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樱桃小米虫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 1、可以论证盲目空想者的一事无成。 2、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的理论毫无价值。 3、可以论证单纯苦学苦练而不动脑筋、不讲实效,必然劳而无功。************************************************************** 请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提示: 三个人的回答道出了每个人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上进心。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砌砖的目的就在于挣钱,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于发挥出来。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他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样的人怎能不成为有名的建筑师呢? 参考论据: 古之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王进喜挖井,郝建秀织布,张秉贵站柜台卖糖果,倪志福钻研钻头,雷锋开车……他们都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下面是诗人艾青写过的一首短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离开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 生命和时间/紧密相依连;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 没有了生命/时间就成了云烟。 提示: 如果材料的内容,是谈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材料的中心。这则材料谈的是“生命”与“时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时间的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如果说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那么这过程是按时间来计算的、来体现的。“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意思。 参考命题: 《时间与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 《虚度时光,就是害人害己》************************************************************** 筛选以下材料,联系实际立论作文,并自拟标题。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提示: 该题重在训练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联系紧密的东西,并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议论角度,确立议论的论点。 就材料而言,1、3、4都有联系,均表现出要勇于向外部世界(外国和外族)学习。5 说的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根本国策,与1、3、4 也有联系,而2 与其它各项联系不大。6 说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改革开放向国外友人学习的问题。从反面意义上看,6 与1、3、4、5均有关系。搞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握整体材料的精神,为立论说理打下基础。 文章标题可《今天还要“拿来”》、《从胡服骑射说起》。**************************************************************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联系实际,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枭遇到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提示: 1、译文: 枭遇到鸠,鸠说:“你要去哪里?”枭说:“家乡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徙。”鸠说:“你(若是)能够改变自己的鸣叫声,还可以;如果不能改变鸣叫声,向东迁徙,(那里的人)仍然会讨厌你的鸣叫声。” 2、材料的重心是“治标”与“治本”的问题。既可以顺向思考,写《治标不如治本》,也可以逆向命题,写《治标未必不如治本》。还可谈“标本兼治”,谈怎样才能“治本”等问题。亦可以联系反腐败等现实来写。************************************************************** 就一则寓言故事,联系思维方法的实际,写篇叙议结合的文章。题目自拟。 一位客人到朋友家作客,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款待。为他的到来主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特别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红烧鲤鱼和鲜美可口的鲍鱼汤。客人吃得十分满意,临别时主人盛情相让,让客人喝了一大碗鲍鱼汤,之后还嫌接待不周,于是又送上了一大碗,还十分热情地说:“再喝一碗鲜鱼汤吧!”于是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了下去,没想到主人又端来一碗,又说:“再来一碗吧!”最后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提示: 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是告诫人们好事也要有分寸地去做。如果做过了火,就会走向反面。这是一种思维方法问题。立论作文时可就这方面问题联系实际。 可以用故事中的一句话(如《再来一碗鲜鱼汤吧!》)为题,也可综合故事主旨,用自己的语言立题,例如:《好事也不能过头》或者《分寸是十分重要的》等等。**************************************************************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防冻秘方的不同价值 《庄子》中的寓言:宋国一个家族能制造一种防治皮肤冻伤的药,因此,这一族人世世代代都以在水中漂洗布絮为业。后来有一个十分精明的商人探听到这一消息,出资百金,买下了他们的秘方。此人拿着这个“专利”来到南方的吴国,他知道当时吴越两国正在大动干戈,吴军将士若使用了这种药在水战时便不会发生冻疮,于是就将此秘方献给吴王。吴王得到这种药后,如获至宝,在严寒的冬天向越军发动进攻。越军虽奋力抵抗,但因将士生了冻疮,战斗力锐减,终于溃不成军。后来,吴王封给这个商人一大片土地,顿使一个小小的商贩富敌王侯。然而,原来发明这一秘方的宋人家族却只能依旧给人家洗布为生。 提示: 1、可以论证市场经济需要机敏的反应,精明的头脑。 2、可以论证具备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才能获得机遇。 3、可以论证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就不能有大成。 4、可以论证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潜在财富的价值。************************************************************** 商店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商店里,一位女盲人这儿摸摸,那儿听听,像是要买什么东西。当得知这位女盲人想买一把雨伞后,小王就带她到卖雨具的柜台前,并帮她选了一把伞。假设你就是小王,请你写一篇作文,叙述你是如何帮助这位女盲人的,以及如何向她说明雨伞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的。 要求: 1、要反映女盲人的动作、神态和小王的心理活动。 2、说明性的文字要用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3、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提示: 这是既以记叙性情境作文训练为主,又含有说明性短文的写作训练,一举两得。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提供某个材料,根据材料中介绍的特定情景(包括时间、空间、人物、情节等),按规定作文。本题要仔细研究的是材料提供了怎样的情境,然后紧扣这一情境,展开与之相应的合乎情理的想象。 同时,要注意的是“假设你是小王,请你写……记叙你……”这些话,把原文用第三人称叙述改为用第一人称叙述,要扣紧要求作文。介绍雨伞特点时,要想到对方是对盲人,所有有关视觉的部分(如雨伞的外观形状、色彩图案等到)不宜作为介绍内容。************************************************************** 阅读下面给出的这篇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日本所编《欧美逸谭》中,有一则艺术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将用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提琴演奏,这张琴价值连城。一曲终了,那宝贝乐器的美妙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一致惊叹昔日提琴制造师超群绝伦的手艺。这时,提琴家一挥手,竟将琴摔了个粉碎,顿时四座皆惊。 此刻,主持人上场宣布:“刚才打碎的,只是一把价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这样做,是为了告诉诸位,音乐之妙,并不在于乐器好或歹,而在于演奏它的人。现在,请大家欣赏以真正珍贵的提琴演奏的乐曲。”于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听众再不去注意琴的价值,而专心致志地进入了艺术境界。 提示: 1、可以认证不能看重表面,而要注意实质。 2、可以论证事业成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3、可论证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参考文题: 《贫困是一笔财富》 《自古雄才多磨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全部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饮食林中。十几年的功夫,鹿群由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大量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本身也因缺少食物以及安逸少动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引进来,不久,鹿与自然保护区又恢复了生机。 要求: 准确把握材料所蕴含的中心意思,联系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提示: 此则材料较完整地叙述了鹿由昔日的正常、健康到后来不健康的畸形发展过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地消灭了鹿的天敌——狼。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鹿和保护区的“结果”是由于人“将狼全部消灭”,从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物圈”与“食物链”,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使当事者自食其果。************************************************************** 阅读寓言《虹和桥》,然后按要求作文。 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 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 要求: 1、需以《从虹和桥的对话所想到的》为题,写议论文。 2、运用总分结构,对比论证方法。 3、600字左右。 提示: 虹和桥各有优点,它们优点是:赞美别人不夸耀自己,表现了可贵的谦虚美德。这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根据要求,按照“总分结构”、“对比论证”,可以设以下几个论段:①谦虚的人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②骄傲的人往往躺在自己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③谦受益,满招损。 举例时注意有正有反。**************************************************************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向父亲求助。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并告诉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世界上去闯一闯。”后来,戴维·布瑞纳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这个明星在回首往事时,认为父亲的那枚硬币是“最好的礼物”。 可惜的是现在有许多做父母的不懂这个道理。 据报载,某一位暴富起来的家长,将5万元人民币划入他那还在读初一的独生子的账上,造就了一个小“款爷”。于是,这孩子上学路上雇同学代背书包,作业也雇成绩好的同学代做。结果在学校占了两个第一:存款第一,学习成绩倒数第一。 古代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这真正的“计深远”,乃培养其独立的真本领。林则徐也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确实值得世人深思。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1、可以论证有志青年应敢于独立奋斗,依赖前辈绝不可取。 2、可以论证娇惯子女,有弊而无利。 3、可以论证明智的家长注重引导子女自立自强。**************************************************************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提示: 写提供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 试将三个材料做一番仔细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层层分析,步步推进,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分扎实且比较深。同时,三则材料都能顾及,各有用场。
哟西小得瑟
昨天的“我”: 你好! 看到你迟缓的身影,看到你紧锁的愁眉,看到你默默的泪水,我的心绪变得格外沉重。我知道,你在为初三酸甜苦辣的生活而惆怅万分,你在为成长中的种种烦恼而再三埋怨;你还在为前进中的点点滴滴的挫折而心灰意冷。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生命不可能只有幸福,这种生活经历谁都会遇到。我在书上看到这样故事,一个年仅19岁的姑娘,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也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7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夜服安眠药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里长大,可没想到蜜喝多了,意会如此般脆弱。 有句名言说得好:“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力量。”在我看来,灾难也许是傲骨的乳娘,祸患也许是豪杰的乳汁, “痛苦”、“灾难”与“祸患”是需要吃苦才能克服得了的。孟子写下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史记》所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还有那“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少先古哲向我们阐述了这一深遂的道理,只有在风吹雨打中守望自我的理想与信念,我们才会拥有强悍的生存能力。 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在逆境中坚守自我,终成大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选择。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有了这种认识,你还会害怕前面的苦难和失败吗?朋友,希望你正视苦难,坚守自我,坚信自我,甩自信掉忧郁怨恨,用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我想信,美好的明天一定会属于你。 十年后的你
Nice甜甜圈
安眠药的副作用 吃了安眠药,就再也醒不过来? 吃了安眠药,会不会再也醒不过来? 这是许多人对于安眠药最大的恐惧。 在过去,这个问题可能很严重,因为老式的安眠药,诸如:溴化物、巴比妥盐等,毒性都不小,致死剂量很接近治疗剂量,稍一不慎,就可能冲过头,真的再也醒不过来,而呜呼哀哉了。 举个例子:某药吃到三片半时可以睡觉,吃到六片时就会中毒。某天你吃了一片,没效(未达到治疗剂量);吃到两片,也没效;三片,还是没效。结果你生气了,想说三片都没效,一口气又吃了三片——你想,会怎样呢? 安眠药会伤身体吗? 很多人都担心安眠药会伤身体,并因此排斥服药。安眠药到底会不会伤身体?这很难说,因为什么才叫做伤身体,实在很难定义。例如:巴比妥盐会增强肝脏代谢功能,也就是俗话说的:“提升解毒功能”,但这是一把双面的刃:一方面,肝脏会加速把毒物化解掉,另一方面,肝脏也会快速把身体的营养素,如维他命给代谢掉。结果,不管好的坏的,全部没了。你说这样算会伤身还是不会呢? 再举一个例子:焦虑会刺激交感神经作用,大量交感神经物质释放入血管中,会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长期下来,就会损及心血管功能、甚至导致心肌梗塞或中风。给予BZD之后,焦虑会下降,对于这些器官自然有保护作用;但是BZD却可能造成记忆力减退的问题——这样子,它到底算会伤身还是不会呢?一样的,倘若坚持不吃药,结果却是长时间的失眠,这样对身体健康就会比较好吗? 所以在医学上,不能用二分法来看事情,更不能像江湖郎中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说“西药都会伤身体”。只能根据现状,就事论事,利用每个药物的优点,避开它的缺点,将效果发挥到最大,副作用减到最低。 用这样的方式来看事情,我们就能改用“对身体的影响”来讨论安眠药。由于目前的安眠药以BZD与OMEGA-1作用药为主,辅助性安眠药(抗组织胺、三环抗郁剂、查诺顿Trazodone、抗精神病药)为辅,老式的安眠药我们就完全不提了。 各种安眠药都可能有的副作用 “过度镇定、第二天起床还是昏昏沉沉”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副作用,不管哪一种安眠药,BZD也好,辅助性安眠药也好,甚至连OMEGA-1作用药,都可能造成这种现象。 主要的成因就是镇定过度、药物持续残留。虽说,有些药物的半衰期短,理论上不该会有这种症状,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可能吸收或代谢药物的速度不同,药物反应的强弱也不一样,所以即使是短效的安眠药,也可能让人第二天昏昏欲睡,精神难以集中。 所以,在服用安眠药期间,不得操作机器或开车——当然,实际上很难完全避免,但至少,必须减少操作机器或开车的时间,能不做就不做,真的没有办法避免时,就得小心谨慎一点。 运动协调不顺 人的肌肉有很多条,要做任何动作时,必须各条肌肉协调好一起动作,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就如最简单的拿筷子,倘若五根指头各自为政,那不要说伸手夹东西了,就连筷子都拿不住。这协调工作很多都是小脑在负责,但是BZD却会压抑小脑,结果就是运动协调不顺,穿衣、写字等动作都变得很困难。还好,正常剂量下,不太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使出现了,只要减少剂量,或等药效慢慢褪去,也会恢复正常。 肌肉过度松弛 BZD会压抑脊髓的神经,让肌肉放松,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只脑子睡觉,连肌肉也睡着了。一旦脑子醒了,肌肉却贪睡,那人们就会觉得全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没办法工作。 这对于长期肌肉过度紧绷的人来讲,也许不是坏事。但对于老年人,可能就会让他在起床时不小心跌倒,万一摔伤了头部,问题就大了。 记忆力受影响 有些人,在服用安眠药后没有立刻睡着,还能继续做事、与人交谈,过了一阵子才睡着。第二天起床后,对于做过的事全都忘了。这种暂时性的失忆,比较容易发生于强效的安眠药,不管是BZD或OMEGA-1作用药,都有可能。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不会因此影响记忆力。 失控行为与梦游 人生在世,总有些不如意之事,深藏在心底,但BZD会减弱心理压抑的力量,结果就是导致内心压抑的愤怒与情绪,尽情发泄出来。有些人在服用之后,会生气、激动起来;有些人会无意识地四处行走,拿东西、搬东西、甚至到外面购物,严重的还会做出一些不合宜的行为,诸如当众脱衣服等等,事后则完全不记得这段经过。 呼吸抑制 当患者有某些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时,使用BZD可能造成呼吸抑制。而BZD与酒精一起使用时,此作用也会跟着增强。不过,一般不会有大碍。过敏 少数患者的体质特殊,还会对安眠药过敏,不管是哪一种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现象。 性功能受影响 有报告显示,BZD在极少数情况下,会造成性功能障碍。三环抗郁剂也可能引起阳痿、性欲减退等现象。至于查诺顿(Trazodone),则可能延长男性勃起时间,但这都是可恢复的,不会造成器官损坏,或者永久性的障碍。这跟酒精的作用不一样,长期服用酒精可能造成性功能永久性的障碍。 肠胃道不适 Zolpidem或佐匹克隆(Zopiclone),都有可能造成眩晕、恶心、呕吐与腹泻的副作用,但发生机率不高。而三环抗郁剂也可能造成相似的问题。 只发生于辅助性安眠药的副作用 锥体外副作用与内分泌影响(罕见) 部份三环抗郁剂跟抗精神病药会因为抗多巴胺的作用,导致锥体外副作用,会有急性肌肉失张、帕金森氏症状、静坐不能等副作用。此外,也可能会造成泌乳素上升,女人可能因此月经中止,男人可能有乳汁产生,男女性欲下降。但这类药物作为辅助睡眠之用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类问题。 三片加三片,一共六片,糟糕,你中毒了! 就这么容易,从治疗剂量跳到危险剂量的距离太近了,安全性之差可想而知,而且,每个人体质不同,身体状况也不同,没人确定该吃几片才有效、几片会中毒。医生也没有办法事先预防。更糟糕的是,老式安眠药很容易上瘾,也很容易跟酒精作用后效果增强。万一有人喝了酒,迷迷糊糊多吃几片,毒性又加倍,此时就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 目前常用的安眠药已不易致死 但是上述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自从BZD的发明后,其致死剂量就远远与治疗剂量拉开,很多人吃了几百片安眠药——笔者甚至见过吃上一千片的患者,睡得昏天黑地,但还是死不了。 不过,笔者倒是曾见过一位患者,吃了大量安眠药与土司面包之后死亡,解剖验尸之后才发现:是土司面包噎在气管中窒息而死的。所以在服用安眠药物之后,最好是平静地等想睡再睡,不要做太多事情,若有旁人陪伴更好。 现在比较可能发生问题的,是其他辅助睡眠的药物,例如:低剂效的抗精神病药、三环抗郁剂等等,大量服用时都可能造成强烈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可能影响脑部及心脏功能,造成意识昏迷、甚至死亡。 但基本上,这类辅助睡眠药物使用的机率较少,一般只有在BZD类安眠药使用量已经很大时,才会用来辅助BZD。而且,除了精神科医生,一般医生不太会使用这类药物。 所以,以目前的状况而言,是不太可能发生吃了安眠药而一觉不醒的,除非患者本身就有一些毛病,或者服用的药物之间会彼此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经过医生诊视,并且监控药物使用,才能避免危险。 但是,尽管这么说,还是很多人害怕安眠药。推究其原因,可能有下列两点: 社会标签化 由于BZD发明以前,确实很多人靠安眠药自杀,或是因为过量而死亡。透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社会上普遍对安眠药有一种“危险”的印象,不只一般民众,连医生也是如此。很自然的,人们就会排斥安眠药。 心理感受 睡眠本身是一种很奇怪的经验,在睡眠期间,“自己”好像不知道飞到哪去了,那段时间就空白了,无怪乎,希腊神话中,睡神跟死神是兄弟,只差睡眠还能醒过来,死亡没办法。在主观的感受上,睡眠就像短暂的死亡一样,在这段期间中,你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你”根本不见了! 这就很诡秘了。我可以说话,我可以思考,我可以生气,我可以跑来跑去,但就是没有办法让“我”消失。 安眠药正好可以排解掉这个问题。药一吃,不由分说,人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仿佛死掉了般。很多人感觉到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好像被某种外来事物推进另一个世界里头,很是可怕。这样子的害怕,表现在外的,就是对于安眠药的抗拒。 事实上,这些都是过虑了。安眠药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研究者会努力让安眠药变得更安全,医生也会分析你的身体状况,让安全性更进一步加强,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即使那种入睡的感觉好像是被强迫似的,但又何妨?毕竟我们才是它的主人,你也知道睡眠只是短暂的,时间一到,终究会醒过来,何必过于害怕呢? 安眠药副作用很多? 副作用很多? 你可能还不太放心:“我翻专业的药典,里头林林总总,写了一大堆副作用,难道这些也是假的吗?”很多人不放心,到书局查药典,看了看,一堆化学药名:Triazolam、Estazolam、Clonezepam、Diazepam、Zolpi-dem、Zopiclone、Lorazepam……,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更恐怖的是底下的“禁忌症”与“副作用”,写了一大堆,重则“有致死危险”、“有致畸胎性”,轻则“操作机器可能发生危险”、“恶心、呕吐”,每个都令人怵目惊心,真不晓得这是药物还是毒品。 事实上,这些写的都是真的,但你要是多翻翻其他药物,你就会发现:其他药物的副作用竟然比安眠药还多! 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药典不会记载发生机率、发生时机与得失之间的考量。举个例子来说好了,“走路会不会被车撞死?”当然会!你只要在红灯的时候,闭上眼睛,硬是穿越快车道,你看看会不会被车撞死?问题是:你不会这样做,你会知道在绿灯的时候,穿越斑马线并注意左右来车,这样子就安全多了。 吃安眠药也一样。只是,医生会帮你注意“交通安全”:老人?代谢可能不好;水肿?白蛋白可能过低,影响药物作用;脸部有疤痕?以前可能有外伤过,影响脑部与药物的互动。这些医生都该去注意,并仔细了解。一旦了解,又经过审慎的评估,那么,即使安眠药有副作用,使用起来也不会有大碍。更何况现在的安眠药发生副作用的机率都不高,若为了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焦虑,不就等于“怕出车祸而终生不出门”一样? 没有一条绝对安全的道路,只有谨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平安;同样地也没有一种绝对安全的安眠药,但只要谨守用药规则,就不会有大碍。 安眠药会成瘾? “就算现在的安眠药很安全,但它会不会成瘾?”这是造成许多人不想服药的问题。确实有不少安眠药具有成瘾的危险,这也是目前用药上最大的障碍。但是,药物有很多种,成瘾的机率也不一样,可以选择成瘾性较低的药物,使用的时间若不长,也不太会有成瘾的危险。这得由医生根据病情,斟酌用药以及用药时间,这问题没有一般想像的那么严重,而且如果疾病改善的话,自然会降低药物的需要量。任何一本医疗教科书上,都不会建议无限制地使用安眠药,所以,倘若您的医生受过完整训练又有医德,是不会没病叫你吃药的。同理,若他开药了,就是认为你的病情需要吃药。 吃中药比较好? “吃中药会不会比较没副作用?比吃安眠药好?”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迷思。事实上,中药也是药,很多现在的西药都是从自然界中学来的,阿司匹林、抗生素等等都是。 自然界生物为了生存,很多也有毒性,例如大麻、鸦片等毒品,不也是一种草药吗?西药使用不当会伤身,中药也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温和,谁比谁伤身的说法,两种一样都是药,都要小心。当然,倘若您吃中药有效,那当然不错,倘若没效,那也未必保证一定没副作用。 为什么要借助药物,而不靠自己? 失眠的人往往对睡眠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安或恐惧,甚至天色变黑、想到要睡觉、看到床铺都会害怕。一躺上床,越想靠自己的力量,强迫自己入睡,越不能放松。睡不好怎么办?明天会怎样?这种状况下,恶性循环。 或许,许多人对精神科仍存在着强烈的心理障碍——从挂号、候诊、叫号、走入诊室、面对医生的询问……都需要很大勇气去面对。一样的,精神科的药物,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得用很大的心力去突破。 不过,撇开这层心理障碍,从身体的真正需要来思考:一直处在失眠的状况下,记忆力与理解力都减退,脾气暴躁、提不起劲、整天浑浑噩噩,这会造成工作、生活与人际关系的障碍,或变成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觉。恶性循环之下,反而会继续失眠下去,绝对不是一个好法子。 这样的恶性循环,要靠什么方法来阻断、不再继续循环下去呢?很多人或许也试过许多方法,如放松技巧、喝牛奶、泡澡等,效果并不一致。其实,药物也是一个好方法,它有较大的成功率让失眠者睡着、冷静下来,检讨失眠的成因,找寻解决的方法,等到失眠改善,再逐渐减药。如此,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其实,仔细想一想——绝对不吃安眠药,就跟绝对要吃安眠药一样,都是失之偏颇。病情需要、症状需要、合理地吃、吃得适当,那安眠药将会是对抗失眠的最佳武器。 未成年人服用安眠药副作用更严重
淡定的机车
安眠药的副作用安眠药的副作用吃了安眠药,就再也醒不过来?吃了安眠药,会不会再也醒不过来?这是许多人对于安眠药最大的恐惧。在过去,这个问题可能很严重,因为老式的安眠药,诸如:溴化物、巴比妥盐等,毒性都不小,致死剂量很接近治疗剂量,稍一不慎,就可能冲过头,真的再也醒不过来,而呜呼哀哉了。举个例子:某药吃到三片半时可以睡觉,吃到六片时就会中毒。某天你吃了一片,没效(未达到治疗剂量);吃到两片,也没效;三片,还是没效。结果你生气了,想说三片都没效,一口气又吃了三片——你想,会怎样呢?安眠药会伤身体吗?很多人都担心安眠药会伤身体,并因此排斥服药。安眠药到底会不会伤身体?这很难说,因为什么才叫做伤身体,实在很难定义。例如:巴比妥盐会增强肝脏代谢功能,也就是俗话说的:“提升解毒功能”,但这是一把双面的刃:一方面,肝脏会加速把毒物化解掉,另一方面,肝脏也会快速把身体的营养素,如维他命给代谢掉。结果,不管好的坏的,全部没了。你说这样算会伤身还是不会呢?再举一个例子:焦虑会刺激交感神经作用,大量交感神经物质释放入血管中,会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长期下来,就会损及心血管功能、甚至导致心肌梗塞或中风。给予BZD之后,焦虑会下降,对于这些器官自然有保护作用;但是BZD却可能造成记忆力减退的问题——这样子,它到底算会伤身还是不会呢?一样的,倘若坚持不吃药,结果却是长时间的失眠,这样对身体健康就会比较好吗?所以在医学上,不能用二分法来看事情,更不能像江湖郎中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说“西药都会伤身体”。只能根据现状,就事论事,利用每个药物的优点,避开它的缺点,将效果发挥到最大,副作用减到最低。用这样的方式来看事情,我们就能改用“对身体的影响”来讨论安眠药。由于目前的安眠药以BZD与OMEGA-1作用药为主,辅助性安眠药(抗组织胺、三环抗郁剂、查诺顿Trazodone、抗精神病药)为辅,老式的安眠药我们就完全不提了。各种安眠药都可能有的副作用“过度镇定、第二天起床还是昏昏沉沉”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副作用,不管哪一种安眠药,BZD也好,辅助性安眠药也好,甚至连OMEGA-1作用药,都可能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的成因就是镇定过度、药物持续残留。虽说,有些药物的半衰期短,理论上不该会有这种症状,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可能吸收或代谢药物的速度不同,药物反应的强弱也不一样,所以即使是短效的安眠药,也可能让人第二天昏昏欲睡,精神难以集中。所以,在服用安眠药期间,不得操作机器或开车——当然,实际上很难完全避免,但至少,必须减少操作机器或开车的时间,能不做就不做,真的没有办法避免时,就得小心谨慎一点。运动协调不顺人的肌肉有很多条,要做任何动作时,必须各条肌肉协调好一起动作,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就如最简单的拿筷子,倘若五根指头各自为政,那不要说伸手夹东西了,就连筷子都拿不住。这协调工作很多都是小脑在负责,但是BZD却会压抑小脑,结果就是运动协调不顺,穿衣、写字等动作都变得很困难。还好,正常剂量下,不太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使出现了,只要减少剂量,或等药效慢慢褪去,也会恢复正常。肌肉过度松弛BZD会压抑脊髓的神经,让肌肉放松,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只脑子睡觉,连肌肉也睡着了。一旦脑子醒了,肌肉却贪睡,那人们就会觉得全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没办法工作。这对于长期肌肉过度紧绷的人来讲,也许不是坏事。但对于老年人,可能就会让他在起床时不小心跌倒,万一摔伤了头部,问题就大了。记忆力受影响有些人,在服用安眠药后没有立刻睡着,还能继续做事、与人交谈,过了一阵子才睡着。第二天起床后,对于做过的事全都忘了。这种暂时性的失忆,比较容易发生于强效的安眠药,不管是BZD或OMEGA-1作用药,都有可能。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不会因此影响记忆力。失控行为与梦游人生在世,总有些不如意之事,深藏在心底,但BZD会减弱心理压抑的力量,结果就是导致内心压抑的愤怒与情绪,尽情发泄出来。有些人在服用之后,会生气、激动起来;有些人会无意识地四处行走,拿东西、搬东西、甚至到外面购物,严重的还会做出一些不合宜的行为,诸如当众脱衣服等等,事后则完全不记得这段经过。呼吸抑制当患者有某些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时,使用BZD可能造成呼吸抑制。而BZD与酒精一起使用时,此作用也会跟着增强。不过,一般不会有大碍。过敏 少数患者的体质特殊,还会对安眠药过敏,不管是哪一种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现象。性功能受影响有报告显示,BZD在极少数情况下,会造成性功能障碍。三环抗郁剂也可能引起阳痿、性欲减退等现象。至于查诺顿(Trazodone),则可能延长男性勃起时间,但这都是可恢复的,不会造成器官损坏,或者永久性的障碍。这跟酒精的作用不一样,长期服用酒精可能造成性功能永久性的障碍。肠胃道不适Zolpidem或佐匹克隆(Zopiclone),都有可能造成眩晕、恶心、呕吐与腹泻的副作用,但发生机率不高。而三环抗郁剂也可能造成相似的问题。只发生于辅助性安眠药的副作用锥体外副作用与内分泌影响(罕见)部份三环抗郁剂跟抗精神病药会因为抗多巴胺的作用,导致锥体外副作用,会有急性肌肉失张、帕金森氏症状、静坐不能等副作用。此外,也可能会造成泌乳素上升,女人可能因此月经中止,男人可能有乳汁产生,男女性欲下降。但这类药物作为辅助睡眠之用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类问题。三片加三片,一共六片,糟糕,你中毒了!就这么容易,从治疗剂量跳到危险剂量的距离太近了,安全性之差可想而知,而且,每个人体质不同,身体状况也不同,没人确定该吃几片才有效、几片会中毒。医生也没有办法事先预防。更糟糕的是,老式安眠药很容易上瘾,也很容易跟酒精作用后效果增强。万一有人喝了酒,迷迷糊糊多吃几片,毒性又加倍,此时就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目前常用的安眠药已不易致死但是上述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自从BZD的发明后,其致死剂量就远远与治疗剂量拉开,很多人吃了几百片安眠药——笔者甚至见过吃上一千片的患者,睡得昏天黑地,但还是死不了。不过,笔者倒是曾见过一位患者,吃了大量安眠药与土司面包之后死亡,解剖验尸之后才发现:是土司面包噎在气管中窒息而死的。所以在服用安眠药物之后,最好是平静地等想睡再睡,不要做太多事情,若有旁人陪伴更好。现在比较可能发生问题的,是其他辅助睡眠的药物,例如:低剂效的抗精神病药、三环抗郁剂等等,大量服用时都可能造成强烈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可能影响脑部及心脏功能,造成意识昏迷、甚至死亡。但基本上,这类辅助睡眠药物使用的机率较少,一般只有在BZD类安眠药使用量已经很大时,才会用来辅助BZD。而且,除了精神科医生,一般医生不太会使用这类药物。所以,以目前的状况而言,是不太可能发生吃了安眠药而一觉不醒的,除非患者本身就有一些毛病,或者服用的药物之间会彼此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经过医生诊视,并且监控药物使用,才能避免危险。但是,尽管这么说,还是很多人害怕安眠药。推究其原因,可能有下列两点:社会标签化由于BZD发明以前,确实很多人靠安眠药自杀,或是因为过量而死亡。透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社会上普遍对安眠药有一种“危险”的印象,不只一般民众,连医生也是如此。很自然的,人们就会排斥安眠药。心理感受睡眠本身是一种很奇怪的经验,在睡眠期间,“自己”好像不知道飞到哪去了,那段时间就空白了,无怪乎,希腊神话中,睡神跟死神是兄弟,只差睡眠还能醒过来,死亡没办法。在主观的感受上,睡眠就像短暂的死亡一样,在这段期间中,你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你”根本不见了!这就很诡秘了。我可以说话,我可以思考,我可以生气,我可以跑来跑去,但就是没有办法让“我”消失。安眠药正好可以排解掉这个问题。药一吃,不由分说,人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仿佛死掉了般。很多人感觉到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好像被某种外来事物推进另一个世界里头,很是可怕。这样子的害怕,表现在外的,就是对于安眠药的抗拒。事实上,这些都是过虑了。安眠药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研究者会努力让安眠药变得更安全,医生也会分析你的身体状况,让安全性更进一步加强,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即使那种入睡的感觉好像是被强迫似的,但又何妨?毕竟我们才是它的主人,你也知道睡眠只是短暂的,时间一到,终究会醒过来,何必过于害怕呢?安眠药副作用很多?点击数:12970副作用很多?你可能还不太放心:“我翻专业的药典,里头林林总总,写了一大堆副作用,难道这些也是假的吗?”很多人不放心,到书局查药典,看了看,一堆化学药名:Triazolam、Estazolam、Clonezepam、Diazepam、Zolpi-dem、Zopiclone、Lorazepam……,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更恐怖的是底下的“禁忌症”与“副作用”,写了一大堆,重则“有致死危险”、“有致畸胎性”,轻则“操作机器可能发生危险”、“恶心、呕吐”,每个都令人怵目惊心,真不晓得这是药物还是毒品。事实上,这些写的都是真的,但你要是多翻翻其他药物,你就会发现:其他药物的副作用竟然比安眠药还多!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药典不会记载发生机率、发生时机与得失之间的考量。举个例子来说好了,“走路会不会被车撞死?”当然会!你只要在红灯的时候,闭上眼睛,硬是穿越快车道,你看看会不会被车撞死?问题是:你不会这样做,你会知道在绿灯的时候,穿越斑马线并注意左右来车,这样子就安全多了。吃安眠药也一样。只是,医生会帮你注意“交通安全”:老人?代谢可能不好;水肿?白蛋白可能过低,影响药物作用;脸部有疤痕?以前可能有外伤过,影响脑部与药物的互动。这些医生都该去注意,并仔细了解。一旦了解,又经过审慎的评估,那么,即使安眠药有副作用,使用起来也不会有大碍。更何况现在的安眠药发生副作用的机率都不高,若为了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焦虑,不就等于“怕出车祸而终生不出门”一样?没有一条绝对安全的道路,只有谨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平安;同样地也没有一种绝对安全的安眠药,但只要谨守用药规则,就不会有大碍。安眠药会成瘾?“就算现在的安眠药很安全,但它会不会成瘾?”这是造成许多人不想服药的问题。确实有不少安眠药具有成瘾的危险,这也是目前用药上最大的障碍。但是,药物有很多种,成瘾的机率也不一样,可以选择成瘾性较低的药物,使用的时间若不长,也不太会有成瘾的危险。这得由医生根据病情,斟酌用药以及用药时间,这问题没有一般想像的那么严重,而且如果疾病改善的话,自然会降低药物的需要量。任何一本医疗教科书上,都不会建议无限制地使用安眠药,所以,倘若您的医生受过完整训练又有医德,是不会没病叫你吃药的。同理,若他开药了,就是认为你的病情需要吃药。吃中药比较好?“吃中药会不会比较没副作用?比吃安眠药好?”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迷思。事实上,中药也是药,很多现在的西药都是从自然界中学来的,阿司匹林、抗生素等等都是。自然界生物为了生存,很多也有毒性,例如大麻、鸦片等毒品,不也是一种草药吗?西药使用不当会伤身,中药也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温和,谁比谁伤身的说法,两种一样都是药,都要小心。当然,倘若您吃中药有效,那当然不错,倘若没效,那也未必保证一定没副作用。为什么要借助药物,而不靠自己?失眠的人往往对睡眠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安或恐惧,甚至天色变黑、想到要睡觉、看到床铺都会害怕。一躺上床,越想靠自己的力量,强迫自己入睡,越不能放松。睡不好怎么办?明天会怎样?这种状况下,恶性循环。或许,许多人对精神科仍存在着强烈的心理障碍——从挂号、候诊、叫号、走入诊室、面对医生的询问……都需要很大勇气去面对。一样的,精神科的药物,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得用很大的心力去突破。不过,撇开这层心理障碍,从身体的真正需要来思考:一直处在失眠的状况下,记忆力与理解力都减退,脾气暴躁、提不起劲、整天浑浑噩噩,这会造成工作、生活与人际关系的障碍,或变成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觉。恶性循环之下,反而会继续失眠下去,绝对不是一个好法子。这样的恶性循环,要靠什么方法来阻断、不再继续循环下去呢?很多人或许也试过许多方法,如放松技巧、喝牛奶、泡澡等,效果并不一致。其实,药物也是一个好方法,它有较大的成功率让失眠者睡着、冷静下来,检讨失眠的成因,找寻解决的方法,等到失眠改善,再逐渐减药。如此,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其实,仔细想一想——绝对不吃安眠药,就跟绝对要吃安眠药一样,都是失之偏颇。病情需要、症状需要、合理地吃、吃得适当,那安眠药将会是对抗失眠的最佳武器。未成年人服用安眠药副作用更严重-------------------------------------------------------------------------------- 2004年04月13日10时37分 星辰在线自五月起,全国各药品零售企业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这是记者近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发的通知中获悉的。通知中还明确: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必须按规定剂量凭加盖医疗机构公章的处方销售该类精神药品,禁止超剂量销售、无处方销售。据悉,按对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程度不同,精神产品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包括咖啡因、杜冷丁等47种药品,第二类则包括安定、巴比妥等72种药品。尽管第二类精神药品危害程度次于第一类,但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也会成瘾并导致人体产生药物依赖性。上海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告诉记者:“由于像安定这类安眠药主要靠人体肝脏转化,并经由肾脏排除,因此过量服用会增加肝肾功能的负担,而未成年人服用安眠药所引起的副作用会比成年人严重得多。”此外,由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具有耐药性,长期服用者会不自觉地增大药量,从而导致如精力难以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佳等各种副作用的产生。尽管近年来并未出现严重的未成年人滥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现象,且在控制向未成年人销售安眠药方面一直做得不错,但仍不乏有少数中学生,尤其是临近升学考试的毕业生因过度紧张导致失眠,最终“求助”于安眠药。杜主任告诫说:为防止未成年人滥用第二类精神药品,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向学生传递安眠药的相关知识;家长也需提高警惕,勿随意置放安眠药,以免孩子误食。未成年人如果的确存在睡眠障碍,可尽量采取心理疗法、自我调节疗法等缓和方式加以解决。
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 毕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
医药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医药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每个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都要写一篇论文,这样是对这些年来自己学的知识的一种总结。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解答一下医药毕业论文范文
通常来说,药品是属于一种特殊商品来对疾病进行治疗、诊断以及预防,和人们的生命存在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做好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相当重要。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关于药品质量管
从“瘦肉精”喂大的猪到“嗑药”的多宝鱼,从苏丹红“美容”的鸡翅到矿物油“抛光”的大米……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数量增多,频率加快,导致不少人对食品安全感到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