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3

快乐齐分享yeah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文章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燕子an

已采纳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该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请自留底稿,对不用稿件该刊将专函通知作者,原稿一般不退。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它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该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1 500字以下20元,1 500以上40元),中华医学会会员减半(需附会员证复印件)。稿件确认刊载后须按通知数额支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稿酬及杂志均寄第一作者。 该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和光盘形式同时出版。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55号《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430014。请勿寄给个人。

244 评论

Tracy猪猪

说到氢气,大家都不会陌生。氢元素坐了元素周期表第一把交椅,而氢气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气体。无色、无味、无毒,高度易燃,具有一定的还原性;燃料电池的备选方案之一,隔三差五就会出一个大新闻……

等离子态下的氢 图片来源:

不过,氢气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说治病。

1975年,国外学者用的氧气和的氢气,在8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治疗小鼠鳞癌,结果癌症明显消退,拉开了氢气医学研究的序幕;21世纪初,Gharib等在高压氧舱中加入氢气,治疗血吸虫引起的慢性肝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高压氢气”太特殊,一般医院很难满足相关条件,所以,氢气的医学运用,一直未受重视。

高压氧舱 图片来源:

直到2007年,Ohsawa等人发现,常压下吸入2%的氢气就能明显减轻实验大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才广受关注。[1]

缺血-再灌注损伤,顾名思义,它包含了缺血、再灌注两个过程。

首先是缺血。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器官缺血,比如冠状动脉痉挛、心脏骤停,或者断指再植和器官移植等。鱼儿离不开水,细胞不能缺少血液的滋润。所以,一旦发生缺血,要尽快恢复血液供应。

然而,学者们发现,有的器官在血液贯通后好转或者恢复正常,有的不仅没有恢复功能,反而加重了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这就是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非常多样,主要由自由基的作用和白细胞的激活引起。

自由基包括氧自由基、脂质自由基等,性质非常活泼,一旦生成,就会像原子的链式反应一样,通过中间代谢产物不断产生新的自由基。大量自由基可以跟细胞的正常成分,如蛋白质、核算等,发生反应,造成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

自由基Free Radical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细胞则是另一个原因。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这些白细胞,一方面,会释放大量炎性物质,造成血管通透性增高,引发组织水肿;另一方面,它们又很很容易在粘附分子的作用下,粘附在血管内皮,堵塞微小血管。器官本来就缺血,现在好不容血液来了,却要么穿血管而出、要么被堵在微循环之外,如此一来,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自然加重,严重时,就会导致细胞凋亡。[2]

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微囊泡 图片来源:Nature

而氢气呢,恰好能抑制这两个过程。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是由易而难、循序进行的。有了氢气这种大鱼大肉,氧自由基就会抛弃DNA、线粒体等难啃的骨头。

有学者制作了氧化应激模型,结果发现,在氧化损伤后,细胞先是出现线粒体去极化、ATP缺乏,随后,DNA发生氧化,最终,坏死凋亡。若在培养基中加入氢气,则能防止这一连串的损伤,增强细胞的活力。

动物实验也表明,给大鼠吸入2%的氢气,可以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和DNA氧化。不仅能抑制损伤出奇的大脑损伤,而且可以中断损伤的进展。[3]

其次,白细胞释放炎症物质包括多个步骤,巨噬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炎症介质释放等。

卞学艺等学者,制作了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果显示,在运用含有饱和氢气的生理盐水后,肝脏中的巨噬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而多种炎症物质,则显著降低。这说明,氢气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过程。[4]

此外,还有学者征集志愿者,展开了人体研究。20名志愿者每人每天引用富氢水900ml,分别于开始时和10周后空腹取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结果发现,引用富氢水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明显降低。提示富氢水对调节血脂有一定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代谢疾病往往存在自由基导致的氧化损伤,而氢气通过对氧化损伤的抑制,改善了患者的代谢情况。[5]

氢气的这些功效,再加上氢气无毒、方便制备,分子量小、易于扩散,使得氢气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那么,过年过节的时候,可不可以去日本买个富氢水杯,送给爸妈、表表孝心呢?

很抱歉,最好不要这么做。

富氢水宣传往往夸大、扭曲事实 图片来源:

氢气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来的作用固然令人心动,但是,相关的人体实验太少。疗效不确切,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不明,相关机制也远未到清晰的时候。不管是高压氢气还是富氢水,尚需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来支持。

--------------------------------------

参考文献

[1] 肖霞, 张久之, 万献尧. 氢气治疗脓毒症研究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 2015, 54(06): 544–547.

[2] 惠康丽, 韩云飞, 周玉弟等. 富氢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 24(6): 573–577.

[3] 刘渠, 杨甲梅. 氢气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J]. 肝胆外科杂志, 2009, 17: 390–392.

[4] 卞学艺, 姜保成. 含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1, 32(3): 177–181.

[5] 富氢水对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高密度脂蛋白功能的影响--《泰山医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EB/OL]. [2017-02-14]. .

20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电子版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器官移植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从事器官移植专业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器官移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

    ly的天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好投吗

    共有12个: 1、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生物学教学杂志。 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4、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5、上海医学杂志。 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7、中

    人才征服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官网

    共有12个: 1、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生物学教学杂志。 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4、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5、上海医学杂志。 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7、中

    自飘自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社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

    爱吃的呆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文章

    1.1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2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该

    快乐齐分享yeah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