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76

不想在你身后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民族团结的论文素材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senhachi

已采纳

民族团结永驻心中》 1949年10月1日这天,地球上又诞生了一个坚强的国家—中国! 我们的国家也就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我想足以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而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东方巨人!

251 评论

chetcn0948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申论写作除了掌握方法之外,写作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写作素材的积累方面;帮助考生更好备考申论中文章写作类题型,增加知识储备总结了一些写作素材。

一、科技创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二、人民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践行宗旨,就是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三、学习

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

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

要懂得“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的道理,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态度对待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在好学乐学中实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公考申论的注意事项:

1、立意要明确。

立意就是你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文章的论点都是从你的这个立意出发,围绕着它层层展开,而且开头要点题,要抓住阅卷者的眼球,分数立马就上来。

2、论证要有理有据。

这就要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一些写作素材,可以灵活的利用例证和理证的方法,交叉使用,只要可以论证文章观点就可以。

我当年的申论之所以的高分,我感觉就是我背了许多的金句,积累很多当年实时事件,写作的时候用起来得心应手,感觉文思泉涌。

336 评论

淡粉浅蓝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存在的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把握民族发展方向,促进民族发展繁荣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关于民族问题方面的各项措施和规定的总和。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少数民族政治政策少数民族政治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在政治上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及为实行这些权利和义务所制定的特殊政策。这些政策,从根本上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维护和确保国家的统一、政治生活的稳定和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所在。少数民族政治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1)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总政策。其内容涉及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具体体现在宪法类规定、法律法规类规定、行政法规、命令、指示等方面。(2)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平等在国家制度上的体现。其基本内容是: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组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 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等政策。(3) 民族社会改革政策。这是党和国家为领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其基本内容是:“三不两利”、“和平协商”、“赎买”、“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直接过渡”等政策。(4) 民族识别政策。这是党和国家为辨别民族族类和民族族称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斯大林民族定义是民族识别的理论依据;民族特征、民族意愿、历史事实和就近认同,是民族识别的实践标准。(5) 民族干部政策。这是党和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帮助少数民族进步、发展和繁荣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内容是: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2.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少数民族经济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对发展、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所实行的政策,是指导和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其根本目标是迅速改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落后状态,发展民族经济,使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1) 特殊照顾和优惠政策。这是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起点低,社会综合发展相对落后的特点而制定的特殊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和税收两大方面的适当照顾和特殊优惠。(2) 产业发展政策。这是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体系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工业发展、农牧业发展和民族贸易发展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内容。(3) 扶贫开发政策。这是国家为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资金和物资等方面实行更为宽松的优惠以及扶贫与开发相结合等一系列政策。(4) 开放联合政策。这是国家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增强民族经济发展活力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横向经济联合、对口支援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政策。3.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对保护、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民族文化所实行的政策,其基本原则是坚持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并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1) 民族教育政策。即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尊重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发展权、创办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提倡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照顾和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与协作等。(2) 民族文化政策。即繁荣民族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和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等。(3)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即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坚持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4)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5) 民族宗教信仰政策。即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坚持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4.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少数民族人口政策,是指国家调节、干预和指导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的政策。它集中地表达了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民族人口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以及为实现此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民族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口生产于物质生产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为民族地区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尽可能好的人口环境。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1) 区别对待原则。即在制定和实施人口政策时,必须把少数民族与汉族区分开来,把不同少数民族和不同民族地区区分开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2) 控制人口数量。即提倡晚婚晚育,限制生育数量,实行计划生育奖惩机制,控制人口出生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3) 提高人口素质。即实行优生、优育、优教,促进民族人口在体能和智能上优秀个体的繁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102 评论

致远……

我国自古以来是 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 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 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116 评论

thomas0488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自从到区上工作后,我每年要过两个特殊的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每逢这两个节日,我和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同志都要到银川南关清真寺、宁夏伊斯兰经学院等地方向广大穆斯林群众表示节日的祝贺,并参加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宗教局等举行的茶话会。由于长期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学会了一些礼数,懂得了许多规矩。作为一名从外地到宁夏工作的汉族知识分子干部,我不仅和这里的汉族父老兄弟结下了情谊,而且与这里的回族群众建立起亲缘般的关系。宁夏有回族人口203万,占宁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占全国回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来宁后我被回族兄弟的民族特点所感染。回民很讲卫生,讲团结,又十分勤劳朴实,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这些让我油然对回族兄弟产生了亲近与敬佩的心理。在以后多年的工作中,当地回族干部的高风亮节,更是让我感佩和铭记。比如宁夏回教上层人士、自治区原副主席马腾霭亲手制订扶贫计划,对民族团结进步倾注了大量心血;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洪维宗积极捐资办希望学校;1988年我刚任自治区副主席并分管计划工作的时候,常务副主席的马英亮以及自治区前政协主席马思忠同志都曾给予我许多鼓励和帮助。 在宁夏,我们党在民族宗教工作上,留下了优良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1935年10月5日,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境内,当夜,毛泽东同志宿营于回族聚居的兴隆镇单家集村。1936年10月22日,由左权、聂荣臻率领的西征红军一军团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分别在西吉县将台堡胜利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中,正是因为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得以顺利通过回民区,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6年10月20日,在同心清真大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革命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红军在民族宗教工作上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的经验,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因此自治区党委、政府一贯非常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我在政府工作时,就曾多次随黄璜书记、白立忱主席去少数民族集中的南部山区帮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九十年代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南部山区更加重视,大力改善各县的生产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还拨了上千万元支持西吉县办了26件实事。我还曾和有关领导和部门,多次向国家民委、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汇报,为西吉县争取到了连续多年的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民族地区扶贫基金。截至2005年,国家累计为西吉县投入约亿元专项扶贫基金。 我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直做得很成功。朝觐是广大穆斯林群众的迫切愿望,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积极做好外事工作,方便穆斯林群众出行。1999年2月28日,187名穆斯林组成的宁夏朝觐团赴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行前,我代表区党委看望了他们,希望他们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中国穆斯林良好的精神风貌。我在党委工作期间,每年的朝觐我都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同志前去看望。 搞好民族团结工作要着眼于经济发展,地区繁荣。可以说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民族聚居地区谋划,实施脱贫致富项目,“1236”工程、“千村扶贫工程”、“危窑危房改造工程”、“生态移民”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系列工程主要是在民族地区展开,除了每年大量的项目工程之外,还注意从大的环境上和政策措施上加强这一工作。2000年初,根据区党委的部署,我与人大刘兴中、政府刘仲等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同志一起在深入进行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大检查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起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3月21日至22日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召开,毛如柏书记、马启智主席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上述《决定》,并对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将回族寄宿制中小学助学金分别从原来的每月每人15元和12元提高到30元和20元;降低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分数线,规定区内高校录取比例每年递增一个百分点;自治区从“不发达资金”中每年安排100万元“科技扶贫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南部山区科技事业发展;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降氟改水,2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远山区群众的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及妇女儿童保健、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要求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的比例要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自治区主要部门领导班子中至少要配备一名回族或少数民族干部;自治区党校举办“少数民族干部经济管理专业”大专班和本科班,每年招收100名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制定了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等。《决定》下发后,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南部山区的面貌有了不小的改观。 新一届党委、政府,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相对集中的南部山区的教育与川区、银川地区差距相对较大的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加快南部山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早日实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际出发,决定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兴建一所旨在招收南部山区贫困学生的、规模为3000人的寄宿制普通高中——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这是一所直属于教育厅的专门重点招收南部山区贫困学生的高级中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六盘山高级中学已经跻身于宁夏名牌学校行列。现在又一所同类学校、规模为一万人的育才中学也将在2008年6月建成。 在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均衡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小康社会。“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 这些年来,在民族宗教工作中,自治区党委、政府可以说是励精图治,高瞻远瞩,通过一系列举措,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搞好民族教育和计划生育、加速民族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197 评论

女儿我爱你

回汉一家亲--------------------------------------------------------------------------------宁夏新闻网 2008-9-16 17:02:35 【新闻论坛】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从到区上工作后,我每年要过两个特殊的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每逢这两个节日,我和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同志都要到银川南关清真寺、宁夏伊斯兰经学院等地方向广大穆斯林群众表示节日的祝贺,并参加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宗教局等举行的茶话会。由于长期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学会了一些礼数,懂得了许多规矩。作为一名从外地到宁夏工作的汉族知识分子干部,我不仅和这里的汉族父老兄弟结下了情谊,而且与这里的回族群众建立起亲缘般的关系。宁夏有回族人口203万,占宁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占全国回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来宁后我被回族兄弟的民族特点所感染。回民很讲卫生,讲团结,又十分勤劳朴实,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这些让我油然对回族兄弟产生了亲近与敬佩的心理。在以后多年的工作中,当地回族干部的高风亮节,更是让我感佩和铭记。比如宁夏回教上层人士、自治区原副主席马腾霭亲手制订扶贫计划,对民族团结进步倾注了大量心血;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洪维宗积极捐资办希望学校;1988年我刚任自治区副主席并分管计划工作的时候,常务副主席的马英亮以及自治区前政协主席马思忠同志都曾给予我许多鼓励和帮助。在宁夏,我们党在民族宗教工作上,留下了优良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1935年10月5日,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境内,当夜,毛泽东同志宿营于回族聚居的兴隆镇单家集村。1936年10月22日,由左权、聂荣臻率领的西征红军一军团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分别在西吉县将台堡胜利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中,正是因为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得以顺利通过回民区,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6年10月20日,在同心清真大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革命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红军在民族宗教工作上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的经验,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因此自治区党委、政府一贯非常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我在政府工作时,就曾多次随黄璜书记、白立忱主席去少数民族集中的南部山区帮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九十年代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南部山区更加重视,大力改善各县的生产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还拨了上千万元支持西吉县办了26件实事。我还曾和有关领导和部门,多次向国家民委、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汇报,为西吉县争取到了连续多年的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民族地区扶贫基金。截至2005年,国家累计为西吉县投入约亿元专项扶贫基金。我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直做得很成功。朝觐是广大穆斯林群众的迫切愿望,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积极做好外事工作,方便穆斯林群众出行。1999年2月28日,187名穆斯林组成的宁夏朝觐团赴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行前,我代表区党委看望了他们,希望他们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中国穆斯林良好的精神风貌。我在党委工作期间,每年的朝觐我都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同志前去看望。搞好民族团结工作要着眼于经济发展,地区繁荣。可以说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民族聚居地区谋划,实施脱贫致富项目,“1236”工程、“千村扶贫工程”、“危窑危房改造工程”、“生态移民”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系列工程主要是在民族地区展开,除了每年大量的项目工程之外,还注意从大的环境上和政策措施上加强这一工作。2000年初,根据区党委的部署,我与人大刘兴中、政府刘仲等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同志一起在深入进行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大检查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起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3月21日至22日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召开,毛如柏书记、马启智主席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上述《决定》,并对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将回族寄宿制中小学助学金分别从原来的每月每人15元和12元提高到30元和20元;降低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分数线,规定区内高校录取比例每年递增一个百分点;自治区从“不发达资金”中每年安排100万元“科技扶贫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南部山区科技事业发展;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降氟改水,2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远山区群众的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及妇女儿童保健、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要求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的比例要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自治区主要部门领导班子中至少要配备一名回族或少数民族干部;自治区党校举办“少数民族干部经济管理专业”大专班和本科班,每年招收100名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制定了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等。《决定》下发后,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南部山区的面貌有了不小的改观。新一届党委、政府,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相对集中的南部山区的教育与川区、银川地区差距相对较大的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加快南部山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早日实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际出发,决定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兴建一所旨在招收南部山区贫困学生的、规模为3000人的寄宿制普通高中——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这是一所直属于教育厅的专门重点招收南部山区贫困学生的高级中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六盘山高级中学已经跻身于宁夏名牌学校行列。现在又一所同类学校、规模为一万人的育才中学也将在2008年6月建成。在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均衡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小康社会。“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这些年来,在民族宗教工作中,自治区党委、政府可以说是励精图治,高瞻远瞩,通过一系列举措,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搞好民族教育和计划生育、加速民族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158 评论

飞天小懒猫er

c,出生于新疆阿克陶县,现在阿克陶县第一“双语”幼儿园中二班学习。她虽然只有3岁多,但她的民族团结的小故事却在幼儿园到处流传,博得老师、小朋友以及家长的十分喜爱。Yc活泼、可爱,聪明。善于学习,乐于助人。也许由于她性格的外向,很喜欢和民族小朋友交往,在幼儿园短短的一年当中,就结识了许多民汉小朋友,在她的身边曾拥有许多民族小朋友,民族小朋友也喜欢伴她左右,她喜欢学习语言,尤其是喜欢学习维语,时常用些常用语和民族小朋友打招呼,说些,“牙合西吗”、“热合买提”之类的话,双休或者长假几天不见,进入班里都要和全班小朋友逐一亲切拥抱,她很有爱心,不管是大班的还是小班的,不管是汉族还是民族,只要看到那一个朋友被摔倒,她都会主动上去扶她一把,好像大人一样的照顾身边的小朋友。自己拿的好吃的东西她都会主动与大家一同分享。今年年初南方干旱,她在电视里看到许多小朋友没有水喝,在幼儿园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中,她第一个主动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捐给受灾的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因为她有点语言的天赋,说话幽默有趣,加之有一颗纯真无私的童心。赢得众多老师的好感,老师一见面都情切的喊着她的小名娜娜,她很喜欢和幼儿园一名叫吐逊古的民族老师一起玩,对吐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父母不知的情况下她就认吐逊古老师为干妈了。去年古尔帮节,第一天按照民族的习惯是不能拜年的,可是她哭着喊着要去给她干妈拜年。她对干妈的感情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名老师。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爱心感动着许多家长和小朋友。她是民族团结的好榜样。她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但她幼小纯洁的心灵里却对民族有着深深的情感,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述着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在我们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像Yc一样为民族团结的事情做些自己的贡献,只有大家都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少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各民族之间不分你我他,有什么困难大家共同帮助,齐心解决,这样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进步了、团结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必须要强对民族团结的教育,尤其是要从幼儿开始灌输和引导。希望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亲如一家,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努力。

16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民族团结的论文素材

    民族团结永驻心中》 1949年10月1日这天,地球上又诞生了一个坚强的国家—中国! 我们的国家也就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奋斗

    不想在你身后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团队的议论文素材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3、团结就是力量。——谚语4、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

    jingmaoto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民族团结论文范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我们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才能使中国更加繁荣富强。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民族团结优秀征文500字,欢迎大家来阅读。 民族团

    没想法咯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民族团结论文及文献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0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

    慧紫愿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写作素材民族团结怎么写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

    谁可知心029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