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lily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除了英语小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另外:除了题目外,论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English; 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1. 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2.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 …. And it can be clearly seen in the below examples:(1)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2) I am not a poet. 我不是诗人。 (正文中的例子以(1),(2)…为序号排列,直至最后一个例子;而①, ②…则为脚注或尾注的上标序号)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idioms(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的编号:1. ,2., 3.,…;节的编号:…,…;小节的编号为:, …。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In conclusion,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dioms….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i) ….….(ii) ….…. 4. Conclusion….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号,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常亮,“关于英语的偏离否定”[J] 。《外国语文》,1993,4:44。 冯树健,“否定之否定新说”[J] 。《英语辅导》,1998,6:11。 李光陵,“不完全否定浅析” [J] 。《大学英语》,2000,30:30。 (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所有文献的排列顺序:尾注:按照编号顺序。夹注:英文文献----网络文献----汉语文献,各个文献的先后以作者的姓氏字母或拼音为序,不用单独加序号或编号;每个参考文献的第二行起必须缩进4个英文字符;倍行距;另外,与文中的夹注一一对应;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写法请参照写作指南中附件2的内容)
龙真妈妈
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 商务英语 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商务英语论文的参考文献(一) [1]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魏晓锋,张敏珠,顾月琴。德国“双元制”职业 教育 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1):92-95. [3]蒋莉。能力本位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2004,(08):36-37. [4]刘颖,马春荣 ,王俊 .借鉴国外先进 经验 ,构建高职实践教学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 55-57. [5]申厚坤,陶丽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0-31. [6]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67-68. [7]俞燕。以就业为导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1. [8]侯松,曾美芬。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及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04):43-44. [9]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1]袁江。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3):23-25. [12]王冰蔚。我们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吸取些什么[J].职教论坛,2002,(03):19-22. [13]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5. [14] John Dewey.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M]..: Collier Books,1963. [15]乔伊斯,韦尔。当代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商务英语论文的参考文献(二) 1. 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2. 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3. 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4. 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5. 王克非. 《翻译 文化 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 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7.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 8. 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9. 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10.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11.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2.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3. 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商务英语论文的参考文献(三) [1]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05,(9):84-85. [2]李静艳。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22-25. [3]郭洪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5]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6]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李国艳,田鸣。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就业导向视角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8]马树超。做学合一与职业学校变革[J].教育与职业,2009,(05):40-42. [29]刘德恩。论高职课程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1,(6):3-6. [9]廖英,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10]王媛。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 [11]伍波。浅论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8,(5):146. [12] 邓英剑 ,刘忠伟。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9):89-92. [13]吴雄彪,花有清,郑一平。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质量评价[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47-50. [14]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5]林添湖。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三点思变[J].国际商务研究,2004,(1):60-61. [16]王蔷。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1. 英语论文的参考文献大全 2.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浅谈商务英语论文范文 4.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5.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范本
林hui杨65928
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2. 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 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4.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5. 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
6. 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
7.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
9. 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 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
11. 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12. 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13. 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14. 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
15. 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6.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17. 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1. 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2. 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3. 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4. 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5.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 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7.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
8. 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9. 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10.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11.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2.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3. 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1. 陈保亚 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丁言仁 英语语言学纲要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3. 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 语言学方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6.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 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10.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 黄国文 语篇与语言的功能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2.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去写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特征往往反映着不同地域、民族的思维习惯差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
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一、 英汉语句差异 (一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 ,词化程度相当高 ,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
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对读者具有影响力,可使读者首先明确论文研究的主题。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
英汉语言对比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与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