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katrina
科学院神经所已经在所有顶尖杂志有多篇论文:《细胞》(饶毅、张旭实验室各一篇)、《科学》(郭爱克实验室两篇、何仕刚一篇)、《自然》(袁晓兵实验室)。多篇《自然神经科学》(分别是蒲慕明、周专、段树民、鲁白实验室)、《自然细胞生物学》(分别来自蒲慕明、袁小兵、段树民)、《神经元》(分别来自蒲慕明、张旭、李朝议、周专、段树民),其中郭爱克已经因为前几年第一篇《科学》当选院士,周专和段树明今年院士入围。紧追神经所的是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细胞》(饶子和)、《自然》(常文瑞)、《科学》(唐世明、陈霖各一篇),陈霖因此当选院士,常文瑞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细胞》(饶子和)、《科学》(孟安明,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的饶子和前两年因为发过多篇PNAS、 JBC当选院士。复旦大学:《科学》、《自然》各一篇(金力,今年院士入围)科学院基因组所:《科学》两篇、《自然》一篇(杨焕明,今年院士入围)科学院上海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自然》(韩斌,今年院士入围)、《科学》(赵国屏,今年院士入围)各一篇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科学》一篇(张永莲,已经因此当选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自然遗传学》(贺林,今年院士入围)协和医科大学:《自然遗传学》(沈岩,已经当选院士)第二军医大学:《自然免疫学》(曹雪涛)个人发表两篇以上的人:蒲慕明在中国自己的实验室发表顶尖论文是个人最多(至少五、六篇),这些都不包括他在UC Berkeley的论文基因组所杨焕明发两篇《科学》、一篇《自然》神经所郭爱克研究员发两篇《科学》复旦大学金力发《科学》、《自然》各一篇神经所张旭发《细胞》、《神经元》、PNAS各一篇神经所周专发《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PNAS各一篇唐世明在神经所以博士后身份发一篇《科学》、在生物物理所以研究员身份发一篇《科学》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中心孔祥银发《自然遗传学》两篇学生里面两次以上在顶尖杂志做第一作者两人:神经所张成(周专的学生)发《自然神经科学》和《神经元》各一篇,神经所蒋辉(饶毅的学生)发一篇《细胞》原始论文、一篇《自然神经科学》评论在同一个研究所有两个以上独立实验室发表多篇顶尖论文的目前只有神经所一个,其它单位有一个实验室发表过多篇的(如基因组所、复旦、生物物理所),但是没有多个实验室能够发表多篇以上有三篇是同学们在BBS上宣布正式接受的论文,杂志还没有出来的,其它是都发表了的。正式待发表的三篇:神经所郭爱克的第二篇《科学》、清华/生物物理所饶子和的《细胞》、神经所张旭的《细胞》。
懒羊羊咩哈哈
《科学》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自然》:《Nature》杂志1869年创刊于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涵盖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自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响因子40.137(17年数据)。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Nature》网站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的全部内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种研究月刊,6种评论杂志,2种工具书。
扩展资料:
《科学》资金来源
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科学》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
《科学》竞争对手
在全球,《科学》杂志的主要对手为英国伦敦的《自然》杂志,该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了大量的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21世纪的 前4年中,二者为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激烈竞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
goodluck6699
1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版“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第一,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这一条是尽可能压缩疫情出现的封控面积,将其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第二,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并取消落地检。第三,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冰雪皑皑
1 美国向世卫组织‘开火’美国要联合西方国家集体对中国发难首先就得在西方国家进行舆论总动员。这种舆论总动员就是让西方国家大部分民众认同一个基本的观点——病毒向全球扩散,中国有巨大的责任。只有形成西方国家广泛的民意共识,才能从国家层面出台强硬的政策对中国发难。这个广泛的舆论总动员就有一个绕不开的坎。这个坎就是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最权威的国际组织。如果世卫组织不认同美国甩锅给中国的观点,这种舆论动员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偏偏世卫组织不但不认同“中国扩散病毒”论,而且对中国防疫工作评价非常高。从中国爆发疫情之后,世卫组织对中国的防疫工作是这样评价的:(来源:新京报)(来源:经济网)(来源:腾讯网)如果美国在全球进行舆论总动员的时候,世卫组织发出上述不“和谐”的声音,就有可能在西方国家民众思想中造成极大的混乱,就有可能无法形成压倒性的对中国发难的“民意”。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对中国全面发难之前,先把世卫组织批倒批臭。3月31日,美国国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称美国国会应该对世界卫生组织(WHO,下称世卫组织)展开调查,并建议美国切断对其的资金支持,理由是该组织“帮助中国隐瞒”有关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信息。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的每日新冠疫情简报会上突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开火”,批评其对疫情反应过慢,“他们本可以在几个月前就做出判断”。同时将“强有力地阻止”美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资金,因为该组织持有“以中国为中心”的立场。特朗普一出手就给世卫组织设置了两条罪名:不作为、偏袒中国。4月10日,特朗普再度出马指责世卫组织,这一次连世卫组织不作为都懒得提了,直接指责其听命于北京,对美不公平,并且透露将在下周决定是否终止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支持。当日美媒报道,川普政府正在讨论惩罚世卫组织的办法,甚至有可能“另起炉灶”将世卫组织取而代之。4月14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将终止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支持。(来源:新浪网)美国政府这一套动作如同疾风暴雨,其实就是逼迫世卫组织转变立场,否则就要将世卫组织污名化,不但切断资金支持,而且可能搞一个美国版的“世卫组织”取而代之。用一句大白话来描述,美国对世卫组织的态度就是——不换思想就换人!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击,世卫组织已经成为中美博弈的一个焦点,现在世卫组织能否扛住美国凶猛的攻击,关键就在于其他国家的态度——特别是一些有分量大国的态度。2 法国表态力挺第一个跳出来站队的是法国。(来源:环球网)大家注意这个时间点,法国总统站队的时间是特朗普4月7日公开指责世卫组织一日之后的4月8日。为啥法国第一个跳出来与美国对着干?天下当然没有免费的蛋糕。(来源:新浪网)这个新闻是这样描述的,4月14日,法国卫生部长韦兰对媒体表示,从4月8日以来,法国已经接受从中国运回的6000万只口罩,接下来每周将保持进口6000万只口罩,自产800万到1000万只口罩的节奏。法国人口有6700万,每周自产800—1000万只口罩肯定不够,但是中国每周保证6000万只口罩供应就能补上这个缺口。也就是说,马克龙在4月8日表态支持世卫组织之后,法国就得到了每周从中国进口6000万只口罩的承诺。当然6000万个口罩只是一个原因,更深层次原因就是特朗普执政之后一系列的做法已经让欧盟各大国离心离德,有机会能恶心一下美国顺便捞点好处,法国也是乐意干的。按:法美之间关系有特殊的渊源。 历史上法国对美国有存亡断续的“救命之恩”,美国独立战争为啥胜利?背后离不开法国的大力支持。 没有法国财政与军援支持,没有法国拼命拖英国后腿,就凭独立战争美国民兵那几条枪,早就被英国虐得渣都不剩。 所以直到现在法国在海外军事基地仅次于美国,这也是美国默许的结果。 平时法国在国际事务中恶心一下美国,美国一般也只能捏着鼻子不好翻脸。3 英国公然“背叛”第二个跳出来的是英国。英国人竟然干得比法国还给力。先是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公开发文向中国道歉,承认中国在防疫上的贡献。(来源:凤凰网)然后4月11日,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英格兰医疗总监波伊斯表示,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新冠疫情流行的最初阶段,就对新冠病毒进行了鉴定和测序,其基因序列也很快被提交,这使得全球学者和医疗公司能迅速地开始对疫苗进行研发工作。(来源:新浪网)这还没完,4月12日英国政府还搞出一个大手笔。(来源:北京日报)看到这个新闻我目瞪口呆!美国政府刚刚威胁要切断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支持,英国政府立刻就大笔捐赠世卫组织!这是啥操作?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啪啪啪啪啪……”这是啥声音?这是约翰逊的巴掌扇特朗普耳光的声音!翰逊(左)与特朗普(右)(来源:界面)美国铁杆盟友为啥在关键时刻“背叛”了美国?两个原因。一个是现实原因。自全球疫情爆发之后,有能力提供大量医疗物资的只有中国。但是中国对不同国家的态度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英国,中国的官方表态是这样的——“中方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但将尽力向英方提供一批医疗物资,并且协助英方通过商业方式采购”。这是啥意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们现在也很困难,我们物资也不多,我们可以挤一点物资给你们。另外你要在中国采购,中国政府将提供“协助”,这个“协助”的意思就是你采购的过程,中国政府要“参与”。总而言之一句话,英国在中国拿到的医疗物资是很有限的。原因嘛,我个人的理解是去年在香港问题上英国政府的表现,中国人民是有记忆的。因为医疗物资缺口太大,英国政府就只能搞一个“群体免疫”办法,其实就是准备躺着让病毒蹂躏。这个办法实行几天就推行不下去了,除了舆论压力太大,另外就是英国疫情可能比欧洲其他国家都严重,连首相王子都统统被感染。现在要抗击疫情,就只能找中国帮忙——中国凭啥帮忙?另一个就是从长远考虑。新冠疫情之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肯定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英国经济结构与美国很相似,都是产业空心化很严重,第三产业在GDP占比超过80%,这个第三产业的支柱还同样是金融产业。也就是说,在全球经济博弈的格局中英美双方是竞争对手而不是互补的伙伴。金融资本一定要与产业资本结合才能创造价值。未来全球制造业最强大的国家肯定是中国。因为不但中国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后率先复工复产,而且中国产业链聚集的优势、中国产业工人与工程师数量与质量的优势都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所以,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还将加速向中国聚集。对于英国而言,脱欧之后,为英国金融资本找出路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所以,不管是从现实防疫考虑还是从未来为金融资本寻求与中国产业资本合作的考虑——尽快与中国修复关系就是当务之急。怎么与中国修复关系?让《自然》杂志公开道歉,让医疗官公开赞誉中国防疫成就只是毛毛雨。在关键时刻对美国佬捅刀子——大手笔捐赠世卫组织就是最好的投名状!要知道法国力挺世卫组织只是口头表态,英国可是实打实拿出2亿英镑!英国政治精英永远就是这副搅屎棍德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初一带一路率先加入亚投行是如此,现在向美国捅刀子也是如此。英法都公开站队了,欧洲有分量的大国还有一个德国的态度呢?4 德国暗通款曲德国虽然还在冷眼旁观,但是私底下德国早就与东方某大国暗通款曲。讲一讲默克尔默大婶的神操作。欧洲疫情爆发后,中国向欧洲提供了大量的医疗物资支援,但是有些国家就不知道感恩,明明很多采购是自己标准设定的问题,等到货后又大肆炒作中国口罩质量有问题。对于某些蹬鼻子上脸的国家(比如荷兰、丹麦),我们也不客气,你说我们口罩有问题,我们先自查自己问题,在找到“问题”之前,我们就暂停对你的口罩出口,这个政策出台后这些国家就傻了眼,媒体又纷纷埋怨政府。与这群猪队友相比,德国就高明得多。4月4日,德国政府发布报告,配合媒体放风,说中国医疗物资的中间商问题很大,主要是两个,乱加价,质量差。没等这阵风吹到中国,4月5日还在家里隔离的默大婶一个电话就打到中国,在电话里默大婶传达了两个意思,其一,我们看中了贵国某个厂家的口罩与防护服,希望排除中间商直接采购;其二,德中关系万古长青!中德友谊万岁!默大婶如此识相,当然也要支持。德国政府与中国达成协议(来源:华尔街日报)4月6日汉莎航空的专机就抵达上海,4月7日该专机满载800万只口罩就返回慕尼黑!中国政府卖了默大婶这么大一个人情,如果考虑未来对中国医疗物资的需求,对于美国佬围剿世卫组织的行动,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德国的态度。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现在形势是这样。英法公开力挺世卫组织,与美国唱对台戏;德国与中国暗通款曲;意大利不用说——G7会议上蓬佩奥要求把“武汉病毒”写入共同决议,第一个跳出来坚决反对的就是意大利。美国组织的围攻世卫组织的行动才刚刚开一个头,身边的盟友倒戈的倒戈,叛变的叛变,一台反华大合唱生生变成美国佬的独台戏。美国是全球头号强国,为啥突然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因为东方某大国长袖善舞统战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国际形势的变化让俄罗斯胆气大增,4月14日,在中国支援俄罗斯防疫医疗专家组抵达俄罗斯2天之后,战斗民族发出国际舆论场上最强音——(来源:环球网)绝不容许!这是俄罗斯外长的官方表态!这个表态是啥意思?用大白话表述就是——谁与中国过不去,就是与俄罗斯过不去!嗯,很提气的感觉有木有?去年六月,中俄双方同时官宣——中俄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那么,这个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啥关系?就是这个关系。(来源:新华网)无人喝彩的独台戏是没法唱的,4月16日,在美国宣布停止给世卫组织资金支持后才2天,美国政府的立场已经出现了松动——(来源:中国经济网)很明显,美国政府在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了。如果我们把世卫组织的博弈看做是两大国扳手腕的一次较量,毫无疑问这次较量美国是灰头土脸颜面尽失。现在你还担心疫情之后西方世界向中国集体发难吗?连世卫组织美国都搞不定,美国还能把中国怎么样?当然,最近国际形势异常复杂,各大国的态度也有可能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而产生变化。但还是那句话,不管外部形势有啥变化,我们其实用不着焦虑,你得与我一样,对这个国家与管理层有一种信仰——要相信党,要相信组织!要相信中国崛起是带着国运的。只要有这个信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深度文章会第一时间发表在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欢迎大家订阅。原文链接:原创 | 国际局势出现了有利的变化相关阅读:原创 | 中国经济复苏速度超出预期原创 | 管理层的宏观调控思路出现重大变化编辑于 2020-09-21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509评论更多回答出太阳享受生活啦这一波疫情的确改变了很多局势。之前中美贸易战总体来说,中国站在相对弱势的一方,所以当时人民币通过贬值的方式维持出口。但是现在的情况,因为疫情完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中国报道》中文刊是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中国报道杂志社主办。以时政经济报道为主的国家级月刊。主要发行对象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影响比较大。
没有查到这个杂志的记录。
《国际免疫学杂志》原名称为《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主办,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介绍国内外医学
垃圾期刊,评职称不承认。
那就不是正规的,医学杂志请咨询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