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5

爱尔兰咖啡啊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辛巴在深圳

已采纳

建立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刻不容缓科学发展观:坚持一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各种媒体、宣传机构的宣传介绍早已铺天盖地,人人皆知,稍留心时事的人都知道科学发展观说的是什么,但给我们每一个普通百姓深切体会的,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亲身的经历,使我感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如果再不重视和谐发展、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久的将来,社会整体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建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刻不容缓!不久前,我到上海出差,回来之前的那顿午餐,图方便,我买了肯德基。下午在机场候机时,顺手拿来一份《每日财经》翻阅,第一版显要位置一条新闻,让我心惊:上海肯德基惊现“苏丹红”!而就在刚刚,我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接到家人的一个电话,告诉我不要再喝“立顿”茶了,原因是“立顿”系列速溶茶中含氟,大量饮用会对人体骨骼造成不良影响!我的办公桌的抽屉里,还放着一整盒“立顿”红茶!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时时受到各种明显的危害时,当食品的安全已严重突破道德的低线,人人自危时,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科学发展观绝非仅仅是一句好听的政治口号,而是在原先片面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人文等一系列相关的领域的和谐全面发展,造成了无数严重后果之后,适时提出的明智之举!但愿我们社会的发展——“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改革开放二十年,是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二十年,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环境的恶化、资源匮乏的加剧一系列相应的问题,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例如:羊绒产品是一种高档的消费品,为了提供原材料———羊身上贴身的绒毛,必须大量饲养羊,而山羊是专吃草根的,大范围饲养山羊的恶果就是大面积的草原变得荒芜,直至沙漠化!一些地方的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无视环境的恶化,发展这种或类似这种的产业,如挖山采矿、对环境严重毁坏的小煤窑、接连不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对自然和生命的任意毁灭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藏北高原那一片曾被称为“野生动物乐园”的无人区可可西里,曾是藏羚羊的天堂,而今那里到处响着猎杀藏羚羊的枪声,遍地都是藏羚羊的尸骨——而这一切,仅是为了猎取藏羚羊身上的绒毛,制成一种比黄金还要昂贵的披肩出售!可可西里再也看不到藏羚羊无拘无束自由奔跑的身影,到处是一片可怕的死寂!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这种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是在透支我们地球上其实已少得可怜的资源,甚至是掘断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从自然界获取果实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以多种方式影响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使人们能够从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大自然更成为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然而,也正因为无视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最直接的后果是环境的严重恶化,而追究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在没有相应政策法规的引导或制约的情况下,人的追逐眼前最大的利益的欲望无限膨胀而致!因此政策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现在政府已认识到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重要性,科学的发展观的提出令人终于看到了由全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转为重视经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希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源的供应,而资源的匮乏导致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中东的战火从未真正停息过,究其根本原因,还不是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和掠夺!在当今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亿万年以来形成的深埋于地下的“黑色黄金”无疑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渴望得到的,尤其是经济大国。石油价格动一动,全世界经济都要跟着地震!说到底都是资源紧张造成的。以大量消耗资源、甚至浪费资源、毁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来的增长,令人无限忧虑,可喜的是政府已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危害,并开始将注重和谐发展提上根本治国之纲。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上“罗马俱乐部”在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摒弃把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的传统发展观,而主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相互协调地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学科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促使人们的视野由局部转向全局、由区域研究扩展到全球问题研究;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协调提供了知识支撑,为探索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社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国力竞争时代。当今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基本方针。以实现亚太国家“绿色增长”为主题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第五届环发部长会议今年三月二十八日在汉城举行。这次会议确定“绿色增长”为主题,非常切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增长相当粗放,许多地区还在以单纯GDP增长作为衡量政绩主要标准,这使得环境与发展矛盾更加突出。“绿色增长”的本质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仍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增长越快,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就越严重。环境危机不是明天的问题,而是今天的问题。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今年又提出构建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政府的治国大纲,更是一种观念,我个人认为五个“统筹”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最重要,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科学发展观的大思路统领下,我国经济发展上已初见成效,例如: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充分体现了一种可持续发展观。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也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课题。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这些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兴起并逐步壮大的。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长期集中于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财政上由国家统收统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一些城市主体资源衰减、经济结构失衡、职工生活困难、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一些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思路:一是建立全新产业,实现结构转型,如日本将九州煤炭工业区成功改造为高新技术产业区;二是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实行开拓转型,如美国休斯敦由石油开采城变成石油研发城带动相关的机械、水泥、钢铁、电力、粮食及交通运输业发展,又进而借国家布点宇航中心之机,带动为其服务的电子、仪表、精密仪器产业的发展。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等资源型城市类似的转型也已经进行了30多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创新思维。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重困难,我们发现更大的挑战还在于观念上。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应该跳出单纯从本地区条件思考问题的习惯,要按照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来运作。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庆,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和重要石化工业基地,大庆已连续27年实现原油高产稳产5000万吨以上。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大庆发展到今天,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与石油资源递减的矛盾和产业结构单一的困惑。目前石油开采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大庆经济发展面临着原油减产的巨大压力,7年间已下调了近1000万吨。大庆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使大庆迎来了难得的大发展机遇。多年来,大庆一直致力于发展接续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由矿区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变,由服务型城市向区域中心型城市转变,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为此,大庆围绕发展非油产业,开始在全市实施油化立市、项目强市、农转牧、城市化、绿色生态和大文化“六大战略”;围绕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抓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开放招商引进、深化石油石化大企业改革嫁接和公用事业民营化转制四个方面的增量发展。可以说,“两非”经济是大庆孕育新大庆的希望。大庆已逐步实现了以‘化’补‘油’,现已形成集科研、生产、设计于一体的化工体系和炼油、化工、化肥、塑料等16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地方工业迅速发展壮大,连续4年以40%的速度增长,成为石油产业的重要接续力量。大庆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在原油稳产和长期开发基础上,集中精力大力发展非油产业和非国有经济。全市要在产业上形成石油、石油化工、地方经济“三足鼎立”,在所有制构成上实现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各占“半壁江山”,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高科技现代化城市。从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到注重全面和谐发展,从急功近利,到注重长远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给了我们战略上的方向和政策上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这种观念长久地深入人心,要让老幼皆知,并且把这种观念贯彻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处,让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规划和从事各项事业,这还需要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春天的雨后,天空基本放晴了,但仍有阵阵阴霾掠过。深吸一口潮湿的空气,放眼望去,海天一色,愿不久的将来,我们头顶的天空变得更蓝,我们可以放心地喝着清泉,可以自由自呼吸着不再含有浓重汽油味的空气,可以在我们的城市里再听到久违的鸟鸣!

180 评论

KauluwehiS

工业文明发展观认为发展天然合理, 拒斥环境价值, 坚持消费主义价值观, 远离自然、背离自然;可持续发展观强调有评价、有约束、有规范的发展,力求消费价值与环境价值的统一,主张适度、节约型消费观,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呼吁关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观是反思、批判、校正工业文明发展观的结果。第一段可以从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概念入手。工业文明发展观是建立在“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这样一个哲学信念的前提之上的。“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观念在生产力不太发展的历史时代是有其存在理由的。当不破坏环境人就不能生存时,人类生存就是第一位的。破坏环境也要生存,这是人类生存论的需求。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生产力的不发达,在当今社会出现的现代性问题——诸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在那时还没有出现,因而发展的“天然合理论”在当时还没有彰显出它的危害性。人们之所以本能地相信“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还有其人性基础。自然界不能为人类提供现成的生活资料,人类只有依靠对自然界的改造才能取得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离开了发展(其中基础是生产力、经济的发展),人类便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发展是天然合理的”信念就成了支配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信念。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了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但是当看到这种“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甚至是灾难的时候,我们急需对我们的发展观和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价值评价,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模式和道路进行伦理的约束和规范。第二点可以写从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拒斥环境价值到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消费价值与环境价值的统一第三段则说明从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适度、节约型消费观,也就是可持续消费模式。最后就可以结尾为从工业文明发展观的远离自然、背离自然到可持续发展观的关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用这个来结束整段论文:人从自然界中来,人也是一个生命体,人要在自然界中生活。人的生活需要有适合于人这一哺乳动物的自然条件:得以立足的大地、清洁的水、由不同气体按一定比例构成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必要的动植物伙伴、适量的紫外线照射等等。由这些自然物构成的稳定的、动态的自然体系构成人类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作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离开的必要条件的整体,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的“生活基地”。人是自然界的主体、主宰,我们应该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尺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人不是自然界的“杀手”,自然界不是人类肆意的奴隶。人与自然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即使是为了人类自身,我们也要善待自然。只有如此,人类才能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

230 评论

相关问答

  •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模板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业论文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毕

    爱吃的呆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建设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区域发展的热点问题。1、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中央

    78952146984里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自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以来,开发新能源成为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出路。与化石燃料相比,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更符合人类可持续发

    侯总大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服装可持续发展论文

    我觉得这篇蛮好的 给你参考参考:浙江服装产业发展趋势与目标等问题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产业集群功能、层次得到显著提升,培育和建设若干个以产业园区、核心企业

    吾竟谁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可持续发展杂志

    《可持续发展》是RCCSE评定的核心OA期刊,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RCCSE,也肯定会问核心OA是核心吗?RCCSE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武汉大学

    阿达殿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