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6

rememeber24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电离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otillardw

已采纳

背景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Volta, 1745-1827)发明了电池以后,化学家戴维(Davy, 1778-1829)、法拉第(Faraday, 1791-1867)、格罗特斯(Grotthuss, 1785-1822)、希托夫(Hittorf, 1824-1914)、拉乌尔(Raoult, 1830-1901)和克劳胥斯(Clausius, 1822-1888)等人就陆续开展了电化学和溶液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是,对于溶液中电解质性质的认识,主导的看法却仍然是认为只有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电解质才可能离解为带电的离子。这样就还未能揭示出电解质溶液的本质,阻碍着化学的发展。 1822年,年仅23岁的青年学者阿伦尼乌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溶液导电性的研究。他在实验中发现,氨气本身虽然并不导电,然而其水溶液却可导电,而且溶液越稀,导电性越强。1883年,他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他认识到要想得到解释,就必须打破流行的传统观念,假定溶液中的电解质在无外界电流的作用下,就可以存在两种形态,即非活性(分子)态和活性(离子)态。当溶液稀释时就可以使前者更多地转化为后者,从而使导电度增强。他并依此撰写出科学论文,准备进行博士学位的答辩。1884年,他在此基础上发表了题为《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的论文,公开提出了电离学说。 不久,新学说就进一步得到了许多科学实验的证实。1886年,著名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 1853-1932)在研究酸的催化作用中发现,酯的水解速度和蔗糖的转化速度,都取决于酸解离后生成的氢离子的浓度,证实了酸是发生了电离。同年,著名荷兰化学家范霍夫(Van't Hoff)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P)时发现,实际测定出的P值总要比理论(依公式PV=RT)计算出的P值要高很多,需要附加上一个系数(i)进行校正(使公式成为PV=iRT),由于P值的高低是取决于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的多少,因此,P值的增高就是微粒数目增多的表现,是电解质电离成更多离子的证明。此外,阿伦尼乌斯又从溶液的导电率、渗透压和冰点降低等不同侧面对i值进行了精确的测定,惊人的发现都是一致的。这说明此类不同侧面的现象原来都是同一的电离过程的种种表现。因此,i的存在正是对电离学说的一个定量的、更有力的证明。这样,电离学说就从一个科学假说提升为一个精密的定量的科学理论。对此,阿伦尼乌斯在1887年又发表了题为《关于溶质在水中的离解》的论文,其中引用了更为精确的实验结果,并以“电离”和“电离度”等明确的概念代替了“活化”和“活化系数”等不大明确的概念,对电离学说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和论证。至此,一个具有科学创见的新学说终于最后形成了。阻力阿伦尼乌斯学说用崭新的思想揭示了电解质溶液的本性,破除了当时流行的权威理论的束缚,这使它从一问世起就遭到了以一些化学权威为代表的传统偏见势力的发难。 1883年,阿伦尼乌斯把新学说的思想汇报给了母校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克列维(Cleve, 1840-1905)教授,这位化学家曾因发现钬(Ho)等稀土元素而闻名于世,同时在地质学和植物学的研究上也有很高造诣。阿伦尼乌斯热切期望能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然而没有想到他在听了以后,却毫不掩饰地大加嘲讽说,阿伦尼乌斯的想法“纯粹是胡说八道”,是把“鼻子伸进不该去的地方”了。阿伦尼乌斯后来回忆说,他是“让我明白,要他再细听这种滑稽可笑的议论,就要降低他的身价了”。 1884年,阿伦尼乌斯在乌普萨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会上宣读了论文后,教授们“个个怒不可遏”,觉得难以容忍这种“荒谬绝伦”的想法,认为“纯粹是空想”。克列维说,“我不能想象,比如,氯化钾怎么会在水中分解为离子。钾遇水就产生强烈反应,同时形成氢氧化钾和氢气;氯的水溶液是淡绿色的,又有剧毒。可是氯化钾的水溶液却是无色的,完全无毒。”他们认为,这些事实似乎就充分“证明”电离学说是一种“无稽之谈”了。新学说在乌普萨拉大学遭到了几乎所有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冷遇。然而实际上正是这些专家们自己未能分清原子和离子的本质区别而犯了错误。 对电离学说的责难并不止此。当阿伦尼乌斯的论文公开发表以后,就遭到了更大规模和更加猛烈的攻击。英、德、法、俄等许多国家的化学家,其中包括一些在声望上远远超过克列维教授的著名化学家都群起而攻之,形成了一条国际化学界的反对阵线。为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以发现元素周期律而享有极高盛誉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此外还有以研究溶液理论著称的英国化学家阿姆斯特朗(Armstrong, 1848-1937),以发明溶液渗透膜闻名的法国化学家特劳贝(Traube, 1826-1894),以研究溶液电动现象受到德国人民尊敬的德国化学家魏特曼(Wiedemann),以建立“溶液蒸汽线力”定律知名的俄国化学家柯诺瓦洛夫(Kohobajiob, 1856-1929)以及化学家皮可林(Pikering)和别凯托夫(Beketob)等等。他们认为,由于电离学说违背了戴维和法拉第所建立的经典的电化学理论,因而是“奇谈怪论”,“不值一提”,迟早会被推翻。对此,门捷列夫曾预言说,“这个假说随着时间的转移将占有如燃素论所早已占有的那种地位”而必将失败。它像燃素学说一样,虽然也“曾有过不少热心的捍卫者”,然而却是在“捍卫一种不正确的假说”。电离学说受到了传统偏见的暴风雨般的打击,严重地影响了这一新学说的确立和传播。

326 评论

猫咪灰灰

电子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电子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参考文献篇一:

[1] 樊浩. 储存环中高次谐波腔的有关计算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2] 王亮. 薄层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3] 田秀芳. 介质加速粒子的相关理论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4] 程诚. MHz频率电子束束流动力学及其尾场效应研究[D]. 清华大学 2010

[5] 常广才. BSRF同步辐射生物大分子光束线设计和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6] 汪建. 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及模式转变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7] 牛田野. 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8] 王季刚. 基于条纹相机的束流测量系统研制及其相关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9] 方佳. 电子注入器中基于条带检测器的多束流参数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0] 严晗. 全数字化束流位置测量系统工程样机的设计与制作[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1] 徐卫. 储存环纵向反馈腔设计与基于横向反馈系统的束流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12] J. C. Foster,J. M. Holt,L. J. Lanzerotti. Mid-latitude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pacelab-2 plasma depletion experiment at Millstone Hill[J]. Annales Geophysicae . 2000 (1)

[13] 赵宇宁. 加入高次谐波腔的储存环内束流不稳定性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14] 唐雷雷. HLS Ⅱ束流横向截面测量系统的研制及相关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15] 黄勇,时家明,袁忠才.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epletion by Rocket Exhaust[J].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04)

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1] 王若鹏. 地震电离层前兆短期预报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2] 冯宇波. 电离层等离子体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3] 何昉. 地基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电离层对空间信息链路影响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4] 汪枫. 高频电波人工调制低纬电离层所激发的`ELF波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5] J. Birn,A. V. Artemyev,D. N. Baker,M. Echim,M. Hoshino,L. M. Zelenyi. Particle Acceleration in the Magnetotail and Aurora[J]. Space Science Reviews . 2012 (1)

[6] 邓忠新. 电离层TEC暴及其预报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7] 刘宇. 实验室研究化学物质主动释放形成的电离层空洞边界层的非线性演化[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8] 马新欣. 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9] 宋君. 返回式电离层探测技术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0] 呼延奇. 日冕大尺度结构演化及快速磁场重联的数值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08

[11] 李世友. 伴随磁场重联的静电孤立波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12] 黄灿. 无碰撞磁场重联中的电子动力学[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3] 李正. 电离层暴及“行星际扰动-磁暴-电离层暴”的观测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4] 赵莹. GNSS电离层掩星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5] 刘振兴等,着.太空物理学[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16] 涂传诒等编着.日地空间物理学[M]. 科学出版社, 1988

[17] 徐晓军. 行星际磁场重联观测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参考文献篇三:

[1] 肖效光. 30MeV Linac数值模拟与能量回收初步研究[D].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 2003

[2] 田秀芳,吴丛凤. PASER在混合气体激活介质中的理论计算(英文)[J]. 量子电子学报. 2014(01)

[3] Miron Voin,Wayne D. Kimura,Levi Sch?chter. 2D theory of wakefield amplification by active medium[J]. Nuclear Ins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 2013

[4] PASER: particle acceler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J]. Physics Letters A . 1995 (5)

[5] 何笑东. X波段介质-金属膜片混合加载加速器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6] 耿会平. 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设计及相关物理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7] 白正贺.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子储存环磁聚焦结构设计与优化[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8] 何笑东. X波段介质-金属膜片混合加载加速器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9] Wladyslaw Zakowicz,Andrzej A. Skorupski,Eryk Infeld.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s in a Spherical Conducting Cavity with Dielectric Layers. Application to Linear Accelerators[J].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 2013 (01)

[10] 查皓. CLIC Choke-mode加速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D]. 清华大学 2013

[11] 栗武斌. HLS II储存环数字逐束团反馈系统的研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12] 王晓辉. 合肥光源高亮度注入器束流测量系统的研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13] 王季刚. 基于条纹相机的束流测量系统研制及其相关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4] 李和廷. 高增益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相关物理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15] 樊浩. 储存环中高次谐波腔的有关计算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16] 吴爱林. 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中特殊波荡器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17] 白正贺.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子储存环磁聚焦结构设计与优化[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18] 何志刚. 光阴极微波电子枪调试及驱动激光整形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299 评论

萌萌萌萌瓜

在 9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人提出了电解质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观点,但在较长时期内,科学界普遍赞同法拉第的观点,认为溶液中“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阿累尼乌斯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时发现,浓度影响着许多稀溶液的导电性。阿累尼乌斯对这一发现非常感兴趣,特地向导师请教,埃德伦德教授很欣赏他的敏锐的观察能力,为他指出了进一步做好实验、深入探索是关键所在。阿累尼乌斯在实验中对教授设计的仪器做了大胆的改进,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得到了一大堆实验测量的结果。处理、计算这些结果又用去了好长时间。此间他又发现了一些更有趣的事实。例如,气态的氨是根本不导电的,但氨的水溶液却能导电,而且溶液越稀导电性越好。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氢卤酸溶液也有类似的情况。多少个不眠之夜过去了,阿累尼乌斯紧紧地抓住稀溶液的导电问题不放。他的独到之处就是,把电导率这一电学属性,始终同溶液的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力图以化学观点来说明溶液的电学性质。 883年5月,他终于形成了电离理论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当溶液稀释时,由于水的作用,它的导电性增加,为什么呢?他指出:“要解释电解质水溶液在稀释时导电性的增强,必须假定电解质在洛液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非活性的一分子形态,活性的——离子形态。实际上,稀释时电解质的部分分子就分解为离于,这是活性的形态;而另一部分则不变,这是非活性的形态……”他又说:“当溶液稀释时,活性形态的数量增加,所以溶液导电性增强”。伟大的发现!阿累尼乌斯的这些想法,终于突破了法拉第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电解质自动电离的新观点。为了从理论上概括和阐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新的创见,他写成了二篇论文。第一篇是叙述和总结实验测量和计算的结果。题为“电解质的电导率研究”,第二篇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于水溶液中物质形态的理论总结,题名为:“电解质的化学理论”,专门阐述电离理论的基本思想。阿累尼乌斯把这两篇论文,送到瑞典科学院请求专家们审议。 883年6月6日经过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科学院讨论后,被推荐予以发表,刊登在 884年初出版的《皇家科学院论著》杂志的第十一期上。 883年底,当阿累尼乌斯收到上述杂志关于这两篇论文的校样后,他又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把其中的主要内容集中起来,写成《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作为学位论文送交乌普萨拉大学。该校学术委员会接受了他的申请,决定在 884年5月进行公开的论文答辩。答辩会争论得非常激烈。阿累尼乌斯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实验事实,说明电解质在水中的离解,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新见解,受到多数委员和与会者的赞许。但是,阿累尼乌斯的导师塔伦教授表示,他对实验事实无任何异议,只是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动电离的观点不能理解。另一位导师克莱夫教授则提出,他对阿累尼乌斯的实验事实持怀疑态度,认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动电离的观点是十分荒唐的。阿累尼乌斯反复列举出大量实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引证了早在 857年德国科学家鲁道夫·克劳晋斯提出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用通过电流就会产生离子的假设,也引用了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的研究成果来为自己的观点辩解。但最后,由于委员会支持教授们的意见,阿累尼乌斯的答辩成绩只得了3分。一场激烈的辩论过去了,阿累尼乌斯并未因成绩不佳而灰心。相反,他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了寻求更加广泛而公正的评价,答辩后第二天,他就把自己的论文分别寄给了欧洲的一些著名科学家。不久,他收到了来自波恩的克劳晋斯的复信。住在杜宾根的L.迈尔,长居俄国里加的W.奥斯特瓦尔德,以及荷兰的青年化学家范霍夫也都先后给他写来了评价很高的支持信件。其中,奥斯特瓦尔德对阿累尼乌斯的工作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他不仅充分肯定了这位青年人的实验成果,而且信中还提出了许多有关研究酸的催化作用的问题,建议同他一起研讨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这封信成了他们后来长期合作的开端。 884年8月、奥斯特瓦尔德专程来到鸟普萨拉会见这位青年学者。共同的志趣,相同的学术观点,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奥斯特瓦尔德肯定阿累尼乌斯的电离学说新观点从理论上说明了酸起催化作用的根本原因。一位欧洲著名学者的来访,轰动了暑假中宁静的乌普萨拉大学的校园。克莱夫等么些教授,对阿累尼乌斯受到如此特别器重,都感到十分惊奇。在国内,斯德哥尔摩的埃德伦德教授、彼得松教授等少数知名科学家也表示支持阿累尼乌斯的新见解。大学当局决定,再次为阿累尼乌斯举行论文答辩:当年冬天的这次答辩进行得异常顺利,论文被通过。不久,阿累尼乌斯被任命为物理化学副教授。只有固执的克莱夫教授及其支持者们,仍然拼命地反对新生的电离理论。因此,阿累尼乌斯只好离开乌普萨拉城,重新回到斯德哥尔摩在埃德伦德教授的领导下工作。在那里,他继续深入研究电解质的导电性。埃德伦德非常器重阿累尼乌斯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特别赞赏他那敢于冲破传统观念、追求真理的精神,对他的工作予以全面支持和热心指导。在教授的帮助下,他的科学成果受到了普遍重视。 885年底,阿累尼乌斯获得瑞典科学院的一笔奖金,从而使他有了出国深造的条件。 886年,他首先来到俄国,在里加工学院奥斯特瓦尔德的实验室里,完成了他们早已确定的合作计划。接着他去武尔茨堡,在电学家科尔劳什教授的实验室里,研究气体的导电性,还研究了作为溶剂的水,在电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阿累尼乌斯的学术水平提高很快。但他同时越发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他需要学习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他必须向更多的具有不同学术风格和特长的专家去求教。于是,在 887 年他又去了格拉茨,在玻尔兹曼的实验室里工作。 888年初,他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他同范霍夫合作,进行了一系列与电解质溶液冰点降低有关的测定。他们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范霍夫关于稀溶液渗透压公式中的等渗系数之值以及电离度等数据,并以电离理论加以解释。这种合作使双方都得到启迪,感到收益巨大。此后,阿累尼乌斯赶到莱比锡,在奥斯特瓦尔德领导的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事新的实验研究,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了电离理论。

89 评论

相关问答

  • 水离子通道研究论文

    《人类寿命极限与好水》编写:田桂发、姚茂洪依水而生,伴水而在,随水而长。从单纯依赖自然赋予的水资源,到能动地改造利用水资源,反映了古代人类从生存到发展的文明历程

    yuyu88yuyu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电离研究论文

    背景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Volta, 1745-1827)发明了电池以后,化学家戴维(Davy, 1778-1829)、法拉第(Farada

    rememeber2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圆柱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论文

    现在新型的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好,而且成本更低。

    文燕大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离婚率预测研究论文

    美学者为中国老龄化问题敲警钟 指面临三大挑战 中国人口网 2004-06-09 15:49:53----------------------------

    叶子青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离婚率研究论文

    我就是离婚过的男人。因为我知道了她的毛病。她背后干了一些事。我又是一个光明正气的人。所以我采取了,不要她了。只是结果我缺失了一点金钱。至于精神上的。,哎,,生活

    跳蚤的华丽转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