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嘟嘟呀呀
摘 要:在现代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已逐步上升为主流的管理理念。现代酒店的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顾客满意,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把员工满意放在重要位置,强调酒店要以员工为本。“员工第一,顾客第二”就是说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宾客。本文认为应该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对员工的管理中,提高酒店服务质量,达到实现员工满意,以达到顾客更加满意、酒店更快发展的目的。关键字:人性化管理,服务质量,激励现代酒店已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它不仅是酒店文明经营的需要,也是酒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员工作为酒店对外服务的主体,可以让你美誉多多,也可以让你臭名远扬;他可以给你带来财富,同样也可以带来包袱;可以让你如日中天,也可以让你破产倒闭。这样的结论不是骇人听闻,是经济制度的改革给这个快节奏社会带来的必然变化——人的变化。一、人性化管理对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的影响(一)质量决定饭店的生命质量是饭店的生命这一观念已成为当代饭店管理者的共识,同样,对于出售饭店产品的饭店来说,服务质量的优劣更是直接关系到饭店的生死存亡。长期以来,我国饭店业主要依靠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服务质量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从长远来看,这种经营之道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短期竞争策略无助于饭店的长期发展。在当今社会,只有优质的服务为保证,饭店才能有信誉,有市场,有效益。(二)管理要以人为本饭店的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因此,饭店管理必须以人为本,饭店的各种资源只有通过人的科学控制和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只有做到了“人尽其才”才能使“物无虚耗”。而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人性化管理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人际权力管理阶段、人际沟通阶段、合作管理阶段、奉献管理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实际是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意识或文化意识进行整合的过程。(三)提高管理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质量,饭店应建立完善的系统,并确保所有的员工都能得到他们做好工作所必须的培训工具,使员工不因为工作质量而失去自尊并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首先要倾听员工的意见,然后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出反应,必要时还要对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员工给与激励. 作为从事服务行业的我们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人与人之间有很多微妙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好这些关系你会觉得做事得心应手。当你在工作中出错时,你的同事、上司、朋友没有指出你的错误、没有告诉你它的危害,却反而拍着你的肩头说声没事,为你隐瞒了事实,这就是“讲人情”。“讲人情”在管理工作中是不允许的,甚至会使你的工作变得更糟糕。然而人性化管理则不一样,“人性化管理”虽然允许你在工作中出错,但它会告诉你这样做是错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你应该怎么做会更好。这样既原谅了你,让你不用时刻担心工作中出现了什么过错当心你的上司责怪你,你的同事怎么看待你,反而使你的工作激情会更高涨,对你的工作更热爱,工作目标会更明确二、饭店管理中“人性化”内涵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饭店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员工关系管理是饭店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特别是金融危机时代,员工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不断加大,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如何保持良好情绪建立团队合作关系?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聆听员工的心声,尊重员工的意见。员工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多些教导与激励,少些言语式的责骂。员工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多些关心与帮助。可以设立总经理信箱与建立箱,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员工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对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领导打成一片,站到领导的立场,主动与领导沟通想法探讨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指令,甘心情愿为工作团队的荣誉付出。尊重员工就是给予员工一个私人的空间,既使是在上班时间。作为管理层你不可以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监督在员工的身边,你所能做的就是指导帮助员工学会时间管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做好自己的发展计划,用计划和目标管理员工。(一)科学用人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工作能力不同,适合的岗位也不尽相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饭店管理人员应该允许员工根据本人的特长与岗位适应性,在各岗位之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尽可能地把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员工能有机会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而作为饭店管理人员也应该考察每个人所具有的素质,技能是否与他们所从事的岗位相适应,因事求才,因才使用,对于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较强工作能力的优秀员工进行培养,并做好选拔提升的准备,给员工提供进步发展的机会。(二)业绩考评在对饭店员工的考核评估工作中要公正,公平,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质量,克服偏见及官僚主义,通过考核评估,使员工明确自己工作中的成绩或不足,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优势,改善不足,为实现饭店的经营管理目标而努力。(三)访谈法员工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对工作环境的喜爱或厌恶,那么改善环境就能提高他们的满意度或激发积极性,在某些问题上员工更愿意宣泄他们对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方法的不满,谈话使员工把不满宣泄出来而变得心情舒畅,因此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够倾听并理解工人的想法,能够重视人的因素,这样才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员工士气的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四)激励1、物资激励:当员工表现优秀或对酒店有做贡献时应给与该员工相应的奖励,例如加奖或其他的物质奖品,以激励他创造更多的优质服务。2、尊重与自我实现激励:酒店的员工都有一种积极向上,不安于现状的心理倾向,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赞誉与尊敬,饭店管理人员应该因势利导,设立一些荣誉称号,让对饭店有较大贡献和成就的员工取得这些称号,如微笑大使,优秀员工,优秀督导员等,对于授予荣誉称号的员工要积极宣传,扩大影响激励其员工。3、目标激励:管理者充分考虑,目标的难度和期望值,在制定目标时可让员工共同参与,而不是盲目的下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与业绩,让员工觉得管理层很不关心他们的工作强度及工作能力。4、信任激励: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创造性,让员工感到我是被信任,被尊重的。5、榜样激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管理层应该给员工树立好的榜样,让员工能服从的领导。获得各种称呼的员工每天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周围的员工,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往往能对周围员工起导向作用。三、饭店人性化管理现状(一)是否把职权授予员工在酒店传统的金字塔形的管理组织结构中,一线员工要层层向上汇报,再层层听从指挥。如果酒店能授予接待人员适度的权力,在接待宾客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相关的员工就可以在职权范围内快速给宾客回复,灵活地为宾客解决。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总经理给部门经理放权,部门经理给主管领班放权,领班最后给员工放权,一级放一级,责权分明,授予员工一定的权限。酒店一线员工直接对宾客提供服务,与客人面对面的接触最多,当宾客有什么不满意或是有什么要求时,常常要求从直接服务的员工那里得到快捷满意的答复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维护酒店形象,做到宾客与酒店的双重满意。如一个客人在宴请结束时要求打折,按规定他离打折标准还差一桌宴席的标准需请示经理,但经理不在。领班很想打,因为根据餐饮销售情况,他相信经理在也一定会打,但他仍在犹豫,怕超越权限挨批。这就是经理没有叫他们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越权的失误了。假如提前交待了,客人高兴,领班很有面子,不仅在客人面前,事后说给经理听还会得到经理的信任和褒奖,真是一举几得的事。但是在授权的过程中,酒店也不可盲目和缺乏规范,应做到适度授权,并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即因事择人、以能授权。对被授权者必须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规范权责管理。(二)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满足员工的需求以调动其积极性这些条件包括: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对年轻员工);能产生个人成绩感的工作;对良好的工作和表现表示肯定和赞赏的话;职责范围的扩大,工作中有进修提高机会;自己在饭店有地位感和贡献感;与员工有关的工作事务的参与机会。酒店的员工在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在很大程度是需要得到领导的肯定的,如果员工表现很好,但领班主管根本不去肯定他,那他的工作积极性肯定会被破坏,自然而然地他会形成一种懒散的工作态度以致到最后会厌倦这份工作的。所以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及赞扬,肯定员工的表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酒店创造更多的优质服务赢得客人的满意。(三)加强实施 “走动式管理”对酒店领导我的感觉是总坐在办公室里指挥指挥,发发文件,开开单子其他的印象不多,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员工感觉到厌恶,所以我觉得要管理好员工,要使其满意我们可以学习美国普惠公司的一些管理方法。为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他们实行了“走动式管理”和“开放式管理”。所谓“走动式管理”即公司高层管理者经常到公司各处走动检查了解情况,与员工进行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所谓“开放式管理”即建立公司全体员工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环境,使每个员工感到可以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思想、意见和问题,管理人员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场合和工具,与员工进行较直接的沟通。例如,喝咖啡时的交谈,各种非正式员工集合,员工刊物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酒店的管理中也一样可取,管理层在员工群中应该多走走。四、饭店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人性化管理,要凝聚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员工对本职工作的巨大热情。每个人都有实现理想抱负、体现自身价值的要求。如何激发基层员工的使命感,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这就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就是要在关键时刻,通过宣传发动,加油鼓劲,激励士气,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是要对工作出色、表现突出的员工充分认可,加大奖励,甚至破格提拔,激励他们以感恩的心,更加无私地去工作,去奉献;就是要时时处处关心员工、支持员工、保护员工,特别是要坚定地为那些勇于开拓、无私工作的员工化解风险;就是要把基层员工的前途和未来作为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让每一名员工都得到适当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从而凝聚人心。在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酒店的实际管理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一)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酒店中的一线员工,直接为客人服务,就是酒店的形,代表着酒店去接待宾客。如何使员工为客人提供发自内心的微笑服务、尽善尽美的个性化服务以及物超所值的高标准服务,能轻松地、愉快地扮演好这个角色,这就要求酒店在经营管理中,加强管理者人性化管理的意识。在管理工作中,酒店要从以管理者为中心向以员工为中心转变,无论考虑问题,还是处理问题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酒店的计划、决策、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都要以人为本,兼而重视情感的投入。具体地说可以设立“员工建议奖”,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重视员工所提建议;管理者要切实体会员工的意愿和需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无论是近期措施还是长远打算,都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二)重视员工培训培训员工,不仅会给酒店带来更高水平的服务业绩还可帮助酒店吸引和留住最好的员工。一些有志于酒店业发展的好员工,他们会选择能给予各种培训,能促进他们事业发展的酒店。只要酒店重视员工培训,把员工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把培训和发展视为酒店在员工身上投资的一个持续过程。员工就会把酒店作为自己发展事业的广阔天地,他们就会努力工作。同时,通过培训,能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奉献精神,能接受酒店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念。因此,对酒店也有着短期和长期的积极影响。(三)加强酒店文化建设酒店本身要注重员工与酒店的自愿合作,其工作方式也更多地强调团队合作。酒店文化是酒店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并得到全体成员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传统风俗和礼仪等内容组成的有机整体。以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来实现人性化管理,主要通过加强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三个方面的建设来实现 。因此,以酒店文化来提高酒店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更为重要。1、酒店要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理性、健康的理念。员工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一项有发展的职业和事业。只有真正重视人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中突出“人本”思想,建立独特的酒店文化,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精神文化这种理念在酒店的成长与发展中潜移默化的发挥着最持久的作用。好的精神文化层是酒店无形的资产,它不仅能挖掘出每位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士气,而且是酒店内部团结的纽带和沟通的渠道。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旺盛的活力。2、制度文化是酒店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这些规章制度所要遵循的理念等。在任何一个社会或组织中,制度的作用不可替代。酒店员工处在企业文化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约束下,使员工产生自控意识,达到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培育员工高度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发自内心的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3、物质文化包括店容、酒店标识、文化传播网等。加强酒店文化建设也可通过这些措施加以进行。例如实行人性化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酒店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酒店在经营管理中重视人性,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到对员工的管理中,这才是酒店在竞争中获胜的有效途径。(四)提高酒店内部协调性1、加强沟通管理。部门合作以沟通为基础,没有沟通,人与人之间会陷入一种相互隔绝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形成默契的配合。酒店沟通包括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部门内人员之间的沟通等。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促进酒店内部沟通,如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一起用餐、设立员工意见箱等都是实现内部有效沟通的具体方式。2、推行岗位轮换制度。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岗位的工作重复劳动量非常大,很容易导致员工出现过度疲劳或迟钝倾向,需要管理者采取岗位轮换方式进行有效调节。这有助于开发员工潜在工作能力,打破不同部门间的隔膜,为协作打好基础。3、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的最重要内涵和外延。酒店文化的形成,它反映的是酒店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在其基础上,酒店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合作、团结的整体。好的酒店文化能够提升员工的服务意愿,发自内心为顾客服务,而消费者在接受这种服务、感受这种企业文化的同时会提升对酒店服务质量的认同感。五、结语酒店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对人的管理,我们无权去要求客人怎么做,我们只能做好自己员工的本职工作,通过员工优秀的工作表现来感染客人。人性化的管理才能让员工服从,人性化的管理才能使员工满意,人性化的管理才能让员工表现优异。在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时,加强必要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使之工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从而减少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压力;进行更为有效的时间管理培训;加强员工的沟通技巧培训;保障员工的生活质量;完善薪酬体系,向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在员工结婚、离婚、生产、配偶或近亲去世、搬家等特殊情况时给予额外的带薪假期,让其无任何的顾虑;鼓励员工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员工提供保健或健康项目,可以建立专门的保健室和内部健身中心,让员工免费使用,配备专职的健康指导员监督锻炼计划和活动;酒店的管理者要经常走访与员工之间,了解员工的需求及意见。总之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感性管理模式,它的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完善,是严格管理前提下的人性化,是管理的高级阶段,是管理理念的升华,它绝不能脱离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独立存在,更不是人情化管理和仁慈化管理,它是需要管理者用心来同被管理者进行交流,做到彼此了解,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交流,用“心”来指引。参考文献:1.海萌辉,现代饭店管理,郑州大学出版,2003.4。2.侯明贤,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浙江大学出版,2009.2。3.田喜洲,论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趋势,商业研究,2005,1。4.章平,激活你的员工--激励理论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商业时代:新商论,20025.李桂萍,人性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5(3)。On the hotel management and user-friendly improvements in the quality of hotel Services06Hotel Management(10) PanHuizhen NO:200601011021Abstract: In the modern hotel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human nature has gradually risen to the mainstream of management theory. Humanization of modern hotel management, on the one h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centered emphasis; On the other h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should be placed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want to emphasize the hotel-based employees. "Employees first, customers second," that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staff, there will be no satisfaction of guests. This article should consider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management in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aff, hotel services, improve quality, meet the staff satisfi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hotel faster development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service quality, incentives
呆呆呆cat
酒 店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摘要:酒店核心竞争力是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能力,主要包括资源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享受。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可以通过内外部途径来实现,以保持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酒店核心竞争力一 、引言 “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是在1990年。这一年,著名管理专家C. K. Prahalad和Gary Hamel在他们所著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形象地说,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 作为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分支产业——酒店业的大规模迅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然而,进入新世纪后,由于酒店数量的迅速增加,新酒店档次的不断提升,酒店之间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那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呢?从目前酒店业的情况来看,打造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树立顾客认可的品牌是参与竞争,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 二、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对于以设备设施和服务产品为主的酒店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具体来说,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资源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享受。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酒店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酒店的生存与发展,而这种竞争力强弱的最终判断者是酒店的消费者,即客人。消费者对酒店产品具有最终的裁决权。因为随着消费者市场的成熟,消费者消费选择的理性化和多样化,酒店的产品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成了消费者选择或不选择该酒店的最后依据。因此,如何运用酒店现有资源,打造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就成了酒店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 三、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现代酒店管理之父埃尔斯沃思·密尔顿·斯塔特勒(Ellsworth Milton Statler)说过,酒店从根本上说只销售一样东西,那就是服务。提供低劣服务的酒店是失败的酒店,而提供优质服务的酒店则是成功的酒店。酒店的目标应是向客人提供最佳的服务,而酒店的根本经营宗旨也就是为了使客人得到舒适和便利。 由此可见,酒店的核心产品就是服务,而围绕着服务产品的建立所开展的一系列组织活动,就是构成酒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具体地说,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酒店的声誉 酒店的声誉是酒店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高度结合,酒店知名度是酒店名声的大小,而美誉度则是酒店名气的好坏,酒店的声誉是消费者选择酒店的关键因素,因为一个酒店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如同在产品市场上,卖者对买者做出的不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市场上,企业家、经营者对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做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一样,虽然这种承诺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但如果酒店不履行或者不具备这种承诺,就会失去消费者的光顾和投资者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说,声誉是酒店获得核心竞争力甚至生存的根本和生命线。以广州白天鹅宾馆和南京金陵饭店为例,这两个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酒店,20多年来,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他们始终都是中国酒店业的佼佼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酒店国内外市场上拥有的极高的声誉。 2.管理能力 酒店业是一个服务产品高度无形化和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产业,在这样的行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管理能力是酒店竞争力的核心内容。酒店的管理能力包括酒店获得信息的能力、决策能力和迅速执行决策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是狭义的“核心能力”。管理能力取决于酒店是否拥有一支具有特殊组织才能和高度职业化的经理队伍,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酒店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 3.企业文化 酒店企业文化,是酒店在长期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过多年实践而探索、凝练、提升、总结出来的;为酒店全体员工共同自觉遵守的、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和制约全体员工的;带有深刻地组织制度意义的;具有本酒店特色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酒店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利器。 4.营销技术 营销技术即酒店通过高效的产品、价格、促销和营销渠道整合,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营销技术既取决于酒店人力资本和经验的积累,技术手段和营销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起到基础性作用。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技术的网络营销技术和实现营销技术的标准化有利于酒店在更大的范围拓展销售空间。先进的营销技术是酒店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营销技术是酒店业重要的竞争力因素。 5.人力资本 员工是企业的财富,酒店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的时代酒店人力资源的全新理念,人力资本对酒店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酒店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不但使特殊人才竭力为企业奉献才能,而且要发挥全体员工的作用,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酒店的声誉,赢得更多的回头客。 6.特色产品 酒店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特色产品的竞争。在个性化消费日益明显的今天,谁拥有了消费者喜爱的特色产品,就能够牢牢地抓住消费者,无论是客房产品,还是餐饮产品,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才能够更多地吸引回头客。 特色产品除了客房、餐饮等有形的实物产品外,服务产品的特色也是酒店特色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更具灵活性的产品同样可以提高酒店的市场竞争力,特色服务也是营造酒店品牌,参与竞争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四、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核心竞争力是酒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条件加以支持,核心竞争力将一无是处,毫无价值。为此,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可以从内外两条途径来进行。 1.酒店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内部途径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酒店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2)注重研究,形成特色 酒店经营者必须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冷静分析自身产品的特点,在经营管理、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形成差异的同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满足消费者特殊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有可能就是构成今后自己酒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3)加强创新,形成品牌 加强酒店产品和服务技术的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产品和服务创新。一个酒店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酒店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关键性产品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4)科学规范,制度保障 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企业良好的土壤之中的,酒店业是最早和国际接轨的行业,最早引进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服务,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进行酒店的管理,然而,这种管理制度和现行的管理体制始终难以调和,不能使制度得到有效的发挥。而民营性质的酒店又带有了太多的经验型主义的色彩,背离了科学化的管理。因此,无论是何种性质的酒店,都必须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通过科学、规范的企业运作模式,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 (5)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有一位企业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我们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了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无形中就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使他们为此而奋斗,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2.酒店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外部途径 (1)建立联盟,增强竞争力 酒店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竞合阶段,鉴于中国绝大多数酒店是以单体酒店形式为主,酒店之间,尤其是不同地区的酒店之间可以通过建立酒店联盟的方式,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酒店获得核心竞争力。 酒店联盟的建立不仅可以使酒店之间实行市场共享、信息共享,而且,在联盟过程中,有助于一个酒店学习另一个酒店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酒店或更多的酒店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提高单体酒店在某一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立酒店联盟是单体酒店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最近刚刚成立的中国中档商务酒店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2)加盟名店,获得品牌 对于一些知名度不高,市场应对能力不强的单体酒店来说,可以通过加盟著名的酒店品牌的方式来获得更好的知识资源,提升酒店的知名度和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加盟国际知名的酒店品牌还是国内著名的酒店集团,都可以在管理、服务、文化、品牌等方面得到这些酒店管理公司或集团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能够使酒店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分享这些酒店集团的预订资源,对提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3)兼并重组,提升实力 酒店还可通过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兼并重组是酒店迅速扩大规模,做大作强,快速参与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酒店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4)培育忠诚顾客,提高核心竞争力 酒店通过核心产品和服务,努力培育更多的更忠诚的稳定顾客群,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无论是何种性质的酒店都应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5)持之以恒,持续发展 酒店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有动态意识。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核心竞争力有可能因疏忽而贬值,导致其竞争力下降乃至消失。 酒店管理者必须引入人力资本管理的概念,通过设计如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将人才吸引过来并持久留住,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需要对员工和业务经理进行监督,防止因为薪酬、升迁等因素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确保这些单独的变化与总的核心竞争力项目方向一致,否则久而久之,核心竞争力就会被侵蚀殆尽。 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意味着要持续改进,否则就无以保持现有地位。同时,不要闭门造车地衡量自己绝对的改进程度,而是要相对地和竞争对手的努力比较,不断进行竞争战略分析,持之以恒,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酒店管理全书》,中国商业出版社 林俊英 编著 [2]《酒店管理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新友 著 [3]《国际饭店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
摘 要:在现代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已逐步上升为主流的管理理念。现代酒店的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顾客满意,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把员工满意放在重要位置,
生态建设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区域发展的热点问题。1、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中央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自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以来,开发新能源成为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出路。与化石燃料相比,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更符合人类可持续发
我觉得这篇蛮好的 给你参考参考:浙江服装产业发展趋势与目标等问题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产业集群功能、层次得到显著提升,培育和建设若干个以产业园区、核心企业
《可持续发展》是RCCSE评定的核心OA期刊,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RCCSE,也肯定会问核心OA是核心吗?RCCSE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