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2

鹤顶红IF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上市公司投资分析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旺旺。

已采纳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财务报表分析,又称公司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 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外部的投资者来说,报 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 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概括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局限,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者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三方面分析了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从四方面提出了完善上市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 分析 Abstract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said that the company is based on financial analysis,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listed company, relevant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For external investor, statement analysis belongs to analyze the basic of enterprise, it is the historical data, dynamic analysis in the past is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in order to make the right investment decisions. Therefor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listed companies is analys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financial statements from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itsel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limitation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financial analysis, financial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 index method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limitations of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st four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from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1 第一章 1.1 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 上市财务报表的分析的概述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就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报表中的会计数据、资金流转、财务状 况和盈利水平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转化成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了解上市公司基 本面的重要途径。它是运用会计报表数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成果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1.2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1.2.1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是对企业偿还各种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能力的分析。企业偿还债务能力 的高低是债权人(银行、赊销供应商、企业债券持有者等)非常关心的,而出于企业安全性 的考虑,也受到管理者与股东的普遍关注。 1.2.2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和利润分配情况所做的分析,包括利润的分 析目标、构成分析和质量分析等。它是企业有关利益各方都关注的,股东关心企业能否获 得最大回报;债权人(特别是长期债权人)关心其本金和利息的收回能否得到企业盈利的保 障;企业管理者通过盈利能力来衡量业绩,评价得失。因而盈利能力的分析是各方关注的 焦点,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1.2.3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是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使用率和周转情况所做的分析,常用周转 率来衡量,资产的周转速度快,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性好,偿债能力强,受到债权人的关心; 而资产周转速度又与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得到股东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2.4 投资价值分析 对于投资者(股东或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一个企业或一种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是十 分重要的。短期投资者关心企业股利支付能力和股票市价,而长期投资者更关心企业的发 展能力。投资价值分析是为满足这些需求,为指导投资和评价投资行为所做的分析。 3 第一章 上市财务报表的分析的概述 1.3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1.3.1 单指标分析法 单指标分析法是从其会计报表中取得或计算的单独一个指标进行会计报表分析的方 法。 1.3.2 结构比重分析法 结构比重分析法是在同一会计报表的同类项目之间,通过计算同类各项目在总体中的 比重或份额以及同类项目之间的比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方法。因其通常用百 分数来表示,而且同类各项目均以同类总体做比例,所以又称为结构百分比分析法或共同 分析法。用这种方法编制的报表称为结构百分比报表或共同比报表。 1.3.3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会计报表中的主要项目或指标与分析者选定的比较标准做比较,确定 其差异,并据以判断、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方法。比较的标准或对象一般有计划数、 上年同期数、历史最好水平、同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等。按照不同的分析标 准.比较分析法义可以再细分。如按分析数据的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 较;按分析比较的会计期间,可分为同期比较和多期比较(纵向比较);按评价比较的对象, 可分为企业自身的比较和企业之间的比较(横向比较)。比较分析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 方法,它是很多其它分析方法的基础,在会计报表的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3.4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 度。因素分析法又分为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连环替代法和定基替代法等。 1.3.5 财务比率分析法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动用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并结 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它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间的相关项目,以比 率的形式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财务比 率分析法,主要包括:偿债能力比率分析、盈利能力比率分析、营运能力比率分析和股票 市价比率分析等。 1.3.6 综合分析法 利用财务比率进行会计报表分析,虽然可以了解企业各方面的财务状况,但不能反映 企业各方面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各种财务比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因此,在进行报表分析时,分析者必须对相关财务比率进行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全 4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毕业论文 面、及时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常用的综合分析法有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 第二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2.1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局限企业财务报表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导致财务分析与评价 的局限性,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常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1 财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对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会计报表的结果来源于基层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和计算。有时 候各部门会为了达到本部门利益,完成公司规定的各项生产指标,进行虚报、瞒报数据, 再加上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使会计报表的质量大打折扣。 2.1.2 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存 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 计的核算方法等, 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即使是两个同样的企业,也会得出不 同的财务分析结果。 2.1.3 会计估计的存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由于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 因此,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 的, 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率、净残值率, 这些都含有人为主观估计因素。由于 会计程序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则企业财务报表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2.1.4 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其一, 通货膨胀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产而言,当 物价上涨,其实际购买力下降;实物资产的情况则相反。从负债方面来看, 货币性负债在 物价上升时可为企业带来利润;而非货币性负债由于需要在将来以商品或劳务偿还, 物价上 涨时会使企业造成损失。 其二, 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损益表的可靠性。损益的确定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 而不是收付实现制,这样损益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5 第二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2.1.5 财务报表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 财务报表中一些应该反映的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反映,从而影响对企业的分析评价。 这是因为列入表中的仅仅是可利用的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 源或是受到客观条件制约,或受到会计惯例的制约并未在报表中得到体现。比如企业的人 力资源、企业自创的商誉、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优势等未在报表的资产项目内 反映,但以上这些信息并未在财务报表中得到恰当反映,影响了它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2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者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者 财务报表分析 2.2.1 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是由报表分析者来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财务分 析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认识度、解读力与判断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 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 如果缺乏实践经验, 就很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这样必定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 2.2.2 分析者有意操纵财务指标的行为 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众所周知,企业就是为了 盈利。然而,盈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通过正当的经营来谋取利润,也 有人通过其他的操作来谋取利益。 2.3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2.3.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前资产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 力。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由于流动资产一般在短期内能够转 化为现金,所以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 若单纯根据这两个比率指标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做出判断,难免有失偏颇,这也是短期偿 债能力固有缺陷之所在。 2.3.2 收益能力重要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但 人们在使用这几个财务指标时也应注意其存在的局限性。 (1)每股收益的局限性 每股收益= 本年度净利润/ 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它表明普通股在本年度所获的利润, 分子是本年度的净利润, 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比率指标。 在计算这个比率时, 4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毕业论文 分母是年末普通股份总数,一个是时期指标,一个是时点指标,那么分子、分母的计算口 径不完全一致。每股收益不能反映公司经营风险的大小,在收益增加的同时风险往往是随 之增加的。 (2)每股净资产的局限性 每股净资产= 年度末股东权益(或期末净资产)/年度末普通股数,表示发行在外的普通 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东权益或账面权益。在进行投资分析时, 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 标,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 (3)净资产收益率的局限性 该指标是用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收益水平的, 其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净资产收 益率= 净利润/ 年末股东权益,另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为了提高 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以净资产的加权平均数作为计算依据,但这样又过于复杂,从简化 计算角度考虑,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 同分子的当年净利润相比较似乎更 为合理。 2.4 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第一,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两类,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 是对上市公司过去的经济情况所进行的反映。 第二,就比较分析法而言,可比性是比较分析法的灵魂,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可比性 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法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上市公司甚至同一上市公 司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存在局限。 5 第二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根据上市公司的经济特征与发展,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需要做以下调整: 3.1.1 充分提示,突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鉴于在知识经济社会性中,知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 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企 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财务报表在考虑有形资产的同时,应该提供更多的企业无形资产 的财务信息,突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此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机会与风险对企业的价 值影响很大,所以,也需要对其加以充分提示。这些信息的提供,将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 者在经济时代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并能使使用者洞察企业的整体价值。 3.1.2 以公允价值与原始成本相结合,反映上市公司所拥有的资产 对会计报表的分析时, 对于一些业绩指标, 在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指标的价格准时, 应当按规定进行修正调整。如在通货膨胀时期,作为业绩计量标准的货币在不同时期有不 同的价值。为了在不同时期业绩指标之间建立可比性,有两种调整方法一种是用不变的货 币价值来代替名义货币,另一种是用非货币资产的个别价格(现行成本)的变化来计量通 货膨胀的影响。 3.1.3 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一般包括: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 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 前瞻性信息, 即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管理部门的计划等; 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 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 分析评价及企业前景的判断。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可用文字或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 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处加以说明。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的信息,均应完整提 供,使用户易于理解出具人力资源报告。 3.2 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不管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 6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毕业论文 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所以, 平时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 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 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 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 具,在实践中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 力以及综合数据的收集能力和掌握运用能力,可以极大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 的依据, 做出正确的交易活动。 3.3 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 3.3.1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现代企业都在面临都国际化的竞争,面临风云突 变的国际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对企业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这些外部环境很难定量, 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内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同时做出定性的判断,再进一步进行定量 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使分析结论精确化。 (2)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 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因 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 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在不同的情 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 说明问题,我们就要对多个相关联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3.3.2 比率 与趋势分析可以结合使用 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同时也各有局限性,在运用时不能孤立地 使用一种方法做出投资判断。一般的投资者往往只根据每股收益的净资产收益率等“单位 化”后的指标,或仅仅依靠比率分析来实现投资策略,很容易走入误区。所以无论采用何 种方法来确定目标投资公司,都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否则就失去 了现实指导意义。 3.3.3 在比较分析法中统一比较的基础 比较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辨证结合。同时, 对各项分析指标的评价都是一种经验, 而并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 切勿受到各种所谓的 “标 准”迷惑,应该实事求是,善于运用例外原则。 7 第三章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建议 3.3.4 在比率分析法中加入时间价值 比率分析中的数据要与时间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光考虑历史成本,应在过去 与现在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使数据的可比性更强,而且在运用比率分析法时要尽 量与趋势分析法特别是结构分析法结合使用。企业的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指标的高 低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从数量上特别是在考虑每个因素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 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更有说服力地评价一个企业。 3.4 改进财务分析指标 改进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 3.4.1 将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加入到现行财务报表指标体系中 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获取的现金及其等价物较之会计利润,从理论上去讲,更具客观 性和稳健性;从实务上讲,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 其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 周转能力,进而测度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具体而言,在目前的分析指标体系中,可加入若 干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以补充前述盈利能力指标,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 ,经营活 动现金流量(营业利润) ,全部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四项 指标能从总体上反映出在企业利润中现金支持的比例有多大,从而帮助使用者判断利润) 的保障程度。 3.4.2 完善偿债能力的指标 如现金比率,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这两项指标能有效地反映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对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避免了全部账面利润可以进行全部及时支付的假象,能稳健 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培养增强前述营运能力的指标, (如经营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经营现金流量资产总额等)以充分提示正常的经营活动带给企业的现金及其等价物。 3.4.3 增设非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主要是以价值的形式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而许多不能用 货币计量的重要经济资源如企业完善的经销渠道、优秀的人才资源、设备的技术性能 等在报表中无法得到反映;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非财务指标越用越多,重要性日渐显 著,虽然在目前阶段财务指标应占重要地位,但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报表分析者需 要非财务指标的趋向越来越强烈。从会计及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财务报表可做以 下调整: (1)出具人力资源报告。美国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己把人力资源作为财务报表的 一部分,把职工招聘成本、职工培训费、企业管理者能力等有关人力资源因素单独出 8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毕业论文 具报告。现阶段,我国有关人员已对人力资源进行深人的探讨研究。据有关专家预测, 人力资源将作为一门科学列入大学课程教学。由此可见,出具人力资源报告是必然趋 势。 (2)公允价值与原始成本相结合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既提供资产的历史成本 信息,又提供现行价值。尽量避免因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而使报表数据失去作用,防 止财务分析丧失现实意义。 (3)未来信息将披露于财务报表中。21 世纪我国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投资环境 也更复杂,企业的未来信息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报表应披露 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盈利性预测、企业发展前景等信息。另一方面,在信息快速 变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希望能得到时效性更强的财务信息,因而执 行即时的财务分析也将成为一个必然要求。因此,要增加非财务指标的披露,如产品 质量(可通过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率、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开发率、人力资源等等, 这些非财务指标在帮助财务报表分析者做出决策时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人力资源, 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和企业财富的原始创造者,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营运、盈利 能力的形成状况具有决定作用,应当对人力资源等进行中要分析。 9 第三章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建议 结 论总之,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 系统的分析。它属于会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财务报表具体的分析比较,可以全 面的深刻的认识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正确评价经营成果,明确问题和原 因存在,促使该公司制定出有效地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正常发展。同 时财务人员也应充分了解其含义,理解其表达的动态过程或趋势,并且注意其时效性。这 既是提升财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是发挥财务工作管理职能的要求。

109 评论

阿布kingnine

本文是会计毕业论文,本文把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调查研究来选取可能性因素的方法更具科学性,构建的成长预期指数模型也更合理。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成长”原本是生物学概念,是一个生命体从出生到逐渐成熟、衰老的过程。经济管理中的成长是一种变化和趋势,往往可以用增长代替,如“国民经济增长”、“营业收入增长”等。企业成长是企业从创立到衰亡的过程,是企业价值增加的过程,也是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迈进的一个过程,企业的快速成长是许多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企业的成长及估值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和研究,Graham 早在 1934 年就指出企业可以通过举债经营来减少纳税,提高资产负债率有助于企业实现高速成长。但是到了 1979 年 Smith 和 Warner 通过研究发现负债融资会减缓公司的成长,因为负债有可能会产生投资不足。芝加哥大学的 Ragim 和Zingales 在 1998 年对世界上 43 个国家整个 80 年代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在此期间大约 2/3 的经济增长来自于已有企业在规模上的扩大,仅有 1/3的增长是新企业创造的。能否把吸收到的资本有效配置到最具成长性和效益最高的企业中去,是衡量资本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具有高成长能力的企业来获得未来超额投资收益来增加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企业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制定适合投融资策略来保证企业良好的运行。 我国证券市场上成长股表现一直优于其他类型股票,现有的解释一般认为成长股具有较高的预期回报率,其未来增长潜力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是流动性溢价导致了其高估值,甚至有人认为原因是成长型公司股本少、市值规模小容易受到操纵。还有解释认为成长股通常是处于新兴行业的公司,市场不了解其商业模式,因此给予错误的预估,高估了其价值。 目前国内有关企业成长的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深度不够,得出结论各异。从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来看,研究者更多关注企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成长本身,侧重对成长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而不深入探讨其影响过程。在实务上,管理层和投资者更注重收入、资产和利润的增长,对企业成长能力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经济增速由 2007 年以前 10%以上的高速增长到 2015 年逐步转变为 7%以下,2016 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测为 6.7%。就如李克强总理曾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所言,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关键时期,急需进行经济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本市场应该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引导资本向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和企业流动。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成长相关的经济和财务理论入手,对上市公司成长预期的影响因素、成长预期的评价方法以及成长溢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成长预期和成长溢价的相关性,并比较其影响因素的异同,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解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 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企业成长理论、行为预期理论、企业价值理论等对企业成长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可能影响企业成长预期和成长溢价的因素。 2. 问卷调研。结合理论分析结果和本文研究目的设计调研问卷,通过大规模发放问卷和统计结果,来寻找影响人们对企业成长预期可能的因素。 3. 因子分析法。对成长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建立成长预期指数模型,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4. 回归分析。通过提出假设,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成长溢价的影响因素,进而验证影响成长溢价与成长预期影响因素的一致性。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企业成长是一个企业从创立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随着的利润的积累企业资本不断增加,企业的范围不断扩张,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企业内部各个组织结构的分化、成熟与完善,企业的各种功能持续优化。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企业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由于企业成长过程是复杂的和多变的,在对企业成长进行研究时,往往都要设立一定的前提或假设条件,然后再从特定角度采用各种方法去探究企业成长路径和解释企业成长动因。外生因素企业成长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如经济体制、产业环境以及经济政策法规等)的重要性,认为外部因素是企业成长的最主要因素。企业成长内生论认为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的内部的,侧重从企业内部来寻找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认为企业内部资源、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等才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 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产生的原因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资本积累能够推动劳动分工,使生产变得专业化,同时劳动分工可以通过提高总产出来促使 社会 实现资本积累,资本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最终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新古典经济学从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这个时期的企业规模调整理论认为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固定成本会被分摊到更多产品上,那么产品总成本就会逐渐降低,在销售价格不变时增加了企业收益。企业成长的动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企业会随着生产成本或消费需求的变动不断调整或扩大生产规模。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的决定因素是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Porter(1980)将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引入到企业战略研究,认为企业成长主要由企业所在产业的吸引力以及在该产业中该企业所处的相对位势决定的。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学说,认为企业和市场机制一样,也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并且这两种手段可以相互替代,随着企业边界的不断扩大市场交易费用不断降低。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Myers,Turnbull(1977)通过分析企业未来投资机会和企业成长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得出企业成长性与资产负债比率存在负相关关系,还指出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规模大小、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负债比率、所在行业属性、公司治理结构等。 Adizes,Adizes(1979)认为,管理层的风格和志向能对企业成长和效率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现代演进经济学理论以 Nelson、Winter(1982)等人为代表,认为资源、能力、知识等在组织分工协作中具体表现出的惯例,构成企业决策活动的前提,这些因素对企业的运营都是关键的,共同推动着企业的成长演化。 Prahalad,Hamel(1990)在其发表的文章《核心竞争力》中将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积累的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其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成长的主要源泉。 Krugman(1991)提出地理区域影响理论,认为企业所处的区域与位置能够明显影响公司的成长性。因为每个企业的生产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在生产和销售时,生产成本、运输费用以及销售成本都会有所不同,地理位置通过影响各种成本最终影响到企业经营绩效,进而影响企业成长的过程。 Lang(1994)研究了投资因素、杠杆因素和公司成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在公司经营业绩不良时,公司成长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Collis,Montgomery(1995)发现若企业拥有其他企业所不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就可以实现比竞争对手成本更低地和更好地成长。Barney(1995)总结出这种资源应该具有价值、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三个特点。 V. Allee(1997)在 20 世纪末指出,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后,知识竞争力成为企业的成长的主要来源。 ........ 第三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成长预期研究 ..... 17 第一节 成长预期界定与相关调查 .............. 17 第二节 成长预期分析方法和指标选择 .......... 18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19 第四节 因子分析 ...... 22 第四章 上市公司成长溢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1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模型推导 ....... 31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32 第三节 样本选取、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33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4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40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43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43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44 第四章 上市公司成长溢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模型推导 成长股在资本市场上估值相对较高是各国的普遍现象。交易时所支付的价格超过资产的价值或面值称为溢价,由于股票价值的评估方法众多,各种方法各有利弊,本章选择把股票价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称之为股票溢价。 我们首先简化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在不考虑利率、税收、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假设公司发放的股利可以再投资到资本市场上购买本公司的股票。处于持续盈亏平衡状态的企业价值是不变的,企业的资产转化会现金发放给股东,可发放的股利总额等于公司净资产的价值。如果企业收入大于支出,即企业是盈利的,那么在不发放股利的情况下企业净资产会持续增长,人们在对企业进行估值时就会考虑到企业增长预期,从而给予高于净资产的估值。由于股利可以即时再投资且不考虑时间价值,所以股利发放状况不会影响企业价值。因此本章假设股票溢价是由成长预期导致的,也就是说股票溢价的部分同时也就是成长溢价的部分,即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的部分。本章主要研究成长溢价对成长预期及影响成长预期主要因素的敏感性。

184 评论

小草儿嬢嬢

我以word形式发you' xiang

29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的毕业论文

    建议你去看看(商业全球化)上面的文献吧

    威斯东wisdom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建议CNKI找下就成 [1] 沙洁.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 财会研究 , 2004,(10) . [2] 石玉华 ,沈斌 ,刘广丽. 试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

    熊猫脸脸鸭二鸭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上市公司投资分析毕业论文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财务报表分析,又称公司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 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

    鹤顶红IF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证券投资分析论文某公司

    贵州茅台投资价值分析一、说起茅台股份的投资价值,得先从股份公司的产品茅台酒谈起:(1)国酒茅台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曾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茅

    上海二当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上市公司会计案例分析论文题目

    给你题目,你自己参考下 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研究 从梅安森“会计保壳大法”看上市公司策略与制度应对 我国中小

    小北京西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