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浓寻觅觅
陈晓阳: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医院管理的发展,《中华现代医学杂志》 2002 年 5 期。陈晓阳、曹永福:当代医学中的医学伦理学,《山东医药》 2001 年第 17 期。陈晓阳:医院医学伦理教育管见,《山东卫生》 2002 年第 8 期。陈晓阳、王丽华:伦理教育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 2003 年第 6 期。陈晓阳:医院管理工作中医学伦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年第 1 期 。陈晓阳、杨同卫:论医学的理性精神,《医学与哲学》 2003 年 4 期 。陈晓阳、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郑林娟:论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 年 3 期。陈晓阳、曹永福、杨同卫、王云岭、郑林娟:医学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医学与哲学》 2003 年 5 期。陈晓阳、杨同卫:关于过度医疗的经济学分析与伦理,《医学与哲学》 2003 年第 9 期。陈晓阳、曹永福:论人文医学的兴起与医学人文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年 6 期。陈晓阳:面对知识经济的思考,《兰州学刊》 2003 年第 2 期。陈晓阳:现代科研项目中的时间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年第 1 期。陈晓阳:人文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 年 3 期。陈晓阳:对我国加入 WTO 后医院管理的思考,《中国医院管理》 2003 年 2 期。陈晓阳、曹永福:关于医患关系属性的探讨,《世界卫生》 2003 年第 3 期曹永福、陈晓阳:医患之间的双重属性,《科技时报》 2003 年 1 月 17 日 。陈晓阳:信息化 —— 打造医院管理的捷径,《医药世界》 2003 年第 2 期。陈晓阳:双赢对局 —— 市场竞争新策略,《经济论坛》 2003 年第 10 期。陈晓阳: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策略,《中华商界》 2003 年第 6 期。陈晓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年第 6 期。陈晓阳、杨同卫:转基因食品安全隐忧与公众知情选择权,《医学与哲学》 2004 年 6 期。陈晓阳、杨同卫:冲突处理能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医院管理》 2004 年第 7 期。杨同卫、陈晓阳:寻求医疗服务定价的第三方力量,《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年第 12 期。陈晓阳、杨同卫、李晶晶:《知情同意,医患合作的道德保障》《中国妇女报》 2004 年 11 月 9 日 第 7 版。曹永福、陈晓阳、王云岭:对 “ 医疗服务商品和市场 ” 存在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理性思考,《医学与哲学》 2005 年第 10 期。徐娜、陈晓阳:当前医疗广告的道德缺失与伦理重建,《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 年 1 期。陈晓阳、曹永福:人文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教育》 2005 年第 1 期。陈晓阳、曹永福、曾波涛: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医学与哲学》 2006 年第 9 期。陈晓阳、杨同卫:论医生的双重角色及其激励相容,《医学与哲学》 2006 年第 2 期。杨同卫、陈晓阳、曾波涛、赵金萍:论医疗制度变革时期的医生角色冲突,《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 年第 12 期。赵金萍、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杨同卫:论人体肾脏捐献中的合理补偿原则,《医学与哲学》 2006 年第 1 期。曾波涛、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许婷婷: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 年第 2 期。曾波涛、许婷婷、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万德志:临床路径在单病种质量和费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医院管理》 2006 年第 7 期。鲍红、陈晓阳(通讯作者)、赵金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医学与哲学》 2007 年 3 期第 22-23 、 36 页。王云岭、陈哓阳(通讯作者):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来源期刊, 2007 年 2 期。高岚、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医师协会行业自律:医学伦理建设的一个有效机制,《医学与哲学》 2007 年 7 期。赵金萍、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杨同卫:论人体肾脏捐献中的合理补偿原则,《医学与哲学》 2006 年第 1 期。曾波涛、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许婷婷: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 年第 2 期。曾波涛、许婷婷、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万德志:临床路径在单病种质量和费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医院管理》 2006 年第 7 期。鲍红、陈晓阳(通讯作者)、赵金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医学与哲学》 2007 年 3 期第 22-23 、 36 页。王云岭、陈哓阳(通讯作者):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来源期刊, 2007 年 2 期。高岚、陈晓阳(通讯作者)、曹永福:医师协会行业自律:医学伦理建设的一个有效机制,《医学与哲学》 2007 年 7 期。( 3 )获奖情况2002 年 9 月,论文《深化改革,建立适合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获山东大学校级一等奖,第三作者。2005 年 3 月,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位。
蓝精灵粑粑
7月1日电 近日,人民健康在对浙医一院、浙医二院、浙江邵逸夫医院的调研中了解到,随着我国重点专科建设能力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医疗质量水平和技术能力呈现出“双提升”态势,中西部和城乡间的医疗水平实现了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国从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一手抓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另一手抓以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专科能力建设,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向记者表示。
而浙江医疗水平的进步,正是全国医疗质量与技术双提升的具体缩影。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向记者介绍,浙江省以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区域专病中心建设和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在政府主导、行业推动,以及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整体提升了全省的医疗质量与技术能力。
医疗质量与技术双提升 先进专利发明引领国际
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0亿元,支持全国79个专业,314家医院的1231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打造了一批综合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国家队”。其中,浙江省有51个专科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人体器官移植、重大传染病救治、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严重创伤和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技术、肿瘤诊治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器官移植是全球外科领域中的‘皇冠’,也是医院综合学科水平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强大,而是带动了相关学科群、相关专业的提升。”郭燕红指出。
以肝移植为例,2017年我国全年完成肝脏移植手术4732例,其中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肝脏移植手术4138例,较2016年全年(3273例)同比增长。
浙医一院院长王伟林介绍,该院的器官活体肝脏移植技术已走出国门,两度帮助印度尼西亚国家开展了历史上首5例活体肝脏移植手术。他指出,我国肝移植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75%、71%,与国际上的83%、76%、71%基本相当。而浙医一院的肝移植受体5年生存率为,已经高于国际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肝移植的平均等待时间也在明显缩短,目前平均等待时间为天,远远少于美国的120天。
浙大一院团队赴印度尼西亚实施亲体肝移植
同时,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心衰的首要病因——心脏瓣膜疾病得到了有效救治。据统计,我国≥65周岁的老年人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高达13%,约1/3重症患者1年内死亡。而浙医二院自主研发的微创主动脉瓣置换修复技术(TAVR技术),解决了高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不敢”“不能”手术的问题。
传统开胸换瓣手术风险大、病人痛苦多,许多重危病人失去手术机会,浙医二院使用不开刀的方法进行瓣膜置换,累计开展300余例,手术量约占全国1/3,成为国内最大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心。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最大年龄90岁,平均年龄79岁,1年生存率达91%,远高于国际大宗报道的,相关经验现已纳入国际治疗指南。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在印度应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患者
不仅如此,先进的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眼科教授姚玉峰首创的“姚氏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及组合器械,成功将角膜植片长期生存率从国际报道的提高到。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移植术后完全恢复角膜透明度、明显降低散光、提高术后视力,且移植术后无需使用抗排异药物,终身零排斥。因而被国际学术界命名并编入美国眼科专科医师教科书,在美国、日本及国内多家医院得到了推广应用。
美国眼科医生在邵逸夫医院学习姚氏法角膜移植
浙医三家医院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带动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设备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的发展显现出“内科治疗外科化,外科治疗微创化”的趋势。
郭燕红对此指出,近年来,以个体化、微创为典型特点的现代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使手术的适应症得到了扩展,也对患者快速的康复、健康功能的保留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我国微创技术已经覆盖几乎所有的外科领域和大部分内科领域,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和引领国际先进水平。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支持 促进医疗水平均衡发展
尽管众多高精尖的新型医疗技术不断涌现,医疗质量水平逐步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中西部和城乡间医疗水平不均衡的发展问题始终存在。
“中国太大了,省域之间、地区间、城乡间的差异比较大,而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医疗服务能力上。”郭燕红指出,近年来国家通过专科能力建设,同时特别注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支持,填补了多项区域内技术空白,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重大疾病诊疗水平。
作为国内最大的心导管诊治中心之一,浙医二院研发了中国首个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经导管人工瓣膜,以及第二代可回收人工心脏瓣膜,并开展了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现今技术和产品辐射到全国19个省市。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多方的支持下,现已可以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逆向溶栓联合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填补了当地的技术空白。
此外,“宁夏、云南、甘肃等地在肿瘤治疗当中开展靶向治疗,使得当地老百姓不出省就可以接受到精准的肿瘤治疗方式和方法。”郭燕红说,中西部地区在填补技术空白和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提升方面通过专科能力建设得到了均衡的发展。
马伟杭介绍,通过对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的双提升,浙江实现了医疗服务优质高效的目标。根据2016和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患者门急诊死亡率、住院病人死亡率、抢救室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抢救成功率、康复率和恶性肿瘤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浙江医疗水平的进步正是全国医疗质量与技术双提升的具体缩影。近期,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的结果显示,我国从2015年的第60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名,短短一年间上升了12名,是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不仅仅惠及了国民的健康,而且也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与赞扬。
来自人民网
Oo棉花糖小鱼o0
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这个北大女博士最后的愿望让人泪目…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得了这个病,活着对我是一种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
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最近,这份遗嘱,让无数网友泪目。
将器官捐献出来,这是她最后的愿望
这段感人的文字,是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后,清醒时留下的“遗嘱”。
娄滔生前照片
10月9日清晨7时,娄滔被接到武汉汉阳医院,家属代替她在人体器官捐赠登记表上,签下了名字。
在和病魔抗争2年后,2017年10月11日,娄滔所就读的北京大学历史学院领导,特地赶到武汉汉阳医院,将一本北京大学“荣誉系友”证书,交到娄滔父亲手中。
目前,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娄滔处于“深度镇静”治疗中。
武汉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一许姓负责人称,依据有关器官移植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摘除,必须在“脑死亡”和“心死亡”两种状态下才能进行,此外供体器官的指标检查,也有明确健康标准。
他表示,娄滔虽然患有运动神经元病,但其病在大脑神经指挥系统,身体各器官功能仍是正常的。不过,娄滔身体已出现感染,必须在抗感染治疗外,才能捐赠器官。即便如此,依然要在家属的意愿下,在法制的框架下进行。
“女儿得了渐冻症后,强烈要求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这是她最后的愿望。”10月12日,54岁的娄功余和妻子汪艳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人。女儿娄滔,是两人唯一的宝贝女儿。
在娄滔患病后,很多人都伸出援手。两次爱心筹款100多万元。朋友圈更是展开了捐助的接力。
图为娄滔父亲手机中保存的娄滔大学时期的照片,当时的娄滔健康充满活力。
她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身边的同龄人来说,娄滔就是父母口中 “别人家的孩子”。
娄滔系恩施高中2004级5班学生。“能如此醉心于历史,还是深奥难懂的古代埃及史,真是难得”,她的高中班主任兼历史老师刘荣之这样评价她。
“她最大的特点是爱笑。”在高中英语老师周道梅看来,娄滔同学性格开朗。
“只要有事找她帮忙,她基本都没问题。”在同学赵怡心中,娄滔很讲义气,乐于助人。
200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英语成绩超棒的娄滔,在媒体新闻中心做志愿者,义务为全世界运动员做翻译,获得好评。
本科期间,娄滔的学习成绩始终位列全系前三,2012年以优异的表现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上古史专业。
硕士期间,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学金,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译作一篇。
2015年,娄滔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古埃及史专业。
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自从到北京读大学后,除手机、电脑需要父母额外赞助外,每月生活费标准,一直都是1000元,其余全靠奖学金。
娄滔很善于学习。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别人为论文忙坏了。但娄滔还在寝室看似漫不经心地养花、给同学做美食。最后一个星期,娄滔的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论文交上来,被评为优秀论文。
在熟悉人眼中,她永远是那个乐观开朗、聪明好学的美丽女孩。
2016年,病中的娄滔坚强乐观。
灵魂被囚禁在了身体里
原本,娄滔的人生规划,是毕业后做一名教授——传道授业。
作为父母膝下独生女儿,娄滔憧憬的生活方式是:一定要和父母住一个城市,最好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可以不要天天见面,但要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
她的身体一直都很好,在学校跑过万米长跑,还经常游泳。
一切来得猝不及防。
据娄功余回忆,2015年8月,娄滔回恩施度暑假,经常说身体浑身没力气,上楼乏力。当时,父母还笑女儿“太娇气”。
10月份娄滔返校后,一天早晨给妈妈打电话,说一只脚尖踮不起来,不听使唤。经过一系列神经内科检查,2016年1月中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协和医院相继对娄滔的病情作出诊断:疑似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就是大家熟知的“渐冻人症”。
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病因病理不明。而娄滔所患这种,属于远端发病这种,其发病进程十分迅速。其可怕之处在于,患者大脑意识从头到尾都是清醒的,会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最后连呼吸肌都无法自主,只有眼睁睁等死。
也因此,这种病被描述为:灵魂被囚禁在身体里。
为了不拖累男友,在患病1个多月后,娄滔主动提出和男友分手,并谢绝很多同学的看望。她希望,自己留在大家心目中的是一个健康美好的形象。
2年来,娄滔踏上了漫漫求医之路。
2016年10月,不见好转的娄滔,被转回恩施当地一家医院的神经内科,做保守治疗。她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发展到最后,连吃饭、张嘴都没力气了。2017年元月,因大脑缺氧深度昏迷,娄滔住进了ICU重症监护室,失去了自主呼吸功能,用呼吸机维持生命。
尽管如此,娄滔在患病期间,仍坚持“听”完了60多部中外世界名著。患病期间,娄滔经常说,好不容易进入了理想的校园,找准了衷情的学业,不能继续奋斗、有所作为,实在心有不甘。
据了解,“渐冻症”病人发展后期,整个人都如同面条一样瘫软。面对自己的病情,娄滔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劝她要继续坚持。
最终,这个像天使一样的姑娘,选择口述遗嘱,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并要求“将骨灰撒入长江,不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负担”。这份遗嘱应该是她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
1林业科学双月刊北京中国林学会2林业科学研究双月刊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3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双月刊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双月刊北京北京林业大学5南京
1、《兵器知识》 《兵器知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兵器知识》杂志社编辑出版,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每月
北大核心几年评选一次,分别是1992版,1996版,2000版,2004版,2008版,2011版和2014版,现在的属于2014版,有一些期刊被踢出了,比如: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
陈晓阳: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医院管理的发展,《中华现代医学杂志》 2002 年 5 期。陈晓阳、曹永福:当代医学中的医学伦理学,《山东医药》 2001 年第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