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0

默默茶叶
首页 > 学术期刊 > 凸度设计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兴业腾达装饰

已采纳

毕业论文的课题简介可以为论文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毕业论文课题简介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毕业论文课题简介范文(一)

从现在的科学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以及每个国家之间的日益交流和国力的大大提升,人类在许多方面已经创造出了很多的陈果。此外,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对很多的方面有了新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需要新的机械产品来提升水平,板材送进夹钳装置就是其中是一。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较快,产品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本次设计上的夹钳装置也和其他的机械行业一样不断向前迈进,据可靠研究调查发现,当前已经在运行的主机行业已十分广泛,特别的在很多高档的制造行业和国家重点相关项目中,对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必然会使得夹钳行业向前发展。经过我国几代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板材送进装置方面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由中南科学院廖卫献研究的送进机,已经将送进的硅块从84块增加到96块,使得材料的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实现冲床每年提高加工能力160-300t。在众多的的送进装置中,气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可以用机械手进行送进,其过程是用机械手抓住由传送带传送而来的板材,进而放入落料架。通过调查得知,国外的送进装置发展也非常迅速而且日趋成熟。通过对国外的生产和研究的调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或地区,日本、美国最具代表性,尤其是日本,由于机械式自动送进机构相对简单,故而对其涉及的研究很少。而代替的是对更加新型的送进的理论的研究与设计。在国内外的专业人员的不断设计与探索之后,也设计出了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送进装置。在日本有专家研究出利用机械手与冲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送料。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从侧面送料,故设计时很复杂而且不易制造维修。而且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宜中小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在工作时,以冲床上的曲轴作为主输送轴。然后通过花键轴进行伸缩运动,球头部件会被连接到机械手轮。期间,相关的传动部件还要通过动作使机械手与机床同步,从而完成整个运送过程。此外,改送进装置还配备有另外的一套专用的驱动可移式输送机,通过该输送机就可以将板材送至主机的位置处进行加工。但是,它的这套系统是根据日本本国发展情况而定的。因此,它只能适合于日本本国加工的使用,所以不太适合我国的纵向送进的要求。

许多资料表明,如果根据现在的整体的综合水平来看,我国的某些行业还不能跟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在夹钳装置的行业,就性能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列如,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因此,当前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方面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

本设计中,采用液压缸进行推动并固定,采用气缸进行夹紧。它有着很多的优点,使得装置运行平稳,可靠性大大提高,传送时较为灵敏。同时,最为一个在生产中的配套辅助机构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

毕业论文课题简介范文(二)

我的毕业设计课题及部分参考资料来源于课本,名叫“冷冲压模具设计” 1.零件使用功能

冲压手轮,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零件。

冲压手轮零件是安装在阀门上,通过内方孔连接轴传动,使阀门上的轴转动,达到锁紧或松开阀门的目的。

由冲压手轮零件图可知,其外形为旋转体拉深件,内缘有方孔,外缘又翻边,需对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编制冲压工艺卡,进行各道工序模具的总装设计。 我的零件如下:

零件名:冲压手轮

生产批量:大批量

生产材料:10 料厚:1mm 弯曲半径:1.2mm 2.冲裁零件的工艺分析(1)材料为10,许用伸长率[δ]=29%,弹性模量E=194MPa。(2)工件的形状结构:冲裁件外形应避免尖锐直角,为提高模具寿命,将部分90度倾角改为R1的圆角。零件上其他尺寸没有标注公差,按IT14级处理,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公差。

生产材料:10 料厚:1mm 弯曲半径:1.2mm 2.冲裁零件的工艺分析

(1)材料为10,许用伸长率[δ]=29%,弹性模量E=194MPa。 (2)工件的形状结构:冲裁件外形应避免尖锐直角,为提高模具寿命,将部分90度倾角改为R1的圆角。

零件上其他尺寸没有标注公差,按IT14级处理,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公差。

3.工艺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此工件需落料、第一次拉深、冲工艺孔、第二次拉深、切边、翻边、冲翻孔预置孔、内缘翻孔等工序冲。根据基本冲压工序可以有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1:落料、第一次拉深、冲工艺孔 → 第二次拉深 → 切边、冲预制孔 → 内缘翻孔、外缘翻边

方案1工艺特点:共需四副模具,每一工序的模具结构都相对比较合理,模具的制造周期短、成本低、工序相对集中、生产效率高,而且各道工序的定位可靠、工件的精度也比较高,模具的维修、调整都比较方便。

方案2:落料 → 第一次拉深 → 冲工艺孔 → 第二次拉深 → 冲预置孔 → 切边 → 翻边、翻孔。

方案2工艺特点:共需模具7副,半成品的中间周期较长、生产

效率低、模具数多、模具的制造成本高、

方案3:落料 → 第一次拉深 → 冲工艺孔→ 第二次拉深 → 冲预置孔 → 切边 → 内缘翻孔 → 外缘翻边。

方案3工艺特点:共需模具8副,此方案工序分散,每一道的模具结构简单、制造简单,维修、安装、调整、操作方便,但工序数目多、占地面积大、所使用的设备和人员多。模具数目多,所需的制造成本高,工件的中间周期次数多,而且重复定位次数多,工件的质量难以保证。

结论:通过对以上三个方案的分析,方案1比较符合冲压工艺性的要求,所以选择方案1为冲压手轮的冲压工艺方案。即:工序1—落料、第一次拉深、冲工艺孔;工序2— 第二次拉深;工序3—切边、冲预制孔;工序4—内缘翻孔、外缘翻边。

4.模具

本次设计模具共有四张

第一张题目为: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

模具工作原理:材料从右向左横向送入,工作时,板料以挡料销定位,滑块下行,凸凹模1与落料凹模4进行落料;滑块继续下行,凸凹模7和凸凹模21的共同作用,将坯料拉深成形,弹性压料装置的力通过顶杆30传递给压料板22,并对坯料施加压料力。当拉深至4mm时,由冲孔凸模9和凸凹模21进行冲孔。拉深工作结束,滑块回程,卸料板6将卡在凸凹模7上的条料卸下;弹性压料装置回复,顶出工件,刚性打料机构将工件从凸凹模7中推出;冲孔废料通过压机台板孔漏出。

第二张题目为:单工序拉深模具

模具工作原理:此模具为压料倒装式拉深模。工作时,将第一次冲压工序件凸台套入压料圈5定位,滑块下行,拉深凹模6与压料圈5压紧凸缘材料后,拉深凸模3和拉深凹模6进行拉深。上模回程,压料圈5顶起套在拉深凸模53上的制件,上模继续回程,推件块7将制件推出凹模。

第三套题目为:切边冲孔复合模具

模具工作原理:此模具为倒装复合模。该模具的凸凹模11装在下模,切边凹模6和冲孔凸模15装在上模。工作时,将制件套入凸凹模11定位,上模下行,在切边凹模6与凸凹模11、冲空凸模15与凸凹模11作用下,对坯料进行切边和冲孔。上模回程时,切边废料由卸料板5顶出凸凹模11;冲孔废料直接由凸凹模内孔推下;卡在切边凹模6内的冲压件由刚性推件装置推下。

5.本次毕业设计的作业及完成结果

通过几个月来的精心准备,我的作业是有这些: 毕业设计说明书(冲压手轮模具设计)共25页 模具设计装配图共4张(共2.5张A0) 零件设计零件图共30张(A4) 图纸总量4张A0

其中有一张手绘装配图(第二次拉深单工序模具)

253 评论

有多久没见你

数控车加工薄壁组合零件工艺分析与加工方案摘要:在数控车加工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薄壁零件的加工。本文详细分析了薄壁零件加工的特点、防止变形的工艺方法、车刀几何角度及切削参数的选择,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实例设计出加工方案。关键词:薄壁零件 工艺分析 加工方案1 薄壁工件的加工特点车薄壁工件时,由于工件的刚性差,在车削过程中,可能产生以下现象。1.1 因工件壁薄,在夹压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当采用如图1所示三爪卡盘夹紧工件加工内孔时,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会略微变成三角形,但车孔后得到的是一个圆柱孔。当松开卡爪,取下工件后,由于弹性恢复,外圆恢复成圆柱形,而内孔则如图2所示变成弧形三角形。若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时,各个方向直径D相等,但已变形不是内圆柱面了,这种现象称之为等直径变形。1.2 因工件较薄,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从而使工件尺寸难以控制。对于线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薄壁工件,如在一次安装中连续完成半精车和精车,由切削热引起工件的热变形,会对其尺寸精度产生极大影响,有时甚至会使工件卡死在夹具上。1.3 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 减少和防止薄壁件加工变形的方法2.1 工件分粗,精车阶段 粗车时,由于切削余量较大,夹紧力稍大些,变形也相应大些;精车时,夹紧力可稍小些,一方面夹紧变形小,另一方面精车时还可以消除粗车时因切削力过大而产生的变形。2.2 合理选用刀具的几何参数 精车薄壁工件时,刀柄的刚度要求高,车刀的修光刃不易过长(一般取0.2~0.3mm),刃口要锋利。2.3 增加装夹接触面 如图3所示采用开缝套筒或一些特制的软卡爪。使接触面增大,让夹紧力均布在工件上,从而使工件夹紧时不易产生变形。2.4 应采用轴向夹紧夹具 车薄壁工件时,尽量不使用径向夹紧,而优先选用如图4所示轴向夹紧方法。工件靠轴向夹紧套(螺纹套)的端面实现轴向夹紧,由于夹紧力F沿工件轴向分布,而工件轴向刚度大,不易产生夹紧变形。2.5 增加工艺肋 有些薄壁工件在其装夹部位特制几根工艺肋,以增强此处刚性,使夹紧力作用在工艺肋上,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加工完毕后,再去掉工艺肋。2.6 充分浇注切削液 通过充分浇注切削液,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热变形。3 数控车削薄壁件参数选择数控车床进行薄壁件加工时,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直径较小(φ160mm以内),长度短(250mm以下),壁厚为2-2.5mm的薄壁工件,可以一次性车削成型。但应注意不要夹持在薄壁部位,同时应选择合适的刀具角度,具体的刀具角度如下。3.1 外圆精车刀 Kr=90°~93°,Kr’=15°α0=14°~16°,α01=15°,γ0适当增大,刀具材料为YW1硬质合金。3.2 内孔精车刀 Kr=60°,Kr1=30°,γ0=35°α0=14°~16°,α01=6°~8°,λs=5~6°,刀具材料为YW1硬质合金。 3.3 精加工车削参数Vc=160mm/min,f=0.1mm/r,αp=0.2~0.4mm。通过以上分析,本例的薄壁工件可采用悬臂装加的方式进行加工。4 加工薄壁件难点分析本例工件除了加工薄壁件的难点外,还有加工内凹半圆?外凸半圆以及T型槽的加工难点。对于内凹半圆,采用R3的圆弧形车刀进行加工;对于外凸半圆,则采用外切槽刀进行加工;对于T形槽 ,则采用35°菱形刀片机夹式车刀进行加工,其主偏角取93°,副偏角取52°。5 薄壁组合件加工方案本例加工薄壁组合工件如图8所示,加工方案如下:5.1 加工件3右侧内外轮廓如图5所示,注意先加工外轮廓,再加工外轮廓,保证φ58,ф52外圆尺寸,同时保证ф48,φ23内孔和内锥孔的精度要求。5.2 掉头装夹,以φ23内孔表面作为校正面进行校正,加工件3左侧外轮廓及内锥孔,保证各项精度要求。5.3 加工件2左侧内孔及外圆台阶如图6所示,保证φ70外圆尺寸,同时保证φ48,ф58内孔和M56×2-6H内螺纹的精度要求,用件3与之螺纹旋和,保证配合精度要求。5.4 拆除件2,加工件1左侧内外轮廓如图7所示,先加工外轮廓再加工内轮廓,注意薄壁件的悬臂加工以及外凸半圆和内凹半圆的加工刀具及加工方式。5.5 掉头采用一夹一顶的方式装夹件1,加工件1右侧外轮廓,保证φ58,φ48,φ23,φ16的外圆尺寸及M56×2-6g的外螺纹尺寸的精度要求。5.6 不拆除件1,用螺纹连接方式安装件2,加工件2外轮廓,保证φ80外圆及T形槽的各项精度要求。5.7 拆下件1,以件2的Ф80的外圆作为装夹表面,校正Ф48内轮廓后加工件2左侧内轮廓,保证Ф58内孔和M56×2-6H内螺纹的精度要求,用件3和件1与之试配,保证配合精度要求;如图8所示。5.8 拆下工件,去毛倒棱,进行工件组合并进行自检。本例的关键是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案,合理的选择刀具及切削参数,而工件的编程难度不大,这里就不再做叙述。6 结语本文阐述了薄壁工件的加工特点,减少和防止加工变形的方法,加工难点分析以及数控车削薄壁件参数的选择,确定了薄壁组合件加工方案。经生产实践证明,该加工方案切实可行,能保证薄壁组合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装配质量都满足图纸要求,可为类似零件和产品的机械加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文献:[1]刘立.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2]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编审委员会.车工.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4.7.[3]穆国岩.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转

199 评论

一janice一

加工工艺最好是利用软件设计,从工件的建模到工艺的编程都用软件完成(我们模具常用的UG、solidworks等),在进行后处理,把后处理的文件直接传到数控机床上,稍作修改,就可以加工出来了

298 评论

相关问答

  • 会计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书

    不可以啊一定要问能让你通过的导师?!。,

    丹儿你个丹儿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某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毕业论文

    会计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

    luclmars明尼苏达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温湿度检测仪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电子信息专业的,你还是与我来探讨,用户名上有扣的

    西风华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电子温度计设计毕业论文

    数字温度传感器测温显示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步骤以及参考文献资料等。) 1)

    雪中的欢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会计制度设计毕业论文

    会计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

    小小雯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