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1

蘁嘬天唑地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与心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牛丫头

已采纳

[摘 要]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以其精致细巧的表现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来分析作品传达的纯真感情是本文的目的。[关键词]质朴 孤寂 平等 纯真 信任《伊豆的舞女》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全文不到一万八千字,却以其精致细巧的表现力,展现给读者一副清新、质朴的画卷。本文结合川端康成的创作背景和文章所要表达的平等亲切的纯真感情,来探讨这部拥有超时空艺术魅力的作品。一、 川端康成的创作背景和执笔动机《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19岁(1918年)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我”既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所以说到作品背景首先要从作者的身世开始入手。作者2岁丧父 ,3岁丧母 ,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在姐姐和祖母相继去世后,16岁时他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祖父去世。从小体弱多病的川端常年幽闭家中,心理十分的敏感和寂寞,而父母双亡, 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种孤僻的“ 孤儿气质” 、“ 受恩惠者气质” 。这种性格以及它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在东京的喧嚣对比下显得愈发明显,为了从这种压抑的情绪中逃脱,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作者在途中被一名十四岁的舞女的纯真和美丽相貌所牵动, 不由自主地随同舞女等一行巡回演出的艺人, 从修善寺经汤岛、汤野一直辗转到了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 才怀着依依之情, 告别了舞女。这其中的经历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来源。而小说的发表是在距伊豆之行的8年后(1926年),其间作者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并曾在1922年怀着“不堪忍受的自怜”心情重返伊豆,并在此创作了《汤岛的回忆》一篇未完成、也没发表的长篇写生文,并且以它为原型创作了《伊豆的舞女》和《少年》这两篇小说。这样一个有着“孤儿气质”的人,第一次来到一个没有负担和恩惠的地方,第一次得到舞女一行的平等相待, 尤其是得到舞女的赞誉, 便油然对她们产生了纯洁的感情。 同样, 社会地位低下、受人岐视和凌辱的艺人们遇到这样一位友善的年轻人, 以平等待已, 自然也感到了长久以来没有的亲切。两者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而对于感情纤细、忧郁的川端来说在经历了亲人的离去、感情的挫折后,寻找生活中的温暖和友谊就是创作的最主要的动机,从某种意义上看《伊豆的舞女》是作者在经历过情感挫折后去重新审视的美好回忆,这不仅是当时旅途的如实描写,也寄托了作者欲借舞女纯洁的感情来治愈他受伤心灵的愿望。二、平等亲切的纯真感情长久以来,很多人都把文中的“我”和舞女间的感情理解为一种朦胧的爱恋,我却认为这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纯真友情。“我”虽然在现实中是一个有着“孤儿气质”的忧郁学生,但也是社会上受人尊敬的读书人。而艺人们则处处受到歧视。茶馆的老婆婆对我殷勤的说,“唉呀,少爷浑身都湿透啦。到这边来烤烤火吧,来呀,把衣服烤烤干。”而谈到艺人们的时候则是换作轻蔑的口气 “这种人嘛,少爷,谁知道他们住在哪儿呀。哪儿有客人留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了。有什么今天夜里一定的住处啊?”村庄前甚至竖起牌子乞丐与艺人不得入内。虽然在世人的眼中“我”和舞女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可是在“我”看来,“我”和舞女们虽然身份不同, 职业各异, 但彼此都有着类似的命运,都是受人怜悯和恩惠而生活的人,我们是“一类人”。所以“我”对他们的“不好奇、不轻视,完全忘掉他们是巡回演出的艺人”使他们感受到不寻常的好意,这种感情深深渗进了他们的心田,于是对“我”格外地尊敬。正处在情窦初开年龄的舞女,对“我”产生了朦胧的好感,一路上十分照顾“我”。如后来与“我”同行停下休息时,不顾自己身上的尘土“, 却冷不防地蹲在我跟前,替我抖了抖裤裙下摆”,“我”自是过意不去,下意识的后退“, 舞女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索性弯着身子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然后又“将挽起的衣服下摆放下”,让我坐在上面。看到路边有捆好的竹子,她又挑了最粗的一根于“我”做手杖……但其实对“我”照顾的何止舞女。当得知“我”愿与艺人同行时,荣吉的反映是“喜出望外”,在旅馆中也是长时间和“我”呆在一起,对于“我”的馈赠开始是坚决不收,后见“我”一片诚心,也不再推辞,待“我”走时特意买了柿子,四包敷岛牌香烟和熏牌清凉剂送给我。还特意说“因为我妹妹的名字叫薰子”, “在船上桔子不大好, 柿子对于晕船有好处,可以吃的”。千代子邀“我”共浴,以期可以为我搓背他们这种彼此同情与关怀, 是建筑在互相尊重人格的基础上, 也是建立在彼此平等、信任的关系上的。这种情谊是纯洁而高尚的。当然“我”对舞女还是有着与其他艺人不同的情谊,她是“我”要和艺人结伴而行的主要原因,她的行动也一直吸引着“我”的视线,可是这种感情更多的来源于舞女对“我”格外照顾和赞誉后我的一种感情回报和对舞女境遇的担心和同情,而同样, 受人岐视和凌辱的舞女遇到这样一位友善的年轻人, 以平等待已, 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澜。可以说, 《伊豆的舞女》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作者的化身“ 我” 和舞女之间的情谊与同情。当然不可否认在最初的时候“我”对舞女有一些超越了“友谊”界限的想法,可是当我看到浴场里因为看到我而开心的赤身跑出来的裸女时“我眺望着她雪白的身子,它象一棵小桐树似的,伸长了双腿,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嗤嗤笑出声来.她还是个孩子呢。是那么幼稚的孩子,当她发觉了我们,一阵高兴,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了,踮起脚尖,伸长了身子。我满心舒畅地笑个不停,头脑澄清得象刷洗过似的。微笑长时间挂在嘴边。”所有的答案都在这时揭晓了,我对舞女的感情不在“爱情”范畴内。以至于作者在故事发生了二十二年之后所写的长篇小说《少年》里, 进一步详尽回忆了他当时的心境,“我二十岁时, 同巡回演出艺人一起旅行的五六天, 充满了纯洁的感情, 分别的时候, 我落泪了。这未必仅仅是我对舞女的感伤。就是现在, 我也以一种无聊的心情回忆起舞女, 莫不是她情窦初开, 作为一个女人对我产生了淡淡的爱恋不过, 那时候, 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自幼就不象一般人, 我是在不幸和不自然的环境下成长的。因此, 我变成了一个顽固而扭曲了的人, 把胆怯的心锁在一个渺小的躯壳里, 感到优郁与苦恼。所以别人对我这样一个人表示好意时, 我就感激不尽了。”《伊豆的舞女》当之无愧地奠定了川端康成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作者带给我们的平实、恬淡 、纯净、清新的意境,在一代又一代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显示了其久远的艺术生命力。参考文献[1]川端康成著 叶渭渠译 《雪国·伊豆的舞女》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2]川端康成著 叶渭渠译《文学自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3]李翠霞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增刊001[4]张石《伊豆舞女》论外国问题研究1992,1[5]川端康成《少年》宝文馆丛书昭和54年版[6]福田清人 《川端康成》清水书院1982

296 评论

堕落紅尘

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危害研究 摘要:中学生肥胖情况比较严重,分析中学生目前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的危害,应加 强对中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的干预,以降低成年后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为制定中 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字: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危害 一、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肥胖与父母有关。对一些双胞 胎、领养子女家庭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双 亲均为肥胖者,子女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 (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有40%的人较胖;双亲标准体 重,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10%。 2、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食物供应丰富,人们对食物能量的基本要求满足之后,膳食模 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消费大增,能量的总 摄入量往往超过能量的消耗。很多城市尤其在大城市的青少 年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增多,而谷物食物减少, 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偏低。 已有研究证明富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 胖的可能性最大。 3、精神因素 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精神紧张,也是肥胖发病率上 升的一个原因。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抑郁症儿童比一般儿童 患肥胖的几率高出1倍。内向型性格的人肥胖较多,原因可能 是肥胖使处于自我意识加速形成的青少年失去最珍贵的生活 内容—健美体形;因自我形象扭曲而引发压抑、焦虑、自卑、退 缩等情绪问题;因不堪讥嘲而引发孤独、多动、学校恐怖症、打 架斗殴、破坏公物、自杀等行为问题。当小儿心理不安、紧张或 者受挫时,会以不断进食填补心理不安,导致小儿进食过量的 习惯。而肥胖导致的青少年心理损害又进一步诱导大量进食。 4、体育锻炼不足 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中学生学业较重、课外作业较多而无暇进行室外运动以及 运动场地受限等因素,都导致了体育锻炼不足。由于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人体内的热能呈“入大于出”的局面,造成超重、 肥胖。 5、社会因素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许多城市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 把更多的心血都倾入到孩子身上。加上经济收入增加和购买 能力的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储藏技术的改善,孩子可 选择的食品种类更为丰富。随着妇女更广泛的进入到各行各 业,在家为家人备餐的机会日益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增多。 导致摄入能量远大于所消耗的能量,能量转化成脂肪的形式 储存在人体中。新闻媒体在现代消费群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电视广告对儿童青少年饮食模式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对儿 童青少年行为的误导不容忽视。 二、肥胖病对青少年带来的危害 1、肥胖病对青少年生理健康的危害 肥胖作为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 康都产生较大影响。通过资料调查显示,许多慢性疾病已经不 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许多疾病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其表现有 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对我国24万人群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DE高血压患 病率是BMI在24以下者的2.5倍,BMI>=28的高血压患病率是 BMI在24以下者的3.3倍。且肥胖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 的增加而增加。肥胖青少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体 重少年儿童,不少资料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心锁指数(HI)低于对照 组,这表明肥胖青少年的心室收缩功能有减退的趋势。 (2)糖尿病 体重超标、肥胖和腹部脂肪蓄积是II型糖尿病发病的重 要危险因素,且这种危险性随着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增 加。据统计80%的II型糖尿病由肥胖引起。许多资料显示肥胖 青少年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并且有高胰岛素血症。 其内在原因是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和受体缺陷, 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现象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较 高,影响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蛋白质合成。 (3)足病 青少年肥胖可能对足部造成持久伤害。当脚承受的压力 增大时,脚的骨结构和软组织会发生改变。由于青少年的骨组 织发育还不完善,在长时间承受较大额外体重的负荷下很容 易造成足弓塌陷,成为扁平足。更糟糕的是由于人体的脚部有 大量的血管和穴位,可能会引起其他恶性疾病。 (4)心肺功能下降 与一般正常青少年相比,肥胖儿的心脏需要做更多的功 来满足庞大身躯对血液的供应,长久以后心肌因过度疲劳而 导致收缩力下降,心力慢慢衰竭。同时,血管内径因过多脂肪 逐渐的堆积而管径变窄,血管硬化,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和血 流量都会降低,影响血液循环。另外,过多的脂肪还导致肺活 量不足,因为体重增加了,身体需氧量增加及产生二氧化碳也 增加,氧气及二氧化碳皆需由肺部来转换的,因此肺部的负担 自然增加了,但肥胖的胸壁赘肉会影响肺部正常的扩张(即肺 活量减少)。 (5)其他疾病 肥胖孩子进入成人期以后,体重指数还会增加,等到成年 后就会相当于50、60岁的疾病,高血脂病、冠心病、胆囊炎、 关节性病症、脂肪肝、内分泌紊乱、痛风等等都会出现。青少年 肥胖其生殖系统发育是比较迟缓的。会形成一些男性生殖无 力、睾丸发育不良、精子成活率低,女性经少,性欲下降的生理 现象。[3]另外,肥胖还容易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症,这是由于肥 胖孩子在颈部、胸部、腹部和横隔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多,使胸 壁的运动受阻,在躺下时喉部放松,在脂肪组织的重力下使得 上呼吸道变窄和气流不通畅引起呼吸困难。 (6)肥胖对中小学生智力的影响 肥胖是一种疾病,已经影响到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进食过多可能吃出“肥胖脑”,脂肪在脑部堆积过多,使脑皱褶 大减,脑皮层呈平滑样,会导致智力降低。1989年,萧黎等对南 京市18所小学中部分肥胖儿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进行调查表 明:肥胖儿童IQ(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总IQ由语言IQ 与操作IQ相加而得)低于正常儿童,是由于操作IQ低。操作 IQ的高低反应了儿童视觉、知觉、接受能力、掌握要点能力的 优劣。故认为,肥胖可使儿童上述方面的能力受到影响。这种 单纯性肥胖儿童IQ低的原因,并非因为肥胖导致机体某种器 质障碍所造成,而是由于肥胖使儿童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以 致学习方面运算能力和思维敏捷处于劣势。因而动手能力、辨 别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均不如普通儿童。[4] 2、肥胖对青少年心理危害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肥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在学校里,学 校组织集体活动如游戏、跳舞等胖孩子常因体态臃肿、行动不 便而不敢参与。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可能是因为肥胖儿童 行为相对笨拙,反应迟钝,常引起同伴的嘲笑与排斥,影响正 常的社会交往,易产生自卑心理,人际关系变得敏感,出现退 缩或冲动表现。肥胖青少年体重较重,形象不佳,常遭到别人 取笑,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常削弱患儿信心,因而大多数单 纯性肥胖儿童变得胆小、猜疑、社交退缩,甚至自闭。面对压力 缺乏有效应对方法,常用过度进食来满足自己,导致肥胖进一 步发展,形成不易打破的恶性循环[4]。 三、结论与建议 目前中国青少年肥胖率处于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学 校和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鉴于青少年超重、肥胖原因的复杂 性,建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防治模式,健全超重、 肥胖青少年防治档案,重视年度体检、医疗跟踪服务;鼓励青 少年参加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 而不断降低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StoryM,Sherwood NE,Himes JH,et al.An after-school obesity prevention program for African-American girls[J].Ethn Dis,2003,13:54-64. [2]季成叶:《2005年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3]郭泽如:《从肥胖儿的产生谈少儿运动减肥》.人文论坛 [4]陈淑鄂、李建英:《肥胖儿童的行为特点、心理障碍及 健康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74275.满意请采纳

313 评论

艾薇喵跑

很多人心上都有一把锁,锁住了自己也锁住了别人。你自卑,那是因为你心上的锁加重了你的负担,让你变矮了,以致你得仰望别人。你孤独,那是因为你心上的锁锁住了你的出口,也锁住了别人的入口,只留你自己独自守望天空。你望不到别人的斑斓,只在恐惧中任自己的世界灰暗。你失败,那是因为你心上的锁缚住了你飞翔的翅膀,让你无力翻越命运之海。一把锁,让你变成了心灵的侏儒,一把锁让你无缘快乐与成功。想要飞翔,想要自信与欢笑,你就必须拥有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以便敞开暗狭的心门,让阳光、自信、知音走进来。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就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为自己的生命歌唱;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各有各的非凡。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无可比拟的长处。欣然接纳自己,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具有魅力。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就是盘活自己。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山穷水尽的孤舟人,最好来几场横扫脑际的风暴,以刮走心灵的乌云,澄清人生的天空。贺莫兹说:“我们处于什么地方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在朝什么方向移动。”你的意志准备好了,你的脚步也就轻快了。再灰僵的人生局面也定能盘活而熠熠生辉。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就是放飞自己。是苍鹰你就去搏击长空,是风帆你就去与风暴战斗,是花儿你就要努力地盛开。放飞自己,就是挑战人生,挑战自我;就是超越自己,成就自我。放飞自我,给自己一个目标,因为我们有等待所以才不觉得无奈;因为我们常常收获,耕耘才会不辞辛劳。它让我们的精神永远处于亢奋状态,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喷涌着激情,不断地向人生深处开拓。打开心灵之锁,你会发现天地本来宽广,世界原本缤纷,你的心中不再有畏缩的卑微。因为直起了腰,你与别人站在同样的高度,你不再孤独。因为锁已被钥匙开启,封闭的心门已经打开,可以让人敲叩而入。把握手中之匙,打开心灵之锁,放飞心中梦想,让我们灵动的激情伴着憧憬远航。

225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连锁药店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谈谈连锁药店从传统营销向网络营销转型 近两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变革与创新为网络营销智能化创新创造了基础条件,网络营销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传

    幸运吧201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越越开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

    杰克贝老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与听海的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听海的心迟子建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那该是一对母子吧?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

    evilevilevil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与刘心莲诗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

    多啦X梦52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换心之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悦悦哥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