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5

CC陈四斤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泰山医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玖兰卅麻

已采纳

应该不是泰山医学院是省属二本高校。泰安医学院我作为一个泰安人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学校! 泰山医学院学校概况泰山医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1980年由楼德迁至泰安,1981年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学校占地总面积3073.67亩,校舍建筑面积67.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11亿元(不含土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265.53万元,图书127.78万册,电子图书54.48万种,中外文现刊1417种,中外文数据库11个。初步建成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居于山东省高校先进行列。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同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4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承传统,艰苦创业,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十五”期间,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果断决策,乘势而上。2002年征地近3000亩建设新校区,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和泰安市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的建设,使学校办学资源显著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领域不断拓宽,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校在职教职工1408人,专任教师95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6人、硕士学位的435人。13名院士受聘为我校教授。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46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76人,本科生12187人,专科生4006人。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设有社会科学部、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放射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系、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生物科学系等14个教学院部系。有生命科学研究所、放射技术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科学研究机构。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82个,其中附属医院10所(直属附院1所、非直属附院9所),预防医学教学基地9个。2003~2006学年附属医院床位数分别为3939张、5689张、7165张。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市场营销(医药方向)、英语等2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骨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理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老年医学、影像医学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脑微循环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实验室。2003年至今,学校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68项,获科研成果奖72项,发表科研论文和教研论文2057篇;承担各级教学研究课题181项,获教学研究成果奖101项,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学校主办的《泰山医学院学报》为山东省优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乌克兰、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医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讲学、研修,与日本、韩国高校互派本科生交流学习。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观念,秉承“明德、学是、格物、求真”的校训,倡导“日新至善”的优良校风、“业精德馨、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奋严谨、学而不厌”的学风,弘扬“登攀”泰医精神。坚持“以医学科学为主体,医工结合为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位居前列。近三年,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重点学科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脑微循环实验室 省教育厅 2001年重点学科 外科学(骨外) 省教育厅 1991年已验收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省教育厅 1995年已验收影像医学 省卫生厅 1997年已验收老年病科 省卫生厅 1997年已验收药理学 省教育厅 2005年一、脑微循环实验室 脑微循环实验室于2001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是夏作理教授。该实验室是199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全资支持,以我校临床神经病学、临床药理学为基础建立的。十多年来我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重点建设。目前该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专门的脑微循环实验室,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医与药的结合是实验室的突出特色,在国内同类实验室中处于先进行列,并在国际微循环界及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实验室现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液质联用仪、毛细管电泳仪、流式细胞仪、多普勒血流仪、超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仪、PCR仪、凝胶成像系统、毛细管电泳仪、微循环观测仪等价值近2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及50张病床的专有病房。目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35名,博士10名,硕士19名。职称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和先进、精密的科研仪器为脑微循环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十五期间(2001-2004年),实验室参与2项国家自然基金和1项“973”项目子课题,30项省、厅级研究课题及多项联合课题。形成了脑微循环与(卒中)神经元损伤、脑微循环与信号转导、脑微循环与癫痫、脑微循环与血压四个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微循环胶囊治疗脑血管病和癫痫、银杏叶制剂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三七皂甙防治脑梗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已有10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三等奖8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厅(地)级奖励15项,亚洲微循环联盟青年科研奖4项。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139篇,其中有20余篇被SCI收录。近几年主编学术专著5部,副主编1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自成立以来,实验室积极开展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199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挂靠青岛医学院),1995年开始与山东医科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生,2001年与协和医大联合培养博士生,同年实验室主任夏作理教授被批准为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导师,2006年增设为山东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所属临床科室1997年被批准为省医药卫生重点科室。世界微循环联盟主席Terence Ryan教授、亚洲微循环联盟主席修瑞娟教授在内的多名世界著名微循环和神经科学专家曾多次来实验室参观交流。1993年实验室参与筹建中国微循环学会并当选为常务理事单位,1995年被接纳为世界微循环学会、国际脑血流与代谢学会会员。将于2007年4月承办亚洲微循环联盟会议。二、省级重点学科(一)外科学(骨外) 外科学(骨外)学科于1991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山东省属本科高校重点学科。该学科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对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该学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医学博士3人,医学硕士8人,硕士生导师4人。拥有国际先进的层流手术室、CYBEX肢体等动功能评定与训练系统、G型臂X光机、Styker关节镜系统(3套)、C型臂X光机(2台)、X线骨密度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 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脊柱不稳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2)关节软骨疾病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3)生物材料的研制与开发。三个研究方向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关节镜手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测弯、脊柱骨折脱位、老年性骨关节炎、断肢(指)再植等多个方面的诊断治疗技术达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 自1992年以来该学科承担省科委、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十余项,已鉴定课题7项。发表论文45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发表11篇,出版著作10部。“螺旋式椎体融合器的研制与应用”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中融椎器的研制属国内首创,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于199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九五”省重点学科。该学科始建于1985年,是国内高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2001年10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专家组评价该学科“不仅为我国的影像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而且有力地牵动了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确立了该学科在全国知名的地位。 该学科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目前,有教授12名,副教授16名,博士7名,硕士20名,省级、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6名,有18名教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经过多年建设,现有磁共振成像机、数字胃肠机、DR、乳腺钼靶X光机、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遥控胃肠X光机和悬吊式X线摄影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钴60放射治疗机、模拟定位机、肿瘤后装治疗机等大型整机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达230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7500平方米,实验室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率先建设“医学影像技术博物馆”,博物馆的建成不仅用于影像技术展示、设备陈列,也成为医学影像技术教学的重要基地。博物馆面积现为2000平方米,已收集具有收藏价值的CT、X线机、MR、DSA系统等X线设备200多台件,为学科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 目前,该学科确定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和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学科组人员围绕这两个方向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近三年来立项科研课题24项,其中厅局级8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3项。获各级科研奖励共29项,发表论文162篇,其中被SCI、EI收录7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其中主编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全国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部,编委2部;主编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全国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部,编委4部;主编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4部,编委8人;2006年承担教育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学科组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探索,《医学影像设备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5项教学研究课题列为省教育厅的项目,承担的山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改革试点专业《医学影像学》已通过教育厅专家组的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以医工结合为特色、以影像技术研究为主的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999年率先在全国招收影像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余名,本科生1600余名,专科生500余名,同时举办各种层次的成人教育。已有毕业生4000余名,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的各级医院,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 近几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先后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日本帝京大学放射学部、日本国立癌中心、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国外院校和研究机构及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选派优秀学术骨干不定时进行短期进修和出国留学。另外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定期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通过对外扩大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有效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三)影像医学 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前身为泰山医学院放射系,成立于1985年。放射学院现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山东省“九五”“十一五”重点学科点,卫生部全国放射技师培训基地,卫生部放射技师培训基地,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医学影像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学院现开办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方向)三个本科专业。 放射学院现有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放射治疗与防护、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学、医药机械、自动控制8个教研室,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工程、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博物馆)、金工实训中心5个实验室。教学设备总值达到3200余万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正高职称(教授、主任医师)11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高级实验师)23人,中级职称(讲师、主治医师、实验师)24人。教师中,博士9人、硕士3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和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省级或校级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11人。 近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上级科研计划课题18项,主编医学影像专业全国规划教材5部,教育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医学影像学专业为山东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学科。2006年,医学影像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成人教育省级特色专业,影像技术实验室2007年获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放射学院已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放射学院形成了医、工、理相结合的专业教学特色,医学影像学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办学声誉。 医学影像学专业 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信息科学的交叉融。是现代医学的标志学科。 放射学院1985年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科教育,1994年开办医学影像专业5年制本科教育,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医学成像理论,具备影像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大型影像设备功能研发、放射线管理等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像诊断基础的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放疗技术工作,或到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公司从事设备安装与维修、设备管理工作。 本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研究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把物理、化学及技术科学中新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疗装置的研制与功能开发,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 放射学院1994年开办医用电子技术专科专业,2001年开办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学制4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机构及其他电子技术、信息产业等领域从事医疗器械研究、开发、管理、营销、使用及安装与维护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 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专业是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学科,是将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在肿瘤放射治疗、医学影像学及核医学技术中,解决辐射剂量、影像质量、质量保证、治疗计划设计等临床问题。学制4年。 本专业的设立主要培养社会亟需的、掌握医学放射诊疗设备基本原理、医学放射诊疗的物理理论和医学临床基本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医学放射诊疗技术、放射诊疗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承担放射治疗临床剂量学工作,以及从事医学诊疗设备研发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物理学、放射物治疗物理学、放射治疗剂量学、医学影像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临床医学基础,了解大型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与方法。 本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老年病科 老年病科于1997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批准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并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5年通过了省卫生厅的三次评估。 该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水平突出的学术队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人员13人,副高职称12人,博士12人,硕士19人。近年来学科人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厅局级课题13项。近年来获省部级三等奖5项;获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获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共108篇,其中在国外期刊发表8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 该学科目前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四个,分别是①老年脑卒中与痴呆防治研究;②老年冠心病与高血压病防治研究;③老年糖尿病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④老年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综合治疗研究。 在提高学科总体水平的同时,又重点在“老年脑卒中与痴呆防治研究”方向突破发展, 逐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新特色,从而使学科发展更加成熟,取得了更多的重大科研成果。通过脑淋巴引流对脑缺血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改善脑淋巴引流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概念,为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与机理探讨开辟了新领域与新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脑淋巴引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被国内知名专家认为是国际创新性理论成果;首次发现不同来源的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SAH后脑血管痉挛和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不同作用;首次发现微血管自律运动异常与SAH后脑部血流低灌注的关系;首次发现了SAH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上调,并首次证明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促进血管新生而对SAH后继发性脑缺血损伤起到内源性保护作用。在老年心脏病的研究中,针对老龄人群中存在大量风心病患者的情况,增加了新的研究分支。在临床实践中学科组人员探索出“应用食管左房压迹法定位房间隔穿刺点”的准确定位新方法,属国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国内著名专家的肯定,并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五)药理学药理学学科于200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药理学教研室。目前主要由药理学教研室、临床药理学研究室、药物研究与评价实验室和药物研究所组成。主要承担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制药工程、生物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本科专业教学,药学类及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药物筛选与药物评价等科研工作。形成了临床药理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心脑血管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该学科拥有3500 M2的专业实验室,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高效薄层扫描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流式细胞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1084万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4人、讲师8人、助教9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23人。形成了一支知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1993年和2001年以来的两次重点建设,推动了学科建设水平与教学科研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药理学科为主体,多专业多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集药物研制、筛选、评价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技术平台和群体优势。目前已承担国家、省、厅级教学与科研课题33项,横向合作课题8项,主持或合作完成新药研制7项,为省内外多家药厂提供了10余种新药的药效学、药动学及毒理学研究与评价。发表学术论文326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1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实验技术与实验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自然科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1999年《药理学》被列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2004年《药理学》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001年以来,已有6名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该学科及相关实验室完成硕士论文,2003年药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成为学校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院系设置社会科学部 基础医学部 临床医学系 放射学院 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 药学院 护理学院 医学检验系 管理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生物科学系 信息工程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 学校地址新校区(校本部)——泰安市长城路中段(271016),火车站乘9路车到泰山医学院下车即到。 老校区(天外村校区)——泰安市迎胜东路2号(271000),市内乘10路环行车到东方大酒店下车即到。 另外还有人口(天外村西区)与化校两个校区(教职工居住,现在不是教学区)学校网站

254 评论

fantienan002

泰山医学院考研资料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202 评论

霸州楚楚吊顶

开放教育,电大方式专科升本科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取消和突破对学习者的限制和障碍。比如开放教育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学习者,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不需参加入学考试。

网络教育专升本,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

自考专科升本科,这种是常见的一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专科升本科我们简单称为自考专升本。由于高自考开考形式灵活,学生在未取得专科学历毕业证时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所以在大学在校生中还称为专套本或自考专升本衔接班等。

325 评论

树果衣嘎凌

潍坊医学院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1958年扩建为昌潍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管理学、法学、理学、文学等多学科门类相结合,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综合发展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同时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招生资格。学校现占地14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法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生物技术、英语等16个本科专业;有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主要招收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护理学、口腔临床医学、神经病学、肿瘤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急诊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自2002年起,学校与山东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学校有硕士研究生564人,全日制本专科生13000余人。学校是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是山东省护理学专业专升本自学考试主考学校。学校现有“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十一五”省级重点项目5个,省级学科带头人设岗学科2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个,省级研究所(室)8个;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医学研究实验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有功能学、形态学、化学分析、临床技能等17个综合或专业实验室;拥有各类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0余台(套),设备总值1亿余元;图书馆各类藏书160余万册;有综合性附属医院12所,教学、实习医院50余所,其它教学基地20余处。学校是《社区医学杂志》主编单位,定期出版发行《潍坊医学院学报》和《潍坊医学院报》。潍坊医学院主楼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工作,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近年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30%以上,有的专业达60%,应届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保持在30%-50%。近年来,学校获科技计划项目330余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部)级40余项,厅局级260项;获科技成果奖22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成果40项,厅局级成果150余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部分科技成果进行了技术转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余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人;有2名教师分别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有10余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或称号。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乌克兰、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有关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合作关系。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任教,还聘请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盖蒂谢克博士等多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学校注重科学管理,着力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先后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先进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校园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伙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厚德、博学、笃行、济世”是学校的校训,“严谨、求是、勤奋、进取”是学校的校风。建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和本、专科生4万余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泰山医学院泰山医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1980年由楼德迁至泰安,1981年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4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承传统,艰苦创业,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十五”期间,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果断决策,乘势而上。2002年征地近3000亩建设新校区,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和泰安市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的建设,使学校办学资源显著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领域不断拓宽,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五岳独尊下的泰山医学院目前,我校在职教职工1589人,专任教师11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85人。13名院士受聘为我校教授。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71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13人,本、专科生19200人。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设有社会科学部、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放射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系、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生物科学系、国际教育学院、口腔医学系等16个教学院部系。有生命科学研究所、放射技术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科学研究机构。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82个,其中附属医院10所(直属附院1所、非直属附院9所)。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市场营销(医药方向)、英语等29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骨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理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老年医学、影像医学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脑微循环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实验室。学校占地总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7.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11亿元(不含土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96万元,各类图书256.56万册。初步建成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居于山东省高校先进行列。学校主办的《泰山医学院学报》为山东省优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乌克兰、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医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讲学、研修,与日本、韩国高校互派本科生交流学习。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观念,秉承“明德、学是、格物、求真”的校训,倡导“日新至善”的优良校风、“业精德馨、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奋严谨、学而不厌”的学风,弘扬“登攀”泰医精神。坚持“以医学科学为主体,医工结合为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位居前列。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滨州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坐落于渤海之滨、黄河之畔的山东省滨州市,是一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前身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搬迁至山东北镇办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北镇医学院,1983年随驻地更名改称滨州医学院。历经30多年的努力和开拓,学校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教学、科研、医疗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现有滨州和烟台两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建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教职工860人,拥有正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0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近300名。教师中有200余人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50余人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两校区全日制在校生5600余人,成教在校生5700余人。现有51个教研室、12个多功能综合实验室、11个研究所(室)和2个研究中心,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医学免疫学、口腔医学、普外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学校图书馆藏书50.1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拥有附属医院6所、教学实习医院28所,教学实习用病床16000余张。学校直属的附属医院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5亿元,为山东省特别是鲁北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中心。现编辑出版《中国医院统计》杂志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专业设置齐全,专业格局富有特色。目前拥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技术、中医学、法学(医事法律方向)、应用心理学、英语、全科医学、麻醉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十一个本科专业和全科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实验技术等四个专科专业。我院于1985年创办的残疾人临床医学系,是全国第一家专门招收残疾学生的大学本科系,在国内国际产生了很大反响。拥有的全省高校唯一一所医学二级学院--渤海学院,在2002年招生工作中成为亮点,计划200人,报考达4000余人。另外,培养外国留学生已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学校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协调的原则,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毕业生外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8%以上,六级通过率达到50%以上,计算机统考优良率达到98%以上,均名列省内前茅,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数一直保持在25%以上,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走向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学科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毕业生以"思想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1997年高标准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学工作评价,2001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省教育厅"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院正式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国际彩虹医疗队"在学校设立了中国学术交流中心。2001年,聘请了1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为学校名誉教授。学校领导班子思想解放、团结实干,发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使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我院先后有20余个部门或单位受到教育部、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等部门表彰; 60余名教职工分别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省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多名学生获"全国三好学生"、省高校师大优秀学生提名奖称号,获第三届胡楚南奖学金。200余名学生受到中国残联、省教育厅、团省委等部门的表彰。学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人事部、民政部等8部委授予"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称号,相继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绿化卫生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文明校园"等称号。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经成为一所综合实力较强、教学质量较高、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和显著办学特色的高等医学院校。在新世纪的征程上,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目前滨州医学院的本科部基本都在烟台。滨州部分主要是附属医院和专科、成教以及见习点。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秉承60年“教学第一、质量至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传统,几代滨医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历史沿革滨州医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为省属本科高等院校);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1年7月,学校在山东省烟台市建立新校区,2002年9月投入使用。办学规模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0余人,2008年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科专业学校设有临床学院、基础学院、特教学院(医学二系)、口腔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卫生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0个院(系)。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技术、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学(医事法律方向)、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方向)、英语(医学方向)、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方向)、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17个本科专业和方向。现有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口腔临床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医学免疫学、口腔科学、临床营养支持中心(肝胆外科)、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另有9个校级重点学科。口腔医学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和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儿科学等3门课程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等6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另有校级精品课程16门。科学研究“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56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40项,厅局级96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厅局级奖励16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150部,发表论文3081篇,其中核心期刊1173篇,被SCI、EI等收录47篇。主办中国医学统计类核心期刊《中国医院统计》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39人,其中专任教师648人。有教授85人,副教授220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358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2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6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师德标兵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教学设施学校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188万册;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60余所。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资产总值5.8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开放床位941张,是鲁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中心。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院、佛罗里达海湾海岸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齿科学院、加图立大学医学院,新西兰奥塔古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与美国杜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皇家护理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对外交流与合作频繁。您比较比较,我觉得还是潍坊医学院好

291 评论

新雨初晴水星

工作简历是煤矿求职者敲开企业大门的拍门砖,以下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煤矿工作简历范文,一起来学习下吧!

姓名:xuexila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民族: 汉

户籍: 中国 山东

身高: 168

婚姻状况: 已婚

学历: 大专

毕业院校: 山东电视大学

专业: 工民建::工业与民用建筑

政治面貌: 群众

第二专业: 机电::煤矿电气化

身份证: ************

现有职称: 高级

毕业时间:

1989-01-01

现所地点: 江苏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全职

月薪要求: 月薪[15000]RMB

应聘职能类型一: 总工程师

应聘职能类型二: 监理工程师

应聘职能类型三:

应聘职能类型四:

应聘职能类型五:

应聘职能类型六:

希望工作地区: 江苏,南京 其他地区:

可到职日期: 三个月

相关工作经历及特长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相关工作经验: 26年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语种: 无

其它外语水平: 无

普通话程度: 良好

计算机能力: 一般

教育/培训经历

毕业时间 1981年07月 : 徐州煤矿学校 机电 中专

毕业时间 1989年01月 : 山东电视大学 工民建 大专

工作经验

1981.7-1987.9枣庄矿务局八一煤矿机电科电气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7.10-1998.11枣庄矿务局八一煤矿基建科土建工程师。(1988―1998年负责国家“八五”攻关“煤代油”项目八一水煤浆制备厂一、二期工程部分设计和全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1998.12-2001.12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集团)综合利用研究所,中京工程建设监理所工程师、总监代表,副总监理工程师。(北京煤炭设计院综合利用研究所驻山西晋城矿务局西区建设中心设计代表,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电厂三期工程设计代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京工程建设监理所中央直属九江棉花贮备库监理部副总监理工程师)

2001.6-山东普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壹级总监。(东营电信枢纽楼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山东省立医院高层住宅楼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济宁移动通信综合楼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济南大学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泰山医学院新校区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兖州市行政办公中心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

2003.5-某乙级监理公司总工程师。

2004.4-某项目管理公司总工程师。

工作技能

本人具有1999年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001年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2004年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2005年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壹级总监资格证书,山东省招标代理资格证书,江苏省招标代理资格证书,电气化专业助理工程师、工民建专业高级工程师。在甲级资质监理单位担任多项工程总监。现在项目管理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职务。

职业目标

写给招聘单位:

希望招聘单位具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激励机制,发扬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每个员工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培养公司骨干力量,稳定一批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总监理工程师和总监代表以及专业项目管理工程师队伍。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扩大业务范围,迎接加入wto对建筑咨询业冲击和挑战。

个人评价

我的专长和特殊技能:

本人具有1999年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001年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2004年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2005年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壹级总监资格证书,山东省招标代理资格证书,江苏省招标代理资格证书,电气化专业助理工程师、工民建专业高级工程师。在甲级资质监理单位担任多项工程总监。现在项目管理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职务。

姓名:xuexila

性别: 男

民族: 汉

年龄: 56 岁

籍贯: 辽宁省本溪市

婚姻状况: 已婚

身高: 171 CM

体重: 75 KG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学历: 大专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不限

要求月薪: 面议

希望职业: 矿业工程师 - 煤矿工程师

希望职位: 采掘工程师、autocad制图、word文档

希望地区: 辽宁本溪不限

教育情况

时间 所在学校 专业 学历

1981-09 - 1985-7 沈阳矿务局职工大学 煤层地下开采 大专

专业描述

《采煤学》、《井巷工程》、《煤矿地质学》、《矿山电工学》、《矿山测量学》、《通风与安全》、《机械制图》、《煤矿机械》、《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高等化学》、《大学语文》、《英语》。

毕业设计论文:《沈阳红阳一矿矿井设计》,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培训地点

2007-10 - 2008-9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徐州

培训课程 获得证书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详细描述

2008年9月,参加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四科成绩均在80分以上,同年12月份取得资格证书.

语言能力

掌握语种 掌握能力

英语 一般

工作经历

时间 公司名称 公司性质

1985-9 - 1999-12 原煤炭工业部本溪矿务局本溪煤矿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所在部门 职位名称 离职原因

能源动力类 技术科 工程师 1999年本溪矿务局因资源枯竭、资不抵债而被国家宣布破产。

工作描述

负责采煤、掘进《作业规程》编制,采区设计、autocad制图、excel各种统计报表填报、word文档编写、cass7.0南方成图系统应用、质量安全标准化、“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管理、安全大检查、测量与防治水、通风等。 20年的煤矿工作积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我对从事煤矿采矿工程师这个职业充满自信之源。我擅长编制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擅长autocad绘制采矿图纸;其他方面有的胜任,个别方面粗通。

姓名: xuexila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民族: 汉

户籍: 中国 陕西

身高: 165

婚姻状况: 已婚

学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

专业: 矿业::煤矿建井

政治面貌: 党员

第二专业: 测绘工程::矿山测量

身份证: ************

现有职称: 中级

毕业时间: 1995-07-19

现所地点: 陕西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全职

月薪要求: 月薪[8000]RMB

应聘职能类型一: 测量工程师

应聘职能类型二: 测量工程师

应聘职能类型三:

应聘职能类型四:

应聘职能类型五:

应聘职能类型六:

希望工作地区: 陕西,不限 其他地区: 不限

可到职日期: 随时

相关工作经历及特长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相关工作经验: 13年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八级

其它外语语种: 英语

其它外语水平: 熟练

普通话程度: 优秀

计算机能力: 精通

教育/培训经历

1993.10-1995.7 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学习矿山建设专业

1998.10-2001.7 西安交通大学学习经济管理专业

2001.10-2004.6 西安理工大学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工作经验

1995.8至.1998.5 澄合矿务局建井工程处任测量技术员。

1998.6至2001.6 澄城电厂办公室任秘书工作。

2001.6至2004.5 内蒙古霍煤亿成能源公司敦得诺尔露天煤矿(通辽)担任测量工程师,主要负责控制测量、地形测量、采场验收测量,生产测量,钻孔放样等工作。。

2004.5-今 中国黄金集团陕西马鞍桥金矿任测量工程师兼测量组长

工作技能

测量,管理

职业目标

测量工程师

个人评价

106 评论

陈好好很好

泰安有泰山医学院 还有一个叫泰安卫校 这是两所学校 没有叫泰安医学院的 泰山医学院是本科院校 卫校是专科或职高一类的。泰山医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1980年由楼德迁至泰安,1981年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学校占地总面积3073.67亩,校舍建筑面积67.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11亿元(不含土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265.53万元,图书127.78万册,电子图书54.48万种,中外文现刊1417种,中外文数据库11个。初步建成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居于山东省高校先进行列。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同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4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承传统,艰苦创业,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十五”期间,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果断决策,乘势而上。2002年征地近3000亩建设新校区,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和泰安市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的建设,使学校办学资源显著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领域不断拓宽,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我校在职教职工1408人,专任教师95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6人、硕士学位的435人。13名院士受聘为我校教授。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46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76人,本科生12187人,专科生4006人。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设有社会科学部、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放射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系、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生物科学系等14个教学院部系。有生命科学研究所、放射技术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科学研究机构。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82个,其中附属医院10所(直属附院1所、非直属附院9所),预防医学教学基地9个。2003~2006学年附属医院床位数分别为3939张、5689张、7165张。 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市场营销(医药方向)、英语等2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骨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理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老年医学、影像医学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脑微循环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实验室。 2003年至今,学校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68项,获科研成果奖72项,发表科研论文和教研论文2057篇;承担各级教学研究课题181项,获教学研究成果奖101项,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学校主办的《泰山医学院学报》为山东省优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乌克兰、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医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讲学、研修,与日本、韩国高校互派本科生交流学习。 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观念,秉承“明德、学是、格物、求真”的校训,倡导“日新至善”的优良校风、“业精德馨、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奋严谨、学而不厌”的学风,弘扬“登攀”泰医精神。坚持“以医学科学为主体,医工结合为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位居前列。近三年,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 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重点学科 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脑微循环实验室 省教育厅 2001年 重点学科 外科学(骨外) 省教育厅 1991年已验收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省教育厅 1995年已验收 影像医学 省卫生厅 1997年已验收 老年病科 省卫生厅 1997年已验收 药理学 省教育厅 2005年 一、脑微循环实验室 脑微循环实验室于2001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是夏作理教授。该实验室是199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全资支持,以我校临床神经病学、临床药理学为基础建立的。十多年来我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重点建设。目前该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专门的脑微循环实验室,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医与药的结合是实验室的突出特色,在国内同类实验室中处于先进行列,并在国际微循环界及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实验室现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液质联用仪、毛细管电泳仪、流式细胞仪、多普勒血流仪、超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仪、PCR仪、凝胶成像系统、毛细管电泳仪、微循环观测仪等价值近2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及50张病床的专有病房。目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35名,博士10名,硕士19名。职称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和先进、精密的科研仪器为脑微循环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十五期间(2001-2004年),实验室参与2项国家自然基金和1项“973”项目子课题,30项省、厅级研究课题及多项联合课题。形成了脑微循环与(卒中)神经元损伤、脑微循环与信号转导、脑微循环与癫痫、脑微循环与血压四个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微循环胶囊治疗脑血管病和癫痫、银杏叶制剂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三七皂甙防治脑梗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已有10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三等奖8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厅(地)级奖励15项,亚洲微循环联盟青年科研奖4项。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139篇,其中有20余篇被SCI收录。近几年主编学术专著5部,副主编1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自成立以来,实验室积极开展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199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挂靠青岛医学院),1995年开始与山东医科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生,2001年与协和医大联合培养博士生,同年实验室主任夏作理教授被批准为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导师,2006年增设为山东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所属临床科室1997年被批准为省医药卫生重点科室。世界微循环联盟主席Terence Ryan教授、亚洲微循环联盟主席修瑞娟教授在内的多名世界著名微循环和神经科学专家曾多次来实验室参观交流。1993年实验室参与筹建中国微循环学会并当选为常务理事单位,1995年被接纳为世界微循环学会、国际脑血流与代谢学会会员。将于2007年4月承办亚洲微循环联盟会议。 二、省级重点学科 (一)外科学(骨外) 外科学(骨外)学科于1991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山东省属本科高校重点学科。该学科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对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该学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医学博士3人,医学硕士8人,硕士生导师4人。拥有国际先进的层流手术室、CYBEX肢体等动功能评定与训练系统、G型臂X光机、Styker关节镜系统(3套)、C型臂X光机(2台)、X线骨密度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 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脊柱不稳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2)关节软骨疾病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3)生物材料的研制与开发。三个研究方向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关节镜手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测弯、脊柱骨折脱位、老年性骨关节炎、断肢(指)再植等多个方面的诊断治疗技术达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 自1992年以来该学科承担省科委、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十余项,已鉴定课题7项。发表论文45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发表11篇,出版著作10部。“螺旋式椎体融合器的研制与应用”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中融椎器的研制属国内首创,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于199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九五”省重点学科。该学科始建于1985年,是国内高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2001年10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专家组评价该学科“不仅为我国的影像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而且有力地牵动了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确立了该学科在全国知名的地位。 该学科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目前,有教授12名,副教授16名,博士7名,硕士20名,省级、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6名,有18名教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经过多年建设,现有磁共振成像机、数字胃肠机、DR、乳腺钼靶X光机、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遥控胃肠X光机和悬吊式X线摄影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钴60放射治疗机、模拟定位机、肿瘤后装治疗机等大型整机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达230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7500平方米,实验室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率先建设“医学影像技术博物馆”,博物馆的建成不仅用于影像技术展示、设备陈列,也成为医学影像技术教学的重要基地。博物馆面积现为2000平方米,已收集具有收藏价值的CT、X线机、MR、DSA系统等X线设备200多台件,为学科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 目前,该学科确定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和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学科组人员围绕这两个方向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近三年来立项科研课题24项,其中厅局级8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3项。获各级科研奖励共29项,发表论文162篇,其中被SCI、EI收录7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其中主编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全国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部,编委2部;主编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全国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部,编委4部;主编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4部,编委8人;2006年承担教育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学科组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探索,《医学影像设备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5项教学研究课题列为省教育厅的项目,承担的山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改革试点专业《医学影像学》已通过教育厅专家组的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以医工结合为特色、以影像技术研究为主的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999年率先在全国招收影像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余名,本科生1600余名,专科生500余名,同时举办各种层次的成人教育。已有毕业生4000余名,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的各级医院,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 近几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先后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日本帝京大学放射学部、日本国立癌中心、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国外院校和研究机构及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选派优秀学术骨干不定时进行短期进修和出国留学。另外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定期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通过对外扩大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有效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三)影像医学 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前身为泰山医学院放射系,成立于1985年。放射学院现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山东省“九五”“十一五”重点学科点,卫生部全国放射技师培训基地,卫生部放射技师培训基地,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医学影像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学院现开办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方向)三个本科专业。 放射学院现有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放射治疗与防护、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学、医药机械、自动控制8个教研室,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工程、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博物馆)、金工实训中心5个实验室。教学设备总值达到3200余万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正高职称(教授、主任医师)11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高级实验师)23人,中级职称(讲师、主治医师、实验师)24人。教师中,博士9人、硕士3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和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省级或校级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11人。 近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上级科研计划课题18项,主编医学影像专业全国规划教材5部,教育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医学影像学专业为山东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学科。2006年,医学影像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成人教育省级特色专业,影像技术实验室2007年获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放射学院已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放射学院形成了医、工、理相结合的专业教学特色,医学影像学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办学声誉。 医学影像学专业 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信息科学的交叉融。是现代医学的标志学科。 放射学院1985年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科教育,1994年开办医学影像专业5年制本科教育,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医学成像理论,具备影像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大型影像设备功能研发、放射线管理等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像诊断基础的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放疗技术工作,或到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公司从事设备安装与维修、设备管理工作。 本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研究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把物理、化学及技术科学中新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疗装置的研制与功能开发,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 放射学院1994年开办医用电子技术专科专业,2001年开办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学制4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机构及其他电子技术、信息产业等领域从事医疗器械研究、开发、管理、营销、使用及安装与维护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 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专业是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学科,是将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在肿瘤放射治疗、医学影像学及核医学技术中,解决辐射剂量、影像质量、质量保证、治疗计划设计等临床问题。学制4年。 本专业的设立主要培养社会亟需的、掌握医学放射诊疗设备基本原理、医学放射诊疗的物理理论和医学临床基本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医学放射诊疗技术、放射诊疗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承担放射治疗临床剂量学工作,以及从事医学诊疗设备研发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物理学、放射物治疗物理学、放射治疗剂量学、医学影像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临床医学基础,了解大型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与方法。 本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老年病科 老年病科于1997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批准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并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5年通过了省卫生厅的三次评估。 该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水平突出的学术队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人员13人,副高职称12人,博士12人,硕士19人。近年来学科人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厅局级课题13项。近年来获省部级三等奖5项;获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获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共108篇,其中在国外期刊发表8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 该学科目前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四个,分别是①老年脑卒中与痴呆防治研究;②老年冠心病与高血压病防治研究;③老年糖尿病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④老年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综合治疗研究。 在提高学科总体水平的同时,又重点在“老年脑卒中与痴呆防治研究”方向突破发展, 逐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新特色,从而使学科发展更加成熟,取得了更多的重大科研成果。通过脑淋巴引流对脑缺血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改善脑淋巴引流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概念,为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与机理探讨开辟了新领域与新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脑淋巴引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被国内知名专家认为是国际创新性理论成果;首次发现不同来源的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SAH后脑血管痉挛和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不同作用;首次发现微血管自律运动异常与SAH后脑部血流低灌注的关系;首次发现了SAH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上调,并首次证明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促进血管新生而对SAH后继发性脑缺血损伤起到内源性保护作用。在老年心脏病的研究中,针对老龄人群中存在大量风心病患者的情况,增加了新的研究分支。在临床实践中学科组人员探索出“应用食管左房压迹法定位房间隔穿刺点”的准确定位新方法,属国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国内著名专家的肯定,并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 (五)药理学 药理学学科于2005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药理学教研室。目前主要由药理学教研室、临床药理学研究室、药物研究与评价实验室和药物研究所组成。主要承担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制药工程、生物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本科专业教学,药学类及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药物筛选与药物评价等科研工作。形成了临床药理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心脑血管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该学科拥有3500 M2的专业实验室,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高效薄层扫描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流式细胞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1084万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4人、讲师8人、助教9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23人。形成了一支知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 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1993年和2001年以来的两次重点建设,推动了学科建设水平与教学科研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药理学科为主体,多专业多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集药物研制、筛选、评价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技术平台和群体优势。目前已承担国家、省、厅级教学与科研课题33项,横向合作课题8项,主持或合作完成新药研制7项,为省内外多家药厂提供了10余种新药的药效学、药动学及毒理学研究与评价。发表学术论文326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1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实验技术与实验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自然科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1999年《药理学》被列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2004年《药理学》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2001年以来,已有6名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该学科及相关实验室完成硕士论文,2003年药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成为学校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 院系设置 社会科学部 基础医学部 临床医学系 放射学院 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 药学院 护理学院 医学检验系 管理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生物科学系 信息工程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 学校地址 新校区(校本部)——泰安市长城路中段(271016),火车站乘9路车到泰山医学院下车即到。 老校区(天外村校区)——泰安市迎胜东路2号(271000),市内乘10路环行车到东方大酒店下车即到。 另外还有人口(天外村西区)与化校两个校区(教职工居住,现在不是教学区) 学校网站

95 评论

相关问答

  • 泰山医学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大学生要学会根据你现有的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基础慢慢做起。刚步入社会的你,一定要避免浮躁。下面是我整理的试用期工作表现自我评价,欢迎大家阅读! 在刚刚

    Melinda麒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泰山医学院本科论文查重

    潍坊医学院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小小骷髅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泰山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潍坊医学院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Scorpio&Aries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泰山医学院毕业论文什么时候

    很好的专业,如果觉得不满意的话,应该是可以转专业的。泰山医学院药学专业介绍: 学科:医学 门类:药学类 专业名称:药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

    芳菲七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泰山医学院毕业论文样稿

    那的服务态度不算好.... 不过技术还不错.. 还行呀~~ 去看看吧~~听说管理挺有实力的~ 放射,临床也超好~~泰山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山

    地球是个圆曲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