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9

梁小姐12
首页 > 学术论文 > 郑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静的娇儿

已采纳

一、“贵民说”的构建第一,性善论和王道仁政是“贵民说”的理论基础。孟子关于民本思想的政治思考是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的。他把孔子的“仁”、“礼”作为人本属性的基础,从而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不在于其“食色之性”,而在于其善良的本性。善良的本性就是他发现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一种天生的同情心,即所谓“不忍人之心”,或叫做“恻隐之心”。他从人性本善出发,引导出要求统治者行王道、施仁政。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所谓“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即被后人习称为“王道政治”。他将仁心和性善引申到政治领域,明确提出应以仁心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于民施仁政、行王道。从孟子的政治主张中可以看出,其政治思想的基本路径是其道德的延伸。他的王道仁政继承了孔子的德治主义政治学说,认为提高道德修养是提升政治行为能力的重要基础。他提出:“以德行仁者王。”可知德治为其政治实践的基本前提。孟子还借鉴历史经验,提倡“尊王贱霸”,“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王者“以德行仁”,是求人心的归顺和天下的治理;霸者“以力假仁”,是借仁义之名行武力之实。前者倡导以仁存心、以德养民、以德教民,以仁义的理念推行王道仁政,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其政治理想;后者崇尚武力、以力服人,借仁义之名,行杀戮暴虐之政,以求一家之私利,将天下、百姓视为家业和奴仆,以称霸天下为目的。在孟子看来,像在“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那样有限的条件下,建立一统而又良好的政治秩序,关键在于他们行仁政、行王道。而王道仁政的核心问题是勤政为民,要正确处理好君与民的关系,在治国实践中将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关注民生、重民爱民、为民谋利是王道仁政的基本要求。第二,古代重民思想是“贵民说”的思想之源。重民思想是古代思想家对天与民、君与民关系最早的科学解读,是古代哲人在对天命与民心辩证关系的特别关注中,认识到民的社会价值和民心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是“贵民说”构建的本源。重民思想有力地打击了“君权神授”理论,强调重民轻神,是古代民本思想的雏形。比如,《尚书·皋陶谟》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尚书·泰誓》也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命,民情即天意。民众共同的愿望、要求和利益就是天理。重民是古代思想家对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说明古代哲人对天、神关系的认识深化,民众即天,倡导对“民”的关注,实现了关注点由天、神到人的转移。因此,重民思想是我国历史上对提升“民”的作用和地位的最初肯定。《尚书·盘庚篇》首先提出“重民”观念,说“重我民,无尽杀”。周朝的统治者从商朝的灭亡中,看到了民众强大的反抗力量,不得不承认民众对国家存亡的重要性。他们已经意识到天不可信,而民力可信,要保证统治仅靠天命是不行的,要看是否有为君之德,能否赢得老百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周书·泰誓上》)周公旦讲到,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尚书·多方》)。《管子·权修篇》提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对国家的支持,好比构建房子的柱石。在政治实践中,他还把重民理念用于国家治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春秋以来,虽然有了“以民为本”的提法,但还没有经过思想家们的广泛而又严密的论证,因而没能形成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但有一点应是明确的,这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重民。孟子首倡王霸之辩,推举王道仁政,主张民贵君轻。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经过较严密的论证,构建了著名的“贵民说”。它既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古代民本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17 评论

suiningxiaohh

刊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主办:郑州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1-8204CN:41-1027/C邮发代号:36-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60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1 来稿要求 1 标题与作者姓名 11 文章正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内标题或小节的层次序号依次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1、2、3、4……;(1)、(2)、(3)、(4)……。 12 来稿署名2名以下,其间以“,”相隔。署笔名作者应将真实姓名署于作者简介之中。凡来稿者,应在作者姓名之下写明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13 作者简介写于篇首页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单位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2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3 正文 31 中文来稿文字应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少数古汉语、古籍研究和考据学研究可用繁体、异体、俗体字。引用古文献的稿件如引文中有繁体字者,应尽量改用简化字。 32 数字文中公元纪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中国民国纪年、日本年号纪年、各种计数和计量、图表序号、表格内数字、注释的版次、页码、期刊的卷、期次等,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均须加注公元纪年)、星期、古文献卷次、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采用汉字。 4 注释和参考文献 41 本刊论文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参考文献集中于文末。注释仍为常用的格式,参考文献应分清著作类、期刊类、报纸类等,代码如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刊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4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文说明的类型,建议采用首字母“Z”。各种文献类型标识用“[ ]”括起,出版社前加出版地。参考文献最后用“.”作结束。如: [1]厄尔·迈纳. 比较诗学[M]. 王宇根,宋伟杰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88.[2]董依华, 黄贞姬. 古汉语词表现的语义特征[J]. 延边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 (3): 150-153.[3](乾隆)杞县志·风土志·物产[M].[4]陈兆仑. 上颚相公论禁酒疏[A]. 皇清经世文编: 卷五十一[M].对于参考同一文献中不同的卷次、页码,应在行文中同一注号之后标出,并用“( )”括起。详细情况参阅本刊2002年第1期。 5 论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须用英文译出 51 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氏的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之间用连字符相连,姓、名不缩写。此部分放于参考文献之后。 2 其他要求 1 本刊内容主要以宏观理论性探讨为主,来稿字符数一般可在八千至-万字之间。本刊有权压缩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稿末声明。 2 来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限于人力,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3 地址: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450001)

90 评论

坚强的T123

郑州大学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

学校相关信息:

中文名:郑州大学

外文名:Zhengzhou University

简    称:郑大(ZZU)

创办时间:1956年

类    型:综合

属性:211工程(1996年)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7年) ,部省合作共建高校(2018年)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2012年)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18年)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

院系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等

校    训:明时风,达治体,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厉奋进,竭忠尽智,扶危邦,振贫民

地    址:主校区: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南校区: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北路75号 ,北校区: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97号 ,东校区: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北路40号

院校代码:10459

主要奖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3年)  ,中国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2007年)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2004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截至2015年12月)

知名校友:陈全国、李朝军、张宏江、吉炳轩、任建华、宋照肃、王振民等

扩展资料:

学校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由原郑州大学图书馆、原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河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共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

总藏书量为万册,中外文报刊18325 种,其中纸质报刊3325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已形成了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

另外可以检索、利用的中外电子图书约2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共计万种;还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可提供600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

学术期刊:

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图书情报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

设有“人学研究”、“环境资源法研究”、“书简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栏目。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设有“特约述评”、“食管癌研究”、“系列研究”、“论著”、“应用研究”和“研究快报”等栏目。

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进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等多种重要数据库,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

3,《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创刊于1962年,原刊名为《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综合评述方面的学术论文

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性文摘杂志收录或评论。

4,《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于1980年,原名《郑州工业大学学报》,是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工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科学文摘》等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固定收录。

5,《磷肥与复肥》创刊于1985年,由郑州大学与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主办,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摘录。

6,《美与时代》是由郑州大学主管、河南美学学会和郑大美学研究所主办的美学和艺术学学术期刊,被出版署列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骨干期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州大学

158 评论

相关问答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本刊是由燕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哲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文化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和学术评论,尤

    提拉米苏丫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法学期刊,肯定要提它的影响因子,这是sci最重要的部分,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期刊越强。刊名 影响因子 1 中国法学【CLSCI来源期刊】

    小花肚子饿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三国演义》赵子龙力斩五将,五将是韩德与其四子,韩瑛、韩瑶、韩琼和韩琪,韩德是西凉大将,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其四子也是精通武艺。当时的赵云已经是古稀之

    sherry美享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郑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一、“贵民说”的构建第一,性善论和王道仁政是“贵民说”的理论基础。孟子关于民本思想的政治思考是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的。他把孔子的“仁”、“礼”作为人本属性的基础,

    梁小姐1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截至2014年7月,暨南大学设有178个研究机构和77个实验室。设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

    小能喵尉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