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8

奥迪风度
首页 > 学术期刊 > 滑坡稳定性分析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妮儿1212J

已采纳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

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下面我为大家推荐2篇关于土木工程论文提纲的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一

摘要 3-5

ABSTRACT 5-7

1 绪论 11-27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4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4

1.2.1 碎石土散体材料特性研究 14-17

1.2.2 渗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7-23

1.2.3 研究进展评述 23-24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4-27

1.3.1 研究目的 24-25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5-27

2 库区重庆碎石土路基渗水破坏类型及特征 27-41

2.1 三峡库水位变化及地质灾害分布 27-29

2.1.1 库水消落区分布及库水调度 27-28

2.1.2 库区重庆地质灾害分布 28-29

2.2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及地质特征 29-34

2.2.1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 29-30

2.2.2 重庆库水影响区载地质特征 30-34

2.3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灾害类型及诱因分析 34-40

2.3.1 重庆公路概况 34-37

2.3.2 库区重庆公路路基灾害诱因 37

2.3.3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路基灾害类型 37-40

2.4 本章小结 40-41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渗水强度参数研究 41-81

3.1 碎石土材料特性 41-42

3.2 路基碎石土基础参数测试 42-49

3.2.1 路基碎石土颗粒级配 42-43

3.2.2 碎石土试验级配的确定 43-45

3.2.3 碎石土物理参数 45-47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7-49

3.3 碎石土压缩模量梯度变化规律 49-54

3.3.1 试验设计 49-52

3.3.2 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52-54

3.4 碎石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54-67

3.4.1 试验设计 54-56

3.4.2 P-S 曲线及试验值 56-59

3.4.3 细粒土百分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59-61

3.4.4 细粒土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61-63

3.4.5 细粒土百分含量及其含水量对 C、φ的影响 63-65

3.4.6 室内试验与现场大剪试验的对比 65-67

3.5 碎石土三轴试验 67-74

3.5.1 试样制作及试验设计 67-68

3.5.2 碎石土三轴 CD 试验曲线 68-72

3.5.3 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72-74

3.6 现场静载荷试验 74-77

3.7 库区碎石土参数区域特征 77-78

3.8 本章小结 78-81

4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分析 81-95

4.1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影响因素 81-82

4.2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试验分析 82-87

4.2.1 达西渗流定律 82-83

4.2.2 碎石土渗透试验参数 83-87

4.3 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计算 87-93

4.3.1 碎石土流-固耦合的.计算模型 87-92

4.3.2 碎石土渗流系数的动态函数 92-93

4.4 本章小结 93-95

5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稳定性分析 95-117

5.1 含水量对路基碎石土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95-102

5.1.1 含水量对碎石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95-101

5.1.2 库水对碎石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101-102

5.2 库水位下降碎石土路基浸润线的确定 102-111

5.2.1 潜水非稳定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102-104

5.2.2 库水位下降时滑体内浸润线的求解 104-106

5.2.3 计算公式的简化求解 106-109

5.2.4 稳定库水斜倾浸润线的计算 109-110

5.2.5 库水位下降倾斜隔水层浸润线的计算 110-111

5.3 库水位影响下的路基弱化计算 111-114

5.4 碎石土路基边坡算例分析 114-116

5.5 本章小结 116-117

6 巫山某公路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17-131

6.1 碎石土滑坡区域概况 117-119

6.2 滑坡区区域工程地质 119-121

6.2.1 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119-120

6.2.2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120

6.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120-121

6.3 公路碎石土滑坡形成机制 121-123

6.3.1 滑体形态 121-122

6.3.2 滑坡成因 122-123

6.4 滑体物质组成及物理参数 123-125

6.4.1 滑体组成 123

6.4.2 滑体物理参数取值 123-125

6.5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25-130

6.5.1 滑坡渗流数值计算 125-127

6.5.2 碎石土典型渗水滑面稳定性计算 127-130

6.6 本章小结 130-131

7 结论和建议 131-133

7.1 主要结论 131-132

7.2 建议与展望 132-133

致谢 133-135

参考文献 135-145

附录 145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45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145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二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8-22

1.1 课题背景 8-10

1.2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 10-17

1.2.1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内容 10

1.2.2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理论研究 10

1.2.3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试验研究 10-17

1.3 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研究 17-19

1.3.1 混凝土构件疲劳断裂基础研究 17-18

1.3.2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 18-19

1.4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疲劳问题研究 19-20

1.4.1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腐蚀断裂机理 19

1.4.2 腐蚀和疲劳耦合作用研究意义 19-20

1.5 论文研究工作 20-22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2-33

2.1 引言 22

2.2 试验梁设计和材料试验 22-24

2.2.1 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设计 22-23

2.2.2 材料试验 23-24

2.3 试验梁制作 24-26

2.4 试验梁荷载与腐蚀试验设计 26-28

2.4.1 承载力试验 26

2.4.2 恒定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6-27

2.4.3 交变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7-28

2.5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方法 28-30

2.6 试验梁氯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30-32

2.6.1 混凝土粉末取样方法 30-31

2.6.2 氯离子含量测试 31-32

2.7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33-42

3.1 引言 33

3.2 承载力试验 33-37

3.3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梁性能试验研究 37-41

3.3.1 试验加载过程 37-39

3.3.2 试验梁挠度结果分析 39-41

3.4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交变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42-64

4.1 引言 42

4.2 试验概述 42-44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57

4.3.1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44-47

4.3.2 疲劳梁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47-52

4.3.3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应变分析 52-54

4.3.4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裂缝分析 54-56

4.3.5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固有频率分析 56-57

4.3.6 腐蚀试验梁钢筋锈蚀电位分析 57

4.4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梁氯离子扩散规律分析 57-61

4.4.1 腐蚀疲劳梁氯离子含量 57-59

4.4.2 恒载和交变试验梁氯离子含量对比 59-61

4.5 腐蚀疲劳特征分析 61-62

4.6 本章小结 62-6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4-66

5.1 引言 64

5.2 基本结论 64-65

5.3 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69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9-70

致谢 70

161 评论

你瞅谁啊

试析《董卿主持风格》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多年以来一直被各地的媒体公认为效仿的楷模,或者是追求的方向。可是就像萝卜青菜一样,央视的主持人风格不同,各有特点。而我则偏爱青菜的清新,喜欢即时尚又不乏营养的综艺节目主持人,这几年央视的领军人物当然就非董卿莫数了。 在观众的印象中董卿是一位专业的晚会节目主持人,大方得体,气质稳重,穿着成熟又不失风尚,在央视各套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频频出现,成为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主持人之一。我认为,央视的主持人从杨澜开始是我比较有印象的了,然后是倪萍,再后是周涛,一直到现在的董卿。除了董卿具有年龄优势以外,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与淘汰中站住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回头看,第一届比较著名的正大综艺主持人杨澜,当时的主持特点是比较阳光和知性。她一再证明着她被观众所喜爱。之后的倪萍,鲜明对比,主要是成熟稳重和亲切感强,易于带动现场气氛。经常用真情感染观众,把观众搞得眼泪汪汪,瞬时让观众耳目一新,也证明她获得了大多数观众的喜爱,可是这一特点,也有少数观众渐渐产生反感,随着时间的增长,观众们觉得这种过于煽情的主持风格已经看够看累了,需要新鲜血液。周涛正是当时观众眼中的新鲜血液,她外表时尚,和轻松干练的主持风格,正和大众的胃口,主持节目的时候,废话很少,语言干练,精巧。着实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董卿,在我看来,她聪明的具备了以上三位的所有特点于自身,知性,时尚,又善于对着镜头抒发自身情感的她,在各种场合应变及时,大方得体,并且懂得看场合随时变换风格。比如《青歌大赛》时,她会让自己尽量轻松一些,和紧张的参赛选手形成对比,同时又可以缓和选手的情绪,却把握分寸不会因为自己的轻松,影响到赛场的严肃气氛,这里可以看见杨澜的知性。而《欢乐中国行》,正是一个半分百的娱乐节目,董卿拿出了自己一切的开朗活泼,尽量做到时尚又亲切,在台上表现活跃,却不像其他地方台的节目主持人在台上乱来,这里有一点周涛的时尚又精巧。我曾经还多次看过董卿主持的慈善类节目,比如说最近的《为了母亲的微笑》是一场为了灾区贫困儿童捐款的晚会。我想她有些效仿了倪萍的本事,在描述灾区儿童生活状态时动了真情,而感动了在场和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而超越倪萍的是,恰到好处的只让眼泪在眼圈里打转。(这点是真本事!)另外,董卿的穿着时尚得体,身材苗条,所以在视觉上经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基本功扎实,虽然是上海人,但吐字归音非常清楚,是我最需要学习的,基本功是最最重要的,让观众听清楚,听明白是基本。因此在各种场合,她都可以展现她优秀的功底。这是我对董卿的基础了解,我印象中她没有出过书,所以了解不足,请师傅指正!

311 评论

闪闪惹人爱ii

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要求,手里有我自己的,也有别的学校的,你要要的话Email: 可以传给你做个参考!

343 评论

夢女孩儿

黄波林1陈小婷1,2张业明1金维群1

(1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0;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白家堡滑坡地处三峡库区、秭归县境香溪河右岸入长江口附近。监测数据表明,2004年该滑坡处于相对稳定—变形—相对稳定的变化中,且滑坡汛期运动量明显大于非汛期的滑动量。本文建立了白家堡滑坡的工程地质模型,通过有限单元法模拟该滑坡因降雨入渗而引起的地下水动力场,计算滑坡在水库回水至135m水位时、不同降雨强度及持续时间条件下的稳定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当降雨持续3天时,该滑坡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此时滑坡体内因雨水渗入而产生的地下水流向与滑动面基本一致;暂态地下水水位明显随降雨持续时间上升,滑坡的安全系数随之下降。每次降雨强度及持续时间的不同,是造成该滑坡运动位移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白家堡滑坡监测数据降雨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稳定性系数

1引言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与降雨强度、持续时间、土体渗透性等有密切关系[1]。三峡库区地表浅层土多为非饱和粘土,气候变化对其力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雨水入渗使土体含水量增加,饱和度增大;持续降雨还可引起地下水水位上升,或在相对隔水层以上出现暂时性地下水——上层滞水。两者均将引起土体抗剪强度大幅下降[2]。

三峡地区滑坡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损失严重等特点,其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降雨。最严重的滑坡事件为2003年6月强降雨后发生的千将坪滑坡,证实死亡人员为2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735万元以上。在2003年6~7月的这次连续的强降雨过后,库区香溪河白家堡滑坡也发生了剧烈变形。

研究降雨诱发滑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滑坡灾害的预防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前瞻作用。本文从2003~2004年白家堡滑坡的监测数据分析入手,主要研究降雨对滑坡变形及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2降雨对白家堡滑坡的影响

2.1白家堡滑坡概述

白家堡滑坡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向家店村二组、香溪河右岸入长江口附近,为一深层土质滑坡。滑坡地处鄂西构造侵蚀中低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1028.6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平均降雨的67.2%。

滑坡在地貌上呈近北东向舌形凹地,纵长约700m,前缘横宽约500m,中上部宽约260m,复建的秭(归)—兴(山)公路横穿滑坡中上部。滑体地形坡度上陡下缓,上部为耕地和柑橘林,中下部为居民区。滑坡总面积25.2万m2,最厚约110m,平均厚约58m,滑坡物质总体积1461.6万m3。滑坡后缘与基岩接触,呈圈椅状地形,后缘高程约260m;复建的秭兴公路以下为一缓坡平台,平台向前突出形成鼓丘地形,鼓丘以下前缘坡度15°~20°,前缘高程为70m左右;滑坡南以冲沟为界,北以山脊为界(图1)。

图1白家堡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图及三维立体图

滑坡所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出露基岩为侏罗系香溪组(J1x)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粉砂岩夹炭质页岩,表层风化强烈[3]。

2.2白家堡滑坡的工程地质模型

地表调查显示,白家堡滑坡前缘主要以紫红色粘性土夹少量砂岩块石为主,其物质来源于侏罗系香溪组(J1x)层位。滑坡鼓丘一带为源于J1x的灰黄色粉砂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构成的碎裂石,其原岩构造保持较好。滑坡后部主要为碎石土,粘土呈可塑—硬塑状,碎石成分为主,少量紫红色和灰绿色泥岩,碎石含量50~60%,结构松散至中密。

据钻孔揭露,滑体物质主要为褐色、黄绿色、紫红色粘土,碎石含量10%左右,碎石多为泥岩、粉砂岩,碎石粒径0.1~10cm。其容重一般为20~22kN/m3,抗剪强度一般为40~90kPa,内摩擦角一般为16~23°。滑坡中后部钻孔揭示,在深约30m处可见层厚约0.5m的紫红色粘土夹少量碎石滑带土。碎石含量小于5%,碎石粒径0.1~1cm,碎石成分复杂,主要为黄绿色泥质粉砂岩,见轻微揉皱现象。这表明该滑坡较深层已具有滑动迹象。滑带土容重一般为20~22 kN/m3,抗剪强度一般为30~70kPa,内摩擦角一般为11°~18°。

白家堡滑坡地形呈较封闭的洼地和圈椅状,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富集。由于滑体物质(含水介质)的不均一性,地下水的赋存多为上层滞水和潜水,与外界因素——降雨、地表水入渗、库水位变化等有密切关系;斜坡具有季节性充水的特点。崩滑堆积物的渗透系数一般为0.18~5.64m/d,而滑带土的渗透系数为0.02m/d。因此滑床为相对隔水层,这一组合控制着滑坡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4]。

工程地质模型是工程地质条件的抽象和概括,既不失真又不拘泥于一点一滴,从本质上把握要素的地位与作用[5,6]。白家堡滑坡的工程地质模型(图2)正是基于此而建立的,不脱离实际,又较好地抓住了岩土体变形破坏的关键。模型的物质由残坡积物、滑体、滑带及基岩组成;控制滑坡变形的物质条件是滑带;控制滑坡变形的动力因素是库水位和降雨。白家堡滑坡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滑坡各方面的研究[7]。

图2135m水位——降雨条件下的白家堡滑坡工程地质模型

1.侏罗系香溪组基岩;2.残坡积物;3.滑带土;4.滑体粘土;5.水体;6.暂态地下水观测断面;7.雨水入渗

2.3降雨与白家堡滑坡变形的关系

为了监测滑坡的位移变形特征及其稳定状态,在滑坡前缘、中部和后缘布置了孔内深部位移测斜监测仪和地表监测墩。2004年7月深部位移测斜仪监测孔内测斜管被剪断后,又在滑体内及边界处布置了伸缩计等监测设备(见图1)。

据2004年监测数据分析(图3):滑坡呈整体运动[3],具有两层滑带,在ZK1处深度分别为19.5m和27.5m;2004年7月,滑坡变形将倾斜管剪断后,采用伸缩计监测(图4)。其中BJB-1位于滑坡后缘,可监测滑坡运动的绝对位移;其他伸缩计位于滑体内部,可监测滑坡体内各处的相对位移。从8月到9月除BJB-1变形较大外,其他基本处于微变中,这也说明滑体处于整体运动中;9月后伸缩计数据表明滑坡均处于微变中。

图3ZK1深部位移曲线

图4伸缩计变形曲线

由图5可见,2004年1月~6月,滑坡地表的变形曲线基本为一直线,而6~9月的直线的斜率明显大于前6个月,9月后斜率又开始变缓。因此该滑坡在2004年可以分为3个阶段:1月~5月为相对稳定期,6~8月为变形剧烈期,9月~12月又回复到相对稳定期。与之对应的逐月降雨曲线显示,1~5月降雨量较小,且呈逐月上升状态;5~9月降雨量大而基本持平稳状态,9月后降雨量迅速下降。因此,从整体上看,在汛期,白家堡滑坡运动量明显大于非汛期的滑动量;虽然两者并不完全存在一致性,但这应该是因为滑坡体灾害系统具有一定的协调与自组织功能和滑坡的发生与降雨有一定的滞后关系[8,9]。因此降雨对白家堡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图5地表监测墩 A2在2004年的变形与降雨的相关曲线

3降雨而产生的地下水流动数值分析

水文地质学家和土壤学家对非饱和渗流问题的研究已有悠久历史,水在非饱和土中的渗流也服从达西定律。在土坡稳定性分析中,当地下水埋藏较浅时,非饱和区土壤水运动和饱和区的地下水运动是相互联系的,此时将两者统一起来研究比较方便,即所谓饱和—非饱和流动问题。在此情况下,根据达西定律及地下水水流均衡原理,可以得到描述滑坡剖面二维饱和—非饱和流动问题的动力学模型: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h为水头,k为渗透系数,S为比储水系数。

非饱和渗流问题的边界条件可能有多种形式。例如,在边界上给定含水量、给定水头或给定渗流速度等。本文主要研究降雨引起的暂态渗流场,故在斜坡暴露边界给定入渗速度(纽曼Neuman边界),底部为第一类边界(不透水边界),两侧均为第二类边界(给定水头边界)[10]。由于滑坡体表面一般是不规则的坡型区域,潜水面作为上边界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在剖面二维潜水水流问题的模拟过程中,采用三角形单元有限元法进行水文地质模型的单元剖分。笔者根据滑坡体土层结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以及大气降雨补给入渗强度等因素、条件,开展白家堡滑坡地下水作用的数值模拟。

以全年平均降雨量1028mm为降雨强度基准,模拟分析在无降雨及持续降雨时间日数为1天、2天、3天、4天、5天、6天、8天、10天后的条件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状况(见图6)。起初,地下水流向与滑坡滑动方向不一致,地下水位变动不大。当降雨持续1天后,非饱和土的地下水主要受降雨入渗补给的影响,以垂向运移为主,降雨形成的地下水水位等值线与坡体倾向比较一致;随着降雨的持续,地下水流向由垂向逐渐变化发展为与滑动面倾向一致的方向,降雨持续2天时,水流方向与滑动面倾向趋于一致;当降雨持续3天后,地下水流向已与滑动面倾向基本一致,尤其在滑体底部出现潜水流。通过暂态地下水观测断面发现,若降雨持续发生,地下水的暂态水位将持续上升。

4基于降雨条件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通过有限元地下水数值模拟,得到边坡的渗流场及各个节点的渗透力;将渗透力作为边坡稳定计算中的外载[11],采用摩根斯坦—普赖斯法(Morgenstern-Price)求其整体和局部稳定系数(Fs)。整体稳定性采用块体折线搜索其最危险滑动面,局部稳定性采用圆弧法搜索其最危险滑动面。

当观测断面地下水水位埋深 H′>36m时,滑坡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安全储备不高;当观测断面水位埋深 H′=h0=36m时(持续降雨3天),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当观测断面水位埋深H′=33~35m时,滑坡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局部发生变形;当观测断面水位埋深 H′<33m时,滑坡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图6持续降雨后地下水等值线及水流矢量图

通过暂态地下水观测断面可以发现,由于地下水水位明显随降雨持续时间上升,滑坡整体和局部的稳定系数也随之下降:连续降雨前8天,观测断面整体最危险滑动面在92~95m之间;观测断面局部最危险滑动面在69~73m之间。这一现象与ZK1出现的两层滑动带是相匹配的。连续降雨后,滑坡浅层出现变形现象,这与降雨10天后最危险滑动面较浅相对应(见表1)。

表1降雨持续时间与滑坡稳定性表

在自然界中,降雨是随机的,滑坡的地下水水位是随降雨的渗入而变动的,因而滑坡整体稳定性也是动态变化的。当地下水位埋深 H′<h。时,则滑坡的Fs<1,滑坡开始变形发生位移;当地下水位埋深 H′>h。时,则滑坡的Fs>1,滑坡又重新回到稳定状态。

由于这种波动可能造成滑坡位移速度的变化,这正是白家堡滑坡呈相对稳定—变形—相对稳定这一韵律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白家堡滑坡的这种变形现象,应当看作是滑坡体在外界条件(主要是降雨)影响下发展旋回过程中的一种外在表现[12]。

5结论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白家堡滑坡变化韵律与降雨时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汛期滑坡物质运动量明显大于非汛期的运动量。

建立白家堡滑坡的工程地质模型,分析了降雨对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影响。

(1)研究结果表明:当降雨持续3天时,该滑坡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此时滑坡体内因雨水渗入而产生的地下水流向与滑动面基本一致,在滑体底部出现潜水流。

(2)暂态地下水水位明显随降雨持续时间上涨,滑坡的安全系数随之下降。

(3)白家堡滑坡呈现相对稳定—变形—相对稳定这一韵律变化规律,其基本原因是由于降雨所引起的地下水的变动。

参考文献

[1]姚海林,郑少河,李文斌等.降雨入渗对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参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7):1034~1039

[2]林鲁生,蒋刚.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34(1):42~44

[3]陈小婷,黄波林.香溪河流域白家堡滑坡变形监测初步分析[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4,(2):55~58

[4]周平根.滑坡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增刊):207~213

[5]晏鄂川,刘广润.试论滑坡基本地质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4,12(1):21~24

[6]许兵.论工程地质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1997,5(3):199~204

[7]J.Zhang,J.J.Jiao,J.Yang.In situ rainfall infiltration studies at a hillside in Hubei Province, China[J].Engineering Geology,2000,57:31~38

[8]邢建民.堆积层滑坡与降雨关系浅析[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1999,16(3):51~52

[9]林孝松,郭跃.滑坡与降雨的耦合关系研究[J].灾害学,2001,16(2):87~92

[10]李同斌,邹立芝.地下水动力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146~162

[11]王永平,刘红星.引入渗透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J].人民长江,2002,33(6):19~27

[12]陈善雄,陈守义.考虑降雨的非饱和土边坡稳定系分析方法[J].岩土力学,2001,22(4):447~450

288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定性分析

    本科专业(含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科类专业一般为毕业设计、医科类一般为临床实习)及其答辩考核。毕业论文

    A-水灵儿^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滑坡稳定性分析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 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

    奥迪风度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稳定性分析论文格式

    (1) 每个参赛队可以从A、B、C、D、E题中任选一题完成论文。(2) 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3) 论文

    笑语莹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分散染料热稳定性研究论文

    1、分散染料的分类。 2、分散染料有哪几种。 3、什么叫分散染料。 4、分散染料原料都有哪些。1.分散染料按应用性能分类,可分为低温型(E型)、高温型(S

    南京194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坝坡稳定性研究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要怎么写论文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欢迎参考借鉴。 摘

    土豆咖喱咖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