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3

30岁男人的世界
首页 > 学术论文 > 优秀毕业论文第二次答辩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莫小小爱吃肉

已采纳

论文答辩未通过后,一般学校会有二次答辩的机会,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一辩、二辩的相隔时间不同,有的3天左右,有的则一周左右,有的会安排到和下一届的毕业答辩安排在一起;当然也有延迟3个月左右就会安排二次答辩的机会,具体的时间安排需要咨询相关老师。1、本质上没有区别、但二辩是因为一辩没能通过才推出的措施,一辩因为是所有学生一起参加,都是首次答辩,而一辩会进行一次筛选,没有通过一辩的学生自然会进行修改而进入二次答辩的队列。2、二次答辩人数会依据一辩人数通过进行,一辩通过率高的二辩人数会减少,而通过率低则二辩人数增加。3、一辩对二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表现异常出色或异常低都可能会被安排二辩,具体措施要视教务处决定。

106 评论

毛的惊喜

毕业论文答辩二辩心理压力稍大,毕竟第二次答辩主要是为了给第一次答辩没通过的人第二次机会。

在这种心理压力促使下会更加用心修改论文,更加慎重去对待第二次答辩。

毕竟大家一样的学习经历,水平差距也不会太大,最后别人都通过,唯独自己却被告知一辩不通过,如果二辩再不通过又将面临延期,谁也不希望自己是被“特殊对待”的那一个。

毕业论文答辩的技巧:

1、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写作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避免出现尴尬局面。

2、图表穿插

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他媒介有利于提高论文答辩成绩。

3、语流适中

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4、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看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

5、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写作答辩同其他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论文答辩,使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

6、时间控制

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写作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

7、紧扣主题

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是至关重要的评估因素。

225 评论

诗涵百草兔

论文是简单,设计还有些操作的,

200 评论

egyptshizhe

优秀毕业论文需要二次答辩。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

优秀毕业论文二次答辩注意事项:

“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

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

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二辩

    论文是简单,设计还有些操作的,

    木小蹬蹬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本科毕业论文第二次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

    香蕉君诶嘿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答辩有第二次

    不管什么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想要顺利毕业都要经过毕业答辩,那么毕业论文第一次答辩没过怎么办?第二次答辩什么时候开始?下面我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论文答辩

    阿波罗三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推优要二次答辩吗

    一般来说第1次答辩是走毕业的流程,第2次答辩是帮助您毕业的,所以可能会松一些。

    新民娜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一次答辩二次答辩

    第一次没过 第二次 基本上说第一次写的有点太。。。了个别人有其他事情 第一次不能参与 会第二次第二次百分之百可以过 随便说几句就行了大学毕业论文二次答辩不需要

    非非122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