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8

blinkblink02
首页 > 学术期刊 > 陕西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楠木青城……

已采纳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佛教名刹法门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扩展资料: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人口3733万,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关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上古时为雍州所在,是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华之源,历史较长时期简称秦。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陕西属于中等发展省份,经济总量居全国中等水平。 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无定河、延河、泾河、北洛河、汉江、嘉陵江、丹江等。北山山脉、南山山脉(即秦岭)横断陕西,将全省分为三部分。境内最高峰为秦岭主峰太白山,秦岭的华山、终南山、骊山、五台山(南五台)、翠华山都久负盛名。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陕北榆林的红碱淖。 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三门峡陕县境内)为界。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人类诞生初期80万年前的西安蓝田猿人,这里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发现地,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生于宝鸡市)和黄帝(生于武功县)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旅游空间回答帮助,谢谢~~

90 评论

绰号昵称

近年来,各个省、市和地区都在关注生态旅游的发展态势。学者们通过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当地的生态旅游现状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建议,有助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能够把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更加成熟完善。 我国学者目前对于生态旅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生态旅游者的伦理行为特征。

348 评论

魔都贤先森

陕西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一直是陕西的支柱产业,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已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陕西旅游业的现状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蕴,赋予陕西“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称号。 早在1980年代旅游业初兴起时,陕西就凭借诸如兵马俑、法门寺、大雁塔、古城墙等知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一跃而成旅游大省,享誉中外。然而近年来,正当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时,陕西旅游发展却呈现出与资源不符的缓慢状态。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陕西的旅游收入不仅早已不能和昔日并驾齐驱的北京、上海相比;而且也远远落后于同为西部省份的云南、四川,尤其是云南旅游不论在国内旅游收入上还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上均已超过陕西。因而相对于陕西旅游资源,无论从年接待量还是从旅游收入及增长率来看,陕西的旅游业均发展不足,有待提升。二、影响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1.旅游市场主体弱小、竞争力弱陕西地处西北,经济发展较慢,旅游业长期投入不足,与之配套的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建设落后。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游客在住、食、游、购、行五方面的调查,约有50%以上游客表示不满,有61%的游客对陕西旅游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旅游业的投入不足是导致陕西旅游市场主体弱小、竞争力弱的关键因素之一。2.旅游产品综合开发不足,后继产品开发不力陕西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已达170多处,但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雷同。多年来陕西基本上都是以文物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游客来到了这些文物景点,只能全神贯注地听讲解员讲,静态观光和动感体验未能结合,感觉单调、辛苦。而陕西独特的自然资源如大陆东部最高山峰——“六月积雪”太白山、汉中南湖、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故乡——佛坪自然保护区、生物基因库——秦岭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却一直掩盖于人文资源之下少为人知,导致了形式上的旅游产品种类单一,后继产品的开发不足,人们对于陕西旅游的印象至今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个层次上,产品结构没有形成持续吸引力。3.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目的地单一各市之间旅游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国际旅游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可以看出,西安接待的国际游客一直占全省的70%以上,国内游客占39%以上。陕南、陕北和关中东西两线尚未与西安形成有效的互补之势 ,不但浪费了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阻碍旅游产品群吸引力的构筑。对此云南刚好相反,构筑以昆明为中心旅游集散地,辐射周边丽江、石林等著名景点的形成旅游网络区域,从而增加了游客逗留时间和旅游收入。三、有关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对策对策一: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陕西应抓住机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在解决旅游业的资金问题时可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通过适当的方式指导和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业性投资成本,营造适宜社会资金投入的氛围。对公共投资之外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通过市场运做,社会融资的渠道。如建立股票资本市场、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旅游服务信贷金融机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旅游等来完成。对策二: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陕西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和基础是文物,因而陕西旅游要大发展就必须“依托文物”,利用陕西文物古迹的垄断地位和已有的知名度,在保护和开发文物旅游资源的同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开发,增加增强产品的参与、体验性。另一方面又必须“超越文物”,针对市场需求,除观光产品外,还要开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品多样化。陕西地处中国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依据自然条件进行区域整合,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旅游板块,如:发挥陕南汉水流域和巴山地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具有陕南休闲生态旅游板块;依托秦岭独特的资源,打造秦岭生态旅游板块等旅游景区。对策三:整合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合作和联合促销,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旅游网络 “十五”期间,陕西

203 评论

相关问答

  • 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论文

    《如何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民俗的发展》 一、如何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范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热点,其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代表的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

    爱在身边1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陕西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研究论文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

    blinkblink0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论文

    引言:业界对青海旅游发展状况的评价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开发小省,旅游经济弱省”。此言是否得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下文中,笔者便试图从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greenxixi50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优化研究论文

    中国的旅游资源无比丰厚,具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旅游管理类硕士毕业

    freekalo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文化资源旅游研究论文

    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评析与开发建议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是一种无价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的蜀文化资源是古蜀先民留给我们的取之

    yuki1986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