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8

幸福的小萝卜
首页 > 学术论文 > 微博意见领袖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闪闪惹人爱ii

已采纳

翟天临不仅发了微博,还在自己微博底下回复网友评论,不断鼓励着即将毕业的网友们好好写论文。在知网事件后,翟天临也在当着演员的本行,不过翟天临现在是去演话剧了。

在翟天临被指责学术不端并且被封杀以后,翟天临这两天在微博里发了一条让面临毕业的毕业生来骂他以泄愤的微博,同时回复网友评论也是平静至极,甚至鼓励网友好好写论文,加油赶紧把论文答辩给弄过去!说实话,翟天临现在还是挺看得开的,不像另外一些艺人犯了错依然不知道错误,还在网上与网友对骂,翟天临这种态度很明显令人舒服了很多,所以在翟天临发文的评论下基本上都不会出现太过于难听的话。

其实在翟天临事件以后,翟天临与尹正还保持着比较好的关系,同时翟天临与女友辛芷蕾之间的感情也越发深厚,而且在翟天临事件过去之后,翟天临没有再出现在大荧幕前,但翟天临也不是闲了下来的。作为一个演员,翟天临还去参拍了一些话剧的演出,可以说也是将演员这一份职业继续延续下去,例如他曾参拍了《Last of the red hot lovers》和《弗兰肯斯坦》 这两部话剧。

其实这么多网友关注翟天临的动态,也可以看出翟天临热度之高。自从毕业论文学术不端之后,翟天临基本上就成了学术不端的代言人,但好在翟天临似乎也知道自己犯了错也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目前网上大多数声音对于翟天临来说都是友好的。尽管我们都知道翟天临在翟天临事件之后是不大可能再出现在娱乐圈中的了,但是还是希望翟天临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毕竟一个知错就改的明星还是值得原谅的,然而原谅归原谅,能不能上大荧幕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综合以上种种,翟天临在知网事件后,他基本上以参演话剧为主,毕竟在知网事件后,他已经遭到了全网封杀,已经不大可能出现在大银幕前。这时候为了继续延续自己的演员职业,翟天临去出演一些话剧也不足为奇了,也许这样能够更好沉淀自己。

288 评论

霸气甫爷

关键词:微博; 舆情引导; 热点事件; 群体极化;

一、个体集合舆论在微博平台上的展现

网络用户往往会对与自身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事件发表言论,例如,警方执法、交通事故纠纷、明星行为等都是热门评论区。事实上,舆论在微博上的表现也可以分为两类,两类表现都是缘起于微博平台的某一单个或聚合事件评论引发,最终通向现实生活。一方面,舆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敦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解决问题;同时也会存在消极的一面,群体发言所产生的消极舆论会误导个体言论,从而蒙蔽真相,形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一)网络舆论概述

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某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具有个人观点、态度的集合体。网络舆论也称为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1

(二)舆论在微博上的积极表现

正确的聚合舆论在促进社会和谐、保护个人安全和合法权益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许多微博案例也在佐证,这种正确的聚合舆论会使得原本发散的观点变得统一,在对外输出中能够强有力地展现己方的意见和观点,并增强社会影响力。

二、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

(一)定义

关于群体极化概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斯托纳在群体决策实验中偶然发现并提出的“冒险转移”:当一个群体在进行讨论并作出决策时,如果大多数人倾向于保守,那么结果是保守的会更保守;相反如果大多数人倾向于冒险,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结果也就更加冒险。

(二)特征

群体极化的煽动性与非理智特征。当一个公众事件发生后,群体内部的聚合言论往往受到内部个体用户之间态度的碰撞、刺激或煽动而产生共鸣体,进而发酵形成煽动性的氛围,产生舆论主场,导致群体的情绪相对比较极端。

三、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因素

一是个体缺乏思辨能力。首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扑面而来的互联网信息、“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得人们只是停留在简单地浏览信息,而非类似以往读书那样的“沉浸式”思考;其次,互联网的言论自由性使得用户在事件评论时几乎不用考虑后果。

二是聚合舆论群体内部的高度认同化。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是支持建立群组的,群组由与自己观点相近或是相同的用户构建,也就是说,这个封闭的环境处在一个高度同质化的氛围中。

四、微博舆论的规范建议

(一)引导提升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

在微博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一旦有人为了自身利益放出诱导性的信息,很多用户往往会在先入为主的前提下听信一方观点,产生盲从。所以提升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是规范舆论群体极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需要微博平台引导用户在事件真相明朗之前保持理性、冷静,等待权威机构的相关通报,这也是避免事件出现翻转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加强意见领袖的培养

意见领袖即微博大V或是影响力较大的官方微博用户,在观点不断传播和进化的每一个节点,他们的舆论表达也会不断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所以政府和宣传部门也应在微博平台上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在舆论出现偏颇时起到把控、稳定情绪的作用。

(三)权威机构及时发声

舆论所引发的热点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信源和信宿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也就是说,事件的相关信息未能及时传达到相关群体那里导致的。公众只能从只言片语的信息中自我拼凑出一个所谓的事实。

以上就是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的一个优秀的开题答辩范文,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些灵感,更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会做及时的整理与发布。

212 评论

美眉要加油

翟天临深夜回复网友评论,说自己承受了很多。时隔三年回应论文风波,姿态放低性情大变,直言自己很委屈。

335 评论

一帆杰作

2012年3月9日下午,由“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赵凯工作室和《新闻记者》杂志社主办,中国舆情网协办的“意见领袖与网络舆论”圆桌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副教授发布国内第一份《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报告》采用定量及定性结合的方法,以新浪微博为平台,以五个维度(网络影响力、传统媒体影响力、亲和性、争议性、活跃度)为标准,选出综合评分较高的前100个意见领袖,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TOP100意见领袖的群体特征。《报告》由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实施,中国舆情网技术支持,历时半年完成。本报告数据抓取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在2012年各位上榜人士粉丝数又有所增长。

326 评论

kisscat0317

“知网事件”后瞿天临淡出人们的视线,因为他被娱乐圈“封杀”了,直到近期才在微博回应2019年的“直播翻车事件”。这似乎是在试探网友和娱乐圈的底线,开始在想办法给自己洗白,试图复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天临元年”这个梗。“天临元年”就是2019年,原因是“主人公”瞿天临在2019年的一次直播中“翻车”,面对网友的提问瞿天临的一句“知网是什么”直接雷翻了网友?

在此之前瞿天临给自己精心打造的人设一直是“学霸”。艺考生的文化分普遍不高,瞿天临居然能读到博士后实属少见。翻车事件之前瞿天临的高学历一直是他身上的闪光点,毕竟一位有颜值、有演技又有学历的明星谁会不喜欢呢?问题是“学霸”人设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拆穿。

中国知网是论文创作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一个网站,除查阅文献资料外查询重复率也是要用到的。因此,正常的毕业生必定知道知网,而瞿天临在直播时的反应暴露出一个事实:他的博士论文是花钱找人写的,学术不端是肯定的。后来他的博士后录取资格被取消,博士学位也被收回,同时被娱乐圈封杀。从此以后,瞿天临没有出现在荧屏上、没有参演影视作品,也没有出席过综艺节目。

“天临元年”这个梗就是这样出现的。2019年之前对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要求不高,瞿天临“学术不端”被媒体曝光后,教育部明令要求各高校对毕业论文作严格要求,影响最大的还是本科生。

时间已经过去两年,或许瞿天临认为当初的热度已经消退,可以尝试给自己“洗白”,看看有没有机会付出,这才会在微博上回应“中国知网”事件。

295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生部博士毕业论文审查意见

    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须知 这是一篇关于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须知,由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我收集整理,欢迎浏览! 夏季毕业的博士论文评审、答辩时间为5月6月,春季毕业的

    Lisa艳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优秀博士毕业论文推荐意见

    1.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所授予的学位标准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是对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水平作出的评价。评语虽短,但是至关重要,

    真龙木木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意见反馈意见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毕

    美食大卡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微博

    我觉得他跟毕业论文肯定是有关系的,因为他的话他是一个比较有才华的,所以很多人都比较喜欢他,他跟他写的论文也是比较好的,有很多人去请教她

    鲜嫩的小豆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博士毕业论文审稿意见

    问题一:求如何写论文审稿意见? 一般审稿意见至少要包含三条: (1)简要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并作出评价。对于其比较好的部分,要给于肯定。 (2)针对文章

    ilovefoood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