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3

正在缓冲1234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世界地理杂志贵州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乐齐分享yeah

已采纳

随着气温回升,春日的气息由南向北正在悄然复苏, 一年一度的樱花季也已经开始! 全国各地的樱花陆陆续续地开始盛开,形成春日里的限定美景。

春天最美好的事,大概就是一起去看颜值爆表的樱花,奔赴一场浪漫来袭的樱花盛宴。

贵州平坝农场

全世界最大的樱花海

航拍万亩花海

藏在贵州的平坝农场,占地万余亩,近70万株名贵樱花,是货真价实的“全世界最大的樱花海” , 花期从3月初开始持续一个月 ,绽放之后灿若云霞,美成仙境。

这里曾经一度“霸屏”英国BBC,纪录片中还将这里称为 “蓝色星球最美的樱花园” 。

上万亩樱花紧连着红枫湖畔蔓延 ,将大地点缀成一片浪漫粉色,只见满眼黛色的山、碧蓝色的湖面、翠绿的草树和朦胧粉红的花。

平坝的樱花主要以白如雪的早樱和粉如霞的晚樱花为主 ,在园区的公路上自驾,穿行在花海之中,体验被浪漫围绕的幸福感!

南京鸡鸣寺樱花季必去打卡点 古风旅拍

三月中下旬时的南京,属于樱花。

每年进入三月之后, 鸡鸣寺到和平门这一段美妙的樱花路 ,都将会成为南京人必去的打卡点, 早春赏樱也成了南京人的新民俗 。

透过重重垂樱, 远望鸡鸣寺和台城,古朴的建筑和灿烂的樱花浑然一体,仿佛被加了一层滤镜,尽显古典之美 。

无锡鼋头渚中华第一赏樱胜地

有“中华第一赏樱胜地”之美誉的鼋头渚 ,拥有3万多株,近百种不同品种的樱花树, 是国内品种最全的樱花种植基地之一。

每年3月还会举办浪漫的樱花节,古风场景演艺、传统戏曲剧目、5G云赏樱、夜赏樱花等各种活动齐上阵,热闹无比。

寄语: 漫步苏州园林,寻找诗意的文化原乡、秀丽的小桥流水人家; 在古镇寻访非遗刺绣大师,亲手体验苏绣风雅 ;在鼋头渚赏樱花,春风吹拂, 在漫天飞舞的樱花海中旅拍 ,记录美好时光;下榻江南名臣古宅,隐于闹市,自在居停; 甄选苏锡地道 美食 ,不时不食寻味古城。 跟随鸿鹄逸游在苏州和无锡,纵享水乡花事和无尽春色!

福建龙岩樱花茶园

中国最美赏樱圣地

福建龙岩的永福台平樱花园,可以说是国内花期最有优势的赏樱地 ,曾被《世界地理杂志》和《中国地理杂志》誉为“ 中国最美赏樱圣地 ”。

每年从立春开始一直到3月底,各个品种的樱花依次盛开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樱花绽放。

永福樱花品种主要有中国红、绯寒樱、云南樱、染井吉野樱、牡丹樱、福建山樱等,品种多达42个。

在最高的芳菲台上眺望,漫山的樱花伴随着翠绿的千亩茶园,温柔了整片山坡。

粉红色的花海沿着梯田一路盛开,租借一身汉服,漫步在花海之中,简直是春日中最浪漫的事!

大理无量山樱花谷冬日持续到春天的浪漫

大理的樱花,开在苍山下,开在洱海边 ,开在热闹的古城里,也开在避世的山谷中。

从冬樱到春日的早樱 ,冬春季节交替之间,也有部分的樱花盛开, 浪漫一直从11月持续到4月。

说到大理的樱花,被称作“春天最早到达的地方”的无量山樱花谷不可不提。

这里有独特的早寒樱品种,和清新的茶园完美结合,在北方还是寒冷冬日时,体验比别人更早的春天。

武汉东湖磨山樱园世界三大樱花之都

武汉的樱花一直以来是人们心中的热门赏樱地 ,品种众多的“樱花海”,瞬间就让这里变成全国最浪漫的城市!

不过对于大多本地人来说,东湖磨山樱园才是市内赏樱最佳地方, 它与日本青森县的弘前樱花园、美国的华盛顿州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之都”~

成千上万株樱花互相交错,形成一片无尽的花海,树下奔走嬉戏的人群,带来的是独属于春日的人间烟火气。

赏夜樱是磨山樱园的特色之处 ,在园中仿制的日本园林式建筑,让人有种置身于日本的错觉,夜晚的樱园也有着另外一种风景。

248 评论

束缚的漂流瓶

贵州最大的淡水湖是草海,位于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县城西南面。

草海是贵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中国Ⅰ级重要湿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十大观鸟基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草海属长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横江的格泽河的上源湖泊。草海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是地下水补给。草海湖集雨面积120平方千米,年汇水量约800~900万m³,水资源极为丰富。汇入草海的河流有卯家海子河、东山河、白马河和大中河等小河流,它们大多数是发源于泉水的短小河溪,其流量随降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动。

扩展资料

1、贵州市水文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60420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2、贵州著名景区

黄果树瀑布、龙宫风景区、西江千户苗寨、赤水、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百里杜鹃、织金洞、威宁草海、遵义会议会址、小七孔、红枫湖景区、天河潭、青岩古镇、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瓮安县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海

305 评论

亓亓小屋

贵州文物中的马文化,散见于出土文物,崖书崖画、古代建筑等方方面面。 出土文物中的马,主要有赫章可乐汉墓出土的汉代陶车马砖,遵义雷水堰杨辉墓出土的明代彩陶骑马俑,兴义万屯和兴仁交乐汉墓出土的铜车马。兴义万屯东汉铜车马,出土于1975年,一车一马,总长1·12米。马由头、耳、躯尾、四肢共11段分铸组合,身高0·88米,体长0·45米,作晚婚首、立耳、竖鬃、咧嘴奔腾状。兴仁交乐东汉铜车马,出土于1987年,亦是一车一马,分段铸造。马通高1·16米,身长0·85米,作昂起、昂首挺胸、张口露牙嘶鸣状。兴义、兴仁出土的铜车马,对研究东汉时期盘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性, 摩崖石刻,尤其是崖书崖画中的马文化相当精彩。所谓“崖书崖画”,即在天然崖壁上写字、作画。主要有贞丰平街小花江的“七马图”崖画,紫云松山团坡村的打鼓洞崖画,关岭普利下瓜寨的“马马崖”崖画和板贵牛角井崖画,丹寨南臬大簸箕的银子洞崖画,长顺威远的龙家院崖画,开阳高寨平寨村的“画马崖”崖画,西秀区刘官村的“画马崖”崖画和刘官黑土村的毛栗坡崖画。其中关岭“马马崖”、长顺龙家院、开阳“画马崖”等以画马为主体内容的崖画,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岭“马马崖”崖画对游牧有生动描绘。“马马崖”因绘有众多马匹而得名。现存8个人、4匹马、1条狗、1只鸟及其他一些图像。纵观全画,似为一幅放牧图:年轻力壮的骑手,跃马扬鞭,奔跑在前。其后群马紧跟。男孩追随大人外出放牧,情态欢跃。妇女留在住地,不能上山的女孩,面向大人,作舞蹈状。 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早已从事农业生产。古代农耕风貌在长顺龙家院崖画上清晰可见。此处崖画的最大特点是,除画大量马匹外,还画有太阳、田园、人扛犁和其他农具等。人物头戴斗笠,农夫肩扛农具,四周田连阡陌,显然是幅山区农耕图。 贵州崖画,除反映社会生产还反映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开阳“画马崖”崖画,堪称民族风情的历史画卷。画马崖崖画位于南明河下游清水江畔顶趴村,分大崖口、小崖口两处,相距300余米。前者画面高1·6米,宽4·6米,离地1·5米;后者画面高2·5米,宽11·2米,离地2米许。两处共画人、马、树、洞、仙鹤、小鸟、太阳、星星、山路、乌云等图像150余个。悉以赭色涂绘,图像大小不等。大者高0·3米,宽0·28米,小者仅几厘米。通观两幅画面,人、马几乎均朝同一方向行进,似乎表示人们在旭日东升之际,或骑马,或步行,前往同一地点。途经曲折山路,时而穿越山洞。到达时,有人迎接,继而对饮。众人围成圆圈,携手集体跳舞,气氛十分热烈。其地素为苗族聚居区,崖画反映的可能是民族节日活动场面。 古代建筑,包括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和建筑装修,大多与马有关。例如座座文庙都有下马碑,许多大户人家安有拴马石,众多封火墙做成马头形。至于建筑装修中的大量木雕、石雕、砖雕、灰雕等部件,“禄马扶持”图案比比皆是。在庞大的下马碑家族中,立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府文庙者,造型最美。石象碑座,造型生动,雕工精湛,为安顺府文庙增色不少。以象为座,大概取“封侯拜相”之意。在众多拴马石中,大方柯家桥“柯官房”数量最多,竟在建房时有意在山墙上安装4个拴马石。由此可见,当时“柯官”拥有何等显赫的地位。 马头墙,所在多有,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远青龙洞的马头墙堪称佼佼者。尤其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的江西会馆万寿宫,其牌坊、戏楼、大殿等处,均饰以马头墙,场面极为壮观。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方奢香墓墓地内,有匹圆雕石马,其身高体长几乎与贵州高原常见的山地马相差无几。此马原为柯官坟的石象生,传说因夜间常偷吃村民的包谷,被砸坏了嘴巴。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山郎德上寨用鹅卵石仿铜鼓鼓面纹饰铺就的铜鼓坪上,有两匹浮雕战马,村民说是杨大六生前喂养的战骑。杨大六,苗名陈腊略,咸同农民起义首领之一。相传他跨上战马,勇猛异常,吓得清兵惊问“他是谁?”但听苗民赞誉道:“羊打罗!”苗话“羊打罗”即“凶死了”、“勇敢极了”之意。清兵不懂苗话,误以为这位身先士卒的悍将叫“杨大六”,于是便上了书,以至外人不知其真实姓名。郎德村民深谙个中缘由,乐将这位先人称为“杨大六”,并在铜鼓坪上为他雕塑战马,以资纪念。-----------------------------《你应该满足了吧!!!这么多的文物资料》

173 评论

MIssMIss兔狗

观音洞在贵州城南油榨街左侧湘黔公路上。明朝已是旅游地。洞外有佛殿,又有客室三楹,重楼高耸。康熙时陈鼎在其所著《黔游记》中称:“洞深五百余里,从洞中行,秉七日烛,可达都匀境。”民国二十八年(1939),贵州省政府正式组织人员入洞勘察,深至十余米处,即顽石凝聚,坚不可入,陈恒安特撰《观音洞开掘纪实》一文,说集工挖掘,无路可通,断定所谓远通都匀之说实属臆造。 (或许你看到上面的叙述会很感失落。但我想其实这也只能说明历史记载中的五百里观音洞或许并不是在这里,而并不能排除这个记载的真实性。我又帮你找到一些资料,你可以参考下。)一、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清康熙年间,江阴人陈鼎在其所著《黔游记》中有贵阳观音洞之如是记载:“观音洞深五百里,从洞中行,秉七日炬可达都匀境,从来少人穷其穴者。明有直指方君(方绍宗),曾尽游焉。余有好奇之癖,因具十日炬,裹一旬粮而入,初数里甚宽敞,愈入愈窄,止可容一身,若是者十余里,及后愈窄,侧身以行者三里,三里之外,则可驰五马驾高轩矣。中有楼、台、殿、阁、人物、花鸟之景,皆碧乳融成者也。至七十里,举炬四照,则无涯。因循石壁以行,壁之畔有泉一弘,甘香如醴。泉之畔,有铜鼓一,可容十升。壁上有题句云:‘隆庆三年(1569),钱塘方绍宗于此煮泉。’行十余里,则不复广矣。竟行九日半始得达后洞口,乃都匀府之东尽境究麻地方。再五里,即苗□中矣。” 这是一条奇闻!从贵阳可经过溶洞一直到达都匀东境?陈鼎记录竟是如此的具体,于是两百多年来,远近流传,引诱无数的好奇者前去探索,但是都无结果。难道这是作者在开一个《桃花源记》似的玩笑?但人们还是这样认为:宁可信其真,不想信其无。民国年间,张其昀编撰中学地理教科书附录了该文,蜀人但懋辛则将文章镌刻在位于贵阳市油榨街的许马山观音洞洞口石壁上,形成摩崖,谜底就留给后人去考查,这是民国二十三年的事情。二、“挖麻洞”之谜据史料记载,从贵阳市油榨街观音洞入口,沿东南方向蜿蜒500余里可达都匀的挖麻洞。清《黔南丛书》第二集记载:明朝明期,有位名叫方绍宗的人,曾经穿洞而过。清康熙年间,江阴县人士陈鼎,也漫游过此洞。陈鼎为清代贵州巡抚,江苏省江阴县人。他在《黔游记》一书中写道:“观音洞深五百余里……可达都匀境。从来少人穷其穴者,明有直指方君,曾尽游焉。余有好奇之癖,因具十日炬,裹一旬粮而入。初数里甚敞,愈人愈窄,止要容一身,若是者十余里,及后愈窄,侧身以行者三里,三里之外,则可驰五马驾高轩矣。中有楼台殿阁,人物花鸟之景,皆碧乳融成者也。至70里,举炬四照,则无涯矣。因循石壁以行,壁之畔,有一泉,甘香如醴。泉之畔,有铜釜一,可容十升,壁上有题句云: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钱塘(今杭州市)方绍宗,于此煮泉。笔墨淋淳,字画遒劲,大可爱是,盖直指公所书也。余亦续题云: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江阴人陈鼎,亦于此煮泉。行十余里,则不复旷荡矣。竟行九日半,始达后口,乃都匀府之东尽境挖麻地方,再五里,既苗樊中矣。”陈鼎在游记中叙述游过镇远府诸葛洞、华严洞、白云洞;黄平飞云洞(崖);兴隆大风洞、云溪洞;平越府(今福泉)竹王祠、葛镜桥、仙影岩;贵定母珠洞、古洞;龙里留人洞;贵阳黔灵寺;长顺白云山、碧云洞;铜仁梵净山等15个洞穴景观和一批名胜古迹,其中有14个洞穴至今依然存在,游人可揽,唯独他记述的都匀府之东的“挖麻洞”,不知今在何处。都匀附近的洞穴较多,有人说是尧林洞,仙人洞,有人说是摆楠洞,也有人说是谷江洒畔的翁麻洞。但这些洞穴据探行者称都没人到达过贵阳观音洞。“挖麻洞”至今成了悬在人们心中的一个世界洞穴之谜。几百年前,古人方绍宗、陈鼎先后仅依靠火把走通贵阳至都匀的挖麻洞,行程500余里,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虽然由于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已使“挖麻洞”隐去其“庐山真面目”,但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挖麻洞之谜将会被揭开,自然界将给我们一个惊喜。三、谜一样的五百里观音洞五百里观音洞,这名称可真使人咋舌称奇,当然,它是因清代康熙年间陈鼎在《黔游记》中的记载而得名。陈鼎在《黔游记》中曾写道:“观音洞深五百余里,从洞中行,乘七曰炬,可达都匀。从来少有人穷其穴者。明(代)有直指方君曾尽游焉。余有好奇之癖。因具十日炬,裹一旬粮而入。初初里宏敞,愈入愈窄,可容一身,若行者十余里,乃后愈窄,侧身以行者三里。三里之外,则可驰五驾高轩矣。(洞)中有楼台殿阁,人物花鸟之景,皆碧乳融成也。至七十里,举炬四照,则无涯也。因循石壁以行,壁之畔有泉一泓,甘香如醴;泉之畔有铜釜一,可容十升。壁上有题句云:‘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钱塘方绍宗于此煮泉。’笔墨淋漓,字画遒劲,大可爱人,盖直指公所书也。余亦续题云‘(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江阴陈鼎亦于此煮泉。’行十里,则不复旷荡矣,竞行九日半,得达后口,乃都匀府之东尽境空麻地方,再五里即苗夔中矣。”因对陈鼎《黔游记》中的五百里观音洞是否存在的说法不一致,所以本人对此并未在意。一次偶然的机会,竟然使我对这个经贵州省政府和龙里县政府曾经组识数人在贵阳市通往贵定县的古驿道上,历经61天的找寻而毫无结果的“五百里观音洞”而兴趣大增。 那是1998年春节,我来到距贵阳20公里的龙里县谷脚缜一个名叫王关村的地方访亲。酒足饭饱之余,围坐在火塘旁,亲朋好友就天南地北,从古到今的摆起了龙门阵。闲聊中,一个年约80余岁的老翁给我们摆谈起他在60年的一次经历,当时为躲土匪,曾在当地一个名叫“风洞”的岩洞里转了四、五天,靠着火镰和洞中的枯枝,才和另一名伙伴九死一生地爬出洞口。听他讲述在洞中的经历,除了与陈鼎的《黔游记》中的描述大致相同外,其中他还讲到洞中还有一个三个脚带耳朵的铜锅,因饥饿无力只好作罢,当时他们还以为是熬硝盐的丢在里面的。和他一块出洞的伙伴,不知是何原因,出洞不久就生病死了,而他自己也生了一场大病,病得死去活来的。为此,乡邻们都说他二人在洞中可能遇上了“山魈”(当地民间传说中的一种鬼怪)。 问起风洞名称的来历,才知道由于在岩洞口都能听到洞内的风声。村上人就称之为“风洞”。一提起风洞,大家的话题就打开了,一个说他年青时打猎,曾经追捕一头被打伤的岩羊进入过风洞,由于不了解洞中的情况,他似进洞数百米就不敢再往前走了……另一个说,他家养的一条狗也是因为追一只野兔进入风洞后,就再也设出来。趁着酒兴,大家起讲越有劲,从“风洞”的故事又讲到了“王关”村地名的来历。王关村,是古代从龙里通往定番(惠水县)的古驿道上的一个关卡,因村里人皆姓王,故而称之。据村里现存的王姓族谱中的记载:“黔南军民府属龙里卫千百户指挥王氏起祖,原藉江南徽州休宁县王家村人氏,因明洪武年间开辟黔疆,奉调来黔征剿蛮夷有功,蒙发往(龙里谷脚)乌(巫)山谷眼(远)安插苗民,建立王官屯田,有事为军出征效用,无事屯田为业……。”从中可以基本认定,王官(关)应是当年通往定番(惠水县)、罗甸的交通要道。王关村曾是否属明清时通往南部的交通要道,1995年出版的《龙里县志》中记道:“……(三)南部驿道……经过境内多为崇山峻岭,地形复杂,弯多被徒,修筑标准较低,利用价值不高,废弃年代较早,几不为今人所知……。”根据亲友的摆谈和原先我所查阅到的上述资料,使我产生了一种假设;如果当年的陈鼎是沿着这条早己被人们遗忘了的龙里南部驿道行进,王关的风洞是否是当年陈鼎《黔游记》中“五百里观音洞”呢?这个假设能成立吗?丛着对风洞可能是当年的“五百里观音洞”的浓厚兴趣,数日后,我与好友带上摄像机、照像机和照明器材,从距贵阳24公里的龙里县谷脚镇下车后,踏上了通往王关的道路,去探寻假设中的“五百里观音洞”。从谷脚镇到王关村寨,除了翻越几道起起伏伏的山梁,实际上就是从山脚爬到山顶。走在弯弯曲曲凸凹不平的曾经是古驿道的石板路上,除了偶尔被飘过来的云彩半遮半掩的大青山山峦外,沿途却只看见从经历了千余年的巫山岩画大坡到大青山之间依稀可辨的古墙垣和烽火石碉的遗迹,闲聊中,同行的乡亲告诉我们;这儿曾发生过多次争斗,特别是清朝同治年间,清军首领赵德光趁苗民起义军不备,从贵筑(阳)自王关小路突入县年,偷袭己占领了龙里县城的苗民起义军,双方在此来来往往地交战拾数天以及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从王关小路越过巫山峡谷,占领倪儿关后堵击蒋介石从云南调入贵州的增援部队的战斗故事……在乡亲绘声绘色的交谈中,眼前依稀可见的残垣和弯蜒曲折的山道,是乎呈现出当年一幕幕有声有色和激动人心的故事情景,真是金戈铁马、悲歌慷慨、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在老乡的带领下,翻过一道道被泥土掩盖的青石板残路,越过一丛丛的竹林灌木,我们来到那让人神秘莫测的“风洞”旁。站在洞口,只见洞口的下面己被当地的村民用石块砌成一堵墙,以防止小孩由于好奇走进洞内而发生危险。洞的上部己被一些不知名的树丛和藤蔓遮掩着,如果不里老乡的指尘点,根本就不知这是个山洞。一靠近洞口,就可听见从洞中传出一阵阵的风声,根据常识判断,这个洞一定会有出口,不然哪儿会有这么大的风声呢?站在残缺的古驿道上,看着四周山坡上屋垣的残迹,心里顿时涌上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这就竟会是让我心往神驰令人神往的“五百里观音洞”吗?在王关村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始了寻找五百里观音洞的冒险活动。初进洞时,正如《黔游记》中所记载的一样,我们都是侧身行进,有时还要从低矮的窄缝中双手着地才能爬行。因溶洞狭窄昏暗,还要顾及安全,所以就无法欣赏洞内的景观。随着溶洞越来越宽敞,这时,我们才有时间和兴致用有限的照明去观察四周的溶洞景观。在灯光的照耀下,只见各种差参不齐的石笋、石柱和类似各种动植物造型的钟乳石错落有致地巧列其间,数棵高达几十米的钟乳石柱如中流砥柱直擎洞顶,溶洞上似片片云朵钟乳石飘荡在天顶,举目四看,有的钟乳石形如各种各样的野兽似窥如踞,两壁间有向下如吸水的蛟龙,各种大小不一、雄浑纤细水流状的瀑布般的石幔张挂其间,相互映衬,更觉大自然的奇妙与神秘,整个洞厅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走进了一座立体的画廊。奇怪的是在叮叮咚咚的滴水声中,脚下却有一条约4 ~ 5米宽但很干燥的泥土沉淀路。此时虽然听不到呼呼的风声,但却能感到风的存在。顺着平坦的土道,随着移动的灯光,走马观花的观赏了几公里的溶洞景致后,接着出现在眼前的可不是前面那种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的溶洞奇景。而是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地躺着许多倒塌下来的巨大的钟乳石柱残骸,大如巨象,小如桌子,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当我们吃力地在石柱的间隙行走时,又惊讶地发现,在一些断裂的石柱上,又布满了许多高低不一的、大大小小的但高度不超过5厘米的似蘑菇如银耳的石乳。在灯光下,除别致的造型和晶莹剔透的视觉外,小巧玲珑得使人爱不释手。穿行在这杂乱无章的缝隙里,还得不时的提醒后行的同伴,可别忘了放“标志线”。经过一段时间的穿行,我们终于走过了这个令人讨厌但又让你惊奇的“乱石区”。路又能越来越窄,我们又像刚进洞时那样慢慢的前进,但岔洞也逐渐的出现,这些岔洞除了平行的,有些地段还是双层的,甚至有三层、四层的,这些大小不一样的岔洞口,就象一个个张开大嘴的怪兽,正等送进口中的美味。此时此刻,在静寂的黑暗中,心里由衷的敬佩陈鼎老先生当年独闯“五百里观音洞”的非凡胆识。经同伴的提议,我们将手中蜡烛点燃,一个紧跟一个,顺着风向,终于走出了这一群张开大口,准备随时吞蚀我们的“恐怖区”。嘿!真奇怪,刚进洞口时的干燥泥道又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脚下,宽敞平坦得真可以并排行驰两辆大型的汽车。但周围的洞壁却平淡得没有值得一看的景致,可是大家的兴致还是很高,却十分仔细地查找着所经过的地段,希望能发现任何一丝一毫的痕迹,来证实此洞是否是史书上记载的“五百里观音洞”,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当然是一无所获,没有任何的迹像表明,这里曾经有人闯入。这时,前面突然传出欢呼声,噢,原来是又一个更大更宽敞的洞厅又出现了。后面负责放“标志线”的同伴说,他手中长达40公里的标志线已经全部放完,其中最大的失误就是忘了带干粮,看来只好打道回府了。同伴建议何不如休息一下,就在附近探寻,拍一些资料带回去不枉此行。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观察我们心目中的所谓的“五百里观音洞”。当我们用亮程可达百余米的由贵阳矿灯厂捐赠的2盏矿灯直射洞顶时,80余米高的溶洞顶倒悬着无数条像极光一样的钟乳石幔,其中有一幅宽达十几米的半透明的石幔犹如帷幕一样从数十米高的洞顶垂下,离地仅不足一米。两棵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直抵洞顶,旁边的石钟乳丛生,雪白可爱。用于敲打石幔,就会发出如铜钟浓厚雄壮的响声,如果一个懂音律的专家来敲打石幔不同的部位,或许会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为了不迷路,每隔一段距离,我们就放置一棵燃烧的蜡烛。当我们绕过石幔,发现有一个数米宽但不知多深的四周被钟乳石堆得象莲花一样成簇的水潭,潭水非常清透,叮叮咚咚的水滴不时地从洞顶落入潭中,激起阵阵涟漪。溶洞内的石钟乳,有的象巨龟、有的象孔雀、有的似巨狮、有的如观音、有的如武士……。紧接着我们又发现了形状非常壮丽奇特的溶洞景观:有的如层峦叠嶂的高山,有的如弯曲的雪山峡谷、有的如流淌的冰川,高入云天的石柱,透过山川,还可以看到田舍、乡村和道路……。在摇曳的烛光下,这些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有的白得似寒宫的雪雕,黑得如乌釉古陶壁金山,浅紫、淡黄浸杂间其。当我们顺着“标志线”,背着全是划痕的摄影器材走出洞口,已是当天深夜4时。村寨的乡友们正准备天亮后进洞去搭救我们呢,虽然我们的此行比不上省政府与龙里县政府联合探洞小队的经历。可想而知,如果不是陈鼎的“虚构”,这《黔游记》中的五百里观音洞具有多么神奇的魅力啊,这真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谜一样的“五百里观音洞”,你究竟在哪儿?四 都匀发现世界罕见溶洞群 洞中走10天可到贵阳 金羊网 2002-05-23 08:38:06 新快报讯 (文隽永)中美洞穴考察团在贵州都匀境内发现世界罕见的溶洞群奇观。 据介绍,该溶洞群主要集中于墨冲、凯口、石龙及平塘、独山等地,方圆数十公里,是由第二、三次造山运动断裂形成的,大小洞穴有数百个,仅墨冲境内有50多个,其中桃园洞和白云洞闻名遐迩,我国著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寻访过此洞,当地人把桃园洞称为“国家洞”(意思是可容纳“一个国家”)。 据《黔南丛书》第二辑记载,曾有人从观音洞进洞,走了近10天竟走到贵阳,这组溶洞群交织一起,互相通连,大多数保存完好。

244 评论

一个美好的食袋

呵呵 不一定是直线距离250公里吧 是不是弯曲的哦 偶的地理知识肤浅 只是凑热闹

357 评论

蝉翼之円

草海。 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是一个位于中国贵州省西部威宁县境内的石灰岩溶蚀湖,有着“高原明珠”的美誉。草海地处威宁城旁,是全国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也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12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地质杂志

    作为一个普刊,审稿慢的要命,而且对外校的比较排斥,不建议投,可能和少数长春人比较懒散有关,不能再多说了,毕竟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

    wo洒脱小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世界地理杂志图片展览

    这是游戏《魔兽世界》里面的一个场景,具体的看我附件!!

    小宝151205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世界地理杂志十大之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丹霞分布最广的国家,从广东丹霞,到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以及浙江的江郎山等等,这些造型奇特、场面壮观的地质景观,经过上千亿年的时间,形成了

    失踪的第九个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世界地理杂志甘肃

    人文地理杂志,国家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世界地理杂志,华夏地理杂志。《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创办

    老王09870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世界地理杂志语录

    1、 巴黎的圣母院是为了纪念圣母玛利亚建造的. 2、 如果在海边看到海鸥,说明船快到岸了. 3、 有些城市是根据寓意而取名的. 4、 法国人很注重艺术,喜

    彼岸之澄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