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7

naerman163
首页 > 学术论文 > 最易导致微信泄密保密工作杂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米老鼠NANA

已采纳

严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不在非涉密网络中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敏感信息;不使用互联网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QQ、微信、MSN、微博)等办理涉密业务,或者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不使用QQ共享、网盘、云盘等互联网存储服务存储涉密信息;不在互联网网站、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发布涉密信息;不在互联网各类网络传媒的制作和播放中涉及国家秘密信息;不在连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公共信息网络的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上存储、处理、传播涉密信息。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能安装和使用摄像头等音视频输入设备涉密场所是集中制作、使用、存放涉密载体和处理涉密信息的地方,有的涉密载体可能摆放在办公桌上,工作人员的谈话也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如果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安装和使用音频、视频输入设备,极易被窃听、窃照,造成泄密。因此不在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终端上安装、使用麦克风、摄像头等音频视频输入设备以及无线收发装置。私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不能用于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私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属于私有财产,无法按照保密规定要求进行管理。同时,私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往往连接过互联网,存在很大的泄密隐患和安全风险,不能用于存储、处理泄密信息。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有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当这个移动存储介质又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木马”窃密程序会自动复制到涉密计算机中,并将涉密计算机中的涉密信息打包存储到移动存储介质上。当移动存储介质再次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时,涉密信息就会被自动发往指定主机,造成泄密。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应当采取保密防护措施。

194 评论

麦兜兜次鱼丸

近年来,使用手机处理公务的情形越来越普遍。不少机关、单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将微信应用于日常工作。在弹性办公、居家办公等模式下,微信确实可以为工作带来便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与此同时,通过微信办公而导致的失泄密案件也逐年增加,值得警惕。 为了规避以上风险再次产生,不少政务机构的管理部门引入了企业微信政务版进行相关保密管理。 据悉,企业微信政务版有比较完备的安全和保密功能,如通讯录权限设置、聊天框水印、会话内容存档、在线文档控制阅读权限等,管理员可通过相应设置,用于防泄密。“粤政易”,即基于政务微信平台建设,有完备的安全和保密功能。 在企业微信通讯录模块,管理员可对通讯录的可见范围、通讯录的字段、以及通讯录安全进行统一管理。 管理员可登录企业微信管理后台,在“我的企业”-“安全与保密“中,设置聊天及应用显示水印和通讯录水印,开启后,聊天背景及应用、通讯录与个人信息背景都会显示成员姓名,防止截屏泄密。 发了公告,也不用害怕有关人员泄露。在企业微信里将公告设置为保密后,员工收到的公告页面将印上他的姓名,防止重要信息被截图外泄。 群聊时,这份保障亦存在。是企业办公中最见的沟通场景,企业微信的群聊管理支持添加白名单,白名单中的成员可发起超过上限的群聊,但不可超过2000人。 不仅如此,群聊也可做水印设置,聊天显示水印开启后,单聊及群聊会话背景中将显示成员名字,防止截屏泄密。 如此一来,容易忽视却又关系甚广的保密工作,就容易得多了。

355 评论

MIssinGLess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办公也逐渐常态化,很多公职人员将微信用于日常工作,很多单位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工作群。但是,越来越普遍的微信办公究竟是利是弊?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微信也同样。诚然,微信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比QQ更加安全也使微信更受工作人员青睐。“欢迎使用微信支付”“微信扫一扫”,人们通过微信购买商品,通过微信乘坐公交,通过微信添加好友,微信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就是为了方便将微信与工作相结合。打电话?不需要,微信语音通话就可以解决,甚至还有视频通话更加方便。发短信?不需要,微信工作群一个工作通知可以解决所有。一个“@所有人,收到请回复”,齐刷刷的“收到”就能刷屏,简单一段话,胜过挨个电话挨个通知。 微信办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微信办公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无需专门去找,稍微留心一下便可发现,办公过程中因待办公务紧急、其他通信方式不畅、无法当面交办或报告、技术失误乃至领导指示使用微信传送等等出现的泄密事件数不胜数。表面上看有很多原因导致问题出现,但是深挖细查就会发现,微信泄密的根本原因是工作人员保密意识不强,漠视国家法律法规。要知道,微信办公导致泄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条第七款“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微信办公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本身无可厚非,微信本身也不存在问题,就像一把刀,用得好的人保家卫国,用得坏的人作恶多端,最重要的,是持刀的人,是使用微信办公的工作人员。微信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是好事,但是工作人员需要严加增强保密意识,避免出现微信泄密。

98 评论

相关问答

  • 保密工作杂志金城出版社

    保密工作的代码还能搞,你说呀,他保密还能搞你说呀,搞你说了你听了不保密了。

    福娃小宝贝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2022年保密工作杂志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关于保密的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保密工作的基础知识吧!以下是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关于保密工作基础知识(精选)”,仅供参考,希望

    一缕青丝万缕愁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保密工作杂志电子版

    《保密工作》杂志回扣30点,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到彩虹,让我们共同为未来努力吧。

    心在翠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保密工作核心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芒果pa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最易导致微信泄密保密工作杂志

    严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不在非涉密网络中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敏感信息;不使用互联网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

    naerman16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