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6

冬日红葉
首页 > 学术论文 > 冲压工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陶小唬同学

已采纳

书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 代 号:G0135060作 译 者:宇海英出版日期:2011-08 定价:¥元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 S B N:9787121135064丛 书 名: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十二五” 规划系列教材责任编辑:李洁适用对象:研究生本科教育>工学>机械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书详细介绍了金属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述了冲裁、弯曲、拉深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方法,并对多工位模及自动模进行详细讲解,对几种特种成形的加工方法加以简单介绍,并针对汽车的迅猛发展,对汽车覆盖件的常见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进行了介绍。读者对象: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材料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教材,建议学时数为48学时。也可供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冷冲压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冷冲压的特点和应用 冷冲压的基本工序 冷冲压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常用冷冲压模具的类型及材料 常用冷冲压模具的类型 冲压工艺对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 常用冲压模具材料与性能 冷冲压变形的基本原理 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因素 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 屈服准则 冷冲压成形中的硬化现象 塑性拉深失稳及极限应变 冷冲压材料及冷冲压成形性能 常用冷冲压材料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的测定 板料的基本性能与冲压成形性能的关系 成形极限图及其应用 冲压设备 冲压设备的选用原则 常用冷冲压设备 模具的安装 36习题 39第2章 冲裁及冲裁模设计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及其断面特征 冲裁件的工艺性 冲裁间隙 冲裁间隙 间隙对冲裁的影响 间隙值确定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 凸、凹模尺寸计算原则 凸、凹模分开加工时,尺寸与公差的计算 凸、凹模配合加工时,尺寸与公差的计算 配合加工计算实例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确定 冲裁力F 减小冲裁力的方法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计算 压力机吨位选择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排样 排样 材料的利用率 搭边和条、带料宽度的确定 冲裁模主要零部件设计 凹模设计 凸模设计 模架与导向零件 固定板与固定凸、凹模及其镶件的板状垫板 条料导向装置 定位零件 卸料与顶件装置 模具的闭合高度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冲裁模分类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分析 冲裁模典型结构 77习题 83第3章 弯曲与模具设计 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 弯曲变形的过程 弯曲变形的特点 弯曲工艺性分析 最小弯曲半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最小弯曲半径的值及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方法 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 弯曲件的工艺性 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 弯曲模具的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弯曲件的中性层位置及毛坯长度计算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弯曲力计算 弯曲成形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08习题 112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拉深的基本原理 拉深变形过程、特点及拉深分类 拉深过程中毛坯的应力和应变状态 拉深件的工艺性 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的确定方法 圆筒形件的拉深 圆筒形件的拉深系数 圆筒形件拉深次数确定 圆筒形件拉深的压边力与拉深力 其他旋转体拉深件的拉深 轴对称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方法 半球形件的拉深尺寸确定技巧 抛物线形件的拉深尺寸确定技巧 锥形件的拉深 盒形件的拉深 拉深模典型结构 拉深成形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36习题 138第5章 其他冲压成形 胀形 起伏成形 管形凸肚 胀形时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翻边 内孔翻边 外缘翻边 特殊翻边模结构 翻边时边缘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缩口与扩口 缩口变形特点与变形程度 缩口工艺计算 扩口 旋压 校形 校平 整形 162习题 164第6章 汽车覆盖件等非轴对称曲面零件冲压 概 述 覆盖件的分类及特点 对覆盖件的要求 覆盖件模具的种类 覆盖件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覆盖件拉深工艺设计 覆盖件拉深模设计 覆盖件修边工艺与修边模设计 覆盖件修边工艺设计 覆盖件修边模设计 覆盖件翻边工艺与翻边模的设计 覆盖件翻边工艺设计 覆盖件翻边模的设计 187习题 190第7章 自动模与多工位级进模 冲压生产的自动化与自动模 自动送料装置 自动送料装置 常用自动送料装置 自动上件装置 自动出件装置 自动检测与保护装置 自动模设计要点 多工位级进模 多工位级进模的分类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图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 224习题 241第8章 板料特种成形技术简介 爆炸成形 电水成形 电磁成形 激光冲击成形 超塑性成形 247习题 249第9章 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 制定冲压工艺过程的基础 各种冲压工序的力学特点与分类 正确设计冲压工艺过程及控制毛坯的变形 冲压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与内容 概述 零件图的分析 确定冲压件生产的工艺方案 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选用冲压设备 编写工艺文件 263习题 265参考文献 266前言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需要,为适应日益广泛应用的冷冲压加工技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是高等学校本科生材料成形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方向)的教学用书。“冷冲模设计”是相关专业培养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这门课程的常用书,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争理论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吸收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难度适中,理论以够用为度,内容丰富,文字简明易懂。全书共分9章。首先介绍了冲压成形的基本知识,包括对冲压加工和冲压材料、冲压设备的介绍;其次重点介绍了基本冲压工艺和相应模具设计知识,包括冲裁、弯曲、拉深、局部成形等部分;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模具和多工位级进模具的相关内容;最后介绍了特种成形技术和冷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等内容。第1、3、6、8、9章由金陵科技学院宇海英编写,第4章由沈阳航空大学刘占军编写,第5、7章由南京工程学院王鑫编写,第2章由佳木斯大学李小海编写。限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编 者2010年10月

114 评论

笨笨的2003

模具设计与制造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121 评论

快乐皇帝

我国考古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就在世界领先。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在走过了温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字,下同。)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 一、冲压模具市场情况 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度、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竟争激烈。 现将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市场情况简介如下: 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材料,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总产出约为220亿元,其中出口亿美元,约合亿元.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共进口冲压模具亿美联社元,约合亿元.从上述数字可以得出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市场总规模约为亿元.其中国内市场需求为亿元,总供应约为亿元,市场满足率为82%.在上述供求总体情况中,有几个具体情况必须说明:一是进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中的中低档模具,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市场满足率低于冲压模具总体满足率,这些模具的发展已滞后于冲压件生产,而技术含量低的中低档模具市场满足率要高于冲压模具市场总体满足率;二是由于我国的模具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低格低许多,具有一定的竟争力,因此其在国际市场前景看好,2005年冲压模具出口达到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就可说明这一点;三是近年来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这些企业中大量的自产自用的冲压模具无确切的统计资料,因此未能计入上述数字之中。 二、冲压模具水平状况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 模具CAD/CAM技术状况 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由原华中工学院和武汉733厂于1984年共同完成的精神模CAD/CAM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自行开发的模具CAD/CAM系统。由华中工学院和北京模具厂等于1986年共同完成的冷冲模CAD/CAM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个冲裁模CAD/CAM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冷冲模CAD/CAM系统也于同年完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CAD/CAM技术。国家科委863计划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CIMS应用示范工厂,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发的汽车车身与覆盖模具CAD/CAPP/CAM集成系统于1996年初通过鉴定。在此期间,一汽和成飞汽车模具中心引进了工作站和CAD/CAM软件系统,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1997年一汽引进了板料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CAE软件并开始用于生产。 21世纪开始CAD/CAM技术逐渐普及,现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冲压模具企业基本都有了CAD/CAM技术。其中部分骨干重点企业还具备各CAE能力。 模具CAD/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八五”、九五“期间,已有一大批模具企业推广普及了计算机绘图技术,数控加工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并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 Pro/En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S,英国DEL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及space-E, 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 还引进了AutoCAD CATIA 等软件及法国Marta-Daravision公司用于汽车及覆盖件模具的Euclid-IS等专用软件。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了CAD/CAM技术/DL图的设计和模具结构图的设计均已实现二维CAD,多数企业已经向三维过渡,总图生产逐步代替零件图生产。且模具的参数化设计也开始走向少数模具厂家技术开发的领域。 在冲压成型CAE软件方面,除了引进的软件外,华中科技术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都已研发了较高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并已在生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快速原型(RP)传统的快速经济模具相结合,快速制造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解决了原来低熔点合金模具靠样件浇铸模具,模具精度低、制件精度低,样样制作难等问题,实现了以三维CAD模型作为制模依据的快速模具制造,它标志着RPM应用于汽车身大型覆盖件试制模具已取得了成功。 围绕着汽车车身试制、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快速制造,近年来也涌现出一些新的快速成型方法,例如目前已开始在生产中应用的无模多点成型及激光冲击和电磁成型等技术。它们都表现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 2、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状况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虽然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些主要表现在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轿车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完美,高精度、高效益加工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高性能的五轴高速铣床和三轴的高速铣床的应用已越来越多。NC、DNC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可以进行倾角加工超精加工。这些都提高了模具面加工精度,提高了模具的质量,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工艺成熟、无污染、成本适中的离子渗氮技术越来越被认可,碳化物被覆处理(TD处理)及许多镀(涂)层技术在冲压模具上的应用日益增多。真空处理技术、实型铸造技术、刃口堆焊技术等日趋成熟。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技术也得到了应用。

313 评论

土豆豆的焦糖

书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作者:编辑、剪辑:魏春雷ISBN:10位[7564012625]13位[9787564012625]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8定价:¥元 本书共八章,从工程力学人手,论述了冲压变形的基础理论;并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详细讲述了正确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冲压工艺、设备、模具、材料、冲压件质量和冲压件经济性之间的关系。本书是高等院校、成人高校机械设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概述第2章冷冲压变形基础第一节应力与应变状态分析第二节塑性与变形抗力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及加工硬化现象第3章冲裁第一节冲裁过程的分析第二节冲裁模间隙第三节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第四节排样第五节冲裁力第六节冲裁模分类及结构分析第七节冲裁模零部件结构第八节冲裁件的工艺性第九节精密冲裁第十节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思考题第4章弯曲第一节弯曲变形过程第二节最小弯曲半径第三节弯曲件的回弹第四节弯曲件的工艺计算第五节弯曲力的计算和设备选择第六节弯曲件的工艺性和工序安排第七节弯曲模工作部分设计第八节弯曲模的典型结构第九节弯曲模设计举例思考题习题第5章拉深第一节圆筒形件拉深的变形过程第二节圆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第三节特殊形状零件的拉深第四节矩形件的拉深第五节其他拉深方法及辅助工艺第六节拉深模具设计举例思考题第6章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第一节翻边第二节胀形第三节缩口第四节校形与整形第五节旋压习题第7章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排样设计第三节级进模设计与举例第8章冲压工艺设计第一节工艺方案的制订第二节冲压工艺实例参考文献

359 评论

相关问答

  • 压电传感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可分为气体传感器和液体传感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检测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试述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可分

    小盆友2鸣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冲压模具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

    摘要:在冲压过程中,机械运动贯穿始终。各种冲压工艺的实现都有其基本运动机理,这种运动是与模具密切相关的,各种模具的结构设计和力学设计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其能够实现特

    ~逛吃逛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冲压工技师论文范文3000

    电工技师技术论文范文篇二 电工技术实验装置常见故障维修 摘 要 文章总结了电工技术实验装置常见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

    爱吃爱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冲压工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书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 代 号:G0135060作 译 者:宇海英出版日期:2011-08 定价:¥32.0元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 S B N:9

    冬日红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冲压技术与模具设计论文

    需要得太急了哦。能不能多给点时间。具体要求是什么样子的?

    糖糖和胖秘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