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3

爱家薇薇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灶神论文范文资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uli小拧

已采纳

民间说的灶神到底是谁

民间说的灶神到底是谁,拜灶神是我们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习俗,有一些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拜一次,希望灶神爷会保佑我们平平安安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民间说的灶神到底是谁的相关资料。

一是上古帝王或其后裔说,在《事物原会》一书中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在《淮南子.汜论篇》中说:“炎帝作火而死为灶”,高诱注:炎帝以火德为管理天下,死后以灶神的身份享受祭祀,而在《周礼说》中又说,颛项氏之子“祝融”死后成了灶神,此说认为由于炎帝为“火德之帝”,祝融为“火官之神”,所以都被奉为灶神,灶神爷原是一位,具体指谁各家说法不同。

二是负心汉之说,《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记载说:”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文中指出灶神是一位名叫张单的状如美女的男子,民间关于张单有一个传说,据传张单有个妻子名叫丁香,是个贤惠孝顺的好女人,后来张单靠做生意挣了一大笔钱便移情别恋,在有了新欢后便抛弃糟糠之妻,后来张单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整日寻欢作乐坐吃山空,最终沦为乞丐流落他乡,他的第二任妻子也离他而去,有一天张单饥寒交迫,就在奄奄一息之时被一位妇人所救,待他吃饱穿暖后才发现这位妇人就是他的`前妻丁香,这时他心生愧疚,又备感无地自容,便一头钻进灶坑自杀了,由于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传说玉皇大帝姓张),玉帝便封他为灶神,现在有些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就是因为传说中的灶王爷相貌姣好,但喜新厌旧,为了避免败坏门风所以不让女子祭灶。

三是穷蝉演变说,穷蝉又名“灶马”,实则是蟑螂,此说认为灶神就是灶头边常见的蟑螂,此说见于袁珂的《神话论文集·漫话灶神和祭灶》一文,文中说:“这种常见于灶上的小生物,古以为神物(或鬼物),崇而祀之,将它作了灶神,现在人们见了蟑螂就心生厌恶,因为它不仅蹭吃蹭喝,而且极易传播疾病,但是古人却不知道这些,他们见蟑螂常在厨房出没,便以为这是一种神物,对它颇生敬意,故还经常在鼎上描画它的纹理”。

四是宋无忌之说,《史记封禅书》索引《白泽图》所述:”火之精曰宋无忌”,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中也说:“王基家贱妇生一儿,堕地,即走入灶中,辂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从文中得知管辂把宋无忌当作灶神。

五是贪官之说,传说民间有一个大贪官,生性嘴馋,搜刮百姓钱财,只为享受美食,因此吃得是油头肥耳,为此老百姓对他深恶痛绝,后来一位神仙得知此事后,便化身一位民女将他一巴掌掴到了灶台上,成为“灶王”,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享用美食,范成大在《祭灶词》中刻画的灶神形象,就很像一位贪嘴的胖老头。

六是姜子牙封神说,此说也源于民间传说,据称姜子牙帮助周武王伐纣、打下江山后,裂土封侯,姜子牙奉师父之命,立下封神榜,将牺牲的有功将领一一封神,但是那些冲锋陷阵、战死沙场的士兵们却都没有受到封赏,于是这些士兵的冤魂便不安分经常闹事,得知此事后姜子牙想了又想,便将广大的战死的士兵封为灶神,每家都有一位灶神,这样一来既可制止鬼魂闲荡寻衅,又可将家家户户管理起来,可谓一举两得,由于民间供奉的灶神多是一男一女并坐,即灶王爷与灶王夫人的画像,所以有些地方就传说灶王爷、灶王奶奶就是“封神演义”中姜太公所封的张奎和其夫人高兰英,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神究竟是谁并不重要,人们图的就是平安吉祥。

灶神,又叫灶君,俗称“ 灶王”、“ 灶王爷”。 旧时每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都要祭灶神,他是我国民间祀奉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家堂神之一。

远古时期每家都有五位家堂神:门神、井神、厕神、中 神和灶神,负责其家人的安全和幸福,不准闲神野鬼来骚扰,称为“ 五祀”。 这是远古“ 泛灵信仰” 的遗迹,后来其余四位有亏职守,渐渐地被人忘记了,只有灶神一直被人祭祀。

有关祭祀灶神的最早记载见之于枟礼记· 月令枠:“ 孟夏之月,其祀灶”。 汉班固枟白虎通枠也有“ 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 夏亦火主,长养万物”。

可见,最初祭灶是在夏日举行。腊月祭祀灶神始于汉代。 枟后汉书· 阴识传枠说:“ 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 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 因以祀之。 自是以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逐繁昌,故后常以腊祀灶而荐黄羊焉”。

从此,人们竞相效法,相沿成俗。 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每户人家行动的,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上天向玉帝报告所在人家的善恶,玉帝据此决定此户人家来年 的吉凶祸福。 因为灶神的嘴决定了人们的命运。

所以,在送灶神上天前,总要摆些酒菜和糖果加以祭祀,希望他上天多说好话,同时在灶龛两旁贴上一副小对联:“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少数地区也有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神的,还有“ 官三民四蛋五” 的说法, 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送灶。 接灶一般都在除夕,仪式较为简单,在灶龛前燃香,换一幅新灶神像就可以了。

家家户户所祭祀的这位灶神是谁呢? 关于灶神的出身来历, 自古至今说法各不相同。

一、帝王及其后裔说。 枟淮南子枠有“ 黄帝作灶,死为灶神” 的说法。 枟淮南子· 汜论枠曰:“ 炎帝作火死而为灶”。 高诱注:“ 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 枟礼记枠载:“ 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二、浪子说。 唐· 段成式枟酉阳杂俎枠载,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 夫人忌卿,有六女,皆名察洽。 张单是个负情浪子,因羞见休妻而钻入灶内,后成为灶神。

三、虫变说。 枟庄子· 达生枠载有:“ 灶有髻” 司马彪注:“ 髻,灶神。 着赤衣,状如美女。” 所以古人也将灶神看成美女。 “ 髻” 是什么? 据枟广雅· 释虫枠说,髻是一种虫。 长栖灶上,夜间多集于灶旁。 有学者分析说,这种常见于灶上的小生物,古以为神物( 或鬼物),崇而祀之,将它做了灶神。

四、老妇说。 枟礼记枠中有“ 燔柴干奥” 的记载。 原注说,奥或作灶。 枟疏枠曰,奥即灶神。 春秋时“ 孟夏之月” 祭祀,“ 以老妇配之”,其祭“ 设于灶陉”。 可能因为过去都是老妇看火、做饭,所以灶神就成了老妇。

除此以外,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种有关灶神的说法。 灶神究竟是谁呢? 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确实是个难解之谜。

233 评论

啃鲍鱼的螺丝

相传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天,朱元璋的母亲正在做饭,突然有一只喜鹊闯进来,叫道:“朱家天下万万年!朱家天下万万年!”

朱母生气道:“什么万万年,不要开我们的玩笑。我看哪,有个二百七十六年就不错了。”朱母一边说,一边生气地用勺子敲打灶台,以赶走喜鹊。

这时,被朱母敲得鼻青脸肿的灶神现身了。他无奈地对朱母说:“朱老妈呀,老天爷让你们朱家天下万万年就是万万年了嘛,你干吗还生气呀?现在好了,你说二百七十六年就只有二百七十六年了咯。”后来,明朝果然只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

扩展资料:

宋朝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叫《祭灶祀》的诗,而把中国民间灶神的习俗刻画得入情入理、淋漓尽致,在老百姓眼里,灶王爷并不是纯粹的铁面无私,也不是专打小报告的卑鄙小人,而是一位通情达理、圆滑世故、稍加贿赂就替人消灾免祸的好好先生,很迎合普通群众的世态。全诗如下:

古传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

猫犬触秽君莫嗔。

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290 评论

stonegossard

《礼记·礼器疏》“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庄子·达生》“灶有髻 ” [西晋] 司马彪注:“灶神,其状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灶神为“五帝”之一颛顼之后祝融,也是传说中的火神。

灶神跟灶火相关,火色赤,说灶神穿红色的衣服也在情理之中。说他“状如美女”却有些出人的意料之外,灶神居住在厨房内整日里烟熏火照,他的脸是很黒的,民间说某人长的黒就他跟“灶王神”似的。

灶神既然是一家之主,他一定要秉持公正,就应该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像包拯那样的人物。进入腊月,许多走乡串户的人到你的家里问要不要“请”灶神,说是“请”,实际上还是用钱去买,用“请”是出于对“灶王爷”的尊敬。

此外还告诉当年是几龙治水,若是“一龙治水”就预示着当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倘若是多龙治水就预示着当年可能有旱情,因为“龙多互靠不下雨”。

在灶神爷的两边往往还会有一副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或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20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人本精神论文范文资料

    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西方各国的建筑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形式,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形成了和古典建筑不同的建筑风格。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

    少年卡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我的女神论文范文资料

    对于人们来说,安全需要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安全文化建设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基本需要。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论文的范文600字,仅供参考。 安全论文

    橘子的新生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神秘消失军队论文范文资料

    罗马军团征服大食的时候,带去的军队有4万对,但战败之后清点人数只有3万多人,还有1万多没有下落,推测是逃到大月氏后被匈奴征服带到中原成了羯族。

    玲玲--0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名人独立精神论文范文资料

    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爱因斯坦 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伦敦市郊一个贫困铁匠的家里。他父亲收入菲薄

    最爱黄冕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寂静美神论文范文资料

    时光一直很安静心情散文时光之河缓缓的流淌着,走过春的明媚,趟过夏的繁华,涉足秋的静美,静立于冬的冷峻。一颗心在岁月的磨砺中,少了棱角;渐渐学会了适应,变得如一枚

    枫中落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