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5

茵为有你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世界文明简史论文格式怎么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纯情小泰伦

已采纳

推荐你看看《世界文明史》,这是一套丛书,全16册,台湾版,书中有大量图片,从远古写到二战后,写得很有趣。唯一的是繁体字竖排。网上可以下载(新浪爱问网或电驴网),PDF格式,文件很清楚。

123 评论

小予乖乖

1:The Prince《君主论》(意)马基雅维利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被称为邪恶的圣经,是很多君主的床头或身上必带书.2、Common Sense《常识》(美国)托马斯.潘恩著 常识(Common Sense),由Thomas Paine(托马斯·潘恩)于1776年发表的支持美国独立的小册子,作者在此书中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革命的问题,并竭力强调革命之后建立共和政体才是该书的宗旨所在。本书一经发表,立刻掀起抢购狂潮,三个月内销售了12万册,改变了每一个人,成了美国独立革命的教科书。战争中美军屡败,士气低落,战局危急,前线作战的潘恩于膝上写下数篇战斗檄文,取名《美洲的危机》,华盛顿命人于军前朗读,士气大振,于1776 年圣诞夜特仑屯战役中大获全胜。 3、The Wealth of Nations《国富论》[PDF格式下载](英国)亚当·斯密著 《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它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它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亚当·斯密也因此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4、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人口论》[PDF格式下载](英国)马尔萨斯著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从两个抽象前提出发: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但几乎保持现状;认为在这两者中,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巨大。5、Civil Disobedience《不服从论》[PDF格式下载](美国)梭罗著亨利.大卫.梭罗的《不服从论》的刊头词是:“最好的政府是根本不管事的政府。” 这篇论文最早在1849年5月刊于伊丽莎白.皮博迪主编的《美学论丛》上,原名为《对政府的违抗》,后改为《不服从论》。刚发表时,这篇东西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读者很少。但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它逐步拥有了无数的读者,它的思想影响到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在《不服从论》中,梭罗以犀利的笔触,通过对当时国家和政府性质的分析,抨击了不合理的纳税制度,揭露了罪恶的奴隶制和专制政体。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梭罗的《不服从论》所体现的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后人称之为“十九世纪的革命宣言”,“新大陆上的有史以来最高昂的反抗学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影响波及全球。6、Uncle Tom's Cabin 《汤姆叔叔的小屋》[PDF格式下载](美国)斯托夫人著 《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以及第二畅销的书,仅次于最畅销的书《圣经》。这部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局部冲突,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在它发表的头一年里,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三十万册。《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到:“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后来,这句话为众多作家竞相引用。7、Capital《资本论》(德国)马克思著《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8、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美国)马汉著 海权论鼻祖马汉把历史经验上升为一种战略理论——海权论。马汉认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安全都与海权具有密切的关系,海权不仅能够决定海上和陆上战争的胜负,而且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他还指出,海权的强弱取决于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6方面的因素。马汉的海权理论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历史。在英国,马汉的书被视为“国家的福音书”;在日本,此书被列为日本海军军官的必读书之一,人手一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这样表达他阅读马汉《海军战略论》一书时的心情:我不只是在阅读这本书,我简直是想把它一口吞食下去……马汉海权理论在特定的时代迎合了一些国家统治者的扩张野心。这些国家通过建立强大的海军,发展海外贸易、开疆拓土、积累资本,最终成为盛极一时的海洋强国。9、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世界历史的地理枢纽》(英国)麦金德著 《历史的地理枢纽》是西方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前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罗伯特.唐斯认为此书是改变世界历史的16本书之一。本书作者被认为是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念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论文所以能影响世界政治,被人们作出这种或那种评价,是因为麦金德在文章中提出了“心脏地带”的论点。他是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念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他的观点得到德国纳粹地理学家豪斯霍费尔的赞赏,成为德国地缘政治学的思想来源之一。麦金德后来为自己辩解说:在他宣读这篇论文的时候,“远远在有任何纳粹政党问题之前”。但是,我们知道,思想的传播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的。10、My Struggle《我的奋斗》(德国)希特勒著 《我的奋斗》是由希特勒口授,由其党徒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的。这本书,在初稿时曾被希特勒取名为《四年来同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无论是它的理论水平,还是它的逻辑性,都不很高明。但是,它却是世界上闻名的一本书,这本书影响着二战前所有的德国年青人,这是因为它是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著作,是法西斯主义的理论的最集中的体现,是研究希特勒反动思想的必读之物。

297 评论

德润天成

又是一年考研报名时,21考研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当时能够从省内双非一本考到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专业,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而正因为自己完整地体验过备考一年的酸甜苦辣,所以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到有相同经历的同学~

首先介绍我的情况,我本科就读于省内某双非一本的师范院校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属于我的本科领域,并非跨考。我的考研成绩是376分,是初试第五名左右的成绩。当初选择中传,是出于地域上的考虑,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发达的经济、文化,不管是实习还是未来的就业都有着相对来说更为丰富的资源,而我在北京的就读体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身边不乏央媒、互联网头部等单位实习的同学,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在择校时也可以多考虑地域相关的因素。

目录:

一、中传文艺学考研基本情况介绍

二、783专业课的备考

三、883专业课的备考

四、材料评议的准备

五、英语、政治复习建议

六、几点建议

一、中传文艺学考研基本情况介绍

对中传考研有过一些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中传自2021年开始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考研改革。对文艺学专业而言,初试的科目变为了783主题写作和883人文社科大综合。通过初试与材料评议(比例为七比三)折合综合成绩划定考研复试线,过线者参与复试,最终初试、复试再以七比三的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以此成绩确定录取人员。总之,中传考研的不确定性提升了,初试、材料评议、复试,每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考验,是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而只有放平心态,每一关都拿出关羽那样自信、沉稳、谨慎的心态来,才能收获最终的胜利。

尽管初试内容相同,相比于传播学、戏剧影视学等热门专业,中传文艺学考研难度要低一些。根据中传官方数据,文艺学每年的报录比在10比1左右,且近年来复试基本都很少刷人,是性价比较高、不是很卷的考研专业,有意向一战上岸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所院校;已经确定中传文艺学为自己目标院校与专业的同学应该坚定信心,只要认真复习,上岸只是时间问题!

总之,“初试——材料评议——复试”的录取模式,意味着考研战线将更加拉长:有志于中传的同学在大二、大三就可以开始准备做科创项目、参加实习或投稿论文,增强自己材料评议环节的竞争力;考研初试后,也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润色简历,提高材料评议分数。然而,不管是进入复试还是最终录取,初试成绩都占有七成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初试成绩是考研成功的关键。相比来说,材料评议的成绩并没有那么重要,因此备考的同学应当合理分配精力,将心思多花在初试上,当然各类实践活动也应适当兼顾,起码保证自己的材料不要是一片空白。

中传文艺学招生专业目录

二、783专业课的备考

中传文艺学考研初试的专业课为783主题写作和883人文社科基础,下面我们分科来谈备考方案。

(一)783的考查方式

783的考查方式是给出一段材料,考生从中提炼主题,在3小时的时间内写作一篇2000~3000字的论文。比如我当年考试的时候给的是钱穆论述城市与乡村关系的一篇文章,我的论文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别论述了城市与乡村的现状与发展困境,最后探讨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可能方式,包括艺术乡建的问题。

783部分考纲

(二)783的备考思路与时间规划

783的备考应该从框架与材料两方面入手。同样是自命题作文,783与高考作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论文的格式,一篇合格的783论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783论文基本格式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如果说框架是一篇论文的骨架,那么材料就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没有思想内容的积累,就无从发挥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了解了783的备考思路,接下来应该具体做哪些准备呢?框架方面,在最初备考783时,首先应该学会将论文拆解,下载一些经典论文,通过分析每部分的核心要素,掌握该部分的写作要点。接着可以分别练习各个部分的写作,发现自己擅长、不擅长的领域,查漏补缺。最后,利用模拟写作将各部分串联起来,写完后多批改,争取一次比一次写得有进步。

783备考时间规划

(三)783的材料积累

材料的积累则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首先最基本的思路是根据话题分类。“疫情”“技术与艺术”“跨文化传播”“短视频”等等都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热点话题,根据话题划分进行材料的积累,上场时灵活机动地学会调整自己积累的材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稳操胜券。此外还需注意材料的层次,有些材料作为一种现象或一个事件,内容相对单一,只能用来印证一些简单的论述,我将它称之为“一级材料”;有些材料内容更为复杂,内涵丰富,能够加以重新的阐释与发挥,可以视为“二级材料”;有些材料近似或直接是理论,有概念的发明与视野的开拓功能,富有阐释价值,是很好的“三级材料”。在备考时,应当注重材料层级的区分,重视三级材料所拥有的强大阐释力,对材料进行深挖,深入的思考将拓宽你的思路,让你拥有一种全新的角度,如果能够在最后的试卷中呈现这一点,那一定是无可争议的高分论文!

素材的二层整理法

(四)783的参考资料推荐

最后推荐一些对783写作有帮助的书籍与公众号。在写作论文之前,首先应当知道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了解论文的组织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要点,阅读学术论文方法论的相关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系统入门学术论文写作。在这方面,我主要推荐埃里克·阿约的《人文学科学术写作指南》。

以上是我根据该书制定的部分写作训练计划,这本书不仅能够向读者讲明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还能让读者明白论文中每个句子是如何架构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于一般只讲原理,不讲实战的写作书,这本书对读者的写作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导,783初期的学习如果有这本书的助力,攻克主题写作就事半功倍了。

写作素材方面,首先不建议把783和883的知识截然分开,883里面,媒介、文明史、文学的许多知识,实际上都可以化用到783的论文中。其中,特别是883的哲学部分,会直接奠定你论文写作的“眼界”。学好哲学和理论,能够极大地提高论文的思想水准、格局和境界。当年考试的时候,783关于城市与乡村关系的讨论一下子让我想到883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乡村近于自然,城市多为人工,而要真正实现诗意栖居,二者都不能够偏废,古老的中国传统思想,能够在现代的城乡规划中又一次焕发生机,这也要多亏883知识的活学活用。

光明网是783重要的参考资料网站

除此之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还有“人民网”“光明网”等国家顶级媒体所刊载的稿件,都是活生生的素材来源。通过学习央媒文章,能够清楚的看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了解各行各业的前沿进展,积累生动鲜活的人物素材,学习语言表达的相关技巧,大到论文总体的价值观导向,小到字词的灵活运用,这些都是能够在官方媒体中学习到的,值得我们花时间钻研、揣摩、积累。

人民网同样是783重要的参考资料网站

三、883专业课的备考

(一)883的考查方式与参考书目

再说883的备考,883参考书共有四本,分别是《媒介与社会》《世界文明史》《哲学导论》和《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考查形式有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883参考书目

(二)883的备考思路

883的主要备考思路就是:阅读——总结——背诵,全书至少过三轮,首先通读全书做好笔记,了解各书主要内容;第二轮精简,抽出四本书的主要框架。

例如《哲学概论》可以拆分成真理观、伦理观、历史观等部分,每个部分又由一连串的核心问题组成。这一轮整理的部分是每本书的精华,需要加强理解。第三轮融会贯通,在第一轮的细节记忆与第二轮整理出的框架基础上,第三轮复习的目标是打通整本书。

以《世界文明史》这门课为例,卓有成效的复习应当既能从横向看到每个文明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又能放眼全球,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电气文明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联合起来看到世界各个区域的发展变迁,如此才能算把知识学懂、学通。

(三)883的时间规划

883的时间安排围绕三轮复习展开,每轮复习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下的思维导图对883每轮复习的时间和要点作出了简介的安排,备考883的同学按照这个节奏复习即可。

883的时间规划

(四)专业课是否需要报班?

一个中传考研er最最关心的问题是,鉴于中传全校考研初试的内容都差不多,相关的辅导班这几年很快就发展成熟了,许多备考的同学会犹豫是否应该报班,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首先说结论,辅导班主要提供的是一个规律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考生贯彻自己的学习计划,尽管学到的知识未必十分深入,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考研后期会赋予人以信心。如果你有较强的执行力,能够按时完成自己的计划,那么无需报班,因为辅导班做的也只是资料搜集与制定学习计划的工作,但如果你的情绪不稳定,容易陷入情绪内耗,那么每天跟着辅导班的大部队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可以有效让你避免自我怀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背诵与理解知识上,这点不必过分纠结,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即可。

四、材料评议的准备

(一)材料评议的基本介绍

材料评议是中传独有的一种考察方式,在初试之后两三个月提交,材料评议与能否进入复试息息相关,在这里先列出中传考研需要准备的“文书”。

材料评议需要准备的文件

(二)准备材料的重点和原则

可以看到,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个人陈述和科研设想,以及本科的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这些材料撰写必须遵循真实可信、重点突出两条原则。真实性最为重要,我们专业审查材料的老师都在课上说,学生研究水平如何,其实只要看毕业论文就明白了。老师们都了解学生的实力,正是有不足所以才要用三年的时间来继续培养、精进,所以科研设想这块其实没必要找人帮忙润色,只要认真去搜集材料,研读文献,积极地写作与修改,老师一定能够看到你的真心。相反,如果去耍小聪明,弄虚作假,复试时问到材料评议的内容却茫然不知,那才真正葬送了自己的机会。同时,老师们都很忙,不要指望他们一字一句读完你提交的材料,因此一定要突出重点,显示你的专业性。突出重点,意味着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专业性的地方一定要显示出来,可以是适当的文字加粗或单独成段。另外,一些细节之处,比如科研设想中的注释、参考文献,这些小问题上的措辞、格式的处理如果得当,都能令老师们眼前一亮。

五、英语、政治复习建议

再简单说说英语、政治两门课。首先应当明白这两门课的地位,在考研总分中,这两门课占了一小半的地位,因此复习的重心不在这两者——专业课才是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地方。但是,每年也会有许多总分极高的选手没过单科线,因此这两门课也不能完全忽视。

(一)英语复习规划

考研英语一的难度不小,许多没过单科线的同学往往都是英语考试出了差错,总的来说,英语的备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单词

英语考研的突破点在词汇量,而受人的记忆曲线影响,如果不勤加复习,背过的单词很容易就再次忘记了,因此准备考研的每天都应该坚持背诵单词。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先看看朱伟《恋恋有词》,结合他的视频中对词根、词缀、记忆法的解说,我们能够对单词有更深的理解。时间有限的同学,可以简单粗暴直接从背诵单词开始,可以下载一些背单词的app,好处在于能够形成可视化的数据,随时监测自己的背诵进度。

2、阅读

单词之外,英语复习的重中之重是阅读,考研的时候我跟着唐迟做了大量的精读,近十年英语一阅读的每一句话都用分析长难句的方法去理解、翻译,这样以阅读为轴心去复习,同时不知不觉就攻克了作文、翻译,是一种效率极高的复习方法。

3、作文与翻译

作文与翻译在英语考试中也占到了不小的比重,应当予以重视,尤其是考研后期,当单词和阅读长难句分析做得多了,对句子的语义、语法有了基本的把握,从10月份到考试前,作文与翻译的练习就可以提上日程。

翻译的复习跟阅读的精译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翻译单项训练需要给自己限定时间,英语考试的时间紧张,做到翻译的时候,已经没有大量的时间供自己仔细分析了,因此,从最初的复习就应当培养这一科目的紧迫感。

作文可以参考王江涛的20篇高分写作,从中归纳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表达模版,进而在真题练习中多用、活用。作文写作同样需要给自己限定时间,一般来说,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0-25分钟是比较合理的时间。

最后,作文与翻译的练习结束后,都需要多修改,查漏补缺,争取在下一次的练习中有更大的j进步,这样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有更好的发挥。

4、新题型和完形

这两门在英语考试中占比不大,可以到考研后期的10月后期至11月份再开始准备。在定时训练的基础上,由于这两门与阅读、词汇量的关系较大,每次做完还应当对其中涉及的生词进行复盘。以下是英语几种主要题型的复习规划:

英语复习规划

(二)政治复习规划

政治复习我当时主要跟的是徐涛网课以及肖秀荣全家桶。

肖秀荣全家桶

首先重复刷肖秀荣一千题,同时配上徐涛网课,帮助理解知识点。徐涛老师的网课堪称考研休息区,非常引人入胜,看着段子就把知识学了,当时政治基本无痛复习。

刷完几遍1000题,看过网课,考研政治选择题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顺便一提,这时候783复习阶段看官媒的作用又有了,养成了解时政的习惯,不仅一向被认为是考研难点的时政选择题不攻自破,时政的材料也能熟悉个七七八八。最后的大题只要背住肖四、肖八,政治的分数一定不差。

政治复习规划

五、几点建议

最后想特别强调的是,第一,学习的内容是相通的,不要孤立地去学习:时政或者英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783论文的素材或883论述题的观点;883丰富的资料、理论能够为783提供不少的借鉴,只有把所有学习科目打通,才能感受到知识给人带来的自由感,创造正向的激励效果,让人更有信心坚持学习。回顾一年的备考,我感受到的不是苦大愁深、欲哭无泪,而是每天收获新知识,锻炼新能力的喜悦,我相信这要归功于我的这种学习方式。

第二,相信努力能换来相对公平。中传考研改革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作为完整经历过中传考研的人并且如今在中传就读的学生来说,我相信中传考研的公平性,相信报考中传文艺学的同学,只要付出了汗水,就一定有相应的回报。所以不用怀疑,不用埋怨,你只管加油就行。

第三,最最重要的是,保持这种坚定与自信。考研的那年,我经历了换学校、换考纲、推不掉的实习和前无古人的材料评议。尽管有那么多障碍存在,但我的信念坚定,不会在工作与考研之间来回摇摆,也不去想万一考研失败应该如何如何,精神力是有限的,不应把它花在内耗上,而应放在当下,放在此时此刻。

加油,秋天的CUC校园美景在等你~

考研是一条漫长的路,考中传尤其是,乃对心灵耐力的极大考验,因此最后不可免俗来些鸡汤吧!“你做三四月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请相信功不唐捐。

147 评论

哈韩哈哈规格化

追忆钱存训先生

大家对钱存训先生有过多少了解呢?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据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在线网2015年4月10日披露,著名华人汉学家、中国书史和文化史研究泰斗,留美学者钱存训先生于4月9日在芝加哥去世,享年105岁。由于外公邓嗣禹(1943-1947年兼任馆长)与钱存训先生曾经是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前后任馆长,对于钱先生的动态,我近年一直关注。我曾保留了他们在1947-1948年期间的两张珍贵合影。为纪念钱先生,现撰文阐述他的学术成就,追忆他们早年交往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学术成就与贡献

钱存训先生出生于1910年。1947年秋,他接受美国汉学家顾立雅邀请,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主管,1962年升任远东语言文化系教授兼远东图书馆馆长,直至1978年退休,任职馆长时间长达16年。在这期间,他与夫人许文锦女士经过多年努力,将1936年以来芝大图书馆所积存的十多万册中文藏书,加以整理和编目,为芝大远东图书馆日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学者,他的研究主题是“东西文化交流”和“中国书史”,先后出版有《书于竹帛》及《纸和印刷》等中英文专著20余种。令人十分钦佩的是,他102岁高龄时,还在其学生的协助下,出版了《回顾集:钱存训世纪文选》一书。他一直强调中国文字和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其中《书于竹帛》是在他早年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1962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增订再版,并分别在1980年、1990年有日文版、韩文版翻译出版和再版。书中特别指出汉字的伟大和功能,其持久、延续和多产性,不仅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源远流长,也展现了在世界文明史上所独具的特色。

此书英文版出版后,先后约有30篇书评文章在世界各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对此书推崇备至。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亚洲研究学报》发表的评论中称赞道“此书可称为卡特经典之作《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一书的姐妹篇。……钱书与卡特的名著完全可以媲美而并驾齐驱。……全书行文清晰利落,要言不烦,是写作的典范。”李约瑟的这些赞美之词,成为他邀请钱存训编写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良好开端。

钱存训的《纸和印刷》一书,更是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李约瑟出版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唯一由个人署名、华人撰写的分册——《纸和印刷》,就是出自钱存训之手。钱存训在书中不仅介绍造纸、印刷这两大发明在中国的产生经过与传播过程,还着重讨论了它们为何首先出现在中国的原因。钱存训在书的结论一章中指出:印刷术在中国和西方的功能虽然相似,但其影响并不相同。在西方,印刷术的使用,激发了欧州各民族的理智思潮,促进了民族语言及文字的发展,以及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而在中国,印刷术的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字的连续性和普遍性,更成为保存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因此,印刷术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承,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相对稳定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维护中国民族文化统一的坚固基础。这一结论得到了李氏的大加赞赏,认为可引发他在大系全书结论的思考。

1985年,此书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第1分册,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册定价66英镑,合100多美元,应该说在当时西方图书市场,也是相当昂贵。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初版1500册在出版之前就已预订一空,二次续印不久又告售罄,成为这一大系中最畅销的一册。英国《泰晤士报》当时评价说:“钱氏将这一专题的资料浓缩在一册之中,以西方语言介绍中国文明尚属首次,第一版在发行之前就已预订一空。”创造了学术出版书籍销售的奇迹。

李约瑟在该书序言中写道:“这一分册使我们看到这一计划的第一个果实。我们说服了关于这一专题世界最著名的权威学者之一,我们亲密的朋友、芝加哥大学钱存训教授来完成我们书中这一部分的写作任务,我们非常钦佩他为此所做出的贡献。……我认为造纸和印刷术的发展,对整个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从钱书中,读者将可纵观中国造纸和印刷术的整个历史,并了解到,欧洲对此一无所知时,它们已经在中国出现了许多世纪。”同时,此书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一册关于纸和印刷术的权威之作,也是有关这一专题的百科全书。

在顾立雅、钱存训、邓嗣禹等中美汉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芝加哥大学成为除哈佛大学之外的另一个汉学研究重镇(详见笔者在2014年3月5日中华读书报第5版发表的文章《他们令芝加哥大学成为汉学重镇》)。

与顾立雅、邓嗣禹的共事交往

1947年的芝加哥大学,在哈钦斯校长的改革措施吸引下,就师资力量而言,可谓人才济济,尤其以东方语言文学系的阵容最为强大。东方系的中文课程由美国学者顾立雅(H.G.Creel,1905-1994)、柯睿格(E.A.Kracke,Jr.1908-1976年)、中国学者邓嗣禹(1905-1988)三位主讲,每人除担任语文课外,另有其他专题讲授课程。三位教授各有分工,顾立雅担任第一年汉语、古代史和思想史;柯睿格担任第二年中文、中古史和政治制度等课程;邓嗣禹在第三年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目录学、中国史学方法和现代中文。再有受顾立雅邀请,1947-1948作为访问学者的董作宾,曾开设中国考古学、古文学等课程。1949年秋,邓嗣禹接受费正清邀请,重返母校哈佛大学,最早讲授“现代中国问题”课程。之后,他所讲授的中国目录学、中国史学方法等课程由钱存训接任。

中国目录学课程,讲授的内容是图书历史与文献资源的基本知识,目录的编排方法及论文的写作格式;中国史学方法课程,则是着重研讨历史学科的类别和内容,系统介绍主要参考书目。这两门课程对于研究生论文的专题选择、编写大纲和写作进程,都有很大帮助。所以当时的东方系和后来的图书馆学系大部分学生的博士和硕士论文,其前期作业都是在这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的。1958年远东系正式成立之后,这两门课规定为博士生班的必修课程。

1947年1月,董作宾来到芝加哥大学后,顾立雅为他精心安排,租住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位美国学生家中。这是一幢两层楼的住宅,楼上有卧室一间,平时则在楼下会客起居。这年10月,钱存训来到东方学院报到后,和他合租在一个住宅。两人在东方研究院的办公室也是相邻。为欢迎钱存训的到来,邓嗣禹曾在学校宴请过钱存训,并邀请董作宾作陪。餐后三人在校园内合影留念。

220 评论

玥玥285966231

斯塔利夫阿诺斯的《世界通史》这是我建议,有上下册写的非常好!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从中你可以从中看外国是怎么写中国历史!上面写中国时没有夏朝,因为外国人认为夏朝不存在!这个世界通史,读起来感觉有点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化的------------最好不读中国人写的世界通史和中国上下五千年,极其幼稚和无聊!

31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历史投稿

    杂志:《史林》《历史教学》《文史春秋》《文史月刊》《文史杂志》《文史天地》《文史博览》《文博》网站:趣历史:学史博客:历史春秋:

    浪费粮食的满福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20世纪世界史论文题目

    1939年经济危机的起因过程有哪些错误以及影响后果。看起来有些广泛,但是因为时代较近,题型较为经典,所以资料很好搜集。如果你不熟悉经济,你可以选政治话题,例如:

    蹦蹦跳跳32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20世纪世界史论文1500

    建议从西奥多罗斯福的 萝卜大棒政策入题 美国政府背后的财团利益 美国在战争中的 美洲的事物由美洲人来管理 以及美国对西班牙殖民地的攫取与分离以及后来美国对中美洲

    魔羯女悠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世界历史小论文

    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论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2.理解论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

    迪夫米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世界史论文题目怎么定

    朝服的演变,饮食文化之类的~后宫文学~饰品的演变与社会等级之类的~

    零摄氏度的空气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