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4

大酸杏儿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中国工笔人物画论文开题报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lubsummer

已采纳

国画开题报告

范文一

题目:中国画《家乡山水》

1.设计(创作)主题灵感源、设计(创作)理念阐述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通过对山水画的深入的了解,于是萌发了山水画的创作。创作主题灵感来源于家乡的山山水水,美丽的人文景观。画中主要画了巾山,以它为主体,进行加工创作的,向他人展现我的家乡,其中也表达了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对完成课题任务已具备的条件概述;

一、要参考大量的相关用书、研究其绘画的特点和绘画要领、增加自己的绘画知识。为我的山水画找到适合的画风。

二、大学里学了中国画,让我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图书馆查阅资料,听课、观摩网上课程等收集资料

3. 设计(创作)的思路;

我创作的国画,主要是表达了我对家乡的山水一种热爱之情。画面中大量采用了披麻岑来表现山体的宏伟之势,在构图上运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中的深远、高远、平远,从不同的角度上观看有不同的感觉。我选择了加上颜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整幅画面显示得更气势雄伟,让感官上得到更大的冲击了。

1、准备材料资料:毛笔、生宣、国画颜料,借阅、购买画册等资料。

2、初稿:把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构思让老师点评,定下初稿。

3、定稿:先打小稿,把自己想表达的事物都表达出来,让老师评点后进行修改。

4、画稿(1):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大致的结构。(画小幅的画稿)

5、画稿(2):画好后由老师指出不足后修改,修改后放大至原稿一样大。

6、定稿后先在宣纸上画出黑白稿,其中进行第一遍积墨。

7、进行第二遍积墨第四遍积墨,以此进行多次积墨。其中进行外形的修改,

8、大致完成了黑白稿。

10、在对黑白稿进行上色。

4.预期目标;

完成创作,参加毕业答辩、展览。

5.进度安排等内容,

(一)、2011年1月4日--2010年1月10日 布置任务,进行选题

(二)、2011年1月11日--2010年1月17日 资料收集,师生交流,绘制初稿构思

(三)、2011年3月1日--2010年3月7日 绘制小稿,确定构思

(四)、2011年3月8日--2010年3月14日 绘制正稿

(五)、2011年3月15日--2010年3月21日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六)、2011年3月22日--2010年3月28日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七)、2011年3月29日--2010年4月4日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八)、2011年4月5日--2010年4月11日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九)、2011年4月12日--2010年4月18日 作品装裱,布置展厅

范文二

成果形式 国画

一、毕业教学环节 课题的主要内容、任务和目标、基本要求等: 主要内容: 毕业创作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老师指导下, 学生自己选题、构思、创作并展示。是学生走向相关工作岗位的一次全面训练。 任务和目标: 1、训练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动手绘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间的 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自己选题、构思、创作,并绘制完成,作好成品的后期工作。 3、要求学生独立(合作)完成毕业创作,并在绘制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 4、毕业创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整体构思、画面组织、绘画能力。 基本要求: 1、国画作品尺寸不小于四尺对开,必须画在宣纸或绢上,形制不限。 2、创作题材不限,要积极健康,符合国画审美要求,独立完成,主题自定。 3、草稿:手绘构思小样或白描稿、作品构思说明。 4、制作:创作稿要求手绘,作品要求本人完成。 5、作品要求毛笔落款,钤印,并装裱。 6、作品展览:根据实际情况举办的毕业展览。

二、实践要求 : 1、去图书馆、书店查找购买参考资料,或对创作对象进行写生。 。 2、草稿:手绘构思小样、作品构思说明。 3、制作:创作稿要求手绘,作品要求本人完成。

三、进度安排 2011 年 12 月 19 日至 2011 年 3 月 18 日进行毕业创作, 本次毕业创作分以下几个 阶段进行: 1、在 2011 年 12 月 19 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选题、收集素材阶段: 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第十七周

根据公布的选题学生进行选题,资料收集,了解知名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及市场信 息,整理资料,确定毕业创作方向,绘制初稿构思。 3、创作稿定稿阶段:2011 / 2012 4、创作阶段:2011 / 2012 5、2011 / 2012 四、推荐的主要参考资料

《美术》《中国美术教育》《美术研究》 、 、 《美术观察》《世界美术》《中国画》

《荣宝斋》《艺术 、 、 、 、 世界》《艺术文献》《美术大观》《中国少儿书画》《鱼的设色方法》《工笔花蝴蝶渲染实用方 、 、 、 、 、 法》 、等以及古代和现代的国画名家的画册

学年第 1 学期第十八周,创作指导教师

辅导学生绘制正稿,确定创作方案。方案确定后,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学年第 2 学期第一周至第三周

根据初稿进行创作,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大体完成作品。

学年第 2 学期第四、五周完成作品的调整及装表工作。

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表 A-2 金华职业技术毕业教学环节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学 院 国画《》 专业/班级 联系电话 1

学生

主要内容:

一、 课题背景和意义,课题任务的主要内容;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 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 ,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 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 喻为“兰客”。在我小时候,父亲也曾经养过一株墨兰;我通常也会有意无意的观察一下 它。于是我翻阅了关于兰花的各种书籍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 最终决定画兰花。

所以此次创作我想将通过兰花和石头以及蝴蝶之间的结合,来传达兰花所透露给人 的一种高雅的气息。以长轴的形式,表现兰花。毕业创作是一个艰辛、缓慢、摸索的 过程。从白描到分染、晕染最终到装裱,完成创作,让自己对中国画有更深一层的了 解,对工笔画的基本技法有一定掌握,并为以后再次画中国画打下了基础。

二、对完成课题任务已具备的条件概述;

(一)、国画工笔、国画写意、书法等相关美术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为这次创作奠定了 基础。

(二)、大二的教育见习对美术教育有了初步了解。

(三)、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图书馆查阅图书等。

(四)、听课、观摩网上课程等收集资料。

三、课题任务实施的思路与方案 我要创作的国画工笔画,是通过花与石头与蝴蝶的结合为主的作品。主要是通过 明快,高雅的颜色表现兰花盛开的画面,表现兰花高雅的画面。以兰花为画面的主色 调,石头做修饰的作用,再加上蝴蝶得动赖衬托静,以兰花疏密的形式千姿百态的动 态表现兰花开的极为美丽动人。体现出兰花花中君子的姿态,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 方!确定画什么后,经过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我构思出了一幅兰花的大致画幅, 之后又经过不断的修改、探讨,逐渐形成了一幅我心目中的<<雅风>>

1、准备

材料资料:买宣纸、毛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初稿:把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构思让老师点评,定下初稿。

3、画稿(1):用铅笔按照小稿画在大的素描纸上。

4、画稿(2) :淡墨勾线。完成白描稿,对老师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5、染色:进行第一遍染色。 (兰花:用浓淡赭墨勾出兰花和叶子;中淡墨勾山石,淡 墨勾蝴蝶翅膀,重墨勾蝴蝶身体。 )

6、染色:进行第二遍染色(调整:用胭脂和花青染两组不同颜色的兰花结构,汁绿 平涂正反叶用赭墨染出蝴蝶和山石的结构。 )

7、染色:进行第三遍染色。 (调整:对局部画面的中心事物进行晕染,突出主题,表 现层次感。 )

8、落款、盖章。 四、预期目标 完成创作,参加毕业展览

五、进度安排 (1) 、2011 年 12 月 19 日学年第 1 学期第十七周开题报告。

(2) 、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第十八周 资料收集,绘制初稿构思。

(3)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第一周绘制小稿,确定构思

(4)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第二周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5)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第三周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6) 、2011 / 2012学年第 2 学期第四周 根据正稿,进行创作

(7) 2011 / 2012 、 学年第 2 学期第五周 调整作品 完成作品及装裱

(8)、2011 / 2012

指导教师审定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247 评论

果果果大美

如何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绘画是创造性的艺术,绘画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创新。绘画的创新与自然科学中的发明创造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绘画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绘画的创新除了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其艺术内涵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绘画艺术的创新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绘画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向前发展。中国画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创新的问题,然而,当今的中国画家面对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认识。绘画的创新决定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多数画家都倾向于在“术”的环节中煞费心思,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的制作,要么是嫁接西方的油画技法。尽管如此,其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面对如此结局,有时连作者本人也为之感到惭愧。更有甚者,为了强夺人意,硬要为其冠以“现代”或“前卫”的名头,实际上恰恰暴露了一些人的浮躁与急于求成的心态。从这个现象中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失去理论指导或根本就没有理论作为创新的基础,抑或只刻意在“术”中求“术”的框框中寻求创新,最终只能使中国画的发展走向衰落。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出现了这么多不尽人意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画家虽然深知只有解决了技法这一最基本的要求,才能够达到创新的目的,但是却不知解决技法创新的问题并不是单凭着画家的主观臆造可以获得,中国画技法的创新与变革来自于“理”,没有“理”作为研究技法创新的基础,很难实现创新的目的。创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形式是件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因此面对中国画的技法创新问题必须认识到一个事实:要以中国画发展之“理”认识中国画的技法创新问题。这样可以从理论上看到中国画技法创新之根本,产生有理论根据的中国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表现技法。现在有许多中国画家面对创新问题,很少有人以中国画发展的根源研究中国画的创新,更谈不上以哲学与史学的理念认识中国画的创新问题,这就造成了看不到中国画创新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导致一些人忘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而以人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心态去面对一个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这种既没有理论根据,又没有正确的艺术思维主导的所谓创新,又怎么会达到创新成功的目的?尤其那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无知的鄙视、无原则的失落,这不仅反映出了一些画家由于自身知识的肤浅而造成的偏见,更多的是对自家文化的不负责任,故此也就不难理解当今中国画界出现的那些所谓的“前卫”艺术,为什么会有变相抄袭西方之嫌的问题了。所谓创新应体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创新方法,其二是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解决创新方法的问题最重要是要建立起新的艺术体系,使其更加完善,这是中国画建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的最基本条件,离开了这个条件,以其主观臆想而产生的某种技法与风格都难以成立。只有在符合中国画发展的艺术体系与艺术思维的指导下,才能够产生出全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与表现技法。然而,这一切直接触及到的就是如何对待“笔墨”的问题,有人认为过分强调“笔墨”,会窒碍中国画的发展;也有人认为强调“笔墨”,中国画就无法“转型”等等,以至近百年来多数人对此一筹莫展,莫衷一是。事实上这种提法非常主观臆断,缺少足够的理论依据,中国画的“笔墨”一直是随着“理”的原则在改变,以中国画之“理”来认识中国画的“笔墨”问题:“意象”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意象”笔墨之方法;“象意”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象意”笔墨之方法;“悟象”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悟象”笔墨之方法。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就无法表现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艺术风格。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只有沿着中国画艺术规律而行才能顺利向前发展。中国画家如果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没有深入彻底的认识,那将永远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当今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当然也不可能在中国画界以及中国画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此理而论,中国画发展并不存在怎么“转型”的问题,实际这种所谓“转型”的提法,完全是由于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匮乏,对西方文化的一知半解而产生的主观臆断。除此,还有人在中国画发展出现问题的今天,提出了中国画应与西方艺术“接轨”的论调,然而他们并未搞清楚,中西方存在着不同的哲学理念。中西绘画无论是哲学体系,还是艺术体系,它们不仅是独立的,而且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性、文化底蕴与思维形式。一些中国画家及理论家面对中国画的前途问题,提出“接轨”的论调是不切合实际的,表现出他们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悲观心态。中西绘画是在两种不同的艺术思维与艺术体系引导下产生的艺术形式,那种不问其“理”,只谈“接轨”的论调,只会将中国画的发展引向歧途。如何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出新的艺术思想,即表现出艺术作品之灵魂,这是画家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一个没有成熟艺术见解的画家,不可能创作出具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作品,更不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前一些青年画家对中国画创新问题,多倾向于所谓的“实验”,甚至一些评论家对此也大加欣赏、极力鼓吹,然而这种实验的结果又当如何呢?事实并不乐观,反而却给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更大的困惑。何谓“实验”?“实验”即是一种尝试,或成功,或失败。积极地看,当前出现的所谓“实验”美术,客观上反映出了一些关心中国画发展前途的画家为之做出的努力。然而由于这种“实验”是在一种缺乏理论依据的前提下出现的产物,不可能形成一种体系,更无法表现出更深刻的艺术内涵,因此,这种“实验”无法成功,不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成了一种失去理性的盲动,其唯一可以依靠的理论,即画家的所谓“感觉”或主观臆测,这种缺少理论根基的谬误之“理”,又如何能够成其为“实验”美术的理论支柱呢?因此也就很难达到其“实验”的目的,以及具有理论性的说服力。面对这种所谓的“实验”作品,不难看出一些作者无非是受了当代西方抽象思潮的影响,将西方所谓的抽象转嫁到中国画的宣纸上而已。因此可以断定,这些画家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与现状,并未从理性上去认识,只是在表面得到某种偏激的启示,岂不知自己已经跟随西方绘画走向无奈。浮浅的认识带来了错误的理解,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不伦不类的作品,其表现出来的东西要么奇丑无比,要么糊涂乱抹,甚至连作者本人也说不清自己在表现什么,对此还能有什么艺术内涵而言,更谈不上以创新而论。虽然有人将这个现状看作是与西方艺术的“接轨”,但是以吾之见,这种所谓的“接轨”实则是在“搭车”,是在步西方早已失去理论支柱的所谓“前卫”的后尘。当前在中国画发展中出现的这种毫无理念与理性,盲从“接轨”、盲目实验的结果,最终导致的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变相否定与放弃,得到的则是非中非西的“夹生饭”,很难产生独立的艺术体系与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艺术。另有一种以标“新”的文字游戏而出“新”的所谓“新文人画”,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细观其作品,无论从“字”到“史”,从“意”到“雅”,都难以与“文”搭上关系,更不可能与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古代文人画相提并论。甚至有些“文人画”作者标榜为绝句的诗,竟连平仄都分不清楚,还如何谈得上“文”,更不要品其艺术内涵了。真不知如今的“新文人画”究竟“新”在哪里,也不知其中的“文”是超越了古人,还是落后于古人,对此其作者是否真的搞清楚了?无论是“实验”出的作品,还是“新文人画”,为什么很少博得专家的赏识,以及人们的喜爱呢?其原因并不是欣赏者的水平差,重要的是人们需要的是美的艺术,需要的是能与人心灵相沟通的艺术,需要的是有深邃艺术内涵的作品以及货真价实的艺术作品。并不喜欢那种丑陋、脏乱、说文不文、说雅不雅、不伦不类的作品。事实说明,无论丑与美,重要的是与人的心相通皆可谓之美,那些并不知道丑中之美为何物,缺乏理性的以丑为美的所谓作品,只能使人感到一种狂燥与变态的心理在宣纸上的自我发泄,以及江郎才尽的表现。可以说人的意识、学识、心态决定了画家作品中的艺术含义,那种对西方艺术肤浅认识,以及不文充文的半瓶醋作风很难登上艺术的顶峰。中国画的发展越是到高级阶段,所体现出的艺术内涵就应该愈加深刻,这就要求一个画家必须具备真才实学,才可能体现出在当今文明发达的时代中,一个画家所应该具有的艺术深度。自古以来,绘画创新一直是画家通向成功的唯一出路,同时也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艺术心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够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向成功。然而历史上有成千上万的画家在这条道路上摔倒,甚至至死不悟,就算是有成就的画家,往往都是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才获得成功,这足以证明绘画创新的艰难程度。绘画艺术是天才加勤奋的事业,无论谁,只要拿起画笔将其作为事业,就意味着在用自己毕生的精力赌其成败,故切慎之。

147 评论

很多时候会想起

你好啊,你的浅谈工笔人物画中的线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开题报告学校具体格式准备好了没?准备写多少字还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顺利。 先说下开题报告的内容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主要是研究生对其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说明所选课题的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研究工作的设想,同时阐明所选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2、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3、课题研究过程,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目前仪器设备和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4、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5、估算论文工作所需经费,说明经费来源。再谈下开题报告的要求1、开题时间:开题报告至迟应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凡未按时开题着,可酌情在论文成绩中减1至5分。2、研究生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并进行现场考察和初步的试验研究,然后写出5000字左右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前研究生应将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已做过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事先印发给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3、开题报告必须在学院或教研室(研究室)中进行,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生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审查小组成员应事先审阅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做好准备。会议应发扬学术民主,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和科学论证。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措施落实的,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尚有不足的,要限期修改补充,并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则取消研究生学籍,终止培养。4、开题通过后,应将开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教研室主任和学院院长签字后交校学位办公室。研究生、导师、学院各存一份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的复印件,以便定期检查论文工作。5、开题通过后,一般不得改变研究课题。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课题者,由导师写出书面报告说明理由,经教研室主任、学院院长、研究生教育学院院长批准后,方可另做开题报告,改换研究课题,更改研究课题后仍不能进行下去的,则对研究生取消学籍,并取消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的资格。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画工笔论文题目

    美术论文选题一:1、解析美术史中“禅画”概念的由来2、探究民国时期美术字的视觉之美3、佛教美术对我的影响4、工业化题材在中西方美术中的体现5、金焕基绘画的韩式情

    鱼米芝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工笔人物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 怎么写呢?相信很多即将写 论文 的人都有此疑问,其实按照以下步骤去写,基本问题不会太大。 一、 毕业论文 的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

    吃蛋糕的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工笔人物论文开题报告

    “写意性”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观。自从它两千多年前形成起,就贯穿整个中国画领域。中国画艺术的写意性,不但表现客观形物的形态特征(外在美)和内在精神(内在美),还表

    茶虫小豆豆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国画论文开题报告

    国画开题报告 范文一 题目:中国画《家乡山水》 1.设计(创作)主题灵感源、设计(创作)理念阐述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

    我与食俱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油画专业人物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的依据是: 以眼疾和手法展现想要的空间为依据。以线的粗细、长短、曲折、虚实和头脑的创意想法来表现为依据。以唯美、创新、实用、科学的设

    甜甜小小宝Sall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