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6

甜甜起司wasabi
首页 > 学术期刊 > 营养学研究前沿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豆包么么

已采纳

太高难度你应该发表到大学的论坛上去

178 评论

爱逛DP的小吃货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但蔬菜又是易于富集硝酸盐的作物,人体吸收的硝酸盐80% 以上来自于蔬菜[1]。故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硝酸盐对人体没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但进入人体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它可与人体血红蛋白反应,使之失去载氧功能,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造成智力迟钝[2]。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人类摄取的其它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等成分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pH=3)形成强致癌物—— 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3]。因此,硝酸盐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学者对蔬菜硝酸盐积累及其控制途径进行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单位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以及如何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影响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很多,与蔬菜的种类品种有关,与水分、温度、光照有关,也与施氮量、氮肥种类、施氮方法等因素有关,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减少蔬菜硝酸盐含量,一是要进行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种类、数量,掌握好施肥方法等。二是调节水、温、光等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植株根系对NO3-的吸收速率,降低其吸收量,进而加速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的目的。 2 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2.1内部因素 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内部因子主要包括:蔬菜种类、品种、部位和生育期,这些因子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控制[4]。 2.2.1 蔬菜种类不同其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现在研究证实,不同蔬菜种类的硝酸盐含量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根菜类> 叶菜类> 瓜类> 茄果类。 2.2.2 同一种类蔬菜不同品种硝酸盐含量也不相同,如莴苣Bellone品种叶片中硝酸盐含量为2878mg/kg,而Tornade品种硝酸盐含量仅为123mg/kg,2个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十分悬殊。 2.2.3 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根>茎>叶>果;叶柄>叶片;外叶(下部叶)>内叶(上部叶)。 2.2.4 生育期对于菠菜而言,其体内硝酸盐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随菠菜生育期推进其吸收土壤硝酸盐能力下降,或随植株增大硝酸盐相对量降低造成的。因此菠菜不宜提早收获。 2.2外部因素 蔬菜积累硝酸盐的过程也受外部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水分、光照、温度、栽培措施等显著影响[5]。 2.2.1光 光照对植物体内的硝酸盐代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决定植株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光照强度、光周期和光照持续时间均影响植株硝酸盐含量。在低光照强度下,植株积累大量的硝酸盐, 而在较高的光强下,硝酸盐的积累减少[6]。光照影响植株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原因是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光照强度的调节,而且光照正常条件下, 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长量大,吸入的硝酸盐被稀释而不致累积很多,同时光合作用可提供硝酸还原的能量,使之转化为铵态氮,因此也有利于减少硝酸盐的累积[7]。 2.2.2 温度 温度高低影响植物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对硝酸盐的吸收也加快,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NRA也随之提高使植株体内硝酸盐积累减少。温度降低,根系吸收硝酸盐能力减弱,同时,NRA也因温度降低而减弱,以致硝酸盐积累增加[8]。 2.2.3 水分 硝态氮的吸收、运输与水分运动密切相关。质流是水分驱动的物质运动,而质流对作物吸收硝态氮的贡献率达70%-90%。蒸腾作用的持续进行,使溶解于水中的硝态氮向植物体内各处移动,分布于不同器官的组织内部及外部空间的水分中。另外,硝态氮的代谢也离不开水分[9]。 2.2.4 氮肥供应 大部分蔬菜为喜硝态氮作物,于是人们为追求高产而盲目追施硝态氮肥,而NO3-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不能及时被还原。另一方面,施肥方法不当,基肥不足,追肥次数偏多,导致硝酸盐积累增加。 3 降低硝酸盐含量的控制途径和措施 综上所述,有关影响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物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要有效降低硝酸盐的积累首先要分析研究对象所特有的影响因子,针对主要因子通过明确的调控措施,达到降低硝酸盐积累的目的。 3.1 施肥措施 蔬菜硝酸盐严重超标,除了与蔬菜的种类、品种、遗传特性不同有关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施用化肥,超量施肥,重施氮肥,没有均衡的控制和调节土壤肥力。控制蔬菜硝酸盐过量残留的措施是,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少施化学氮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因为有机肥矿化速度慢,不会导致硝酸盐在植株体内明显积累,并能提高蔬菜的产品质量和口感度[10]。 3.1.1 合理施用氮肥 ⑴搭配施用不同形态的氮肥 邱孝煊等报道,每公顷氮素用量450Kg,空心菜中硝酸盐含量,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施氯化铵的空心菜硝酸盐比其它化学氮肥低10%以上,这与氯化铵中的Cl-能抑制硝化作用有关。李海云等报道,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不同影响硝酸盐的积累量,经多种蔬菜试验表明,NH4+-N所占比例越大,NO3-含量降低越明显。其原因在于NH4+被植物吸收后立即参加含氮有机物的形成,而NO3-则要先还原,后一过程需消耗额外能量并在相应酶系参与下进行。因此,施铵态氮肥可使蔬菜硝酸盐含量减低。朱祝军等研究的结果是,对不结球生长的营养液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mmol/L)比例以1:1为最佳。[11] ⑵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养分,且需要量在各元素中居首位。任祖金等报道,偏施和滥用氮肥,是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提出300Kg/hm2为氮肥用量的临界值。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能降低硝酸盐的富集。 ⑶严格掌握氮肥的施用方法 氮肥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氮素挥发,延长供肥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早施则利于蔬菜植株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还应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条件、气候条件等灵活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其硝酸盐含量是不断变化的。据研究,随着氮肥追肥时间的推移,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对蔬菜来讲,追肥的时间应安排在采收前30天,追肥的原则为“少量多次”[12]。 ⑷控制氮肥施用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追氮后8天是蔬菜收获上市的安全始期,随着时间延长,硝酸盐累积具有明显下降趋势,至追氮后18天,蔬菜体内硝酸盐分别比始期下降21.9% ~34.7% 。因此,得出蔬菜“攻头控尾”的施氮技术模式[13]。 3.1.1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 菜田施用有机肥是一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提高产品营养价值的有益的农业措施。这是因为生物降解有机质是个渐进过程,养分释放缓慢,适合于蔬菜对养分吸收;土壤中有机质能促进土壤反硝化过程,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态氮浓度。和氮肥相比,施有机肥能降低蔬菜50% 的NO3-的积累量 。据此,要广辟肥料,确保蔬菜生产对有机肥的需求。但有机肥施用量过大,也会引起蔬菜中硝酸盐的大量积累,菜田有机肥施用量最大限量为60t·hm2。 化学氮肥与厩肥、土杂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通常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为l:1;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100天以内的短季节蔬菜为l:0.2:0.5,长季节蔬菜为l:O.5:0.6。[14] 3.1.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重要措施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呈正相关,磷、钾肥的施用量则与之呈负相关。这是由于:钾在植物体内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钾的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从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蔬菜中K含量每递增0.1% ,NO3-量下降33.O% ;磷是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NO3-的还原和同化。高祖明等指出,N、K比过大是造成叶菜NO3-积累的重要原因,且缺磷比增氮更易引起叶菜组织内NO3-积累。因此,在蔬菜生产上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达到平衡施肥。这样,不仅能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而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15]。 3.1.4 叶面喷施微肥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于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有一定的效果。蔬菜收获前lO天,叶面喷施微肥,能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前1天用草酸、甘氨酸等喷洒,可明显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锰等微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有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钼和锰元素在植物体内参与硝态氮的还原过程,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部分,锰是多种代谢酶的活化剂。对蔬菜叶面喷施钼肥和锰肥,能激活蔬菜体内的硝酸还原酶,从而使蔬菜体内硝态氮的还原同化量超过其吸收量,降低蔬菜硝酸盐的含量。 叶菜类不能叶面施氮肥。叶面喷施直接与空气接触,铵离子易变成硝酸根离子被叶片吸收,硝酸盐积累增加,又不耐贮存[16]。 3.2 改善生态条件 3.2.1 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时间 保证正常光照,是硝酸盐在植物体内同化并降低其浓度的决定条件之一。露地和保护地条件下光照强度降低20% ,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加150%; 强光照下可使菠菜的硝酸盐含量较之弱光照来得低。正常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长量大,吸入的硝酸盐可被稀释而不致积累太多,同时还促进硝酸还原酶的合成,程高其活性,并为硝酸还原提供能量,因此有利于硝酸盐含量的下降[17]。 3.2.2 改善土壤水分供应状况 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充足时,蔬菜的生长量可提高109.9%~174.8% ,而硝酸盐含量却降低19.4%~ 25.0%,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也明显降低。因此,在蔬菜生产中应注意水分管理,避免由于缺水造成水分胁迫[17]。 在干旱情况下,蔬菜的硝酸还原酶的合成受阻,分解加快,硝态氮积累显著增加。因此,在收获前几天进行灌水,可使硝酸盐含量下降。 3.3 配合使用氮肥抑制剂 为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盐的含量,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氮抑制剂来抑制土壤硝化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减少土壤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目的。在现有的氮抑制剂中,使用效果较好的首推双氰胺(DCD)。在氮肥中,添加10~20%的双氰胺与单施尿素相比,可使青菜茎叶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0~30%。将双氰铵与碳铵一起施用效果更佳,可使叶柄和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减少25~45%。[18] 因此,蔬菜在施用氮肥时,应按纯氮量的10~20%添加双氰胺,与化肥拌匀后施用,控制硝酸盐积累的效果最佳。 3.4 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 由于硝酸盐积累存在遗传差异,所以选育低积累的品种被认为是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硝酸盐含量已成为育种的1个重要目标。国外有育成硝酸盐富集力弱的菠菜新品种的报道,但国内目前还没有选育成功低积累的蔬菜品种。随着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遗传规律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选育低富集硝酸盐品种必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3.5 调整收获时期和时间 由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蔬菜硝酸盐含量不同,一些蔬菜生长前期大于后期,所以,适当晚收有利于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降低幅度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另外,光照、温度等外部因素对蔬菜硝酸盐积累也有明显影响。因此,生产中应根据1d内温度和光照变化的节奏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同时应根据光、温等条件的季节变化以及蔬菜生长发育进程确定适宜的收获时期。[20]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目前,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问题已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而且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缺乏控制效果好、简单易行的方法。一些控制硝酸盐积累的措施目前还很难用于生产实践,另外一些方法控制效果不太明显,还有一些方法或观点虽在理论上成立,但目前还没有取得应用成果。我国目前蔬菜生产条件及农民的科技水平,特别是目前国内生产者对产量的追求以及消费市场对供应量的要求决定了在短期内难以显著降低氮肥的施用量(氮肥是蔬菜体内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因此,不降低氮素投人,如何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这一研究目标,从营养互作,水氮互作等营养生理以及代谢方面出发进行NO3-的转化的基础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由于蔬菜种类繁多,遗传基础及适宜生长条件、同化利用硝酸盐能力差异较大,所以,无论是关于硝酸盐积累过程的基础研究还是控制措施的探讨均要有明确针对性。 5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施肥措施、改善生态条件、使用抑制剂、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蔬菜品种、调整收获时期和时间等,对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有很大的作用,应该对菜农加强宣传,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来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累积,既使菜农节约肥料成本、增产增收,又减小对消费者的危害。

156 评论

liuyanfei045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营养健康与饮食的关系了。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论文篇1 摘要 现代社会,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饮食和营养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社会大群体里,大学生这个群体也以其人数的逐渐庞大、身份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其中饮食与营养是关注度较高的方面。大学生的生理特点、膳食营养特点以及针对以上特点应该采取的饮食策略等等,都是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健康身体和美好前程必须考虑的事情,而这也需要每一位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 生理 饮食 营养 健康 前言 平时,我们总能看到关于 儿童 、中年人、老年人营养健康的分析与建议,却鲜见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饮食营养的探讨。但现在,对于大学生饮食营养的探讨也慢慢多起来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目前大学还是精英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发展就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大学生饮食存在着问题,因为有问题,所以会去探讨,探讨,就有可能发现更大的问题。大学生在饮食和营养上究竟有怎样的一些情况呢?且听慢慢道来。 正文 一、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大学生,一般年龄是18岁至25岁。青春期,是指个体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一般是在10~20岁之间,从这一个概念出发,大学生普遍是处于青春期的后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身体外部基本发育成熟,男的更结实,女的更丰满; 2、身体内部各器官机制如呼吸、神经系统发育渐趋稳定; 3、身体各部分系统机制都达到最佳水平 4、性器官发育成熟。 这一时期是生长发育最为完善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较为复杂。虽然身体各方 面相 对于青春期里长身体阶段已经发育成熟,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更多的营养,同样是需要的,大学生需要营养去维持这样一个身体完善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动力去支持平常身体器官的运行,这动力来自于能量和营养,因此更需要日常饮食的摄入,获得合理的营养。况且,大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群体,是处于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地位,面临着艰巨的学习任务,在脑力和体力两方面都要求严格,思维能力活跃而敏捷,是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其营养状况的优良以及是否懂得科学饮食将直接关系到进入社会后的工作能力。因此,注重饮食、注重合理营养的摄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的营养需求 根据以上对大学生生理特点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同样需要很多的营养。那具体有哪些呢?我结合我平时的生活和观察到的情况一一来分析一下。 1、糖、脂肪、蛋白质 这是生活中的每一个都需要的营养物质,但大学生对它们的需求,我觉得会更大。大学生学业繁重,经常熬夜,大部分人不仅忙自己的专业学习,有时候也会忙各种社团组织或自己去学第二专业,有时候还得出去实习,经常往返于学校和实习地之间。对于这些情况,如果没有充足的精力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大学生首要的就是能够提供能量、补充能量的营养,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当然就是糖、脂肪、蛋白质了。人体依靠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供给能量,维持日常生活的运行。 2、钙、碘、铁等矿物质 上面也讲过,大学生还是处于青春期后期,身体还在成长,钙和碘元素对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和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只要是人,一缺钙就容易出现痉挛等症状,缺碘则易导致甲状腺肿大。因此,不仅仅是大学生,对于其他人来说,补充钙、碘都是非常重要。铁的缺乏在女大学生中较为多见,因为生理特点而造成的血液损失,使得身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多,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所以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注意铁的摄入。 3、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否摄入充足、合理同样影响着一个人身体的好坏。我们除了平时要及时补充水以外,在某些特殊时期,也要注意水的摄入,如:熬夜。熬夜对大学生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你可以偶尔熬夜,但在熬夜中请注意多喝些白开水,因为熬夜是很容易缺水。还有,运动过后最好也是多喝些白开水,但不可一停止运动,马上就放口大喝,要等身体缓下来,再慢慢喝。 4、维生素A、B2等维生素 如果你站在讲台往下看,你会发现整个教室的人,有超过三分之二是戴着眼镜的,就算没有戴眼镜的,多少都是有一些近视。当代大学生学习繁重,每天就是埋头在那写写、看看,根本不懂得用眼要适度。甚者是对着电脑7、8个小时,在那玩游戏、煲电视剧,中间一点也没有休息过,而且,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玩一玩,看一看,近视问题就更加严重了。所以,大学生保护眼睛迫在眉睫,除了日常及时让眼睛休息之外,摄入一些对眼睛有益的维生素也是必须的,如:维生素A、维生素B2,这些维生素都具有保护视力的功效,我们应该多注意。 5、卵磷脂 这里为什么要特别提出卵磷脂呢?因为它对大学生来说真的很重要。大学生应付考试、考证多,想、记的事情多,要兼顾的事情也多,经常会用脑过度,出现头痛、 记忆力 衰退等问题。卵磷脂是构成神经细胞和脑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如果你是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就要注意对卵磷脂的摄入。大学生是典型的脑力劳动者,非常需要卵磷脂。 以上就是我 总结 的大学生对营养的大概需求,但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需要的营养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像维生素、矿物质等,还有很多种类是我们必需的,这里只是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着重点出来而已。 总结出大学生对营养的需求,就要对症下药,一个字——补。但是,在怎样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学生在饮食方面存在的不良习惯。因为如果只是一味地补,而没有 反思 自己的饮食习惯,到最后也是徒劳的。 三、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饮食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不过近来国内不少学者对不同区域大学生的饮食和健康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所得结果令人深思。孙建华等[1]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大学生的饮食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体格状况不容乐观;主食量不够,种类单调,缺乏身体健康发育所必须的粗粮;不重视早餐的情况严重,挑食、偏食等现象也令人担忧。 张有平等[2]对我国西南地区的28个少数民族的13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食以米饭为主,且存在挑食行为、偏食行为和按自己嗜好饮食;31.7 %的大学生经常伴有牙龈红肿和瘀血,58.1%的女生经期不正常,43.2%的学生存在缺铁性贫血。 200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黄艺敏、陈海萍对广东省10所高校的326名学生的饮食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3]中,所记录的调查结果,均反映出当前大学生膳食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营养知识,饮食习惯不科学,膳食结构不合理。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也发现自己以及身边的很多同学在饮食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不吃早餐就去上课,或为了睡懒觉就省掉早餐; 2、为了减肥而节食,为了玩游戏、看球赛、书而草草完成进食或干脆不吃。 3、在各类聚餐中暴饮暴食,肆意喝酒; 4、经常光顾路边小吃、小吃街、大排档,没有顾虑食物是否卫生、安全; 5、经常吃宵夜,吃饱后就睡觉; 6、食物乱搭配地吃,不知道哪些食物是不能搭配吃的; 7、以零食作为正餐; 8、喜欢吃零食,随手就一包零食拿来吃; 9、饮食口味重,经常吃辣的、咸的食物,不喜欢吃清淡的东西。 四、大学生科学饮食的策略 人家说:“前世的因,今世的果。”而在大学生饮食问题上,同样会导致“现在埋下的危机,将是未来爆发的祸患。”你现在不好好注意身体,没事,你还年轻,等到你五六十岁的时候,你就后悔了,就知道当时的自己有多么愚蠢,竟这般折磨自己的身体。又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养生的地方。”没错,不仅是老人要养生,大学生也要养生,因为大学时期是人身体的黄金时期,这时养好了身体,将获益一辈子。既然大学是个养生的地方,就别浪费它了,好好养养自己的身体,所以我将为大学生养生做以下规划: 首先,是从一日三餐规划起: 1. 早餐 前面也说到,早餐非常重要。而要吃好早餐,对餐前活动、营养量、主副食品搭配等都要予以重视。理想的做法是,起床后先做些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可增食欲,有助消化。最少活动30分钟后再吃早餐。结合大学生的现状,假如早上第一大节有课,而且起床时间又偏晚,我们完全可以在小卖部或饭堂买完早饭后带入教室,当然注意教室的卫生是不容忽视的。除此之外,早餐中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吃早餐宜"热食",以免伤胃伤身,因此很多同学喜欢一大早喝蔬果汁的习惯事实上是不科学的。二、早餐前喝两杯凉开水,有润喉、醒脑、防止口臭和便秘等作用。 2.午餐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由此可见,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人体内的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午餐热量应占我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以上。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可在米饭、面制品中间任意选择。副食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需要,种类的选择很广泛,如:肉、蛋、禽类、豆制品类、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相互搭配食用,也就是要吃些耐饥饿又能产生高热量的 炒菜 ,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从而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 3.晚餐 首先,晚饭不能吃得太迟:长期太迟易致泌尿系统的结石。一般来说大学期间做到这一点是容易的。其次,晚饭不能吃得太饱: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宵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晚餐时,主食与副食的量都应适量减少,以便到睡觉时正好是空腹状态。晚上要少吃寒性蔬菜如小黄瓜、菜瓜、冬瓜等。8点以后任何食物对我们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类最好只有一种,不可多种肉类,增加体内太多负担。最后晚餐后不要再吃任何甜食,否则的话,很容易伤肝。普遍存在的情况却是,大学生通常在11点之后睡觉,空腹之久容易伤胃,很多同学会选择吃吃宵夜,我的建议是选择吃一些水果填充,尽量少吃油腻的宵夜食物。而对晚餐后还要从事长时间脑力劳动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来说,晚餐少吃的原则或许是不适合的。否则到临睡时饥肠辘辘,就会影响入睡,甚至会从睡眠中饿醒,这会造成某些慢性胃肠疾病的发生。晚餐对于体质瘦弱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应该把晚餐作为他们补充营养的好机会。据营养学家研究,提高晚餐质量,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这与晚餐摄入的营养物质更利于人体吸收有关。 其次,是在平时摄食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食物搭配多样化 在饮食中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菜肴和主食,以确保各种营养的充分供给。众所周知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每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不同。目前大学饭堂的菜肴中营养素比较全面,都已包含在不同的菜肴中,但是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限,不可能在一餐中饮食全面,这样就很难保证营养素的充分供给,况且有一部分学生对喜欢的食品就胃口大开,对不喜欢的就嗤之以鼻,这样就更加难以保证比较全面的摄取营养素。因此,学生就餐时,应不断变换品种,保证饮食多样化。 ②三餐热量摄入均衡化 适当安排好三餐热量摄入的比例。有这样一句 谚语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目前大学生的热量供应基本达标,但三餐之间热量的分配也并非尽善尽美 ,三餐热量的摄入以早餐30%,中、晚餐各占35%的比例为好。 人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还包括铁、氟、锌、铜、钳、钴、铬、锰、镍、硅、碘、硒、锡、钒等十三四种。为了增强体质,怎样从“盘中餐”获得理想的元素呢? 一是常吃“粗食”。谷物的许多营养元素,集中在谷皮里。如出粉率72%的精制白面,仅能保留原小麦五分之一的“镁”和七分之一的“铬”。精制的白糖,只含有粗糖1%的镁,7%的络,无机盐比粗糖少三十倍。 二是不可“偏食”,人体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素,应该适量使用不同的蔬果、蛋类及肉类。 三是“吃菜喝菜汤”。做菜、吃馅常“挤”掉菜汤。岂不知,菜汤里富含植物细胞内宝贵的金属“钾”;菜本身反而成为“低钾菜”。缺“钾”对心脏、血压、都十分不利。所以,“原汤化原食”即吃菜又喝汤,是科学合理的膳食。 四是避免“以药代食”。自然食品的营养是均衡的,如果“以药代食”,过量的摄入某种元素——包括必需的微量元素,都会变得具有“毒性”,生命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还是应从“盘中餐”里去索取营养,不可滥用营养药物。 五是不吃“污秽饮食”。众所周之,重金属的污染,比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还要严重。因为农药等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尚可缓慢分解,净化“无毒”物质。而有毒元素却无法分解,进入人体后就会引起不良后果。因此,有毒元素污染过的饮食,要避免入口。 ③蛋白质供应优质化 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在体内不能储存,每天都必须摄入,因而必须保证蛋白质的供给。从调查数据看,目前大学生的蛋白质供应量普遍不足,组成上以植物性蛋白质居多,动物性蛋白质比例很少,且质量较差。因而在膳食中应增加富含蛋白质的原料做的饭菜,像瘦猪肉、鸡鸭肉、蛋类、奶类以及豆制品等。早餐可喝些豆浆,有牛奶更好。考虑到部分学生的经济状况,可多吃些豆制品,对补充蛋白质大有裨益。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 应达到70g供给量标准,其中动物性、豆类的蛋白质最好占三分之一以上。 ④脂肪摄入标准化 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量。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是人体重要的热能营养素。此外,脂肪中含有的磷脂固醇对增进大脑神经的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还有一部分脂溶性维生素,是供给维生素A、D、E、K的主要途径。因此,摄入的脂肪量应满足机体的需要。目前,有部分学生受“节食风”的影响,过分节制脂肪的摄入,有点谈“脂”色变,这是不可取的。而且现在学生脂肪的摄入量很少达到每天50g标准。所以要通过多吃些动物型菜肴或用植 物油烹制的菜肴的 方法 来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⑤维生素吸收丰富化 在饮食中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它们是调节体内生理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动物的肝脏,一些海产品,植物油等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来源;而蔬菜水果则是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有些维生素,譬如VC,在烹调过程中极易受到破坏。所以,学生在选择菜肴时,应以富含维生素的瓜果蔬菜以及肝脏等为主,也可采取一些补救 措施 ,如平时多吃些(生食)水果蔬菜中含维生素多的如西红柿、黄瓜、菜青椒、红心萝卜等。 ⑥饮食安排合理化 应注意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安排饮食。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冬季宜吃温热性食物;夏季宜吃寒凉性食物;春秋两季也应区别对待。对于大学生,特别是一些女同学更应注意,冬天可多吃些以烧、炖、焖方法烹制的羊肉、狗肉、猪肉等;而夏天则宜吃些凉拌清炒等方法烹制的清淡食物,但要注意的是冬不可极温,夏不可穷凉。此外,应限制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除长期的饮食习惯外,辛辣酸性过咸食物不宜过食,否则会引起亢奋,易使神经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精神及情绪的极大波动,特别是禁止吸烟和喝酒,对浓茶和咖啡也以少食为宜。 最后,是要勤加锻炼,如果不喜欢运动,哪怕饭后二三十分钟去散步也好。有句话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句话多少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生命在于运动,再懒也要动一动。 结语 其实这么多的饮食建议还是要结合自身状况来采用,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营养摄入。现在的传媒很便捷,不是只是增加了我们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提高大学生爱惜生命和保护健康的主观意识,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营养是大学生身体发育的先决条件,必须强化科学饮食意识 教育 ,增加科学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改变当前的现状,不是仅仅靠大学生和同龄人的习惯改变就能实现的,我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大学饭堂的膳食问题,菜价问题,不良的饮食习惯的产生离不开饭堂这个催化剂。高校应努力创造适合学生身心特点而良好的校园 文化 氛围,创造营养健康教育的精神与物质条件。总之,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础,对正值生命力旺盛的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大学生自身应该腾出更多否定时间关心生命本身,关心自己的营养健康。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 关于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论文篇2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养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认为不仅要吃饱,还要兼顾营养,吃出健康和品味。对于一日三餐的要求也有了大幅的提高,食物的营养成分越来越精细。 但是现代人由于工作和时间长,一直坐着缺少运动,导致了越来越多 肥胖症人群、亚健康人群、 “三高”人群等的出现,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合理 的饮食。蔬菜,鱼、肉类,菌藻类食物都是保健菜的佳品。同时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地进行营养补 充,有益于身心健康。只有注重怎样吃才能养生长寿,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关键字: 饮食营养 健康养生 青少年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是国家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情感、交际等方面受到强烈的冲击。面对机遇与挑战、选择与放弃、动力与压力、自我实现与社会适应等种种矛盾,他们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自己又不正确对待,便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心里反应,引起消极的负面情绪和行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引导他们去怎样健康生活,因此,我们要自己调节身心。拥有乐观、开朗的胸怀是很重要的,培养良好的兴趣和 爱好 ,劳逸结合,工作量适度,同时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及抵抗力对于预防肥胖具有很好的作用。根据个人体质,选择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活动。 都是很好的体育项目。在合理饮食方面多食含钙、锌、磷、铁和蛋白质多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注意粗细搭配。限食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少吃盐及糖。 (一)生理特点 : 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身体代谢旺盛,骨骼、肌肉等器官、组织增长迅速,每天用脑时间最多,属于中偏重体力消耗。另外,每天都有一定的 体育运动 ,所以体能消耗较多处于发育时期要即使补充营养。特别是对营养素和热能的需求 。在热能方面 ,以中等体力劳动的l8~26岁,体重60kg的男生计算)每人每日需要热能12. 6mJ。人体所需热能来源于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素,合理营养要求热能的来源中,蛋白质占10% ~14%,脂肪占20% ~25%,碳水化合物占60% ~70%,1g蛋白质、1g脂肪、1g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分别可产生l6.7,37.6,16.8kJ。 (二)合理膳食: 同时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有许多人不按这个比例安排一日三餐,而是采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过饱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 早餐吃得好。据营养学家实验研究发现,早饭吃得好(如牛奶、鸡蛋、巧克力、麦乳精、营养面包等)的人,整个上午血糖水平均保持在正常水平,所以不论是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均感到精力充沛,效率很高。而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很差的人,在不到上午10点钟时血糖水平已降至正常以下,故感到体力不支,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另外,据统计长期不吃早餐或早餐不讲究者,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晚餐吃得少。晚餐吃得太多太好,容易影响睡眠,发生肥胖,甚至产生疾病。晚餐吃得多的人,身体必须要有较多的“精力”用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处理,使睡眠不好;人到夜间活动减少,睡眠时耗热最小,晚间胰岛素分泌比白天多,而进食过多又可促使胰岛素分泌,较多的胰岛素可使血糖较多地转化为脂肪,过多的脂肪堆积就会造成肥胖。 (三)合理安排用餐间隔: 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饮食卫生。三餐时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 (四)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 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要做到杂粮与精粮的平衡;干、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荤素搭配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种菜所含的营养素更为全面、合理。荤菜方面,既要有猪、牛、羊(任选其一种),又要有鸡、鸭、鹅,还要鱼类;素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和果类蔬菜都要有,还要配有豆类、菌类和藻类。总之,食物不要单一,一天内或一星期内达到平衡即可。 在膳食酸碱平衡方面,主食和副食平衡十分重要。纵观我国中医文献,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三个字来描述身体健康。"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绿色的食物蔬菜;繁体的"气"字里有米;"神"字的右边是在田地里种庄稼。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所以"精、气、神"三个字告诉我们不能不吃米,即不能不吃植物性食物。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为珍"之语,可见我们的先人从生活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 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另外,为满足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荞麦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当前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是十分错误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吃了过多的鸡、鸭、鱼、肉以后,会感到发腻,这就是"轻度酸中毒"的表现。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瓜、果、蔬菜是碱性食物;而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属于酸性食物。餐饮中应掌握酸碱平衡,两者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如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碱失衡,将严重影响健康。难怪古人诗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论文”

106 评论

康昱装饰

建议您进这个网页看看 希望您能采纳。谢谢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2022化学前沿研究热点论文

    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化学与科技论文范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化学与科技论文范文篇一 实用化

    蔓陀花主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化学前沿研究热点论文

    文章写出来要与众不同,理论依据要充分写出,干点要明确,坚持自己一定能行!一定OK

    稥油菋精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法学问题前沿研究论文

    如何写好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河北电大法律教研室 范晓峰( 2004年09月15日)要写好毕业论文,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论文.论文实际上是一种思想观点的表达,和一般的思想

    sheenashe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营养学研究前沿论文

    太高难度你应该发表到大学的论坛上去

    甜甜起司wasab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论文

    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示范 论文参考文献,相信是一个困扰了很多毕业生的问题,下面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篇《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示范》,供大家参考。 [1] 阿尔钦

    c阿c的鲁鲁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