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5

hehefatter
首页 > 学术论文 > 膜脂结构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offee0528

已采纳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①磷脂分子的状态: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②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3)特殊结构——糖被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4)细胞膜的特征:①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

325 评论

种菜的阿布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包括蛋白质、酶和膜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含三维结构)、运动和功能的相互关系研究,从原子、分子和细胞水平上了解和阐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细胞功能调控的相互关系。开展的主要工作有:帮助蛋白质折叠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折叠和去折叠过程中的构象、能量、活性变化规律,新生肽链的折叠,蛋白质结构预测;胰岛素系列、藻类捕光色素蛋白系列及金属蛋白系列等的晶体结构研究,蛋白质溶液三维结构的NMR研究;与信号跨膜转导、物质(含蛋白质)运送和细胞凋亡相关的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控因素(如膜脂及脂的结构等)影响等的研究。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国家和中国科学院重大或重点项目等科研任务以及其它部委级的研究基金项目,在出色完成承担的科研任务中,该室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如:“胰岛素分子正确结构的形成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研究纠正了国外大部分流行教科书中关于“胰岛素原的C肽是胰岛素分子中正确二硫键形成所必需”的错误观点,同“酶活性部位的柔性”及“酶活性不可逆改变动力学”的理论一样已广泛地被国际同行引用并接受。在1989~2001年间,共发表论文750篇,其中被SCI收录363篇(国外刊物343篇);出版论著6部;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励21次,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四等奖1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其他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因出色的科研业绩还获得了多项个人奖励,如“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学奖”、“王丹萍奖”、“何梁何利基金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及“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等,王志新院士和潘宪明研究员还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已经绘制,21世纪的生命科学正迈向蛋白质组学的新时代。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继续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发挥已有优势,突出自身研究特色,注重学科交叉,力图从原子、分子和细胞水平等多层次开展蛋白质、酶和膜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与细胞功能调控的相互关系研究,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为国家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生物学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做出贡献。

86 评论

轻舞飞扬庆庆

细胞膜各结构成分在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结构成分的不对称性是细胞膜的另一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不对称地镶嵌分布。膜蛋白不同程度地嵌入脂双层中或分布于膜表面。同时不同部位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2、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在脂双层中,各种类型脂分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卵磷脂、鞘磷脂多分布于脂双层的外层,而脑磷脂则多分布于内层。

3、糖类的不对称分布。糖类在细胞膜中的分布具有显著不对称性,它们只存在于膜外表面,与外层脂分子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

由磷脂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膜厚7~8nm,对于动物细胞来说,其膜外侧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其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分泌与运输蛋白质。

扩展资料: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主要为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其中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层,即在膜的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厚约的电子致密带。

中间夹有一条厚的透明带,总厚度约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膜,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膜如:线粒体、内质网等也具有相似的结构。

由于脂总是自我形成双层结构,所以膜就没有自由的边缘,它们总是形成连续的不破裂的结构。脂的这种性质使得它们在细胞内形成了较大的网络结构。同时,也正是脂双层的伸缩性,使得细胞在运动和分裂时膜得以改变、解体和重建。

脂的双层性和可塑性,也有利于细胞的融合和生殖,如在受精中,精细胞与卵细胞的结合(顶体反应) 和局部融合,就需要膜发生变化。

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运行。但是细胞必须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细胞必须具备一套物质转运体系,用来获得所需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

据估计细胞膜上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占核基因编码蛋白的15~30%,细胞用在物质转运方面的能量达细胞总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

流动镶嵌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认为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细胞膜

239 评论

考小拉考小花

甘油磷脂特点:有一个与磷酸基团结合的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尾脂肪酸碳链为偶数除饱和脂肪酸外有一到两个双键不饱和脂肪酸鞘磷脂与糖脂固醇

162 评论

猜我猜不猜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糖类。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310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性论文的结构

    一篇科科技论文一般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致谢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标题: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一般

    喊我11就很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结构研究

    封皮题目摘要引言章节结论致谢文献

    鼎御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研究结构图表论文

    操作方法1.首先安装office visio软件,该软件正常情况下不与word、ppt等软件绑定,需要自己重新下载、破解使用。安装完成打开后可以看到选项页面。画

    黄黄的树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社会调研论文研究结构

    问题一:论文结构是什么?什么算好论文? 论文结构是什么? 一、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学术性文章。在信息社会中,论文又是通过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媒

    吃货的晚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膜脂结构研究论文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①磷脂分子的状态: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②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hehefatter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