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的祖国深沉的忧虑。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实际应用于音乐教学的西洋音乐史教材和中国音乐史教材。撰写了中国第一份介绍欧美音乐教育机构的调查报告。萧友梅又是第一位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西音乐进行研究的音乐学者。提起萧友梅,那真是中山人的骄傲。实在可惜,1940年,他仅56岁就离开了人间,那真是中国音乐界的重大损失。他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的纪录,他是中国现代音乐事业的拓荒者,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还是专业音乐创作的先行者,音乐理论研究的探索者。萧友梅博士逝世60周年纪念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举行,演出了他的代表作《问》、《秋思》等。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了第二场演出。萧友梅17岁时即自费留学日本,是我国第一位出国学习音乐的留学生。

322 评论

mono默默

音乐传统的审视:萧友梅、王光祈为代表,本着热爱民族音乐文化,但从西方视角返回来审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这一学科的开端。萧友梅留学德国,于1916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以论文《十七世纪前之的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发展》获得了博士学位,萧友梅成为了中国在欧洲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人。该论文不仅对尚属于空白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梳理出一条中国传统乐器发展的脉络,而且其撰写此论文的目的非常清楚,希望通过他在欧洲学习获得的比较音乐学德知识,分析出中国传统乐器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他论述到,历代皇朝对于音乐的统治和社会动荡的干扰,“保守的伦理学家的排拒”,“根本没有促进音乐的学院教育的发展”,以及缺乏先进的音响学、记谱法和复音音乐作曲技术。最后他指出,“中国人民是非常富于音乐性的,中国乐器如果依照欧洲技术加以完善,也是具备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的”,“我希望将来有一天给中国音乐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代,在保留中国情思的前提下获得古乐的新生,这种音乐在中国人民中间已经成为一笔财产而且要永远成为一笔财产。”[3]真正意义上中国学者学习西方比较音乐学方法并付诸实践研究的是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王光祈留学德国,师从 “柏林学派”的重要人物霍恩波斯特尔,受比较音乐学的影响,1925年在德国撰写了《东方民族之音乐》。王光祈在该著作向国人介绍了他认为的“世界三大乐系”,即中国、希腊和波斯音乐体系,他通过大量乐律学的数据对此三大乐系进行了比较研究。[4]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使用比较的方法,将中国音乐安放在世界音乐范围中进行审视,其目的不同于“柏林学派”主张“进化”思想,而是期待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方法,让国人充分了解中国音乐的特点和与其他民族音乐之间的差别,从而达到振兴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这样的理念在其于1924年撰写的《东西乐制之研究》的“序言”中阐明得非常清楚,他说:“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

91 评论

相关问答

  • 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按照校方的规定,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要发表2篇学术论文。就工学而言,这2篇中至少还要有1篇是SCI/SCIE/EI。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要求了!同济大学(Tongj

    让雪飞CXF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博士学位论文知网

    很多导师的博士论文在中国知网查不到的原因: 1、学术收录数据库除了知网还有万方、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网等,在知网上查不到很可能是投稿的期刊不是被知网收录的,可能是

    Blackstar01234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报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贵州医科大学(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MU),简称贵医大,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

    journeyjasm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学位论文博士评语

    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精选8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评语吧,评语可以对被评价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以促进其学习或工作的进

    iamYolandaXYZ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查重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导师会强调论文的查重率。在初稿中,确保主题的创新是为了降低论文查重率。在选择论文查重检测系统时,他会选择一个合适和准确的。简而言之,他非常重

    卡布奇诺有点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