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0

Sissy有福相
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化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宜木构思家具

已采纳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 (或研究领域) 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 (或研究领域) 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它属于学术论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学会正确撰写文献综述是科研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避免低水平高重复研究的重要方式。 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 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论文,它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课题申报与撰写和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掌握这门写作技能对于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只有依照文献综述的基本特点,重新建构文献综述相关知识的理论体系,才能撰写出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语言简练的文献综述,并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为此,根据文献综述的概念和特点,笔者提出了撰写文献综述的若干要求。但是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问题:第一,国内外研究者对某一主题 (或内容) 进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么”的问题。第二,对于某一主题,国内外研究者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这是回答“怎么研究”的问题。第三,对于研究结果,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间有什么关联性?即是回答“相关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的问题。第四,该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贡献或效果?后世对该研究做出了何种评价?回答“研究怎么样”的问题。上述的问题是构思文献综述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能比较清楚地回答,那么这篇文献综述的主体内容就基本形成了。但是还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则,才能写出高质量和高水准的文献综述。(一)选文献的“三最”原则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收集和选用文献是前提。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出选用文献时的“三最”原则,即“最权威、最经典和最新的”原则。“最权威”是指当下某个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和最知名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教授的著作、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类文献资料,主要是学术论文;“最经典”是指在中外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那些经历了历史和社会的检验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书籍;“最新的”是指近几年来 (一般默认为 5 年) 发表的各种文章,而“最新的”资讯主要体现在报纸上,因为报纸信息更换速度和信息承载量都比较大,每日都在更新。下面以撰写“高等教育学”专业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为例,“最经典”的文献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出版的12本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学名著丛书,比如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诸如此类的名著就是经历过历史和世人的考验的学术专著,那么他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就比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写文献综述中,连这种非常重要的文献你都没有收集到,那么,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就可以预想而知了。“最权威”的论文就是 《高等教育研究》和 《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它们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最新的”的文献就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在线、教育报、教师报等报纸上传递的教育类的知识或报道。恪守这“三最”原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最珍贵和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利于研究所用。(二)读文献的忠实原则在选择好文献之后,就是读文献。文献既是研究的材料,也是评论的对象。阅读文献时,可以采取“史 - 著 - 论”的顺序展开阅读,才能更接近于对原文的理解,才能分清谁是作者的观点,谁是前人的观点,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哪些是议论性的文字。特别一提的是,有研究者提倡“史论著”的阅读法,笔者在此讲三者的顺序略微做了一下调整,提倡采取“史 - 著 - 论”的顺序展开阅读。理由如下:“著”和“论”的存在显著差异。著作类原创性更强,知识覆盖面更广,逻辑关联性更强,而论文类知识涵盖量有限,更多作品只是对著作类的解读或释义,算是比较二次性的作品。它研究的基础已经是建立在别人的文献基础之上,而著作类,特别是学术专著,更多地体现出作者的原创性,它更多依赖于长期的教育生活实践,它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某些研究者为了多快好省地发表论文,在对文献资料收集不全的情况下或者对文献资料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义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作,这就违背了对研究中的客观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忠实于原文原观点。尤其是一些外文资料。要做到忠实原则并不容易。某些主题或学科专业类的文献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获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资料。造成这种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献资料的珍贵程度;三是学科专业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来执行和落实忠实性原则时就会大打折扣。(三)写作时的综述结合原则撰写文献综述时要“综”“述”结合。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尽量避免对所引述文献只做一般性简介。在广泛收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这样有选择性的综述文献就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只有把两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献综述。如你所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德育方面的,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人大复印资料、百链图书馆和 Goolge 学术收索等网站,发现关于德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就收集全面了。殊不知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献未能进入你的视野。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中关于德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该网站论文主要是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主办的 《道德教育研究》 期刊发表的论文,而这一部分论文及研究成果就不能在上述我们常说常用的网站上查阅到。(四)写作时的读者意识文献综述属于学术论文中的一种,它的读者群体具有特殊性。主要供高校、科研机构、期刊社、研发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科研人员或教学人员阅读,简言之主要供同行交流。鉴于这种特殊的读者群体,撰写文献综述时就需要考虑该群体的文化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在恪守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用专业和平实的语言写作,这样才能让读者理解和明白作者的真实意思。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过程假想读者对象,写作过程倾诉或交流的目标人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另一层含义就是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读者,通过读某人写的文献综述,我能从中收获什么呢?这篇文献综述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哪里呢?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有时,你去读别人写的文献综述时,常常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类文章多半属于低水平高重复的文章。如果在读别人的文献综述时,能找到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绝或读完之后意犹未尽之感,那么这类文献综述就算是比较上乘之作。换位思考,就是在理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中,站在读者的角度体验自己写出的文献综述是怎样的感觉,试想,它将给读者们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呢?如果我们善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为文献综述的修改找到了方向,从而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和质量。综上,撰写文献综述较为妥帖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说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没有人可以评价他人的研究一点价值都没有。当然,这种“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适度,如果掌握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且对研究问题做出了理性分析,那么就要勇于打破“中庸”式的平衡。(本文非原创,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作者王梓博)

193 评论

yk小康哥

【报告价格】 印刷版:6800元 电子版:7000元 印刷+电子:7500元 【订购热线】 第一,在中国促进动画产业繁荣的大环境可以说正在形成,但是小环境仍亟待培育和发展。 影视动画作为文化产业可以说它独具魅力,它具有国际化程度高、消费群体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附加值等特点。发展影视动画产业对于繁荣优秀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广电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的重要举措。 2004年以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相关人士关注,即:中国动画产业振兴的政策环境发生着令人振奋的变化。下面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2004年5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建设会议上强调,要增强大众媒体的责感,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气氛,使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200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会议里面提到,要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拍摄、创造、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适应未成年人的特点的动画系列,2004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可以说这个会议被业内的许多城市称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从制度、政策、市场管理等环节深入阐述了促进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会后正式下发了24条,即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成为我国现阶段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性的指导文件。 最近,也就是今年4月25日广电总局特别向国务院保送了关于支持国产动画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5月份开始由中央7部委组成的研究扶持国产动画健康发展意见的专题班子启动工作,明确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国产动漫产业扶持政策,搭建共享技术平台,鼓励动漫作品原创活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净化动漫产业市场环境,加快动漫产业人才培养,以及加强协调、相互支持配合等工作着力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动画产业一年多来可谓春风化雨,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认为在这样一个阶段,尤其有五个标志性事件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当前,而且将影响今后10年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这五件事。 第一,播出平台的搭建。在一年前可以说制约国产动画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缺乏足够的播出平台,但是现在北京动画频道、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湖南精英卡通卫视,三个频道分别月04年的9月10日、10月28日,12月26日开播,成为继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之后播出动画作品的重要渠道,截止到2005年7月15日在全国范围内共有中央和17个省级电视台8个副省级电视台和三个地级电视台相继开播了共29个少儿频道,其中23个少儿频道是新近一年内创办的,此外还有两个付费少儿频道开播,目前全国已有31家省级电视台开办的少儿栏目,258家地市级电视台开办了少儿栏目。在全国电视台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的专门的动画栏目已经将近200个了,所有这些播出平台的搭建都切实有效的扩大了国产动画片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价格提升,搭建了国产动画片的播出平台,在当前国产动画片所处的高门槛投入期。这种播出平台的搭建还对促进原创制作品牌的建立,扩大动画市场需求,拉动动画创作与生产等可以说都具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产业教研基地的建立。国产动画作品的创造与生产在整个动画产业链条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广电总局针对我国目前动画产业原创力量薄弱,作品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播出需求的状况,于2004年年底正式批准了中央电视台国际电视总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三晨卡通集团、中国电影集团,上海炫动卡通卫视传媒娱乐有限公司,湖南精英卡通有限公司,常州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杭州高新科技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等9家建立国家级的动画生产基地。力图以优势的人才创意、设备、资金等等制作出更多的国产动画精品。进而努力打造国产动画的产业链。带动全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快速提升。同时还命名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4家为国家级的动画教育基地。希望培育出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拥有创新能力掌握高新技术具备艺术修养的综合性动画人才,今年6月广电总局又命名了深圳动画制作公司,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动画产业园,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设立第二批国家级动画基地。05年9月各国家级动画基地代表达成了以振兴中国动画产业为主题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杭州共识,全国19家国家级动画基地由此结成协作体,可以说这次互动举措不仅为深入探讨如何加快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探索如何塑造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品牌,提升中国原创动漫能力,增强中国动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拓宽了沟通与协作的渠道,还为进一步解决产业、条块、利益等问题形成的充分的自主运营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 第三,国际动漫节的举办。近几年来大家都知道,国内动漫市场逐步升温,举办国际动漫节为国内外动漫业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合作、发展的一个良好平台,可以说是一个明智之举。而且近几年来,国内已经在地区性的动漫节展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今年6月在杭州由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首届国家级的中国动漫节开幕,这一举措得到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与参与。这届中国动漫节以动漫之都时尚盛会为主题,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整合的方式为资源,突出了中华牌,国际性等特征,举行了产业博览会,产业高峰论坛、经典动画影视周,卡通形象巡游活动,中、日、韩时尚动漫经典,人才招聘大会已经各项签约仪式等一系列活动。 将来自美、德、日、韩等国以及我国内陆香港、台湾地区从事动画制作,延伸品制作,互动娱乐、传媒、出版、发行、电信、运营、移值、增值服务、金融投资等业内参展企业机构汇集在一起,开展了动漫产品的展览,创造艺术的探讨,以及产品的交流与合作。 专家认为此次动漫节中的动漫产业博览会,是亚洲近几年来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动漫博览会。期间共设展位700多个,观众突破12万人次,现场达成合作意向书30亿元左右。除此之外,产业信息发布会签约23项,合作金额达亿元。今后每年国家广电总局都将举办这样的大型国际动漫节,以期通过国际动漫节的杠杆作用营造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做强做大的文化氛围,促进中国动画人,努力缩小中国动漫产业与世界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开放的心态做好品牌原创,机制构建意义产业链经营的探索,真正形成以会展促市场开拓,以会展促创造竞争,以会展促人才聚合与创新。 第四,发行许可制度的实行。2005年1月7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制度的通知。自05年1月20日起,国家开始实行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制度,这是即国产动画片实行题材规划管理之后,为繁荣和发展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加强播出和管理而出台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 这一举措的内容包括,我简单说一下,地方单位制作的国产动画片经由省级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审查后,由其办法国产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同时国家广电总局将实行发行许可证备案制,在每月第一周将上个月本省发行情况报广电总局备案。国产动画电影经由广电总局审查后颁发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规范了影视动画片的制作、播放和发行。可以说这一举措不仅是从源头上保证了影视动画片的质量和水准,而且有利的促进了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管理,有效的减少了以往存在的无序竞争与盲目投入现象,促进并保障了动画片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想就下一个阶段的动画发展谈谈我自己的思考。 拉动我国动画产业的五个关键环节: 1、构建有效的频道运作机制。 应该说上星动画频道的开播是我国构建国产动画片播映体系的破题之笔,一年来相继开播的三个动画上星频道开局很好,但是探索播出平台的良性运作机制仍有待时日,也绝非频道运营者单方面的事情,我认为当前进一步探索频道的良性运行机制需要实现两个重点突破:一是进一步突破动画受众定位低幼化的习惯性思维,下气力打造不同年龄层受众的收视定位。我们很高兴的看到,目前除中央台的少儿频道外,其他三个动画上星频道都已将自己定位为全龄频道。如北京动画是21:30分后为成人时段,上海炫动是20:30为15岁至45岁对象设定,湖南精英卡通则从17:30分开始设定为全年龄段服务定位。但是我们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下一个阶段收视忠诚度的打造就成为各个频道的焦点。将全力打造收视忠诚度。谁的忠诚度高就会更多的赢得有靶向受众意识的广告投放商的青睐,第二个是进一步突破国产片收视率不如引进动画片这样一种习惯性思维。我们看到今年暑期央视制作的哪吒闹海再次播出,收视率稳定的超过了同栏目时段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引进的动画片收视率,这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可以说收视率的高低关键在于节目的质量,国产动画片的精品之路势在必行,一年来的播出平台的运营实践启示我们以播出撬动、打开动画市场符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应该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国产精品的制作、策划与推广的实践之中。通过播出平台的搭建,播出平台的运作,进一步把准受众的市场脉搏,催生海国产精品的批量生产。 2、探索可行的产品盈利机制。 现在业内在不断回荡这样几种声音,一方面制作方不断提出播出机构收购片源的价格太低,从电视台拿到的收入只是制作成本的百分之一二十,除个别产品开发非常完善的企业之外,大多数制作机构难以支撑正常的企业生产。另一方面是播出机构的声音在反复强调,自身还没有完成原始积累,还没有成长为强势的频道,现在自身是困难重重,因而无法提高收购价格。但是我们也发现,还有一种声音在反复的在业内议论,就是大家在比较惊喜或者是惊诧的或者是高兴的心情谈论有的片子卖到了每分钟百元,有的片子卖到了每分钟千元,最近热论的信息就是央视每分钟千元以上的价格收购了江通公司的动画片《天上掉下了猪八戒》我认为这样的信息很值得关注,目前我们已经到了加速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动画产品可行盈利机制的时候了。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现在孤立的单纯的通过动画片的销售和播出已经普遍不能立足,以动画片养动画片可能是一条死胡同,而延伸产品的开发可以说至关重要,成熟的运作模式应当包括一系列环节,即:动画片、电视、电影、图书、音像制品、玩具,以及进一步延伸到出版公司、玩具厂商等知识产权的转让和特许经营等等。可以说谁率先进入这些 系列环节的协调配套的开发领域,谁就可能率先掌握化解投资风险,加速资金回报,进而实现盈利的主动权。我们还必须看到,现代动画产业结合网络游戏,互联网、个人数字处理系统、移动通信等高科技手段使动画的角色已经进入了一些新的领域。目前,动画片已经从动画电视片、电影片向动画短片,网络动画,动画广告、动画歌曲,手机动画彩信,手机动画片等新型互动领域拓展,这也是我们必须进一步需要拓宽事业的地方。 3、完善务实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中国动画人才的现状:一是人才数量匮乏,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有十多位动画片编导,平均年龄都已超过50岁,在这些老导演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背后,潜伏着中国动画产业深重的人才危机,据中国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的统计,全国动画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应该在15万人为底线,而目前全国动画产业严格意义的从业人员仅有1万人左右。这个数字仅为韩国的1/3,这种人才匮乏现象可以说是导致我国目前动画产业发展仍然不快的重要原因。二是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可以说人才匮乏不仅表示在数量的匮乏上,而且表示在质量上,即高素质的人才现在微乎其微,达到从业人员的标准,可以将艺术修养和操作能力结合到一起的复合人才严重缺乏。要求人员的整体素质达到一定程度的均衡,因此如果人员素质差异很大,必然影响整个作品的质量。尤其是对文化产业来说内容是灵魂,动画产业也是如此,它的成功必须建立在非常成熟的动画策划,情节编制、市场营销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尤其在这三个方面的人才,供应不足。呈现出全国性的短缺状况,即动画策划、情节编制与市场营销。 因此,在中国动画的振兴道路上发现培养使用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人才是加快扭转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现状,转变我们动画产业基础性依赖的关键因素。 据统计2002年中国大约仅有30所大专院校有动画产业,我们很高兴的看到2004年中国已有100所以上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这给中国动画产业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希望,特别是四个国家级动画教学基地的设立,相信必将加快动画产业的科研与教学改革的步伐。 4、建立科学的市场评估机制。科学的市场评估机制是形成优质市场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画市场的评估不仅反映全国动画市场发展现状,为动画生产制作机构、研究部门、播出平台、广告商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数据,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必要的前提。一般来说动画市场评估体系应该由市场调研,专家意见和业内人士评估这三方面组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动画市场调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研究课题。当前我们特别需要深入到动画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摸清国产动画的一些家底,摸清我国平面出版、音像制品电游产品版权衍生产品、文化生活消费市场、旅游数字科技产品、会展业、教育产业的一些基础性的数字情况。并在这些数字信息的基础上,与国际各发达动画国家进行比照、研究、总结经验、归纳教训以进一步为我们的决策和计划提供参考。 5、实施市场推进以文化养成的互动机制。 可以说,观看影视动画的过程不仅是观众调试身心的娱乐体验,也是他们通过动画作品感受世界的认知与审美体验。动画影视的观众群既是动画影视市场的主体,还是动画文化产品的消费主体。因此,我们在致力于搭建科学的频道运作机制,探索科学的产品盈利机制,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市场评估机制等动画市场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树立文化养成与市场互动,市场推动的战略意识。努力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营造健康的动画文化消费氛围。 我们不能否认经济实力与文化影响力的互动,是日本动画产业以世界瞩目的速度拓展的一个基础性的原因,日本动画发展表明各种大众媒介在营造动画氛围推动动画市场的进程中,始终处于中枢环节的关键位置,发挥着制定动画产业的走向与制造动画持续效应的引领作用。 而从动画播映体系看,日本动画时段的调整,内容年龄的定位都为成功占领受众市场提供了保障。在多样化的丰富的动画文化的选择中,日本民众从小就养成了动画消费行为和动画欣赏的心理习惯,并积累为个人成长的记忆,影响全家乃至后代的文化生活方式。反过来,大众文化的消费、趣味与影响又促进了动漫市场的不断拓展与细化。 可以说,群体性动漫文化的价值,在媒介环境中的不断激变,升华为日本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又推动了日本动画为龙头的文化产业的强势推进。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在日本可以说动画文化深入人心,动画文化以及动画经济的互沟共诉十分耐人寻味,一种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离不开相关的社会文化土壤的。总之就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可以说态势良好鼓舞人心,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现状与美日韩等动画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调整解决。我们要不断面临驾驭产业发展新考验各国际动画界的新挑战,但是我相信我们民族的动画产业在大家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一定会获得长足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民族动画产业新的春天。谢谢!

223 评论

winwing168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是指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下面是我整理的文献综述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序言

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相关领域(产业)不同程度、有条件、分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大批外资企业涌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我国走市场竞争的道路不过20来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伴随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入,有关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愈发重要。企业竞争力研究对企业良性成长壮大至关重要,也是培育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相关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颇多,从不同的角度和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重塑竞争力内涵,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及体系,分析企业的优劣势,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浏览、搜集有限的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求达到引导论文写作的目的。

二、关于竞争力的不同定义

从目前看,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各式各样,众说纷纭。研究方法、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一文里通过综合能力论、生命论、功能论、状态论、机制论、素质论这不同研究角度和假设前提下的六方面得出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初步概念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零售企业竞争力是零售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在服务、品牌和市场营销体现出来的外显竞争力,在经营能力、信息技术体现出来的内在竞争力,以及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贾玉花在《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通过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1994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和日欧学者的比较研究等对企业竞争力归纳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

这一概念体现了以下特征:

①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持续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即体现在企业的目标上。

②企业竞争力是个多层次含义的综合性范畴,不仅涉及到了企业内部要素结构和经营管理过程,而且涉及到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了企业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还关系到国家福利的多寡;不仅仅是静态的比较能力,更是动态的进化的发展能力。

③企业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即它是动态的产物,不是静态的结果。企业只有通过各种资源的配置,在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采购,生产,销售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④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这种比较能力是以厂商的竞争为前提的。它存在三种类型:强势竞争力,均衡竞争力和弱势竞争力,是被评价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竞争力的对比关系。

⑤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是由市场指标来表征,由企业内部素质(信息、知识、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等)来决定的。竞争力的强弱用单一指标是无法衡量的,需设计一套综合性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同时该文还比较得出:“企业竞争力”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特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更多地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强调企业组织内部的学习、协调、凝聚功能。

从字面上来看,“企业竞争力”应当是较“企业核心能力”或“企业核心竞争力”含义更宽的概念,因为它不仅包括内部能力,还包括企业外部的'产品性能、价格或成本等方面的比较及由此形成的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定能力。基于以上理由,可以用“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统一“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或者把“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意在消除概念之争和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

刘忠敏《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对比狄昂照、吴明录、波特、钱德勒、普拉哈拉德等国内外学者和相关组织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具备强势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竞争力的形态之一,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能够持续地、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主要体现占有市场、创造价值、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能力。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①企业竞争力是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为前提的。

②企业竞争力概念本身并不能表明竞争力的强弱,因为竞争力是一种比较中的能力。

③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占有市场的能力、创造价值和利润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④企业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⑤企业竞争力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张晓文等在《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中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能力资源、制度与机制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其内外资源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呈现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的良性循环态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张东风、杜纲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中认为: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是指零售企业在不断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效率,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达到市场份额的扩展和成本被有效降低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零售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顾客服务、关系营销、供应链管理、零售物流等方面。

三、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其体系构建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一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把零售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因素和分析因素分成三部分,也即:

①基本要素(由外显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组成),

②评价要素,即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依据零售企业的特点,选取表示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的要素,

③指标层,把各种评价要素的状态进一步细化,用评价指标来表现。

由此建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10个评价要素,31项评价指标构成。最后从整体、全局出发,对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对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定性与定量采用不同的赋值方法,建立模型,归属数据权重,比较分析所研究零售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张晓文等的《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从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构建了企业竞争力的函数关系式以及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从能力资源、能力制度与机制和能力状态三大方面外加环境因素构建竞争力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1个评价要素,21项评价指标。

邵一明、钱敏《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与评价模型》一文中以市场占有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信息技术水平、人力资本这五大方面内容来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以上及细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根据零售企业竞争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图。通过比较判别法确定及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且运用综合模糊评价的思想将各指标转换成相应的分值,然后加权平均,得出总分,以此确定零售企业竞争力高低。从而转换成具体的公式,进而建立模型,结合数据,最终计算得到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即得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为零售企业改善经营,抵制外资零售企业的强烈冲击,确立竞争的优势,缩短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黄河在《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及提升研究》一文中建立了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显在争竞力进行评价,同时力图反映企业未来竞争能力的真实状况。该评价指标体系分12大类,包括企业规模、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市场控制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力资本、企业文化、资本运营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环境协调能力。各大类下又有若干小指标,共58项。

黄河在设计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评价准则,尤其是度量方法上遵循指数化原则。根据资产类和过程类的分类处理原则将58项指标分为六类,且按上述六类指标将各企业的每类指标内所含的具体指标的数值进行加总并求出平均值,从而便利相互间比较。再通过将每类指标各个被评企业的平均值加总然后再求出行业的平均值,以行业平均值作为标准参数同各企业的数值进行比较。最后分别用各个标准参数与各企业相对应的综合指标平均值相除,得出各企业六类指标相应的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建立及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权数的合理分配及方程的准确建立。

李飞、刘明葳的《中外大型零售企业竞争能力比较研究》将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内容分为作为竞争资源的核心层、作为核心能力的中间层以及作为竞争优势的表现层,而文中着重强调中间层竞争能力的比较,也是该文的一大核心支出,文中提及的中间层比较包括业态创新能力、店铺扩张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财务运作能力。

祝波、吕文俊的《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模糊综合判断》把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评价指标重点放在财务指标的数据上,通过企业的财务数据,计算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表面反映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祝波、吕文俊从企业的基本资源状况、经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亲和力等主因素方面入手,衍生出包含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营销服务能力、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项评价的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子因素,从而构建了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最后运用AHP方法,确定各层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对零售企业竞争力进行模糊判断,建立零售企业竞争力模糊综合判断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模型。

王桂根在《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研究》一文中认为国内外的竞争力研究文献中,对零售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总体层面上,大多偏重于定性分析,没有做出定量分析,缺乏直观性和实际应用意义,也很难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依据。

因而作者采用量化的财务指标体系(选取了4个财务指标体系,即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张东风、杜纲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中独辟溪径地吸收“供应链”理论和“平衡计分卡”原理来设计现代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作者认为完整的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由2部分构成,即服务绩效(顾客服务绩效+供应链服务绩效)和内部绩效,同时从从财务、客户、流程、学习、成长4个角度形成了同样是4个角度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四流评价体系,依据四流评价体系,构建了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数据标准化)和语义差别隶属度赋值方法进行竞争力评价。

四、内外资企业的选取及相关竞争力指标比较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认为,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零售巨头沃尔玛,它的发展运营策略、顾客策略、人力资源策略创造其骄人的业绩。天天平价,始终如一、自有品牌全新感受、物流配送世界第一、营销互补共生共容等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沃尔玛的竞争优势在于后勤物流配送(存货补充)能力和吸引客户忠诚的经营能力,由沃尔玛的例子得出竞争力具有时间性,难于评价,受影响的因素很多。进一步讲,对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李飞、刘明葳的《中外大型零售企业竞争能力比较研究》选取了10家进入中国的世界零售50强公司和10家中国本土最具竞争力的零售公司,着重在中间层的竞争力的五方面(创新能力、店铺扩张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财务运作能力)进行差别比较研究。最终得出中外零售企业的均值和最优值。

刘星原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_兼析中外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从中外零售企业出发,对这两大团体在拥有良好的商业门店地理位置、拥有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员工学习与培训体系、掌握能满足顾客需求的、具有异质性特点、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经营内容或经营模式、具备对企业运行环节全过程的管理、成本控制、销售能力、资金筹集能力与利润率水平、企业的利润率、销售额、资本积累与资金筹集能力这些方面进行了定性的陈述。

王桂根在《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研究》选取30个零售业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结合统计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挑选出的30个零售业上市公司2005年的数据资料,进行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选取分析变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以及各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然后分析出各个因子及其贡献率后,构造出F函数。计算各个样本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并得出其F值,以F值为标准进行判别。

五、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普遍意义

刘忠敏的《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认为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①进行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可以从定量角度科学、准确地描述和把握企业竞争力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②企业可以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竞争力的综合排序(特别是行业内部排序)及分布状况研究,从而激励企业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全面提高竞争力。

③开展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便于企业对影响竞争能力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自我诊断的有效方法。

④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可以为形成长期评价制度奠定基础。

⑤企业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一国的综合国力,并为政府政策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六、小结

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兴未艾,企业竞争力也愈发受到有关人士特别是企业管理者的注意。虽然研究成果较多,成果也较丰富,但是作为核心力本身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不同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诠释有关竞争力的不同方面;另一方面,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向来纷繁复杂,也由于竞争力评价的定性与定量比例不当(后者较难,前者较空洞),此外,对于内外资企业的数据对比分析实例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涉及较少。正因为如此,也为论文的写作选取了不错的突破口。

相信通过本文的概述能够为论文写作指路。

1、前言

我通过登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查找有关文献,共搜集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献资料二十几篇,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04、05年。现将有关的资料归纳如下:

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不同类型社会体育指导的培养

刘平江、赵立《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2002年)一文中提出:“要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邓星华《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1年)一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体育的特点和锻炼群众的需要,可以将社会指导员分为健身健美类、医疗保健类、竞技运动类、休息娱乐类等四类。”从上述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培养各个层次类别的体育指导员,可以全方位地为社会体育指导服务。

加大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力度

廖军在《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2003年)一文中表明:“高校体育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任务,根据社会对个类体育人员的客观要求,其培养目标应主要是适应面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列入其职责范围。

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

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更加细化

倪同云、白云、陈琳等在《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的研究》(2002年)一文中明确指出:“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具有国情特色的较细分类,如在大类上可分为管理型、经济型、技术型等,再在每个大类上分细,如技术型可分为:青少年指导员、老年指导员、妇女指导员等。”

建立健全的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早在1987年,日本由文部省公布了《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技能审核事业来认定规程》。在《邓星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1年)一文中指出:“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法规,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培训、考核、授予称号、上岗经营、年审注册、晋级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从上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4、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情况及分布

如付明、李飞杰在《武汉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研究》(2005年)一文中归纳出:“武汉三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表现出第一总体数量偏少,第二等级结构失调,国家级一级所占比例太少,而三级比例过大。”何敏学、都晓鹃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研究》(2005年)一文中指出:“我国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为1:3994,京津沪辽江浙等市处于领先地位。”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性别构成

李小燕在《宜昌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2002年)一文中指出:“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为职业女性和离退休人员,这一分布是与女性工作生活生理结构以及对体育的价值观念相应的。”在武笑玲、马美荣等《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04年)一文中指出:“目前洛阳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结构与国家1998年的统计基本吻合,性别结构基本合理,男性高于女性,调查还发现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多为职业女性如文艺工作和离退休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

孙培初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象调查》(2005年)一文中明确指出:“以上海为例:70%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街道社区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培训各区省自己发证,除少量街道社区文教干部外,绝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4岁,平均57岁。”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素质状况

庄永达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问题研究》(2004年)一文中提到:“我国已经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0万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律应该来说是来之不易的,说明我国的各级体育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如此高速度大规律地发展背后的质量保证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分布状况

付明李、飞杰在《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和研究》(2005年)一文中表明:“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分布中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兼职的人员最多达到,其次是离退休人员占26%,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少为,其他的为。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过少,说明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还没充分的调动起来。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的比例不大,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先阶段还不能作为一种主要的谋生手段。”

5、总结

通过以上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它的一些现状。荆州地处我国中南部,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体育发展水平和体育人口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虽然要顺应我国这个大环境,但也必须体现指导员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时、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318 评论

豆大王zz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335 评论

相关问答

  • 房产税论文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范文的写作步骤如下: (一)选题 选题是写好文献综述的首要条件。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理论或实践上有一定意义。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

    小璐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文化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 (或研究领域) 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 (或研究领域) 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

    Sissy有福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家具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家具类的论文已发送注意查收 我也贴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家具类的论文中国现代紧凑的空间、家庭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通过设计追求独特的生活理念,要求设计师

    Charleswpf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产业相关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小顽童阿淑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茶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中国茶叶大辞典》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

    慵懒安静的阳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