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7

SilveryBullet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肛周脓肿论文的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bcdeffggg

已采纳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quinolones)是一类抑制DNA螺旋酶的抗菌药物。作为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于1962年进入临床以来,科学家们对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特别是1978年之后其研究与开发十分迅速,已有很多品种应用于临床。左氧氟沙星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氧氟沙星的1/3[1]。由于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细胞内渗透性好、给药方便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但随着其使用的不断增加,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相应增多。本文对左氧氟沙星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 合理应用1.1 空腹应用 食物和乳制品对左氧氟沙星的吸收无明显影响,但仍以空腹应用生物利用度高[2]。1.2 每日1次 左氧氟沙星为浓度依赖型杀菌剂,且具有良好的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效果依赖于给药剂量,而不是频繁给药,多采用每天1次的给药方案[3],已可以获取较高的峰血药浓度而起到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的作用。1.3 优化联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需要联合用药时,可采用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联合应用为佳,这样PAE比单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3],左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合用也应如此。1.4 谨慎联用1.4.1 与咖啡因药物联用 左氧氟沙星与含有咖啡因的药物合用时可延长咖啡因的代谢时间,易出现躁动不安、肌肉抽搐、呼吸加快、心动过速等症状,尽量避免合用。1.4.2 含金属离子的药物 因左氧氟沙星可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螯合作用,造成部分金属离子(如Mg2+、Al3+、Fe3+、Ca2+、Zn2+、Cu2+)对左氧氟沙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浓度(B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在培养基中随金属离子浓度增高而增高,所以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含镁、铝的抗酸剂,含硫酸亚铁的抗贫血药,含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硫酸锌合剂、多维生素片等)联用时,导致左氧氟沙星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如需合用必须错开服用时间,一般在服用含金属离子药物前或后2h服用左氧氟沙星。1.4.3 非甾体抗感染药 喹诺酮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的结合,而非甾体抗感染药及其代谢产物能显著增加喹诺酮类药物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的作用。左氧氟沙星与非甾体抗感染药(阿司匹林除外)联用时可增加神经毒性,故有癫痫史或既往史的患者以及急性脑血管障碍患者应当避免联用。1.4.4 磺胺类 左氧氟沙星80%以上以原型从尿中排出,因溶解度小,易产生结晶尿,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因肾功能较健康成人有所下降,用量应调低或延长给药间隔。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阻塞性肾病,尽量避免联用。1.4.5 降血糖药 左氧氟沙星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可引起血糖失调(高血糖、低血糖),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1.4.6 中药 中药相对来说比西药安全,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由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病例逐渐增多[4],氧氟沙星注射液加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可引起肝损害,所以左氧氟沙星与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联用时也应慎重。2 不良反应2.1 消化系统 胃肠道反应是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2.2 中枢神经系统 喹诺酮类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阻断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5]。发生率1%~5%,轻者头晕、头痛、兴奋、失眠、精神不安等,重者诱发癫痫,故精神病、癫痫病患者禁用。2.3 血液系统 偶有出现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也有再障报道。2.4 皮肤及光毒性 在我国皮疹报道较多,如荨麻疹、红斑、皮肤瘙痒、血管性水肿、表皮松懈症,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光毒性在国外报道较多,发生率可达28%,与药物剂量有关。可通过穿衣、防晒而预防。2.5 肝毒性 通常左氧氟沙星较少引起肝毒性,有0.9%~4.3%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血转氨酶增高、血清胆红素增加等。若长期、大量应用,应定期检查肝功能。2.6 肾毒性 左氧氟沙星很少引起肾毒性,偶见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2.7 关节软骨毒性 关于喹诺酮类药物的软骨毒性是医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动物实验证实,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幼龄动物关节软骨具有毒性,主要发生在负重关节,其中膝关节最易受累,典型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对成年动物无影响。临床上有报道未成年人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引起关节疼痛、肿胀,为确保用药安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18岁以下青少年慎用。3 小结左氧氟沙星作为新一代抗菌药,在抗细菌感染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多方面的优越性,被人们广泛采用,但如我们能充分认识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明确用药对象和指征,掌握其适用范围,选择适当的时间和给药途径,科学配伍,就会扬长避短,相信在科学家的精心研究下,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前景更加美好。【参考文献】1 刘振生,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8-32.2 张春玲.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中国药师,2003,6(11):738-739.3 王海生,孙德清.氟喹诺酮药物最佳给药方案的选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2):95-96.4 周华坚,李韶光.药物性肝损害103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药物杂志,2001,10(5):291-293.5 金有豫.药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4.(编辑:陆 淼)作者单位: 272600 山东梁山,梁山县大路口医院

246 评论

13820421534茜

1.肛门栓塞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医杂志.1993.7:4342.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评价.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2:233.脊髓截瘫者的肛门外括约肌功能(译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44.WB--100II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常见肛肠论坛99例.中国肛肠病杂志.1994.5:215.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3.3:36.我国肛肠病研究新进展. 福建中医药.1993.6:547.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1993.3:958.肛瘘手术前后括约肌肌电图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1.3:109.小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治疗体会. 中肛肠病杂志.1993.3:3410.消炎痛栓致过敏性休克的报告.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0.1:3011.中医肛门直肠给药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 4:5012.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治疗肛瘘36例. 四川中医.1993.9:3513.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45例分析.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4.1:814.便秘的中医治疗. 现代中医.1993.4:2215.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临床与测压研究.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4.1:2416.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冶金医学.1992.2:10517.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上). 中医临床与保健.1993.3:6318.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中).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 1:2219.国内外肛瘘治疗现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3:6120.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9:53321.消肿止痛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水肿61例. 陕西中医.1994.10:46222.切缝法治疗前庭大腺炎继发肛瘘的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1.3:823.罕见肛周多间隙脓肿合并股后深间隙脓肿的治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2.4:1824.肛瘘中医治法原流与现状简述. 重庆中医药杂志.1990.3:2825.国外肛瘘治疗简述. 中医药信息报.1989.1:2126.曹吉勋痔瘘学术思想及成就探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1:1827.前侧复杂性肛门会阴瘘的直肠内移动瓣修补术( 译文).实用医学杂志.1990.5:5028.国外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的现状. 中医研究生.1990.1:4029.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探源述今. 中医文献在志.1988.3:3830.曹吉勋的肛肠外科学术成就. 中医文献杂志.1990.2:2931.论傅山对痔瘘的学术见解.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9.1:5432.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张燕生主编:肛肠病研究新进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9:7933.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治疗肛瘘的研究总结报告. 成都医药.1992.4:19934.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成都医药.1992.4:20235.四季青过敏1例. 四川中医.1985.5:436.中医发展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中医教育.1986.1:937.硫磺苦参煎治酒糟鼻. 四川中医.1987.5:5438.清燥救肺汤加减治喉痹. 新疆中医药.1988.1:6139.从自然观看中医学的局限性. 中医研究生.1987.1:4640.高位肛瘘挂线疗法的新评价. 中医药信息报.1987.5:841.我国大肠肛门病研究显示较强实力. 中医药信息报.1987.11:342.肛瘘国外治疗简述. 中医研究生.1988.1:4843.中医病历建设的里程碑. 中医药信息报.1988.12:1744.全国中医专科病历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中医药动态.1988.12:545.青燥救肺汤致过敏的报告. 新疆中医.1990.1:5446.肛瘘治疗新法----内口闭锁药捻脱管. 中医药信息报.1989.11:2547.肛瘘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术后直肠感觉与肛门节制功能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5.3:1148.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并直肠粘膜折叠注射术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与内脱垂性便秘的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5.1:2749.苦清汤治疗肛门尖锐湿差疣45例临床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7.3:5650.国内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5.3:5951.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5:3152.大肠息肉的诊断与恶变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7.4:4853.熊冰痔疮胶囊治疗痔疮肛裂的临床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9:354.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基底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内套叠和内脱垂性便秘64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1:1655.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9:2156.肉片嵌顿致空肠多发性瘜室炎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1999.8:2357.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4:4258.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4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上海59.肛门直肠瘘的诊断与治疗.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11.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上海60.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7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61.复方薄荷脑腰俞穴麻醉法用于肛肠论坛45例疗效观察.P402.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上海62.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10.12063.腰俞穴麻醉法用于PPH手术的临床观察.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增3864.直肠栓剂的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7:3265.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3:1767.结肠造口的选择与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1368.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1:1969.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5:3670.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44:120-12271.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中国实用新医学2006,2(6)72.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39-24073.结肠瘫痪症结肠切断旷置术后综合征的报道.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6174.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79-8075.PPH术后吻合口分离伴感染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33.7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44-14577.晚期直肠癌会阴部复发局部姑息性超范围切除配合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58-15978.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18-21979.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防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70-27180.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319-32281.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四川中医2002,20(6):4682.PPH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5):37-3883.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6):22-2384.晚期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的综合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10):28-2985.PPH技术的优势与缺陷.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52-5486.泄泻从心肺论治的初探.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7):48-4987.成人直肠阴道瘘2例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10):5888.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4):235-23789.PPH技术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87-38890.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造口技术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66-36991.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72-37392.缝线反应导致肠外瘘1例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98-39993.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400-40294.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78-28095.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53-549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21-2297.痔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3):5398.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54-5599.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11100.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嵌顿痔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7):22101.骶尾部藏毛窦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8):16102.影响肛管直肠动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81-28310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1-294104.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7-300105.迟发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106.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5-76107.先天性无肛畸形的治疗.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1-103108.结肠瘫痪症的理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6-108109.大肠癌肝转移的中医药防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3-125110.顽固性便秘从肾论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77-178111.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动物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5-237112.先天性无肛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0-262113.肛裂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5-266114.痔PPH术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8-272115.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4-275116.直肠前突症的手术治疗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6-280117.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81-282118.肛直角重建结-皮吻合型可控性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1-293119.6点位切开隧道引流治疗肛周马蹄形脓肿120例的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8-299120.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0-302121.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22例临床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3122.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 III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35-337123.矾藤痔注射液治疗痔病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34812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第29卷第1期125.十全大补汤减轻大肠癌化疗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2月,第29卷第2期126.结肠瘫痪症的神经病因学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2月,第15卷第1期127.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探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7月,第29卷第7期128.幻肛痛的理论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4月,16卷2期129.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6月,16卷3期130.利用网络媒体优势推进肛肠专业网站建设.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8月,16卷2期131.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6月,17(3)194-197132.慢传输型便秘机理的研究近况.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8月,17(4),264-267133.结直肠管型吻合器的应用方法与技巧.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12月,17(6),394-39613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肠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29(1),52135.一代宗师黄济川肛肠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年12月,46-48136.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年3月

109 评论

Antares米罗

肛周脓肿 【概述】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治疗措施】 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两种方式。 (一)单纯性脓肿的治疗 可在截石位或侧卧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脓肿部位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后,伸入食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其间隔。必要时将切口边缘皮肤切开少许,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纱条放入脓腔做引流。 (二)脓腔与肛瘘相通的脓肿 可在切开脓肿后,用探针仔细检查内口,然后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肛管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以上手术优点是脓肿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瘘。但在急性炎症中,找内口有困难时,不应盲目寻找,以免炎症蔓延或形成假道,仅做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二期手术优点是效果准确,治愈率高。 值得注意的是,文献报告肛门周围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治疗也有些不再复发,如Hanley(1978)报道35%~40%无复发。Scoma(1974)34%无复发。Vasilevsky(1984)103例肛门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治疗,随访1月至9年,括约肌间脓肿无复发,83例肛门周围脓肿及9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1%发生复发脓肿,37%形成肛瘘。因此,一期手术不应作为常规手术,以免影响肛门功能。 【临床表现】 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常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部,一般不大。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全身感染症状不显。局部检查:肛旁皮肤有明显红肿,伴硬结和触痛,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穿刺证实。如不及时切开,常自行破溃,形成低位肛瘘。感染也可向上穿透肛周筋膜,扩散至坐骨直肠窝,早期有时误诊为血栓性外痔,但后者边界清楚,周围皮肤无炎性反应。

293 评论

cdzsmz5288

论文末尾标注【参考文献】处编写参考文献内容、出处等信息,格式如下案例编写:引用地标示号 文献作者 文献名称 文献出处(期刊、文摘、组织刊物) 年份刊号页码等[1]裴新宁. “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3):10-15.

355 评论

相关问答

  • 脓肿分枝杆菌文献论文

    NTM可侵袭全身许多脏器和组织,其中以肺部最为常见,肺外病变包括淋巴结,皮肤,软组织,骨骼等。1.慢性肺病患者常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矽肺、肺脓肿、支气管扩

    nanaxuanku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肝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用文献导出功能就能自动生成格式

    莎拉爱吃沙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肿瘤护理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通过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树立患者治疗康复的信心。对肿瘤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而且能够对患者临床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超级好奇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犬的脓皮症论文文献

    脓皮病是指因皮肤感染化脓性细菌而引起的皮肤化脓性疾病,是多种皮肤病的最终表现形式。该病是犬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病因多为虫

    万达集团乔梦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肿瘤发病率论文参考文献

    通过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树立患者治疗康复的信心。对肿瘤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而且能够对患者临床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傻喵喵12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