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5

女王Z大人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身高因素简单的研究报告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zhiqingci

已采纳

决定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1.核心营养缺乏影响孩子身高 如果说,中国的孩子比日本的孩子个子长得矮,大概人们不会相信,然而,研究人员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7岁男女儿童的平均身高分别比日本同龄儿童矮0.6厘米和0.5厘米,15~18岁男女青少年分别平均比日本同龄者矮l.4厘米和0.6厘米。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决定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只占三分之一,后天的环境条件占三分之二。而在后天的条件中,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又是最关键的。 2.核心营养参与孩子生长赖氨酸是生长介素分泌很有效的促进剂。国内外大量实验证明,人体补充足够的赖氨酸可以 *** 脑垂体增加生长介素的分泌。 3.锌直接参与DNA复制 锌参与DNA复制的研究显示;在缺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DNA的复制速率显著减慢,DNA合成量也明显减少,从而使细胞的分裂速度减慢或停滞。锌的这一细胞分子机制的阐明最终揭示了为什么锌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停顿的秘密。 4.父母生育年龄影响孩子身高 研究指出人的高矮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例如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以及孩子出生的先后顺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 5.熬夜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近几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证实:个子矮的少儿所分泌的生长素量远较正常儿少,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由于夜间睡眠不足所致。 6.孩子缺乏母爱影响身高 一些专家研究发现,情绪障碍同样也能影响身高。 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下丘脑、垂体系统机能受情绪抑制,进而引起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这样的孩子除身高较矮外,尚有智力发育较迟、多饮、多食、独语、多动、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异常行为。 7.孩子早熟影响身高 孩子性早熟,父母应早发现,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专科治疗。时值暑假,瑞金医院青少年生长发育中心门诊病人的数量,达到了平时的3倍以上。中心主任王德芬教授称,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儿童发育年龄不断提早,如果骨龄太超前,会影响孩子最终身高,提醒家长关注。 8.遗传具有影响身高的绝对权利 虽然人类至今还不能明白遗传的秘密,但在身高这一点上,遗传具有“绝对权利”。孩子的家族遗传史是影响他成年身高要素中的NO.1。看一看父母的身高、体型,评估一下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大概就能够知道他成年后的身高了。 决定人的身高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兄弟,你还比我高三公分呢,你就知足吧。 身高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 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1) 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2 )身高与营养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搐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 、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质增厚。 (3) 身高与睡眠有关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尤其旺盛, 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 (4) 身高与遗传有关 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5)身高与体育锻炼有关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 一个人的身高跟哪些因素有关? 现在人们的思维绝大数都以为人体的身高都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身材的高矮 ,理论上也是可以这么说的,遗传基因占一定得比例。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因为遗传基因而长不高的,各种各样的因素非常多。不少个头不高的爸妈也许会大失所望,既然基因决定一切,后天的努力能有什么辅助吗? 其实除了基因会影响身材的高矮,其他相关因素也不能忽视营养和运动能辅助长高 。 营养摄取 ,充分且均衡的营养绝对是让小孩长高的致胜要害。 根据美国食品药物治理局(FDA)的提议,想让小孩长得高又壮,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包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矿物质镁及锌。 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人体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组织的基本物质,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发育缓慢,骨骼和肌肉也会萎缩。肉类、海鲜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性来源则可以从豆类、榖类及核果类中获得。 钙质则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进生长并增加骨头密度。因此天天喝两杯牛奶,是让小孩累积骨本的好法子。 维生素D是另一个令骨头强健的营养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鲑鱼、鲔鱼等鱼类中获得外,天天晒10~15分钟太阳,人体便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 矿物质锌特别是婴儿发育时不能缺少的营养素。荷兰的研究发觉,婴儿发育期间假如锌的摄取不足,会导致发育不佳的后果。另外根据海外多项研究也显示,孩童摄取足够的锌,可以减少腹泻的常生。富含锌的食物有肉类、肝脏、海鲜(特别是牡蛎)、蛋及小麦胚芽等。铁质对生长发育也很重要 国人女人在4岁以上普遍有缺铁情形,男人则是发育期和65岁以上老人的缺铁率较高。因此成长中的小孩应该吃些瘦肉、动物肝脏、蛋黄或是深绿色蔬菜来摄取足够的铁质。 至于运动 ,不少人以为跳绳、打篮球等弹跳性的运动有助于长高,以医学观点来看的确如此。 根据研究发觉,生长板受到过度的压迫会造成生长缓慢,可是适度且间断性的压缩或舒展生长板,却可以 *** 它生长。 因此想要长高的儿童及青少年,不能不做运动,尤其是一些弹跳性的运动。可是过度的重量训练如体操、举重反而会阻碍生长,医师提议在成长阶段最好能避免。 荷尔蒙分泌 ,人体中诸多荷尔蒙的分泌主导或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例如生长激素、性荷尔蒙、甲状腺素、副甲状腺素、胰岛素等。 人的成长主要受到生长激素的作用,而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得特别旺盛,因此想要长高,千万不要熬夜而牺牲睡眠时间,尽可能在晚上11点前上床休息。 疾病 对人体增高也是影响非常大的,先本性心脏、肾脏、肺及肝等疾病、骨骼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染色体异常如透纳氏症候群(Turnur syndrome)等均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除了少数人因为家族遗传因素而长得对比矮小,假如是营养不佳而长不高,可以靠弥补营养来迎头赶上,但假如是疾病造成的生长异常,就要即早就医诊疗 ,不少爸妈对怎样判定小孩生长是否正常感到困扰,有时候甚至过度担忧,拚命逼小孩吃一些乱七八糟的所谓能增高的东西。小孩的身高低于同年纪小孩身高,则视为病理性的矮小,需要接受检查、治疗。不过,小孩长得高人一等,爸妈也不要开心得太早,假如生长曲线超过同年纪层的97百分位,也可能属于异常,必须检查做确认。 过大的压力会造成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失调,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因此受到限制。另外,压力太大也会让肠胃道功能失常,小孩不但胃口不好、吸收能力也变差,长期下来导致营养不佳,想长高就很困难。

215 评论

多妈elva

身高、体重指标,不但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即维持正常生命、发展身体、从事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人体两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内,保证供给质优量足的营养,并使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锌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比农村同龄人平均高出2~4厘米,原因之一是城市营养好于农村。仅以蛋白质为例,身高的营养特别是由蛋白质“堆起来的”。已知在人体或自然界的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要靠营养来提供。食物能提供足够的8种必要的氨基酸,这就有利于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骺软骨的生长发育。以赖氨酸为例,日本将六对孪生婴儿分成两组实验,第一组供给正常营养,第二组在正常营养中再加赖氨酸,实验13200小时后检查发现,第二组婴儿比第一组高1.7厘米,体重多1千克。对学龄儿童实验证明,每餐面包中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和体重均显著超过其他学龄儿童。有的国家还在儿童青少年午餐面包中加25克黄豆粉和适量的钙、铁、维生素,半年后这些儿童青少年比吃普通饮食的儿童青少年重2.62千克,高0.9厘米,血色素高3.4克。原因是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建筑材料”,而且是参与人体重要生理活动的酶、激素、血红蛋白、肌纤凝蛋白以及构成人体支架的胶原蛋白的重要物质。同样,母体的营养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素,将会引起胎儿的畸形。营养不良既会影响生长发育,又会影响大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相反,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症,同样有损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以环境基本因素中自然环境(人类生态系统中围绕着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对身高的影响为例,一般来说,热带和温带的儿童青少年性成熟较早,身体发育水平稍差一些;中国科学院儿科研究所1975年调查后,对17岁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厘米)分析得出:男性,北京168.7、武汉167.8、广州164.7;女性,北京157.7、武汉157.3、广州 155.3。从1982年我国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调研证明:北京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与湖南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相比,要高出 2.5~4.6厘米。以上两例调查均证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虽然都是汉族人但有北高南低的趋势,这种趋势,除了与食物品种有关外,还与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光照时间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心理因素可以说是情绪的总和,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就是情绪的表露。情绪世界是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给人体的感受是高兴、愉快、幸福或是忧伤、痛苦、失望,直接影响人的一切活动。突然的、强烈的、持久的情感刺激就会影响人体的脏腑、气血的活动、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忧伤、压抑、生闷气等就容易使儿童青少年患各种疾病而影响生长发育。临床观察证明,精神受过严重刺激的儿童,不但容易患各种疾病,而且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造成未老先衰。这就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和内分泌的功能的结果。因此,给儿童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别是家庭应在正面启发、疏导的前提下,给孩子以温暖、抚爱、关怀,使其心理上得到必要而又是正常的满足,精神充实,心情愉快,身心健康成长。 生活习惯的内容包括极广,如饮食、运动、卫生、睡眠、作息制度、劳逸结合情况等等。改善某些生活习惯同样有助于长高。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国民从 1892~1926的34年之间,平均身高增加了2.23厘米。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绝大多数国民有盘膝而坐的习惯,随着时代的进步,盘膝而坐逐渐被坐椅子所代替,这就促使了下肢骨骼的生长以育。身体姿势也影响身高,当人体进入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青春发育突增期),肌肉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身高的增长,因而肌纤维细、横切面和体积小,肌肉力量差。有些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站、坐、行、读、写的正确姿势,老是习惯性地低头、端肩、含胸、驼背,致使脊柱变形,会影响长高1~5厘米。另外,医学的进步也能促进长高。如服硫酸锌和赖氨酸制剂,可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原苏联采用牵引手术促进增高很有成就,一位叫彼德彭库斯的侏儒症患者,身高仅130厘米,经过伊里沙洛夫教授三年的治疗达到160厘米。伊教授的治疗方法是:用小锤和细凿把四肢长骨两端分别打穿,用毛衣针粗的钢丝透过肌肉、骨骼将其固定在金属架上,三天后用改锥将金属架拉长1毫米,新生的骨细胞仅24小时就将这个小空隙长满,血管、肌肉、肌腱也随之增长。彼德三年里增长了30厘米,仅小腿就增长了19厘米。伊教授已经给30万人拉长了骨头。 一、不能挑食:人的长高过程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婴幼儿时期,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个时期促进长高营养是基础。要给孩子多吃些富含各类营养的食物,如豆类制品、蛋、鱼虾、奶类、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和A以及钙等无机盐的蔬菜、水果等,尤其是钙,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的钙质和鱼肝油,这对长个子是很有益处的。二、保证充足的睡眠:健美专家常说“孩子睡得好,长得高”。科学家们发现,生长激素出现分泌高峰是在孩子睡眠时——在晚十点以后,而且持续较长时间。希望孩子长个子,一定要在晚上十点以前就寝。充足的睡眠是促进宝宝长高的重要途径。三、多选有利于长个的运动:孩子的活动应当选择轻松活泼、自由伸展和开放性的项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单杠等。而那些负重、收缩或压缩性的运动,比如举重、举哑铃、拉力器、摔跤、长距离跑步等,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四、保持愉快的心情:影响孩子生长的重要的生长激素,在睡眠和运动的时候分泌较高,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分泌较少。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处于受到批评、责备,父母争吵的环境中,心情压抑、情绪低落,那会严重影响孩子长个。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性成熟早晚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但是相对来说正常发育的人长的要比早发育或晚发育的人长的高;尤其是男性。营养摄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食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质增厚。睡眠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尤其旺盛,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遗传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体育锻炼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研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胳,使之更加健壮。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肯定:运动有助于长高。专家建议,下面一些运动特别有助于孩子长高。A.摸高练习;B.爬杆或爬绳梯锻炼;C.上体前引;D.交叉伸展;E.跳绳、跳皮筋、踢毽子;F.单杠悬垂;G.游泳。这些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像举重、杠铃、铅球、铁饼等负重训练,不宜作为18岁以前少年的经常训练项目,即使过了青春发育期,也不适于进行这类运动,以免影响身高的发育。精神因素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近20年来,世界各国的平均身高每10年增长1厘米。人类的身材出现了一代更比一代高的趋势。据数据报告:近30年来,日本14岁的少年平均身高增加了8.2厘米,但2010年19岁青少年比中国19岁青少年要矮2厘米;瑞典从1851年到1931年的80年中,军人的身高从166.6厘米增加到174.1厘米,增加了7.5厘米,荷兰在1858年义务兵平均身高是163厘米,现在荷兰人身高增长最为显著;原苏联对18世纪军人的骨骼进行测量,发现在过去250年中,士兵的平均身高增加了20厘米,达到了175厘米。我国在经过社会动荡的文革后的近20年里,18~25岁的城市青年,男子平均身高增加了2.3厘米、女子增加了2.15厘米。

178 评论

angel小芋头

还会长的 大概到20就不会再长了 现在要注意补钙 多做体育运动 有助于拉伸骨线

85 评论

迪夫米米

楼主是男生吗?? 如果是,那楼主还有很长时间会长的,因为男孩子会长到19或更长有些人20多了也有长的。所以楼主不用担心,如果你对身高很在意的话,或者不满意那你就到医院检查骨骺线,如果骨骺线没闭合那你就让医生帮你,医生会告诉你该怎么怎么做。我建议你跳绳,这是最好的长高运动,我以前跳了1年长了11厘米 记得那时14-15左右吧。虽然现在我的身高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跳绳绝对有好处。对了!如果楼主是女生 那你的长高时间剩不多了,女生一般16就已经停了也许还能长,但是我还是建议跳绳,还能减肥,对吧。希望你能在长,那么祝愿楼主能实现长高梦,再见。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健身方面的论文开题报告

    谈谈如何通过体育运动促进身体的健康.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预防疾病。对于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现代的大学生来说,适当地进行身体锻炼是

    起名字哈烦躁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高血压与肥胖因素关系研究论文

    在医学领域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血压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血压医学论

    麻辣宝宝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简单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检测系统软件,有免费试用哦修改秘籍,非淘宝 谷歌“免费论文检测”

    o0大鹏0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简朴的议论文素材

    1、《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

    qingqing82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研究身高的论文

    从医学角度看和现在是一样的,要说古人和现在的人身高差别,最少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以前。但那时人的身高比现在人矮。

    旺泰纺织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