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55

流虹星607
首页 > 学术期刊 > 狂犬病对人类的危害论文参考文献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卷毛咕咕

已采纳

导致死亡,100%的死亡率。

139 评论

Jingelababy今

狂犬病发作时死亡率是100%,现在并没有什么治愈的方法,只有在潜伏期时尽早进行支持治疗

340 评论

大大大华哥呢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出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1997年起,我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也能传播本病。外貌健康而携带病毒的犬等动物也可起传染源的作用、感染人类。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直接感染他人者甚少。 人狂犬病基本上是因为被唾液中含病毒的狂犬病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不能穿过非破损皮肤,如果皮肤受到抓伤或擦伤,被狂犬病动物舔一下都是很危险的。唾液中含病毒的犬等动物用舌舔人的黏膜、口腔、肛门和外生殖器黏膜和皮肤也可造成感染。实验动物可经食入含病毒的食物受染,也可经肛门受染。狂犬病毒也可经气溶胶而传播,因此,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狂犬病患者或进行狂犬病毒有关实验时,均应进行呼吸道隔离。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中发病较多。从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病例看:男性约占65%—70%;不同年龄组发病数不同,0岁—7岁的儿童约占17%,8岁—19岁的青少年约占23%,20岁—60岁年龄组约占50%。由此不难看出,狂犬病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某些职业如兽医、野外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有较多危险感染狂犬病。 人被带毒的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视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而潜伏期有所不同。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口又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日,咬伤四肢远端伤口轻者,潜伏期较长,可至几年、十几年。 人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为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步骤。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对家养犬进行登记,给予预防接种。对狂犬、狂猫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等应设法捕获隔离10天。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食肉。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伤口必须用肥皂水或清洁剂全面冲洗,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围神经。冲洗后必须用酒精棉、碘酊或0.1%季胺盐溶液(伤口无残留肥皂水时方可使用,因为这两种物质相互中和)消毒。条件理想时,伤口应暴露24小时到48小时,防止病毒穿入神经纤维。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伤口缝合或包扎应尽量避免,如果必须缝合最好在疫苗接种同时给予特异性抗血清。

197 评论

typical2006

这种病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果小孩子得了狂犬病,孩子就会神志不清,会突然发疯,在发病之前的征兆就是,有异常的行为,会想撕咬东西,还会发疯。

230 评论

堕落的胖子

狗、猫等宠物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但同时它们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狂犬病,由此引发的死亡令人闻风丧胆。那么,狂犬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并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或唾液而传播。如果人在感染之后没有获得及时治疗,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

狂犬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狂犬病发作的患者会表现很多异常的行为,事实上,这种疾病可能是狼人、吸血鬼和僵尸的传说来源。之所以这些症状令人不寒而栗,是因为狂犬病毒会攻击人的神经系统。如果狂犬病毒进入人的脊髓,它会迅速地转移到人的大脑中,并在那里繁殖。

狂犬病发作的最初症状可能是四肢刺痛,并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之后,表出现的症状因人而异,可分为瘫痪型和兴奋型。瘫痪型的比例占30%,此类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麻痹和昏迷。

相比之下,兴奋型更为常见,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焦虑、亢奋或者其他奇怪的行为。一般而言,把人咬伤的狂犬病动物大都是这种兴奋型。不管怎样,两种类型的狂犬病发作最终都会导致死亡。

也许狂犬病的最具标志性症状在于害怕水。狂犬病可以通过唾液传播,这种病毒不仅会增加唾液的分泌,而且还会引起喉咙疼痛,使之吞咽困难。所以狂犬病动物会开始流口水,这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因此,能够吞咽或者用水清除一些唾液可能有助于减少传播。然而,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多数感染者都会发展出“恐水症”,他们会对水产生极大的恐惧,无法饮水,甚至听到流水声也能引发严重的咽肌痉挛。

如何治疗狂犬病?

如果被狂犬病动物咬伤后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那么很容易预防。但被咬后没有及时注射疫苗,一旦开始发作,致死率几乎高达百分百。

然而,最近有医生声称把狂犬病患者陷入昏迷之后,治愈了他们。虽然这种疗法是否真的有效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但背后或许有什么原理让这些患者活下来。

如何防范狂犬病?

由于狂犬病的不可治愈性,我们还是要以预防为主。猫、狗等宠物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样不仅能保护人的安全,也能保护宠物自身的安全。另外,我们也要远离野生浣熊和蝙蝠,这些动物往往携带着狂犬病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大多数是儿童。这些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狂犬病狗引起,所以给宠物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好和最廉价的方法之一。

269 评论

诗诗雨天

狂犬病毒潜伏期为10天到20年不等,在发病时未找到治疗方法.发病时死亡率百分之百.但是在医疗事业发达的现在,只要按疗程注射疫苗即可.

134 评论

就是不高兴

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狂犬病在发病前的征兆有: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

147 评论

谁的吴邪

狂犬病的致死率是百分之百,也就是如果一个人确定出现狂犬病的症状,被诊断为狂犬病,结局就是死亡。在发病前的2-4天会出现前兆,主要是全身不适、乏力、厌食、疲劳、头痛、发热等不典型的症状。

236 评论

蛋蛋徐要发疯

引言:狂犬病对人的危害非常大,如果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而且没有注射疫苗,只要狂犬病发病死亡率是100%,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办法能够治愈狂犬病。而且狂犬病发病之后患者会极度痛苦,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缓解,将会在痛苦中死去。狂犬病的发作会有低热,恶心,头晕,头痛,烦躁失眠的现象,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全身出汗。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狂犬病患者晚期会逐渐进入安静状态,此时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下来,并且会出现迟缓性的瘫痪,以肢体瘫软为主。麻痹可能是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被咬肢体的部分更为严重,眼肌面部肌肉以及咀嚼肌可能会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

狂犬病目前在全球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能够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就是在被犬猫咬伤之后,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24小时之内注射完第一针,并且按照相应的时间注射后续针次。狂犬病一旦发作致损率是100%,在饲养宠物的时候也要注意与宠物接触,不能够被咬伤或者舔食自己以破损的伤口。

131 评论

相关问答

  • 检测伪狂犬病毒的论文

    给你贴一个吧,不知道你能不能用:当前猪高热复合症的治疗方法及预防对策近几年,猪的高烧不退,即所谓的猪“高热复合症”发生较多,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以致许多猪场

    吃货kumik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研究论文

    酒肯定是有酒精含量比较高的,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白酒含有对身体有害的致癌物质!大家还是少喝为妙!白酒中有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我们也

    华鑫绿创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论文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却使

    快乐Angels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狂犬病

    预防医学研究毕业论文 医学就是处理及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预防医学研究毕业论文 ,欢迎阅读。 浅析预防医学研究的现状及

    青柠果茶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犬与人类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听说狗比人类聪明

    莎拉波哇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