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4

鑫宝贝66
首页 > 学术论文 > 人才之路杂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挑剔的嘴

已采纳

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罗华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133 评论

中暑山庄产橘子

三国时期的郭嘉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一名著名谋士。

郭嘉,东汉末年杰出的谋士。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业,遂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扩展资料: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郭嘉生平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前期由荀彧推荐给曹操,再让程昱加以肯定与推举;是曹操麾下洞察力敏锐的谋士,深得信赖,自身也曾经推举过参谋刘晔。增加遗计定辽东的剧情,成功让公孙康斩杀二袁并降曹,使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兼领辽东。

郭嘉为何深得曹操喜爱:

一是不但忠心,而且“多谋”。胸有全局,腹有大计,目光炯炯,良策善谋。二是不但“多谋”,“深通有算略”,而且“达于世情”。办事通情达理,说话温顺得体,提建议、出计谋总是温言良语,让人舒服,并且无论你采纳与否,“从无谏诤”。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_郭嘉

参考资料2:人民网_为什么领袖喜欢郭嘉不喜欢海瑞?

351 评论

zhang小美123

三国时期的郭嘉原是袁绍的人,后投靠曹操,成为了曹操的军师。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如果说诸葛的凶猛之处在于政治,在军事上显得有些差劲的话,那么郭嘉就是是政治与军事上的天才。从年轻时便隐居结交名士,到弃袁投曹,到之后的每条主张,每个策划,都显得那么远见卓识。郭嘉每次献计,都直指问题自身,本提出个人的独到见解,使得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三国时据说有这样的传言:如果郭嘉没死,诸葛亮不敢出山,说明郭嘉的谋略才是三国中最厉害的。

郭嘉还没死的时候,诸葛亮从来就没想过出山,一直在山中隐居着,那时候有很多诸侯,他们连年征战,希望自己能一统天下,诸葛亮也有一个亲戚是诸侯,但他并不为他所用。要说他想做真正的隐士还好理解,但是他把自己比作乐毅,这就说明了他还是心中记挂着天下百姓,想要出山为百姓谋福。但他为何不出呢?为什么非要等到郭嘉死后才出山呢?这个传言就是从这段历史中流传起来的。

98 评论

亲爱的小慧慧

郭嘉(170----207),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我喜欢郭嘉基于两点:

一,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本人认为他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某些方面比诸葛亮还强,可惜的是他死的早,两人不能进行比较了。如果他不是死的太早,三国历史怕要重写。

二,郭嘉的为人好。就是说他的人品好。史书上说他“因他智虑变远,通达事理,忠贞善良智高德美,体通性达”又说他:性格开朗,豪放,甚至不拘小节,乃性情中人。看看郭嘉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郭嘉自幼身怀大志,见识深远。在天下开始大乱的时候,他便长期闭门苦读,终于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见解。20岁左右时,正是东汉末天下大乱开始之时,他仍隐匿名迹,尚未显露锋芒。但暗中,他平时不与俗人应酬往来,却很注意结交英雄豪杰,所以,当时一般人都还不知道他的才能,只有那些和他相识而又志趣相投的英俊之士,对他的才华十分看重。比如荀彧他的这个同乡和程昱这个曹操帐中的第二谋士。就是他们向曹操推荐了郭嘉。

279 评论

小不娃娃

郭嘉:姓郭名嘉字奉孝,三国时期曹操手下得力谋士,当时能识破诸葛亮的计谋的唯一谋士。可惜病魔缠身,英年早逝。祖籍今甘肃天水郭嘉镇。

288 评论

米老鼠NANA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348 评论

麦兜兜次鱼丸

人才起用和人心顺逆,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人心所向,无往而不胜;人心所背,则会一事无成。作为领导,必须善于用人、管人,努力凝聚人心,调动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那么,身居帅位,如何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呢?本文从八个方面谈谈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领导艺术。\x0d\x0a一、克己奉公,以德服人领导者要公正廉洁。优秀的人格力量最能产生自然影响力,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遇到名利分配问题,要压里圈,门前清,员工最烦那种遇事先为自己打算的主管,员工们最瞧不起见小利而忘大义的领导。廉能生威,俭可养德。孙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身为领导者本身光明磊落,率先垂范,自然会折服人心,有威望和号召力。领导本身硬,属下就少次品。这是企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否则,认为权力万能而不修德政,员工就会像敬鬼神一样敬而远之。\x0d\x0a二、深入实际,慎思明察做人的工作,首先必须洞察人心,明辨是非曲直。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之中,满腔热情地细心倾听员工的呼声,对员工情绪和下面的意见要了如指掌,然后,说话处事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才能对各种思想症结药到病除。一句话,只有与伙伴以及属下员工建立起鱼和水的关系,开展起工作才会游刃有余。\x0d\x0a三、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善用人才和善于决策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所应具备的才能。凡是成功的领导人,无不是在虚心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慎重决策的人。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的故事,对每个领导都是很好的启示。日常工作中,尽管我们禅精竭虑,仍难免出漏误。要想在工作中减少失误,领导者必须善听逆耳之言,闻过则喜,集群智择善而从之,即可裨补疏漏,同时又可打通各种淤滞,这样自然会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否则,独断专行,闭塞言路,员工积怨难舒,后果必是离心离德,企业一盘散沙,最后走向衰败。\x0d\x0a四、任人唯贤,才能相宜为帅者善用兵,为官者善用人,这是传统的领导准则。所谓善用者,主要是指选贤择能,使人尽其才,才当其职,以及内不避亲,外不避仇,广开人才之路。领导慧眼识才在先,任才以专和专职相宜在后,还要做好各种人才的配合与协同工作,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否则,如果任人唯亲,或才不当位而有志难抒,或庸才充位而智士受压,结果必然是混乱朝纲,人心丧失,事业无成。\x0d\x0a五、陟罚臧否,一视同仁领导者处事对人必须出以公心,是非明确,赏罚分明,让优劣各得其所而上下有序。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受赏者知荣而进,再接再厉,尽心竭智;使受罚者知悔思过,口服心服。这就是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方略。反之,如果领导者对亲者、近者、信者和贿者一路绿灯,无事不顺;而对下层的平民,总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或是见个野兔必开枪,碰上老虎躲一旁,那样的结果必然是智者慢而愚者乱,事业难展。\x0d\x0a六、审时度势,宽严不误历史上的周文王与周武王倡导治国要宽严结合和恩威相济,以后历代治国者无不把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奉为安帮定国的基本方针。今天,我们管理企业,领导员工,也应该借鉴这一点。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节奏不成旋律。领导者要善于审时度势,掌握好事态发展的尺度,该严就严,该宽就宽。西蜀刘璋在位,法度驰漫无力,善善不能上,恶恶不能去,民心涣散。后来经诸葛亮治理,严肃法纪而成化。秦政苛酷无道,民怨鼎沸。刘邦入关,约法三章,因势而怀柔,深得民心。这些都是历史上的鲜明例鉴。任何一个单位或任何一项事业,都不会是一江平水不起浪的,事态进展总会有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理顺它,或宽容而暂顺之,或严肃而立治之,只要宽严合势,必收立竿见影之效。\x0d\x0a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我们的民族是个重感情的民族,我们的员工大多数也是理智的员工。成功的领导者,都懂得以理寓情,以情感人的领导艺术。在工作中,切不可小看感情投资,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战略中,感情投资对人才的发挥和人心的归向常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义(理智性同道之义)结知音情(协作之情)结友,常常能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雪中送炭的关怀,解人急危的帮助,常令人终身难忘,排解郁怨的谈心和理解,可以让人情感相投。历史上,漂母一饭,令韩信终生难忘,其可贵处自然不是这饭本身,而是蕴含其中的一片真情。吴起用兵,士卒力战不退,视死如归,这不是他用鞭子驱赶的结果,而是他与将士同衣食,共劳苦的作风感人。忠诚、热情和创造力是需要领导人用赤诚真挚的爱心去培养,去激励的。真情所致,众心所归。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领导联系群众,群众贴近领导。领导把真情倾注在员工身上,员工会把热情奉献给事业。高明的领导人,绝不会忽略用爱的情丝去联结众心的。只有会尊重人,会关心人,会理解人,才会赢得人心,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方面人的积极性。得人心者,得天下。治国如此,治企业也是如此。\x0d\x0a八、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明君主世,英贤聚应,是说具有雄才大略而又阴敏睿智的人主政,各方面的人才会自然地涌现。因为贤能志士都有怀才求诚的共性。有所作为,大展身手才是他们的第一需要,至于钱财之求,常在其次。汉有刘邦,而会涌现出萧何、张良、韩信和陈平;蜀有刘备,而后孔明出山,庞统来归,更有关、张、赵、马、黄生死与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唐代李世民,明代朱元璋,他们身边群雄会聚,同气相投,一批顶天立地的汉子,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这些事例无可辨驳地证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和才干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魅力。不论是哪个台阶上的领导人,不具有宽宏的性格,雄厚的学识和纵横捭阖的指挥才略,都难得到贤俊之士折服,因而也就达不到招引人才的效果。没有吸引人才魅力的领导人,不是不学无术之辈,必是浅薄无德之徒。欲知其人,先察其友,庸才当权,在他的周围,保准会出现一帮能吃会玩,胸无点墨,乞巧乖张的奴才。雄才引来贤才,庸才爱用奴才,这也是一种桃李不言效应。\x0d\x0a总而言之,打铁必先本身硬。领导者自己具有好的品德、才能、气质、学识和性格,才是衍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根本和源泉。

323 评论

相关问答

  • 成才之路杂志社搬迁

    新时代青年走好成才之路方法如下: 一要刻苦求知。“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

    clubsumme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人之初杂志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人之初杂志社出版杂志人之初:1935年史东山执导电影人之初:1951年秦剑执导电影人之初:1963年吴家骧执导电影人之初:199

    囩囩囡囡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成才之路杂志的采稿通知单

    《新闻传播与研究》、《当代传播》、《现代传播》、

    xiaoyoubaobe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成才之路杂志

    我们学校是市重点,而且我们学校一直定这个系列的的练习册。杂志也应该很好吧。

    blueberry31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成才之路期刊杂志

    怎样从中国知网上查询到我发表在《成才之路》杂志上的文章?你直接在知网上搜索 你 文章的题目就可以!

    草莓天天见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