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7

felicity03
首页 > 学术期刊 > 便利蜂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洛林小叮当

已采纳

便利店发展的驱动因素:人均GDP 、城镇化、老龄化便利店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国外的经验,当人均GDP

208 评论

心无车马喧

要培训。便利蜂员工操作都是网络指令,新员工需要培训才能胜任的。当机器决策水平全面战胜人类时,也是便利蜂价值全面实现的时候。届时,便利蜂将凭着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对消费者的极致理解,超凡的算法和高标的服务,会领先同行业的。

250 评论

大熊简单明了

听到便利蜂融资的消息,虽然时至今日没有任何一方出来证实或者证伪。但是对于接连传出过坏消息的京城便利店行业,总算是有了利好消息。便利蜂是个另类的存在。在我身边的世界里, 可以说存在着两个便利蜂。第一个便利蜂,是我身边同事朋友感受到的便利蜂,年轻化、新鲜、有点趣味,这是一种感觉。从整体的门店设计风格到商品的选品以及更新,便利蜂确实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包括整体年轻化的店员员工,在购物时也会有亲切感。从用户体验来说,推APP购物积分,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从选址来看,便利蜂的选址多选则在商圈写字楼地区,是经典的7-ELEVEn似的选址。这些地方也是年轻用户群集中的地方,总而言之——

这是年轻一代用户群体比较喜欢的新型便利店。

第二个便利蜂,是我从行业同行口中感受到的便利蜂,完全是另一番面孔。我在不同的同行(不限于北京地区)口中听说,便利蜂是这个市场上最凶狠的对手之一。有的品牌,已经接近签约的铺子,便利蜂直接抬价三分之一抢走;有的品牌说,便利蜂抬高了当地的员工工资水平,挖起人来不惜血本。还有的品牌说,新店刚刚开业,便利蜂就在隔壁不远租下铺子,截留了20%的客源。

便利蜂并不只把门店视为独立的经营单元,而是视为整个服务网络的物理节点。对于门店的考核,也从日销额、毛利率等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延伸到高频用户数量、用户消费频次等多重维度去。在选品上,我们对每个品类采用精细化管理。以饮料为例,我们会划分为碳酸类、茶品类、矿泉水、无糖或有糖、无咖啡因或有因等多个细分品类,优选每个品类的头部商品,并快速推陈出新。

便利蜂对门店的经营面积采取了细化到每平米的网格式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动销情况,利用算法驱动的系统优化门店坪效。上面三段话,分别覆盖了“人、货、场”三个方面,便利蜂不仅看销售数据,也看用户消费指征数据;选品更为细分;门店以平米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

综上,这些内容便利蜂究竟做到了什么程度,是否有夸张,外界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便利蜂确实希望用数据化为武器,实现新时代的精细化运营。过去,人们认为7-ELEVEn已经是精细化运营的典范。但是在数据工具如此强大的今天,有没有可能做得更好?精细化管理的的上限,是否可以抬得更高?

这可能是资本眼中便利蜂,第一个价值。

第二个推测 : 密度

在王紫演讲的后半部分,王紫提到了“多、快、好、省”四个字,无数人从这四个字中悟出过消费的奥秘。王紫把这四个字的顺序变了一下,“好、快、多、省”。笔者觉得可以干脆分个组,好和快,确实是一组。为什么,因为这本质上就是消费升级的需求。多和省占主导的时期,就应该是属于大卖场的时期,一站式购足。不仅多而且帮你省钱,天天平价。便利店从出生,就是违背天天平价规律的,大卖场卖2块多的雪碧,便利店可以卖3块。那么便利店追求的是什么,是好的品质,以及便利。便利和快不是同义语。新零售来了,快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是30分钟送达,但是对于门店经营者,更多的是后台效率。

中国凡是能够生存到今天有一定规模的便利店品牌,其实在便利性上都是做的不错的,但是便利店的本质其实除了便利,还有“新鲜”,这里和好有近似之处,不仅是品质感,而且还要能够给消费者惊喜,不断的刺激消费者。在这方面,便利蜂有两个做法值得注意, 其一是无论王紫还是便利蜂研究院都提到了,在鲜食这个主打品类上,便利蜂会做细(细分)的同时做“宽”(品类生态优于垂直运营),品类是指不仅盒饭,咖啡面包等等和年轻人打发休闲时间相关的“吃的业态”都要进来。这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密度”打法。便利蜂不仅快速开店追求开店的密度,同时也追求品类的密度,和消耗用户时间的密度。这是价值之二。

第三个推测,腾讯如果用便利蜂PK阿里的盒马,如何?如果您认真读了前面的文章,应该会读到许多伏笔。首先,盒马和便利蜂都是新零售大浪潮下的新生物。换句话说,盒马的出生是包括了侯毅先生的顶层设计。那么同样,便利蜂也是平地起高楼。不是说盒马和便利蜂比其他零售业同行高明,而是平地起高楼,本身就要比“旧城改造”容易一些,也更容易实现嫁接新东西。其次,盒马和便利蜂都同时兼具资本与互联网的基因,并且都有资金实力雄厚的“后台”。这一点不用展开了。第三,盒马和便利蜂都无比重视“吃”这个场景。盒马的新零售,从品类看是从生鲜入手,从场景业态看是从超市入手,但是核心问题是解决吃的问题。相比较而言,盒马虽然开店有不少是在购物中心,但是盒马更侧重的还是家庭厨房场景和餐厅场景。特别是盒马的30分钟配送,也使得侯毅本人曾经非常自信的说过,不看好便利店的发展。便利蜂本质上也是解决吃的问题,但是场景存在差异,可以理解为更多的是解决小白领上下班或者是上班中途吃的问题,如何吃得好,开心,甚至有趣。从选手量级和针对性来说,如果腾讯投资便利蜂,真的没有比便利蜂更适合的种子选手,来和阿里新零售兑子了。

233 评论

ERICA漠漠

便利橙好干。从橙子便利的选址看,主要是选在白领和高净值人群较为集中的写字楼内或者周边,虽然租金相对较高,但所对应的客群价格敏感度也比较低,便利店是他们购买早餐、午餐以及日用品的重要场景,而且形成消费习惯后复购率才高。便利蜂针对所有的客户,精准客户低,所以便利橙好干。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配送中心选址论文研究背景

    可以用层次分析法,虽然比较主管,但是指数的选择和大小都是你们可以确定的,哪些重要,哪些相对来说不重要,可以排出来的

    好心坏丫头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配送中心选址方案研究论文

    现代物流企业选址的论文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一)货物分布和数量。这是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如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历史和现在以及将来的预

    :小小的菇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便利蜂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论文

    便利店发展的驱动因素:人均GDP 、城镇化、老龄化便利店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国外的经验,当人均GDP

    felicity0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配送中心选址研究论文大纲

    (一)良好的经济态势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强劲需求基础。(二)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对现代物流有着广阔需求市场。(三)专业市场等集中货流发生源对现代物流业的现实需求。

    魔女在彼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配送中心选址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提要:本文分析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及选址方法;针对重心法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举出实例,并运用选址度量法对重心法在选址决策中存在的

    YangBin啊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