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13

小琳子雄霸天下
首页 > 学术论文 > 鲁滨逊漂流记主题分析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浦江海鸥

已采纳

歌颂了人类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精神。强调了人的精神力量,体现了自由发展的时代精神,肯定了劳动的伟大和价值。乐观勇于冒险,对生活充满热爱不怕任何困难,勇于向前。

172 评论

刘小淼淼淼

一片荒芜人烟,没有生活用品,没有住所,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片树林的孤岛,只有一艘废船上的一丁点食物、枪支、弹药和其他并无多大用处的东西,你能单独在上面生活长达二十六年之久吗?你能只凭自己一人在上面建造自己的城堡、种植庄稼地吗?你能单靠一个人的智慧克服重重的困难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这不可能的一切,都发生在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身上。 《鲁滨逊漂流记》中记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除他外,其他人全部遇害。他被漂到了个没有人烟的孤岛上。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助以及孤独,不知道应该如何在这个孤岛上生活下去,但是,他却又不断地安慰自己,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把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并且找到了许多生活的乐趣,在他渐渐淡忘要回到文明社会中去的时候,他却得到了获救的机会…… 在故事中,坚强不屈的鲁滨逊凭着自己的力量和在废船上找到的一些工具,在荒地上建起了住所,种起了麦谷,还饲养了动物,完成了自己的生活基本所需。他在这个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负出了辛勤的劳动。例如,他那个有两层围墙的房子差不多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建成的;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谷的时候,由于播种的不是时候,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为了挖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鲁滨逊又辛辛苦苦地干了几个月;为了做一个能够煮汤的锅,他绞尽脑汁,尝试了多种办法,也失败了无数次,才研究出制造方法;但是,这一切的困难,都被鲁滨逊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所征服了,这个孤岛上每一样鲁滨逊亲手制成的东西,都凝聚着他所有的心血,他也会因为每一个小小的成功而高兴得无法形容。每当我看到这些片段,我内心中的感觉简直不能只用一个“佩服”所来形容,我真真正正地被鲁滨逊征服得五体投地。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大开了一次眼界,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只要我们像鲁滨孙一样,在困境面前毫不退缩,有他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在绝境中求生的信念,有什么事情我们不会成功呢?又有什么事情能比鲁滨逊所遭受到的更糟呢? 现在的我们就象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受过人生真正的挫折,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成就一个真正坚强的人。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的道理。

165 评论

千年小猴妖

《鲁滨逊漂流记》小说的主题:当意外的事情来临了,应该学会接受和面对,该像鲁滨逊一样,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去对世界和明天抱有美丽的渴望、期待与信念。《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从这部小说的表面上看,讲述的是一个奇迹般的历险故事,但是,故事背后却隐含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也隐藏着人们所普遍渴望和梦想的东西,如向往的自由、孤筏重洋、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世、勇于担当等等。这部小说也启示读者:没有冒险就没有成功,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小说内容里自始至终充盈着一种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属于男子汉的阳刚、冒险精神和顽强意志,这种意志,无论对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男孩子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尤其是处在多变的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是“假设”的灾难和艰险,也随时都有可能显灵。《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1731年4月24日),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一直闻名于世,鲁宾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329 评论

润风水尚

(一)主题一:人与上帝的冲突

借由人与上帝的冲突的展现,表现笛福的宗教观:上帝是辅佐人克服困难的外在的精神力量。笛福崇尚信仰自由,他的宗教观借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出来,《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地反映了笛福的宗教观,他认为上帝是辅佐人克服困难的外在的精神力量,具有安慰人心的作用。

(二)主题二:人与自然的冲突

借由人与自然的冲突的展现,既表现了笛福崇尚劳动、个性自由和开拓精神等,也表现了笛福的以人为本,崇尚人类征服自然的自然观。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以战胜自然显示自己对于自然的主宰地位,人与自然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

(三)主题三:人与人的冲突

借由人与人的冲突,表现笛福想建立一个自由的,只凭口头契约就可以实施统治的乌托邦理想。《鲁滨逊漂流记》中人与人的冲突反应了笛福的政治理想:建立一个乌托邦。因为笛福在政治上反对专制,主张民权,他认为任何人的基本权利都是不能够被侵犯的。

扩展资料

小说的结构一目了然,思路非常清晰。全书以鲁滨逊冒险的经历作为线索展开,讲述他如何离家出走、逃脱海盗、流落孤岛,如何在孤岛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以及最后又是怎么样成为富翁、如何回到英国等等。这些情节用一条线的形式引出来,使小说的结构非常紧凑、清晰。

同时,在清晰的思路下,故事情节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读者的心情也跟着胆战心惊。既流畅又峰回路转的情节,正如一条潺潺的溪流般吸引着读者的眼球。比如写鲁滨逊在某一天,突然听到从海上传来了几声枪响,原来是一艘经过的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滨逊漂流记

209 评论

壬生京三郎

《鲁滨逊漂流记》[杜老师修改]

245 评论

吃吃吃货小两口

借主人公流落荒岛却顽强生存下来的经历歌颂了人类顽强的意志力,肯定了人的价值。全书告诉我们:只要人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就能凭借自身的艰苦奋斗克服困境、征服自然。”

鲁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

后来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英国流亡贵族鲁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人文观测、日移与潮汐变化登计法等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日,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逃离绝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196 评论

相关问答

  • 醉翁亭记主题分析论文

    全文主旨是与民同乐,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文章首先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命名缘由和变幻多姿的自

    jack99huang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西厢记爱情主题分析论文

    理想爱情的认识1.理想爱情应该建立在现实爱情的基础上2.理想爱情应该是高尚的爱情3.理想爱情应该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爱情4.理想爱情应该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爱情

    yaodabian021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鲁滨逊漂流记的论文题目

    《顽强的精神》

    周闹闹now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鲁冰逊漂流记论文题目

    1、课题的内容和要求——课题内容:主要写作课题目的意义,用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课题的内容;课题要求:主要用什么方法完成论文、达到什么目的。 2、设计的技术要

    woshiyujiaolong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双城记主题分析论文

    小说The Tale of two Cities的主题思想:《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

    沉默的苏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