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1

瞪样的胖子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omoyasaki

已采纳

所谓的中国奇迹就是美国和世界各国消费了中国过剩的生产力,让中国转了钱。中国奇迹不可延续,因为次贷危机以来,欧美各国的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而中国因为通货膨胀,汇率高估等原因,她的制造业正在失去竞争力,进而被第三世界国家所取代,而中国还没有形成别的在世界范围内无可取代的大型的经济优势。时间会改变一切,阵痛可能会有,长期看不清楚。

83 评论

赫拉克里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从70年前的不足500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规模扩大了超1800倍,GDP在世界的占比从70年前的微不足道跃升至2018年的近六分之一.一言以蔽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因何而来?要科学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仅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自身因素,还需要从思想武器,政治保证,制度保障,发展力量,发展动力,发展方式等具体环节中进行经验总结。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有三个重要的基础动力,这些动力和二战后促使日本经济崛起,以及“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韩国)在上世纪陆0年代到吧0年代经济腾飞的原因是一样的。它们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一套运作良好的市场机制,以及经济发展正处于早期阶段从而给予经济更多上升的空间。下面依次详述这些动力:一、人力资本的含义是人在社会上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的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人力资本的素质是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不是一0年或者二0年能够塑造的。经济学家已习惯用受教育的时间来衡量人力资本的中国,但这样的方法并不准确,因为它未能把职业道德和人的创造智慧考虑进去,而这些是文化传统熏陶的结果。这些特质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继承和完善,有一部分是通过家庭教育得以传承。 对于中国工人的技术,我们通过古代青铜器、丝绸刺绣、瓷器和明代家具就可见一斑,更不用说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的精妙。中国毫无疑问拥有相当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其他国家如日本、德国、韩国、新加坡和美国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一些国家未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本短缺。二、第二个动力是一套运作良好的市场机制。中国在一9漆吧年改革开放之前有同样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但还没有市场机制,因此未能迅速发展起来。市场机制能够让优秀的人才通过辛勤工作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财富。市场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因为劳动有偿而得到充分激发,也因为资源根据市场供求原理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得到有效配置。中国政府把经济机制一步一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这一点上他们功勋卓著。我在我的书《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005年)中详细记录了这一转变。但是,市场机制如果没有中国的人力资本,也不能成就这样快速的经济发展。 有些人指出中国市场机制的许多缺点,如银行体系和法律制度,但这些制度在不断改善。必须说明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时,经济也可以得到迅速发展,这充分表现在中国过去三0年的历史经验中。此外,即使政府不采取行动,经济体制本身也可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得到改善和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纪吧0年代应国民经济的需要而兴起的乡镇企业的成长过程。市场经济体制也可以生成其他的市场机制。今天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上世纪三0年代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都是在没有政府参与的情况下诞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资本和市场机制的互动。如果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市场竞争,而且能者会胜出,那么市场机制就能运作良好。但是平等机会往往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无法实现,因为成功人士的孩子必然拥有更好的机会。而中国社会在一9漆吧年改革开始时大多数公民有几乎相等的机会。都能白手起家,没有人可以继承财富而得到创业资本。所有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读大学或研究生,更有能力和更努力工作的人会被选入大学或研究生院。我在上世纪吧0年代还帮一些优秀的研究生进入北美的研究生院,他们中很多人就来自贫穷的家庭和农村。 三、第三个有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是发展中国家和最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这使发展中国家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迅速发展起来。 综上所诉,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因为这三个经济引擎会继续发力。随着技术差距缩小,中国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但在至少未来一0~一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经济每年增长速度仍将高于吧%。

238 评论

母婴家居学院

韦森近日在深圳召开的一次理论研讨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再次重申他在2008年出版的《中国的经济制度》中的观点──县级政府间的竞争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本原因。会上,还有不少国内和国际的华人学者对张五常教授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证明。 这一观点的基本论证理路是:1989年之后,中央迅速把经济权力下放到县级政府,导致县与县之间在发展经济上进行激烈竞争。每一个县政府,都像一家公司,为了地方的GDP快速增长,拼命招商引资。投资者向当地政府购地建厂,卖地收益的四分之三归县,四分之一上缴。厂建成投产后,增值税四分之一留县,四分之三上缴国库。张五常教授认为,这种中国独特的租税合约分成制,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激励,导致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发展经济积极性。他同时认为,这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本原因,并自信这是他的一个天才理论发现。 在之前发表的一篇“地方政府竞争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因?”的专栏文章中,笔者已经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均把GDP增速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行政绩效的一个主要指标,确实在中国各地之间形成了一种政府间经济绩效的竞争机制。在这种“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下,各级和各地政府都在大搞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大搞开发区,并且大搞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结果,中国的各级和各地政府,均成了当地最大的“经济发展总公司”。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快速增长,这显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同意张五常教授“分成合约理论”的县级竞争说。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好还是回到现实中,仔细观察和思考一下到底是谁在推动各地乃至每一个县的经济增长的?从形式看,县政府作为本地的一个建设者,它要盖大楼、建广场、修马路、设公园、搞绿化以及兴建各种新的公共设施,这无疑是各地GDP快速增长的一个贡献因素。但是,这种政府投资和建设项目显然不是各地GDP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与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实体部门和制造业的增长一样,过去20多年来,那些GDP快速增长的县,首先且主要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尤其是那些与出口直接相关的制造业的快速增长。除个别矿产、旅游胜地和边境贸易县之外,这几乎没有例外。 如果过去30年中国各县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实体部门和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所造成的话,那么,到底是谁来做实业、做出口,开厂雇工招人生产产品?显然不是县政府本身,而是地方政府竞争中引来各类企业和企业家,包括外资(包括港台资本)、外省和外地企业家,以及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的一些本地企业家。“商”和“资”是“招”来的,是“引”来的,不是来自国外,就是来自国内其它地方。现在从某个地方搬来了这里,不去那里,在整个经济总量的汇总中,应该差异不大,差异也只是开办的新厂的生产和销售。那么,这能解释全部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么?显然不是县级竞争模型所能全部解释得了的。即使是自己在本地自发成长起来的企业,也不在他的租税分成制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型中,那又怎么用这种合约分成的理论程式来解释整个过去30年的经济奇迹? 当然,必须看到,自1989年实行分权制改革以来,县级竞争无疑是中国经济这些年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那些“百强县”,恐怕更是如此。但是,即使我们承认这一事实,也有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按照张五常教授的合约分成制解释理路,现有的县级财政体制安排只能是各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个促进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倒是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引进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制,加上我们赶上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全球化浪潮,才导致我们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和企业集团迅速崛起。由此来看,县级竞争的租税分成制合约安排,最多是提供了一个“笼子”,一个“窝”,至多是一个温度“孵化器”,而它本身既不是“鸟”,也不是“蛋”,更不是那种能无中生有的孕生经济奇迹的“魔瓶”。由此来看,即使县级租税合约分成制的理论模型是多么天才的理论发现,最多只是部分解释了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县快速增长的“体制环境”原因,而根本解释不了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本原因。 第二,要看到,尽管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内陆的一些百强县等经济发达地区对这些年中国的GDP快速增长有贡献,但是,在过去30年中,相对于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来说,县级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出口业和基建还只是贡献了很小的一部分,而过去中国GDP总量的扩张主要还是来自上海、深圳、北京、天津、广州、重庆、青岛、大连、南京、杭州等等一些超大城市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城市基建等快速发展,以及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高铁、通讯、电网、矿山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和兴建,这些才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和构成部分,而不是一些县级经济。这也不是张五常教授的县级租税分成制的合约理论所能涵盖和解释的。 (本文作者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和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学术著作主要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经济学与伦理学》、《经济学与哲学》、《经济理论与市场秩序》、《经济学如诗》、《思辨的经济学》以及《市场、法治与民主》等。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333 评论

相关问答

  •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论文

    全球经济一体化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就是从经济领域的一体化起步的。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

    天真真切切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中国奇迹的论文题目

    1.《中国,如鹏腾飞而起》 2.《深藏功与名,灼灼爱国情》 3.《怀拳拳爱国心,做时代弄潮儿》 4.《国之强健路,吾辈当自强》 5.《以国为国,以国为家》 6.

    凯凯妞妞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崛起的原因论文

    中国崛起的根本原因:中国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数百年救亡国、老一辈们用心血换来的、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战争、在历史的推动下、只有共产党才可以救中国,成立了共产党领

    黑糖丸子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战役期间的中国奇迹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大家族dj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主题的论文

    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从全球通胀升温不止到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首次负增长,贸易出现大幅度下降。在全

    幸福的小萝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