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9

大灌篮2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三国智慧的启示与研究性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豆包

已采纳

首先声明这是本人原创三国演义不光在政治军事上,在为人处事上和商业上对我们现代人也很有启发,比如说曹操在争霸天下时,从来不与2个势力一起争锋(三国鼎立时除外),否则就会有很多人一起打他。

239 评论

天生我翔2011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有感而发!它也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三国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从他们的身上学到各种优良的品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三国演义 读后感 和启发200字 作文 十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罗贯中。

《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关羽,它在过关斩六将被毒箭所伤后刮骨疗毒,要知道,刮骨疗毒可是把内切开,然后在骨头上慢慢地刮掉毒,然后再缝上,这样一定很疼,但是关羽而一边下棋,丝毫没有很痛的感觉。所以我非常敬佩他,不单是他武功高,而且还重情重义,很忠心。

《三国演义》这本书给我了很多启发:让我知道了一定要信守承诺。还让我知道了只有坚持,就会成功,如果努力什么事都能做到。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二

近日,我从学校图书室里借来《三国演义》这本书,那书里面的人物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就像书里的人物一样亲身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本书里主要描写的国家有:魏国,蜀国,吴国。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庞统,赵云,关羽。那时候蜀国最弱小,魏国最强大。但我最喜欢蜀国,原因是蜀国文有:诸葛亮,武有:赵云,关羽,张飞。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学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赵云的能征善战。以后我一定多读书,因为书籍让我得到了进步。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三

《三国演义》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火烧赤壁》,主要内容是:刘备派诸葛亮去和周渝一起商量对策,开始诸葛亮派黄盖用苦肉计曹操上当,接着黄盖把船上的汽油点着了,再加上诸葛亮借东风,火把曹操的船烧光了。然后,刘备带着他的兵趁虚而杀,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兵全杀了,然后,也把曹操带回去,再叫人把赤壁烧了。刘备把曹操言行逼供。

《火烧赤壁》这个 故事 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诸葛亮一样,智勇双全,英勇善战。不能像曹操一样,生信多疑,非常的天真,什么都疑。

《三国演义》真是精彩啊!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四

我读了《三国演义》,被东汉末年三国斗争的恢弘气势给打动了。

这本书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蜀魏吴三国的斗争,刘关张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顾茅庐”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我喜欢张飞的万夫莫开,诸葛亮的奇谋计策,周瑜的智勇双全……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他通天文知地理,想出打败敌人的妙计,出其不意,比如“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

导致三国战争发生的是腐败的汉灵帝刘宏,可见无论多正直的人民,没有一个好的头领是不行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五

三国演义让我们走进演义中的三国吧!

三国顾名思义就是三个国家了,演义就是打仗,三个国家打仗。

由刘邦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在经历了四百年后开始衰落。

要我说就是:

由刘邦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在经历了四百年后终于开始衰落。

三英豪桃园结义就跟贾家楼结义一样都是英雄豪杰,只是数量不同,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曹操建立的魏国、刘备建立的蜀国、和孙权建立的吴国。

总结 我觉得读这本书最好的就是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很多故事还学会了好多的著名故事还知道好多的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六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后知道了吕布为了一匹赤兔马和一些金银财宝,杀了自己的义父,并拜董卓为义父。我觉得吕布只为一点财宝,就会杀了自己的义父,真是一个没良心的人。

后来,董卓越来越霸道,激起了一些大臣的愤慨。那个董卓,自从有了吕布,他就把自己当做很厉害的人,谁都打不过他。有一天,司徒王允把一些大臣请到家里,痛苦流滴地说:“董卓横行霸道,汉朝要亡在他手里了。”我从这里感受到,那个董卓也太卑鄙了,连一些大臣都不放过。

我读了《三国演义》后,我懂得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七

最近我又读了一遍《三国演义》,对里面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故事也是吸引人的。

这本书主要讲了刘备,关羽,张飞建立了蜀国。刘备的仁慈令我感动,张飞的勇猛使我仿佛在战场上围观一样,关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他过五关斩六将,要是我的话可能没几下就要命归西天。蜀国的军事诸葛亮可是立了大功,他足智多谋,只要有他在蜀军一定能胜利。另外曹操代表魏国,孙权代表吴国。主要就是说这三个国发生的战争。最后被晋国统一。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的感受是:如果想要打败一个强者必须要有高超的武艺,想要打败对手的军队必须要有策略,抓住敌人的要害再下手,冲动是魔鬼,冲动的人永远做不成大事。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八

有成必有败,有败必有成。

刘备的功绩主要表现在力夺四郡,入西川,取汉中······刘备的成功主要能说明成一句 名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进狂沙始到金。也就是说一个结论,一种说法都要经过千辛万苦的思考、研究,反复的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最后才能获得。刘备的成功启示了我们要想得到最好 方法 就要不辞辛苦,千方百计从中得到最好的。

刘备建立了蜀国不久就病逝了,只好由孔明辅佐,不想孔明一死,蜀国也将死,仅传一代就亡,难道这一切都是后主刘禅的错?刘备到底又犯了一个什么错?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九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里面的《火烧赤壁》令我喜欢。

东汉末期,曹操带着20万大军沿着长江,让孙权投降,曹操选择水战,将战船或三十一排,或二十一排,用链子拴在一起,曹操以为得计。

东吴统帅周瑜探知军情,决定用火攻,可是风向正朝着我们的战船,诸葛亮推算出 冬至 前后必有一场东南大风。

于是周瑜在那一天就准备攻曹操,曹操在那一天,船上放了干草,等易燃物品。于是周瑜就派人拿来剑,点上火,向敌人射去,只听见“轰”的一声,敌人的船着火了,有的人被火烧死了,还有的跳下水淹死了。把曹操的20万大军全部“消灭”。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曹操自以为把船连在一起就会没事,可是周瑜用聪明的计谋打败了曹操,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说的一句名言。由此可见,书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益。我特别喜欢看书会给我带来许多欢乐。在童话书里,一些搞笑、善良、可爱的人物给我童年又快乐又有趣。这给我的童 年画 上圆满的句号。现在,我长大了开始看一些动物小说历史方面的书。

中国名著《三国演义》我是对它有看不厌。曹操、张鸽、诸葛亮、刘备、周瑜……个个各性鲜明、神态自若的人物,在战争中演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战争故事。“空城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等。这些故事更能衬托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将来我会更加的喜欢读书,因为读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的乐趣。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十篇相关 文章 :

★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200字作文十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作文200字10篇

★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

★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小学生作文200字10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200字5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0字6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7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年级300字作文10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100字十篇

200 评论

snowmemory098

《政治家读它的权谋,军事家读它的韬略,士农工商被它的传奇故事所吸引,道学家则抓住了它的仁义道德,大做文章,底层社会视桃园结义为千古楷模,至今仿效不绝。大人物以史作鉴,把《三国演义》俨然当成一本教科书;老百姓饭后茶余,《三国演义》又是一份消遣的佳品,聊天的谈资。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者,看其王道;霸者,看其霸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千秋赏鉴,品评不已。所以此书问世数百年来,盛行不衰,一代又一代的人捧读把玩,爱不释手。如今,甚至漂洋过海,成为世界性的《三国演义》,这充分说明它长青永存的艺术魅力。 在这部书里,弱者从中看到了勇气,得到或多或少的振作,强者则于英雄豪杰的身影中,看到自己的长短。谋事者从中懂得如何寻找晋身之阶,得意者也自然会在这本书里吸取覆辙之鉴。统治者曾经用它来愚弄人民,人民又用书中的帝王将相的成败,来褒贬统治者。正义之人,震撼其中之正义,如同邪恶之徒,偏好其中之邪恶一样,各取所需。心怀叵测者从中能找到知音,坦荡君子当然也不难寻到同道。欲杀人者,比之书里血流成河的规模,也许不必于心不安。在劫难逃者,能不为同命同运而一哭乎?兴灭继绝,护道统之不坠,更迭替代,创一己之新图,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振振有词的依据。“分久必合”,矛盾的统一;“合久必分”,又何尝不是辩证法呢?浩浩哉,荡荡哉,读《三国演义》,如入名山,谁也不会空手而返的。 两千年来,天变,地变,国变,人变,沧海桑田,无不变的事物,然而构成社会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强弱转换,进步退化的关系总则,好像并未变,至少未大变,或形式变,而实质未变,或语言变口号变,而内容未变。从这个角度来读《三国演义》的话,这本书真可称得上是中国人的一部不同凡响的启示录。 所以,做一个中国人,读一读《三国演义》,绝对是大有裨益的事情。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从三国演义中,我领略到了曹操的文韬武略,深谋远虑,胸怀天下,高瞻远瞩.战前运筹帷幄,战时处事不惊,战后防治结合.无愧为三国时期乱世英雄! 诸葛亮的机智勇敢,大胆仔细让我敬佩,刘备,关羽,张飞3人异性兄弟的齐心协力让我感叹!我们是新一代的接班人,我要向三国演义中的总多乱世英雄学习,肩挑起祖国的重担!概括之,启示有三。其一,平实出真知。所谓“平实”意指治学应持有的平和的心境和求实的态度。沈德潜的《唐诗别裁·凡例》说:“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思,勉强求合也。”读诗者如此,研究古代小说者亦然。沈先生的源流探析、辨伪匡误印证了这个道理。文中没有尖锐的字眼、炫目的词句,但总能透过平易畅达的语言表面,为内在的理路所折服,缜密的思考所惊异。何以如此?关键要以平和的心境面对研究对象,再从容含玩,真问题自然闪现。如果欲标新立异,一鸣惊人,不免故作高论,不切要害。只好以激言丽字来掩饰内容的空虚。这是因急功近利而导致的学术浮躁之病,虽有自觉,青年学人往往重蹈覆辙。所以文风的平实体现了沈先生摒除杂念和成见的研究心态,其结果是无意于立新论,却顺理成章,时有发明。以《三国志宗僚考辨》一篇为例。本文把《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的《三国志宗僚》与《三国演义》的人物表稍加对照,发现一个习焉不察的谬误:《三国志宗僚》绝非《三国演义》的人物表。然而“《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的结论就从《三国志宗僚》得出的,长期以来以讹传讹,积非成是。这一个简单事实的揭示,修正了我们关于《三国演义》的叙述,因而意义重大。沈先生的思考还不止步于此。《三国志宗僚》的这份人物名单从何而来?再将《三国志宗僚》与《三国志》目录加以比对分析,问题豁然开朗,《三国志宗僚》只不过是《三国志》目录的略为走形的翻版,根本不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表。那么,《三国演义》究竟写了多少人物呢?逐一统计共有一千二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姓有名的大约一千人。进一步追问,《三国志宗僚》肯定不是罗贯中原作所有,这份《三国志宗僚》是从什么时候加在《三国演义》卷首的呢?显然是在《三国演义》成书以后,以抄本形式流传的过程中。这对《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表明“成书于明中叶说”难以成立。理顺而辞畅,平和温良的行文中有一股不可辩驳的力量。不自立意思,则客观事实自然显露。在《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隋唐志传非罗贯中所作》和《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亦非罗贯中所作》文章中也体现了这样一种为学的风格特点。对于相沿成习的旧说加以匡正,不能确定的则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正是本着客观冷静的态度,不仅不以所谓的共识为定见,而且能不以权威为权威。在《略论“为曹操翻案”》一文对郭沫若“为曹操翻案”的口号,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角度提出了商榷意见。郭沫若之说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过于片面。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价也不是全面否定,而是有褒有贬。问题的症结还在于郭沫若以历史的真实代替艺术的真实。艺术常常借助于虚构和夸张,再现无限丰富的生活。即使如此,当我们深入作为历史小说的《三国演义》,它的文学性也是建立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的。持论公允,有理有据,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曹操形象。这种真实理解的达成,离不开设身处地的同情。也就如赵歧在《孟子注疏》中所说的:“人情不远,以己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正是运用此种方法,在《忠贞智慧,万古流芳》一文对于鲁迅的“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著名论断发出了疑问。诸葛亮的理想色彩的渲染来自于中国古典小说“尚奇”的艺术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应合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所以在《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形象已经神化了。罗贯中反而删除了一些神异的描写,使其复归于“人”的本位。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雄的期待。沈先生的探索,对于我们跳出以前的窠臼,重新解读三国人物,提供了新的路径。平和的心态易于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则需求实精神。《三国演义新探》始终贯穿着严谨稳健的学风。这在《三国演义》“技术性”错误校理的文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反复的研读和文史的对读,尤其在编纂《三国演义辞典》的过程中,沈先生强烈地感受到《三国演义》存在着相当多的“技术性错误”,共有七百处以上。又是一个我们容易忽视的惊人发现。错误就得纠正。然而这是一个非常费力艰苦的工作,必须以扎实的文献工夫作为基础。先要把人民文学版的《三国演义》与当时的历史资料相对照,逐字逐句的核对,一条一条找出人物、地理、职官、历法及其它错误,然后分析其原因,加以校正和归类。极为繁琐的事情,沈先生做来是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具体问题解决了,但又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三国演义》中如此大量的“技术性错误”,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凭着对版本的熟稔,得出了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大致源于成书过程之误、作者本人之误、传抄刊刻之误。既见沉潜考索之功,又不失整体把握的理性之思,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乱花渐欲迷人眼,繁华热闹终究会消散于无,留下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沈先生以其不趋时、不浮躁的精神境界和治学风格在三国研究中作出了切切实实的成绩,是时间的河流无法冲刷的,它影响着我们对三国研究史的描述。也正是这些实绩使学术的命脉得以传承和延续。其二,深沉的学术情怀。沈先生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的《后记》中,曾这样自我写照:“朝迎启明,夜伴孤灯,寒宵独坐,其累何如?”道出了学术之路的寂寞和艰辛。然而,却能二十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以其特有的执著,从事着三国演义的潜心研索。没有发自内心对学术研究的热爱,是难以支撑这份枯燥劳苦的工作。当然作为一部对中华民族和民族性格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伟大作品,《三国演义》那丰富的思想内涵、强大的艺术魅力、深广的文化价值也使沈先生中心乐道之。并从中生发出了学者的使命感,即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从而繁琐艰苦的学术研究,有了精神意义的指向。因此读《三国演义新探》,感受到的不仅是严谨的学风和过细的精神,字里行间还隐动着深沉的学术情怀。考证不再是为考证而考证,校理不再是为校理而校理,分析不再是为分析而分析,它们有了终极依归,就是怎样更好地整理、挖掘,发扬这份文化遗产。如《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面对重新校理三国的三种质问,进行了合乎情合乎理的反驳。文章认为,今天的三国不是文学所能包容的,人们阅读《三国演义》,不仅是为了获取审美的愉悦,而且是为了得到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启迪。这样,书中随处可见的“技术性错误”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作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更何况在三国版本史已出现过整理,比如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的《三国演义》,经过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首肯,并未加上“妄改”的恶谥。因此,重新校理《三国演义》,只能使其臻于完善。无论从爱护这份遗产角度看,还是从弘扬民族文化高度着眼,都是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对于这样一项尝试性的、十分复杂的工程,仍需客观谨慎的、细致入微的态度,有待于三国研究者的共同智慧和努力。客观冷静并不等于情感的悬置,尤其是文学的研究。没有丰富的人生情感和经验是无法逼近文学作品的内核。那么,治学的客观态度和主观情感如何达到一种平衡呢?陈寅恪对此有很真切的道白:“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之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了解之同情,始存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沈先生在研究三国中也有自心的理解和体会,即“实事求是,深入底蕴”。如何对作者结构情节和塑造人物的用心有真了解?必与创作者处于同一境界。如果按照西方阐释学的观点,就是获得一种与作者相同的视域,对话才有可能。就《三国演义》而言,它属于我们民族世世代代,各个阶层的人们抱着虔诚和期待去阅读的经典。因而,它总是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魅力。然而时空的阻隔,尤其是西方文学标准先入为主的设定,往往造成我们对古典文学作品理解的偏差,甚而是一种错误的评价。即使奠定了中国古代小说史理论框架的鲁迅,也不免陷入主观。例如《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刘备、诸葛亮的评价,在我们今人看来,就有偏颇之处。如何才能“实事求是”呢?以沈先生之言则是对“作品产生时代的历史条件”有客观认识。也即必须了解三国故事的发展演变、作品产生的时代、版本的情况以及历史资料的掌握。列宁说得很好:“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正是方方面面条件具备之后,方能置身于三国那群雄角逐、风云变幻的真实历史情境,用一颗充满人生经验的心灵去感受作品的真意,或者说让作者自身情感的汨汨流动去触动研究者的生存感悟,分不出何者为先,何者为后,因为两者之间本来是一种相互引发的对话过程。作品的真意就是这样获得的,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深入作品的底蕴。本着“实事求是,深入底蕴”的原则,沈先生建立了对《三国演义》的总体认识,“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是其主题思想,而创作方法则体现了古典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传奇色彩的结合。由此出发我们就会找准人物性格的基调,发现人物性格发展的脉络,领会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三国演义新探》中专门具体分析了三国人物形象。在历史和文学的辗转和相互映照中,分析了赵云、诸葛亮、魏延、陈宫、曹操,以及貂禅等人物形象。这样的好处,不仅可以区分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而且在这种区分中,我们会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诉求。以赵云为例,历史上的赵云其功业和地位不仅不如关羽、张飞、而且不如马超、黄忠、魏延。而罗贯中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相结合,笔酣墨饱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作者通过先声夺人的安排,以及对比、烘托的手法,凸现出其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的美德,使赵云成为《三国演义》的武将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人物。这也就是为什么赵云在读者的心目中仅次于诸葛亮的原因所在。同时这个人物形象回应了沈先生对三国的概括。其三,深入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俞平伯认为这段话很合乎研究者的处境,加以引申,又曰:“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一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作为三国演义的专家,沈先生从三国的深研中,力求出乎其外,对三国研究的历程作一个整体的观照。《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的研究综述》、《新的进展,新的突破》以及《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这三篇文章就可以作如是观。既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更是对今后研究的的展望。正是这种超越的眼光,使沈先生的研究延伸到三国文化的探索,诠释其内涵,并对合理性开发三国文化提出可行性建议,展示出广阔的视野。“公理永存知己在,得失不计且加鞭”,生命不息,步履常新!沈先生并没停止其探索的脚步,仍然以其稳健的步伐抒写着又一页新的篇章!

345 评论

梧桐无羽

我得到的启示就是:三国是乱世,不能以单纯以“好”还是“坏”来论。我们拿三个例子,就是孙曹刘。曹操,这个三国里面综合能力最强的人,你说他坏么?《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所以显得他坏。其实,曹操年轻时是一个忠臣,一心想着恢复汉室。在关东联军不肯主动进攻董卓时,曹操一人去打(孙坚率另一支队伍,暂且不论),他当时也是知道自己是打不过董卓的,但他为的是汉室,为的是当时看来能说得过去的正义。后来,他凭着自己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统一北方。这个时候,他开始膨胀。其实平心而论,任何人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都难免会得意洋洋,欲望更大。所以他膨胀也是情有可原,不能因此说他就是坏。他当上魏王后,属下劝进,他却执意不肯废汉帝自立,这点《三国演义》里说他是周文王,是想让他儿子当皇帝。其实他当时怎么想的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不能以演义为准,也不能主观臆测。刘备。这个无疑是三大英雄中起家最艰难的。他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才能最杰出的体现是,他在三国中最擅长拉拢人心。至于他经常哭,整天忧心汉室,整天想除掉国贼,其实就是想找个当时看来正义的旗帜来剪除最大的异己--曹操。因此,他的目的仍然主要是他自己的集团利益。既如此,就不能说刘备是好的。当然,乱世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想除掉曹操也是正常想法,因此,也不能说刘备是坏的。至于刘备自立后,他的集团利益表现得愈加明显。比如,关羽、张飞死后,他扬言一定要为弟弟报仇。其实,说句不好听的,你要是真像当年结拜时说的那样,为什么不在听说他们死后自己也去死呢?所以,单纯为弟弟报仇这个理由是说不过去的。他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夺回战略重地--荆州,因为荆州是他统一全国的必要条件(这个在当年隆中对时诸葛亮就跟他说过,不明白的去翻史书和演义)。所以,这个刘备也未必就是真仁真义。孙权。这个富二代,却跟一般的富二代不一样,他仁义智信聪明雄略(见演义)。他具有非常高明长远的眼光。他深知吴国整体实力不如魏国,军事实力不如魏国和蜀国,所以吴国能在这个夹缝中生存,而且存在的时间最长,这无疑是离不开孙权早期的努力的(孙权晚期排斥异己,滥杀无辜)。他在曹操强大时曾向曹操称臣,后来跟蜀国闹翻后惧怕蜀国,再次向魏称臣,充分体现了他的务实--名义是无所谓的,只要对国家有利就行。因此,这个夹在中间,利用两国矛盾求生存,看似猥琐的吴国的君主也不能说是好是坏,他的种种做法也是出于无奈。所以,在三国中,不能以“好”“坏”来论人。人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君主为了集团,谋士也为了集团,也为自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然,这不等于说没有好人和坏人。坏人的代表就是董卓,他是真的很坏,淫乱皇宫,睡龙床,边强奸先帝妃嫔边看着下边挖人眼、割人鼻、煮活人,被害人的叫得越惨,他的兽欲越强。这种人就是坏人,坏得变态,这种人应该灭门才对。好人也是有的,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人有魏国的荀彧和吴国的鲁肃。荀彧的人格魅力是三国中应该是最高的,他在品质上堪称完美。当时他跟随曹操就是看中曹操能兴复汉室,荀彧的最大的政治抱负就是兴复汉室。当后来他发现曹操越来越不臣,不尊重皇帝,他觉得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了:如果帮曹操,那就不符合自己最初兴复汉室的政治抱负;如果不帮曹操,那他作为曹操的臣子又显得不忠。所以他在晚年非常忧郁。最后他的死可能不是曹操鸩杀,有可能是忧郁而死。吴国的鲁肃大家也知道,他有长者之风。吴蜀的联合以及后来两国关系的维系,鲁肃是第一功臣。在处理吴蜀问题时,他正是因为太善良,没能处理得符合吴国的利益。所以当年孙策跟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没有说外事不决问鲁肃。也从侧面反映了鲁肃的外交才能其实一般。他在处理外交问题时没有唯本国利益是图,而是很能站在刘备的角度来同情他。大家都很清楚,这样必然是违背吴国利益的,但是却证明了,在三国这个人心不蛊、人人为己的年代,鲁肃真是一个好人。以上是我的个人的一点看法,纯属原创。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152 评论

catebutslim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321 评论

相关问答

  • 孟母三迁的启示毕业论文

    孟母三次搬家的原因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环境去学习,从中我学到了,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好,那我也搬家

    tonyxiaozb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智慧开启智慧之门的议论文

    正如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棵树一生必经历从抽芽、开花到落叶、归根;人的一生必经历的四个阶段中,智慧始终贯穿其中,像四季一样变换,下面给大家分享以智慧为话题议论文,

    狂睡不醒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启迪与智慧期刊

    不是。启迪与智慧期刊是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学术咨询的,因此并不是黑刊。该期刊是由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

    素手宛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研究的启示

    论文都总结的话,就要把之前那个看的你说你所那个描述的事件的一个总结,以及你以后要对于这样的发展。

    晶莹剔透070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论文研究工作的启示

    首先,启示或者说结论,是毕业论文“起承转合”的最后一个部分,是个“合”字,也就是说,它跟毕业论文中的文献综述是相互呼应的,整篇论文的结构应该是“总-分-总”或者

    帅哥啦阿妹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