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6

夏天可乐冰
首页 > 学术期刊 > 老挝旅游环境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isteria爱发呆

已采纳

老挝的大自然是美丽的,受工业化干预很少,连绵起伏的丘陵,使老挝成为不紧不慢的生活的理想场所。

169 评论

攀爬—蜗牛

旅游 文化 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旅游文化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OBOR战略的实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便成为当务之急,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 教育 改革的契机,是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的途径与 方法 。

关键词:旅游文化;特征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以下简称为“OBOR”)是21世纪初中国为了实现“加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合作”而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OBOR战略开始付诸行动。OBOR分为陆路与海路。陆路从西安向西,横穿西亚抵达欧洲荷兰的鹿特丹。海路从长三角、珠三角沿东南亚向西,经非洲过黑海最后抵达欧洲的鹿特丹。因此,新世纪下的OBOR一端为日益崛起的中华经济圈,另一端连接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共同体———欧州联盟,中间是经济潜力巨大的西亚、东南亚和非洲。在OBOR战略构想下,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对话,必将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研究OBOR战略下的旅游文化特征,对促进旅游、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方面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OBOR背景下旅游文化特征研究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合作重点中明确指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因此,OBOR战略沿线必将呈现出人类古代文明繁荣的鲜活再现、为欣赏旖旎风光的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线路游、沿线OBOR友好城市互办旅游推广活动游、体育活动交流观光、参与、体验游和“新海上丝绸之路游轮游”等5大特征,相应的文化也呈现出这五大特征。

1.1人类古文明的鲜活再现

丝绸之路是跨越文明、贯穿古今的古代经济发展之路,对丝绸之路的重游是对人类古文明的探索与考察,具有旅游和文化挖掘发现的双重意义。2014年,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三国联合递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将丝绸之路沿线的人类古文明推向新的历史舞台。透过OBOR,不仅可以探索考察中国自秦、汉至清的灿烂文明与文化,而且还可以探索考察西亚、中亚、欧洲诸国的文明发展史,对比中外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差异。

1.1.1博大丰富的汉前文明

OBOR的陆路起点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其历史变迁是华夏文明发展的缩影。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出的旅游圈,能充分体现中华古文明。西安早在汉朝以前就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曾是周、秦的都城,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将人们带回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兵马俑则展现出了大秦帝国的强盛国力。对OBOR起点城市的考察,人们可以领略汉前中华文字的形成变化、陶器制作工艺、古建筑的特征、古代天文体系、别树一帜的中国数学及丝绸文化等等。

1.1.2影响深远的汉文化

汉代是中华历史上科技与文化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从汉代建立到灭亡的四百多年间,汉代王朝与古罗马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大帝国,汉王朝雄踞东方,开拓了OBOR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走廊。而且在汉代,西南丝绸之路也在这个时期开辟,从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到缅甸、印度,将汉朝先进的文化技术传播到东南亚。因此,汉代是OBOR战略的起始朝代,考察旅游OBOR的内涵与文化功能在于探索和考证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汉代文化。其中著名的建筑文化,有著名诗歌“秦时明月汉时关”为证,可见汉代的建筑科技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还有史学瑰宝的《史记》和《汉书》;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如今在成都、西安、安徽宏村、浙江等地还保留着这种比较原始的造纸术,对人们了解汉代科技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汉代的《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以及地震仪等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深入了解和考察探索汉代文化,对OBOR旅游品质的提升、内涵建设、转型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1.3辉煌的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以强大国力为依托,以蓬勃发展的世俗文化为主体,表现出了内容丰富、思想兼容、形式多样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大量汲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多的表现出对外文化的输入输出,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其中丝绸之路OBOR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平台作用。辉煌的隋唐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便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畅通和频繁。考察OBOR线路,不少历史遗迹和名胜景点都是对唐朝文化的重新认知。就科技而言,隋唐发明了火药,将印刷术发展到雕版印刷,代表作有《金刚经》,建造了辉煌的长安城和赵州桥。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历史时期诗人辈出,影响深远,如初唐的陈子昂、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李白、杜甫,田园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晚唐诗人杜牧和李商隐等。OBOR线路考察诗人的出生地、作品等,对认识和发扬古代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提升了OBOR区域旅游的品质与内涵。位于OBOR线路上的文化旅游景点众多,其中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集绘画、书法、乐舞于一体,有很高的旅游、考察、研究价值。辉煌的隋唐文化促进了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而隋唐文明遗留至今,保留完好的大多分布在OBOR,因此对OBOR旅游线路的开发,是中国旅游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新领域。

1.1.4鼎盛的宋朝文化

宋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品质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宋朝时期,文学、科学、理学、史学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宋代有大文豪苏轼,还有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散文 家范仲淹等。宋代的四大书法家,对中华后世影响深远。宋代还有无数的著名画家,最能代表中 国画 最高艺术水平的就是宋代 山水画 的博大意境,如今被制作成3D技术重现的《 清明 上河图》等。此外,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史学,陶瓷窑为代表的手工业,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南北宋时期文化的OBOR综合规划,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提升途径。

1.1.5文学艺术空前的元、明文化

元、明是中国疆域广阔、国力强盛的时代。元朝进行了大一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发展,各民族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特别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研究考察元代文化,对当今国家发展战略乃至世界和平共处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重回元朝时代的OBOR线路,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明继承元代文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呈现出平民化与世俗化。在文学方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在明朝完成。在明朝,宗教方面,天主教传入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萌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OBOR的南线,明朝文化深远的影响着东南亚和南亚。随着丝绸文化的不断影响,中国的庭院建筑随之传入西方。

1.1.6历史巨变中的清代文化

中华民族领先世界文明几千年,而到了清代,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自大,直接导致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未能影响中国,从而使中国沦为后来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了防止明朝复辟,清关闭了南方的泉州、宁波等重要港口,在北方驻扎重兵,严重影响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与科技的交流。清代前期国力强盛,国内安定,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戏剧和绘画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清代后期逐步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反封建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和特征。1.1.7神秘的中西亚文化中西亚位于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素有“五海三洲”之名,是OBOR的重要枢纽和中间连接点,承担着连接亚洲中华经济圈和欧盟两大经济体的作用。中西亚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但富有石油资源。中西亚还是人类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有辉煌灿烂的古巴比伦,是伊斯兰教、__和犹太教的发源地。研究考察OBOR线路,不仅可以考察探索文明古国中国,还能接触神秘的中西亚文化,最后抵达体验欧洲的近代文明,因此,OBOR是一条古今文明的文化之旅。

1.2OBOR精品线路文化兴起

OBOR大战略下,国内旅游将此作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契机和平台,各地纷纷以OBOR为依托,出台《XXX旅游总体规划纲要》,形成精品线路游,并以精品线路为平台,提升精品线路文化。精品线路将极大的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随着三部委联合推出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颁布,建设精品线路的步伐在加快。OBOR是世界最精华的旅游资源带,汇集了世界4/5的文明,古代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和古罗马均被OBOR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人类古文明的历史及进程。据新华网报道,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确定为“OBOR旅游年”,推动了国际旅游的发展。北方线路上,甘肃出台《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计划至2020年建成20个游客容量为300万人次的大景区,形成华夏寻根线、黄河风情线、民族风情线、中医药养生线、红色旅游线等主题精品品牌线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靠OBOR战略体系,着眼于优越的旅游资源和天然的区位优势,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和非洲开放的最前沿,把丝绸之路做成品牌,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旅游概念。此外,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浙江、海南、福建等地均以OBOR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把OBOR线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开拓旅游文化发展新境界。

1.3OBOR沿线城市文化交流频繁

OBOR战略体系下,国内城市之间,国际城市之间,OBOR线路带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宽广深入。OBOR战略前提下,形成全新的四大城市文化交流线路体系:

1.3.1西北方向的新亚欧陆桥城市文化交流

从西安经兰州,通过乌鲁木齐 出国 境线,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乌鲁木齐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成为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交流的核心城市。西北方向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内容广泛,涵盖教育、城市交通、宗教信仰、城市文化等,有利于促进城市、区域的共同繁荣。

1.3.2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交流

以福建大中城市为核心区,通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了中国最有活力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连接了日本、韩国等许多大中城市,对东亚的稳定和促进东亚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有着重要作用。

1.3.3西南方向的中国-南亚-西亚城市文化交流

从成都、重庆经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促进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1.3.4东北方向的中蒙俄城市文化交流

从东三省向东连接绥芬河、海参崴出海口,向西连接俄罗斯赤塔,通过老亚欧大陆桥抵达欧洲。目前,东北方向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随着OBOR线路高铁的建设运营,东北方向的经济带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文化推广将出现繁荣鼎盛的新局面。

1.4体育活动文化交流

体育活动文化交流对促进国家之间、城市之间、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就曾经以“小球撬动了大球”,通过兵乓球的比赛展开了对美国的外交。如今的国际化体育赛事如NBA、F1、奥运会、洲际运动会、 足球 等,都是国家和民族展示各自文化的平台。OBOR战略体系下,体育活动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先行者,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文化交流,加深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对实现区域和平稳定共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5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起始于秦代,繁荣于隋唐,鼎盛于明代,以广州为起点,连接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其中最为著名的郑和下西洋。2013年,国家主席提出了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从而拉开了建设新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通道的序幕。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既包括古代文明的交流,也包括现代文明的交流。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区域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区域一体化、区域繁荣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并与亚投行遥相呼应,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两大战略举措。

2OBOR旅游文化新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OBOR战略体系下,随着高铁的建设发展、亚投行的建设运行,OBOR旅游承载着传播古代文明,发扬人类文明,建设现代文明的重任。在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体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文化。OBOR集中了世界4/5的文明,新OBOR旅游呈现出旅游文化互补、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平衡发展、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等新内涵与发展趋势。

2.1国内国际旅游文化互补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华。目前,旅游文化已经趋于大众化,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也进入瓶颈阶段[1]。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文化的单一和旅游文化的互补性不强。实际上,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2]。旅游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兴趣产品、服务的开发、再生产及营销;(二)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特征、体验模式及行为。就这两点而言,只有旅游文化互补,旅游文化才能发展。OBOR线路涉及众多的城市和全世界主要的人类文明和现代文化,因此,出现极强的旅游文化互补,能更好地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2.2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平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蓬勃发展。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发展,对外文化输出趋势明显,而对内文化输入、吸收、演变的趋势缓慢,这就呈现出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不平衡发展的现象。国内很多景区接待的游客多为境内游客,境外游客较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出境游方面,出境游甚至超过了经济发展增速[3],远远高于入境游,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的不平衡发展,也导致了国际旅游文化失衡现象。OBOR战略下,境内境外旅游有机结合,成为系统旅游下的两个有机部分,这两部分各有特色,但又高度统一在OBOR下,因此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成为OBOR旅游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将出现均衡发展的态势。

2.3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

OBOR是贯穿古今文明的线路,将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中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辉煌灿烂,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5000年的文明中,天文、算术、教育、哲学、科技、学制等,都有着历史意义,与现代文明一起,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4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OBOR战略体系的目的在于促进沿线沿路城市和区域的共同发展,用文化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带来新的旅游消费观念,人们在日益国际化的旅游文化中,逐步提高公民意识,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过在旅游活动中帮助他人、自觉排队、低碳出行等行为,影响和推动交际文化的发展。为适应OBOR战略体系的发展,教育、外交、建筑、交通等也融合了国际文化内容,这些新的内涵特征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共同富裕和区域发展创造条件。

3启示

对OBOR旅游文化特征及新特征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启示:

3.1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的交流互鉴

OBOR是实现区域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必须加强国际间的战略合作,相应的,在文化上也要加强国家间、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依托亚洲,促进亚非欧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目前,中国已同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等多个国家签署了同OBOR建设相关的合作协议,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OBOR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随着OBOR建设中的互通互联,泛亚洲高铁网的建设,国际间的战略合作将进步一步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发展主题。

3.2充分利用亚投行的战略平台,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

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简称,缩写为AIIB,总部设在北京,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是OBOR支撑的经济战略平台,能为“丝绸之路”基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战略平台,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加快中华文明文化的输出。截止2015年4月,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瑞典等国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成员国已达57个,大多数是OBOR战略体系下国家,这不仅为OBOR产业合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还有利于OBOR战略体系下旅游文化的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经济战略平台,为旅游提供一体化支付等提供经济便利,在此基础上,尽快完善一体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3.3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全局战略规划行动

2015年,国家旅游局从全局出发,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在组织专家进行3轮讨论后,形成定稿,包括实施重点行动等内容。OBOR核心城市和区域早在OBOR战略提出后,已经做出OBOR的发展布局,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旅游营销大幅增多。因此,各地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全局战略规划,有利于国内旅游的健康发展和旅游升级,促进出境入境旅游的平衡发展。

3.4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随着OBOR战略的实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便成为当务之急,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契机,是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的途径与方法。培养能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旅游者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求具有很好的处理旅游行业的专业综合知识,包括接机、酒店入住、报关、旅游景点导游等素质,而且要求具有很好的一门或者几门外语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冷静面对各种问题,灵活机智的解决风俗文化问题,友好周到有耐心的处理导游过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诉求。

参考文献

1、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徐菊凤旅游学刊2005-07-18

2、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陈传康,王新军旅游学刊1996-01-18

摘要:

在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处理好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促进旅游业与世界接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使我国的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现代旅游经济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冲击。中国的旅游业要想与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相适应,就要创设一条现代旅游经济的道路,将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内在关系处理好,促进旅游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一、文化与旅游

1、旅游与文化的本质联系。

旅游与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谓的旅游,就是人类文明活动的本质特征。而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只有在物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才能在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化。文化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精神性的文化,这也是文化的内在本质。人类旅游就是通过拓展生存空间这种形式,设法促进自身的精神发展,用文化精神来武装自己。旅游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的移动,通常是指旅游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就是一种求知与审美,逐步开阔人类的视野,积极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旅游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这种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即是一种旅游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人类在欣赏大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将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这就需要人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发现大自然神秘的生命气息与运动规律。旅游文化是人类对美学的发现与概括,以及对艺术哲学的思考。因此,旅游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这种人文角度而言,旅游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

2、文化是旅游业的内在灵魂。

旅游业现已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从古至今都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旅游业始终都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是在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产业。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就是指文化创造出来的产物,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特色。旅游业主要是以某个国家、地区独特的文化吸引游客,以此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将文化与经济结合最为密切的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观念与精神需求,满足游客的观赏愿望,尤其是满足游客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二、旅游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经济

当代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与文化是相互整合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营与管理,都是以文化作为基础的。只要有旅游活动在进行,就肯定会有文化因素渗透其中。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型的产业,经济与文化保持高度的一体化,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

1、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出来的形态。

旅游文化自身就具备鲜明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综合性与多样性。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文化概况,是旅游产品六大因素的统一,并从整体上构成旅游文化的产业链,同时又能够在旅游产品中显示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旅游文化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充分体现出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广泛性。第二,服务性与经济性。旅游产品所体现出的核心要素就是服务性,优质的旅游服务,可以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让游客获得美好的心理体验。同时,旅游文化也展示出自身较强的功利性,通过各种文化功能,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这两种旅游文化特征,都间接表明旅游文化的形态,展示出自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2、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

旅游文化更应该注重内在精神的建设,任何文化都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旅游文化也是如此,这就表明精神建设在旅游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因素是构成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对旅游业起着引导与深化作用,也是旅游文化追求的最高目的。旅游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的范围也非常广,这是旅游文化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逐步过渡的趋向。因此,旅游业必须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国情,研究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同时,始终坚持旅游文化的原则,把它作为一种系统的文化工程,带动相关的经济发展,并把旅游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增加人力、物力的支出,逐步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容,丰富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结语

在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处理好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促进旅游业与世界接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使我国的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刘赵平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01

2、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张海燕;王忠云;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04-20186 有关旅游文化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旅游专业毕业论文

2.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 本科毕业论文旅游管理

4.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5. 2016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6.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126 评论

食客小蒲

经常去老挝,一是因为中老铁路建设的工作需要,二是自己也非常喜欢老挝的 旅游 环境。老挝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国家,佛教文化特别普及, 旅游 资源大部分保留着原生态的雏型,到老挝 旅游 感觉特别的静心。我将这几年来对老挝印象总结以下几方面:

老挝,是一个宁静的国度。昆明到老挝万象瓦岱国际机场坐了一个半小时,一下飞机,一阵热浪扑面而来,耀眼的蓝天白云,不过30多度的气温还基本能接受,坐上一辆去万象市区的出租车,发现这里竟然是如此的安静,安静到需要轻声细语才不会破坏这份原始的气息,一路上盛开的凤凰花特别妖艳,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行驶,感觉特别惬意。

老挝工业基础薄弱,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工业废液废气的排放,老挝的城市虽然没有国内文明城市或卫生城市的规划整齐,但是城市还是挺干净的,呈现出自然的祥和和宁静。

老挝是典型的东南亚小乘佛教国家。老挝居民多信奉佛教,约有80%的老挝人口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首都万象和古都琅勃拉邦的佛教文化体现最为明显,无论城市或乡村都建有寺庙,人们的信仰在佛教引导和影响下和睦相处。万象有塔銮、玉佛寺、西萨格寺而闻名的佛教 旅游 圣地。

琅勃拉邦是老挝古代的国都,有老挝最漂亮、最多的寺庙,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当时修建的庙宇。在这座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里,竟然有30多座金碧辉煌的大小佛寺。

琅勃拉邦作为东南亚佛教古都,有一个延续千年的佛教传统布施活动,当地居民心怀虔诚参与布施活动,很多游客也会带着一种好奇心加入到布施活动中。亘古不变的布施现场也成了每一位到琅勃拉邦的游客必体验的项目。

老挝是一个慵懒的国度。一个真实的老挝,略带慵懒气息的地方,在这里看不到行色匆匆的路人,无论大街小巷,居民们都过得悠然自得,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所有人的满足感都很强,虽然他们的收入不高但非常享受现有的生活。

据说老挝是东南亚唯一没有乞丐的国家,没饭吃的流浪汉,都可以到寺庙去吃食。也许正是基于佛教文化的影响,老挝人心态平和、常遇而安的心态,才使得他们不再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对人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老挝是一个曾经被法国殖民统治过的国度。受法国殖民文化的影响,老挝人虽然没钱,他们也学会了追求浪漫和享受。

琅勃拉邦、甘蒙、巴色等省都随处可见法国餐厅和欧式建筑,琅勃拉邦是整个东南亚 历史 建筑保存最好的地方,全省境内就有将近700座极具价值的古老建筑,法国街成了各个城市重要的 旅游 景点。

每天都有许多金发碧眼的欧美游客来到法国街,于法国餐厅前喝着老挝啤酒,点上喜欢的西点,在这里享受悠闲的慢时光。

老挝是一个原生态的国家。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多被森林覆盖,风景秀美,原生态的大自然风光成为老挝重要的 旅游 资源。

老挝万荣就是这样的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南松河的两岸的群山,云雾缭绕于群山之间,有点桂林山水的味道,完全是纯天然的自然景观,没有丝毫的精雕细琢和人为加工,被中国游客称为“小桂林”。

琅勃拉邦光西瀑布更是被比喻为“老挝的小九寨”,空谷幽兰的大山深处,这里才是最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景区内瀑布落差大约100米、宽45米,分3级,碧蓝碧蓝的水清澈见底,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跳水,站在歪脖子树上纵身一跳,与瀑布之水来个亲密接触。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整个园区里面都没有安全员,所以还是要量力而行。

老挝是一个很友善的国度。在老挝旅行,总会有迎面而来的老挝人双手合十,一句“萨拜迪”(中文“你好”的意思)带来善意的问候,无论老人或是小孩都习惯了这种打招呼的方式。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老挝开车,老挝的道路比较狭窄,但老挝司机特别友好,老挝司机一般不会故意按喇叭,超车时他们会很友善开转向灯提示你可以超车,特别遵守交规。这应该是去过老挝的人一致公认的友善。

老挝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这个神秘的国家,在我来之前我就知道老挝很穷。但老挝的贫穷程度,却是我始料不及的,作为一个70年代出生的人,也没有体验到这样的贫穷和落后。

在老挝北部的一些农村,还有很多孩子交不上5万基普币(相当于人民币40元)的学费而辍学。即使“优秀”的年轻人在城市里打工,在首都万象打工工资每月也只有200万左右(相当于人民币1600元),这还不够年轻人开销,所以说老挝人根本无法存钱,更别说救济家里。

这就是我见到的真实的老挝!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都说的是好的,我给你说说不太好的,老挝这个国家,从会晒到北滨坐船需要一天时间,两个地方的消费水平挺高,吃顿饭俩菜量不大,两啤酒,就得150-200人民币,但基础建设没有啥,跟村子挺像的!是泰国晴孔通往老挝琅勃拉邦的水路要道!按照万象的消费来比,这的消费是万象的2-3倍价钱!是琅勃拉邦的2倍!琅勃拉邦城市就比较不错啦,朴实的城市建筑,还有必去的光西瀑布,很美!

吃饭的价格还便宜了点,不过我吃中餐川菜,味道挺好一顿饭俩菜13万上下!人民币100左右价格!对比会晒,北滨的价格那肯定是便宜!不过还会有很多地方吃饭收费是当地人的二倍!甚至更多!这点不太好,好像跟越南芽庄一样!再说说万荣小桂林这里外国人比较多,最多的就是韩国人,杭韩国旅行团的也比较多,所以万荣消费也很高!我住的河边酒店,价格还行吧200多一晚!不过能看见小桂林的景色也是值了,水上项目也多,一大早就能看见,快艇什么的,人们也是很大声的喧哗,这点不是我们华人的特点,韩国也这样!我没有玩,在酒店躺了两天,来万荣坐车很辛苦,琅勃拉邦去万荣需要4-5个小时各种路况,颠簸摇晃!,万象老挝首府,消费明显正常化了许多!3个菜量饭一般价格在6-7万老挝吉普!明显合理了许多啊!再有就是老挝机场外面有个吸烟区的牌子(中文的)千万不要再那吸烟,要仔细看看那个牌子两边有非常小的箭头,要用放大镜!这就是坑!不友好的标签,真正的吸烟区在两边离很远!是没有牌子的,就有个垃圾桶!要注意,如果你在牌子下面吸烟啦,那就恭喜你消费40万啦!好了先说到这吧!有什么想咨询我的可以私信!

老挝虽然没有太多可以游玩的地方,但是我也没有被宰的经历。老挝在国人的印象里是非常贫苦的一个国家,大概是到了人们都吃不上饭的那个地步。虽然我之前也认为老挝的生活很艰难,但是去了之后发现,只是消费水平不高,条件也有些差,但还没有到想象中的那个地步 万象是我去过的国家中最为安静的一个,真实的万象和你所想可能并不一样,我在万象街头基本没怎么看到行人,虽然也有,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这里的首都实在是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上个月刚去过老挝琅勃拉邦,安静的小城,湄公河静静地流淌着,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色。

老挝去过三次,一次自驾、一次路过打卡、一次跟团。对于我这种东南亚“老油条”来说,老挝是个宝藏地方,值得慢慢品、细细品…大多年轻人估计不喜欢这种慢节奏 旅游 ,但是相信我,去过一次你会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地带~

老挝吸引我的是和谐静谧的氛围,那种满满的宗教感,让你觉得少了喧嚣,少了竞争,有的只是感受自然感受生活。说的可能玄乎了一些,也许去过西藏,色达或者斯里兰卡的朋友并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毕竟是个人体验不同,老挝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清闲,无需想着出个国就要玩嗨,放松身心也许是另一种所得~

我记得大清早去布施,因为糯米饭分完后不敢抬头看僧侣的那种尴尬。我记得在琅勃拉邦的瀑布下闭上眼,迎面风吹过夹杂着水雾扑到脸上的那种清凉。我还记得在万荣坐着皮划艇在江上畅游的那种怡然自得。还有在老挝首都万象,傍晚时分大家都出来散步,风轻云淡一片祥和。太多了~就一周,从琅勃拉邦到万象,只要静静体会即可。

另外如果喜欢射击,这边有个非常大的实弹射击场,价格合理,值得体验~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曾自驾摩托车去过一次老挝,老挝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地广人稀,树比人多的一个贫穷落后的佛教国家。

一、区域

老挝有17个省1个直辖市。老挝大致上可以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三大区。

二、地理位置

老挝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接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老挝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三、气候

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6℃。

四、游玩

琅不拉邦的夜市,红香寺,香通寺可以逛一逛、听一听寺院念经的声音,打卡圣地光西瀑布,湄公河边看日落,南康河边徒步,竹屋里喝个下午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大象村、王宫、登浦西山环顾古城游玩。

最后附上我摩旅骑行老挝的照片,请欣赏!

154 评论

sherry美享家

老挝的生态环境,比起中国来说是相差很多的,因为他们那里广告的比较没有法律太严实的树,所以出现很多生态的问题,也是受到环境破坏什么的。

200 评论

相关问答

  • 老挝语毕业论文题目

    1、百科:自考。里面很详细了,我不重复。自考各省的政策有所不同,有关政策最好到本地自考网查询。2、自考必须选专业,考的就是专业要求通过的课程。3、可以,自考有的

    chaorenxiaoli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老挝旅游环境毕业论文

    老挝的大自然是美丽的,受工业化干预很少,连绵起伏的丘陵,使老挝成为不紧不慢的生活的理想场所。

    夏天可乐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环境与旅游的论文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范例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管理论文的

    花花洒洒洒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老年旅游毕业论文

    我有一篇现成的毕业论文,旅游管理的。没有被发表过,需要和我联系,名字就是我的QQ号。

    yanjinshujie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旅游环境方面的论文题目

    在写作旅游 文化 论文前,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论文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对于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旅游论文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文化 毕业 论文

    beibeidesignwang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