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游浆糊
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 , 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 , 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 , 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因此 , 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技术一脉相承的 , 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 ,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 , 第一 , 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 , 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 第二 , 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 , 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 , 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 , 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 , 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 , 功能清楚 , 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 , 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 , 可相得益彰 , 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科学家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初衷是想利用该技术造福人类 , 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 , 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 , 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 , 为患病者带来福音。比如说 , 抗虫的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 , 可以让人们放心食用 ; 将能产生人体疫苗的基因转入植物食品 , 人们就可以在食用食物的同时增加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但是 , 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尚不可能预知的危险 ? 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 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 一些科学家们开始担心对生物、植物生命进行的 “ 任意修改 ”, 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它们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 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 , 而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被消除。还有 , 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 目前 , 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也作了大量研究 , 出现了许多相关报道 , 如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约翰 · 罗西的一篇论文 , 引起世界震惊。论文指出 ,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 “BT 玉米 ” 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 , 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 4 天之后 , 有 44% 的幼虫死亡 , 活着的幼虫身体较小 , 并且没有精神。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 , 就没有出现死亡率高或发育不良的现象。论文据此推断 , BT 转基因玉米花粉中含有毒素。另据报道 , 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说 , 与一般大豆相比 , 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 , 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与普通大豆相比 , 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 12% ~ 14%, 还有巴西坚果事件等。 面对国际上出现的种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 , 许多科学家、学术团体纷纷以各种形式发表对转基因技术的支持态度。由美国 Tuskegee 大学 Prakash 教授 2000 年 1 月起草的题为 “ 科学家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声明 ”, 已征集到世界上 3 000 多位科学家的签名 , 其中包括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 James Watson, 绿色革命的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 Norman Borlaug, 世界粮食奖获得者、国际水稻研究所首席育种家 Gurdev Khush 。该声明称 , “ 对植物负责任的遗传修饰既不新也不危险。如抗病虫等诸多性状已通过有性杂交和细胞培养的方法经常性地引入作物中。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 , 通过重组 DNA 技术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 , 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则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进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 和现代任何一项工业技术一样 , 转基因技术也具有两面性 , 有长亦有短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时 , 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规范管理 , 使转基因技术能够健康发展。
zhangchanli
尼古丁的毒性及成瘾性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所以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同样道理被动吸烟者对烟臭味也有不适的感觉。 吸烟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者,我国已早有发生,吸烟多了就醉倒在地,口吐黄水而死亡。为此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在国外也有报导: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烟后死去。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吸烟量较大并不中毒呢?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机体吸收。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瘾癖性,而使人嗜烟如命。 吸烟何以成瘾 一提起成瘾物质,人们往往立即想到鸦片、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却忘了世界上使用最多、危害最广的烟草。其实,与海洛因相比,除了一个是合法消费品,另一个是违禁品外,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质的不同,尤其是从物质依赖的角度看,二者更是如出一辙。 医学上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有依赖性,主要依据有两条。第一,是看人们对这种物质是否有强制性地使用和觅求的特点;第二是在停止使用某种物质后,是否不断产生重新使用该物质的强烈欲望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 所谓强制性地使用及觅求,说的了就是已经成瘾,不用不行。这种非用不可的感觉是则成瘾物质的本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迫使瘾君子们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使用成瘾物质所造成的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戒断反应,即指停止吸烟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便开始想吸烟,并感到坐立不安、烦燥、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继而出现头痛、心慌、乏力、腹部不适、恶心、腹泻、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爱发脾气、困倦及睡眠障碍等症状。这种种症状使戒烟者对烟草的渴求更加强烈。这些症状一般在戒烟后的三四天内最为突出,尔后在1个月左右渐渐消失。但少数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困倦等可持续很长时间。与海洛因等毒品非常相似的是,所有戒断症状,一经吸烟便可立即缓解,这也是所有成瘾物质的共同特点。 至于形成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机理,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让受试的吸烟者在实验室里随意吸烟,同时分别给他们静脉滴注不同剂量的尼古丁或生理盐水。结果发现,每小时滴注4毫克尼古丁的受试者的吸烟量,比滴注生理盐水的受试者少60%。表明吸烟的欲望和行为是通过人体血液的尼古丁含量来调节的。尼古丁的烟草中的含量为,主要经呼吸道粘膜吸收。长期吸烟者体内的尼古丁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机体已适应了这种状态。因此,一旦停止吸烟,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便会下降,吸烟者就会感到种种不适。就像高血压病人一旦血压突然降至正常时,反而会感到头晕目弦及各种不适一样。 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往往在紧张或劳累时便不自觉地想吸烟,以期得到休息或放松。但实际上吸烟会使从血压上升,呼吸兴奋,心率加快,之与人休息时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每个吸烟者的主观感觉确实是舒适与放松。原因何在呢?其实是尼古丁刺激了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而肾上腺素能明显增加人体的应激能力,从而使人适应外界刺激的能力提高,导致主观上的轻松感。 吸烟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发现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有呼吸道症状。 ....吸烟对女性有特殊危险,吸烟的妇女如果正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心脏疾病发作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吸烟孕妇的胎儿易发生早产和体重不足,婴幼儿期免疫功能降低,容易生病;据统计,孕妇被动吸烟的婴儿致畸率明显增高。 ....吸烟害己害人,应该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 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写在2000世界无烟日 今年5月31日是第13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是“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口号是“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两百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从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开展无烟日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吸烟有害于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烟者主动放弃吸烟,号召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到反吸烟运动中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无烟草的环境。 烟草随着燃烧温度的变化,可以产生4000多种物质,研究表明,其中许多物质对人体有害,仅目前查明的致癌物质就有40多种。吸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主要原因。吸烟者还易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神经衰弱等疾病。研究还发现,被动吸烟者受到的伤害甚至超过吸烟者本人。 烟草所致的急性危害包括:缺氧、心跳加快、气喘、阳痿、不孕症以及增加血清二氧化碳浓度。吸烟的长期危害,主要是引发疾病和死亡,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肺癌和其他癌症(喉、口腔、咽、食道、胰腺、膀胱、子宫颈、白血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还秧及其周围的人。研究表明,吸入他人吐出的香烟烟雾,可导致婴儿急性死亡,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及中耳疾病,成人肺癌及心脏病。儿童的父母吸烟把儿童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因为这将增加他们未来吸烟的可能性。� 目前全世界约有11亿吸烟者,其中70%以上的烟民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全球约有47%的男性和12%的女性吸烟,每天还有8至10万年轻人成为长期烟民,到2025年,全球吸烟人数将达到16亿。现在每年有约400万人死于由烟草制品引起的疾病,在未来20年中全球由吸烟所导致的死亡将增加3倍。到2020年,被烟草杀死的人数将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将超过艾滋病、结核、难产、车祸、自杀、凶杀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的总和。� 据实验研究表明,一支香烟的烟碱可使一只白鼠致死,20支香烟的烟碱可毒死一头牛,在法国举行的一次吸烟比赛中,有人连吸了60支烟就当场死亡了。吸烟不仅害己,而且还害他人,被动吸烟者所受毒害的程度也是惊人的,欧洲每年有将近14万被动吸烟者因此患癌症或心脏病而去世。被动吸烟对青少年的伤害更大,在吸烟者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患气喘病、支气管炎、肺炎和中耳炎的人数明显增加。青少年是发育时期,更不应该吸烟。平均来看,若吸烟者从青少年时便开始吸烟,并持续下去,就会有50%的机会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其中半数将死于中年,或70岁之前,损失大约22年的正常期望寿命。由于长期吸烟,从青年时期开始的任何年龄段的吸烟者都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高约3倍。 吸烟导致的社会问题并不仅仅止于人类健康一项,由此引发的其它许多社会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烟草业经济收入。有人指出,目前我国烟草的税收实际上是“愚人的金库“,吸烟造成的健康和经济损失与烟草利税之比大约为2∶1。此外,据世界银行估计,烟草每年给全世界造成约二千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一半损失由发展中国家负担,这包括对吸烟导致的疾病的治疗费用、因职工生病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以及因失火造成的损失等。 我国是世界上烟草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国家,吸烟率在37%以上。有资料统计,世界上的吸烟人数正在下降,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烟民队伍却在不断扩大。据调查,我国现有烟民3.2亿,比美国的人口总数还多,如果这3.2亿“烟民”每人家里或办公室里有一位或两位“非烟民”,那么,被动吸烟的人数将是十分惊人的。这些数以亿计的“非烟民”,天天受到毒雾的熏染,天长日久,一部分“非烟民”,也会得肺癌等其它疾病,而成为“烟民”的牺牲品。由此可见,吸烟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我国广大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您的个人健康,也为了全社会的公共利益,请您戒烟! 二手烟”害猛于虎 美国医学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被动吸烟即俗称的“吸二手烟”比原先外界所知道的还要危险,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被称为“GSTMI”的基因发生突变,或是缺少此基因的妇女,其患肺癌的几率为一般人的倍至6倍。“GSTMI”基因目前已被认为会使烟草中致癌物失去活性。 关于肺癌的预防之道,远离香烟与烟雾是最为明智之举。同时,不但尽量不要吸烟,也不要让自己吸上“二手烟”,即使在公共场所也应设法避开那些吞云吐雾者,以避免受到“二手烟”的危害。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前不久发表的报告说,多吃一些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可使吸烟者罹患肺癌的几率降低两成。研究发现,那些血液里维生素E含量最高的人,得肺癌的比例下降。而那些吸烟时间最短,血液里含维生素E高的人,预防效果最佳。但专家强调,具有预防肺癌功效的维生素E主要来自食物而并非维生素E补充剂。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包括全麦面包、硬果类、绿色蔬菜、豆类、谷类等。 <健康报> 烟雾对环境的污染 对人的生命来说,新鲜空气、食物、水是最重要的因素。从大气污染的角度看,在一般通见不良而吸烟者又较多的地方,那里每一亳升烟雾里含有50亿个烟尘颗料,它是平常空气中所含尘埃微粒的5万倍。那里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工业允许阈值的840倍。大量的一氧化碳存在使人精神疲惫,劳动效率降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上升到中等中毒程度。 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病物质,如烟碱、二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据国外分析,烟雾中上述各种物质的浓度远远超过工业许可阈值(表1),而后者是先进工业国家规定工人接触有害气体的最高浓度。卷烟烟雾对人群的危害超过工业污染的化学气体。 表1 卷烟烟雾中某些气体与工业阈值的比较 化学成分 卷烟中浓度(PPM) 工业允许阈值(PPM) 卷烟浓度超过阈值倍数 一氧化碳 42000 50 840 甲 醛 30 5 6 乙 醛 3200 200 16 丙 烯 醛 150 1500 氧 化 氮 微量 5 - 氰 化 物 1600 10 160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身的危害,据北京铁路局中心防疫站报道,长期在火车站从事客运的职工,由于长期在烟雾污染的候车室内工作,不吸烟的职工工作24小时后,唾液溶菌酶、唾液硫氰酸盐和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都明显增高。同时调查21名职工在烟雾污染环境下的20项主观感觉反应,如果90. 5%的职工感到不适,的职工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并有强烈和迫切改善环境的愿望。通过调查认为:北京站候车室空气污浊的重要污染源,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人研究了自然条件下被动吸烟者烟碱和一氧化碳的吸收情况,他们选择7名不吸烟的职员,令其在假日前一天尽量避免接触烟草,然后于中午11时30分采集血、尿、唾液作为基础标本,测定烟碱及其代谢产物可铁宁(catinine)的含量。同时也测定呼气中的一氧化碳。第二天晚间进入与自然条件基本相似的洒吧间,使之与吸烟者广泛交往,暴露2小时的被动吸烟后,所测定体液中烟碱平均增加,可铁宁平均增加,呼气中一氧化碳增加,三种成分与基础相比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多数材料都指出:在能气条件极差的环境下,暴露在充满烟草烟雾的房间内仅一小时,被动吸烟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从平均升到,大致相当于一支含中等量焦油的卷烟。暴露在一氧化碳浓度为20ppm的环境下两小时,等于实际吸10支普通卷烟。这说明被吸烟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暴露的时间和周围气体中烟雾的浓度。
虎妞1989
五、污水对生物的影响 调查你家附近河流的污染情况 1、水道气味、颜色、透明度、漂浮物情况等 2、对植物的影响(种子的发芽实验、植物的栽培实验哦) 3、对动物的影响(用污水放养金鱼、泥鳅、用污水浇有蚯蚓的泥土等,观察这些动物的生存情况) 4、污水对青蛙发育的影响 六、探究用不同贮存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课本P27实验方法,) 探究的内容: 1、不同温度下保存蔬菜、水果的维生素C的含量 2、保存不同种类的维生素C 的含量 七、调查小区立体绿化的情况 1、 选择比较熟悉的相隔比较近的住户 2、 调查其阳台或天台面积、绿化的面积(或植物垂直方向的阴影面积)、植物的种类、数量 3、 测量其尘埃粒子数(方法见P55)、温度、湿度、遮光情况、噪声情况,与没有进行立体绿化的住户进行比较 实验改进: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 说出需要改进的理由、工具(测量的不准、易拉罐难剪出需要的形状、保温性能不不好等) 2、 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多次实验进行改进 3、 改进后测量的数据与改进前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 十、调查高血压的产生原因 调查血压的高低(课本P37)与人的遗传、饮食、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体育锻炼、健康的饮食)、职业等之间的关系 十一、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食谱 1、 介绍家长的身体状况、职业特点 2、 查找资料,家长需要哪些营养? 3、 设计一份营养食谱, 亲手做出食物,本人与家长一起品尝,提出改进意见。 十二、酿酒实验过程 1、 准备过程 2、 材料的选择 3、 注意事项 4、 酿酒的过程 5、 体会 十四、调查报告 1、 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 2、 调查中学生体质状况 3、 查本地区环境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善环境,迎接亚运会) 十五、通过指示植物调查大气污染 (苔藓植物、地衣、其他植物) 十六、制定保护当地生态的计划 十七、老鼠侵害的调查 十八、香烟焦油对人的危害 十九、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二十、探究用不同贮存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回答者:受不了1107 - 试用期 一级 4-25 19:00植物化感作用在农田杂草防除中的应用 时间: 2006-05-15 来源: 作者:刘迎 王金信 李浙江 董晓雯 隋标峰 农田杂草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长期使用除草剂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杂草易产生抗药性。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可以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并与杂草竞争生存环境,进而对杂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利用化感作用控制杂草不会带来诸如农药残留等的环境问题,所以利用化感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杂草控制措施。 一、化感作用的基本定义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的概念是Molisch在1937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为:所有类型植物(含微生物)之间生物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有害和有益两个方面。除此之外,Molisch对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具体内容未能作进一步的阐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Rice根据Molisch的原始定义和植物化感作用近40年的研究成果,将植物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含微生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产生对其他植物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作用。这一定义首次阐明植物化感作用的本质是植物通过向体外释放化学物质而影响邻近植物。随后,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十分活跃,取得了许多成果。发现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植物是有害的,但在许多情况下也是有益的。同时,在农林业生产实践和研究中,陆续发现许多作物的连作障碍和人工林的衰退是因为作物或林木释放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毒害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植物化感作用可在种间进行,也可以在种内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Rice将有益的作用和自毒作用补充到植物化感作用的定义中。从此,Rice关于植物化感作用的定义被普遍接受。 植物化感作用的媒体是化学物质,被称为“化感物质”(Allelochemical)。孔垂华提到的Allelochemical是指植物所产生的影响其他生物生长、行为和种群生物学的化学物质,不仅包括植物间的化学作用物质,也包括植物和动物间的化学作用物质,而且这些化学物质并没有被要求必须进入环境,也可以在体内进行。现已发现,许多化感物质不仅对植物,而且对微生物、动物特别是昆虫都有作用。 二、化感物质向自然界释放的途径 植物化感物质必须有适合的途径进入环境,在自然状况下,主要有4种途径。 1. 根系分泌物 代谢产生的根系分泌物可为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根系分泌物中很大一部分是化感物质。如黑胡桃树(UIansnigra)能分泌具有毒性的胡桃醌(Juglone),当胡桃醌的浓度为20μg/ml时就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发芽。 2. 植物体内由茎叶等部位产生的挥发性化学物质 如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 Hook)树叶中挥发出蒎烯等化感物质,能强烈抑制萝卜(Raphanus sativus)种子的发芽。 3. 植物地上部受雨、雾和露水淋洗的化学物质 如桉树(Eucalyptus)叶中被水冲洗下来的化感物质主要是酚类,它们对亚麻(Linum spp.)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 微生物分解植物残体并释放到土壤里的化学物质 如蕨类(Pteridium aquilinum)植物的化感物质就是由枯死的枝叶释放出的。 三、利用化感作用控制杂草的方法 1. 利用残株覆盖 具有化感作用植物的残体覆盖大田后能有效地防治杂草。利用植物残株覆盖后,覆盖残株通过与杂草争光、争养分、争水分和残体释放的化感物质来影响杂草种子的萌发。据报道,截至2000年美国约有20%的耕地使用秸秆还田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收获后的秸秆将残留在表土层。研究发现收获后的大麦、燕麦、小麦的残体对第二年杂草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Putnam等研究发现,10月份在蔬菜田和果园种植黑麦,春天利用草甘膦将黑麦杀死,黑麦覆盖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并且证实起化感作用的是一种叫做香草酸(hydroxamic acids)的化感物质。Putnam等研究发现高粱残株具有显著的控制杂草的能力。Alsaadawi等进行沙培试验发现,高粱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显著抑制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另有试验表明,水稻残茬与秸秆混合物的5%~10%浓度水提取物能抑制杂草发芽和苗期生长,抑制效果不同可能是因植物不同部位酚类物质浓度不同所致。水提取液对杂草茎伸长和干物质量的影响相似,但对根伸长的抑制效果大于对干物质量的影响,对禾本科杂草的抑制效果大于对阔草杂草的抑制效果。 2. 轮作 利用轮作控制杂草是最有效的栽培方法之一,可在尽可能少施用除草剂的情况下对杂草达到最有效的控制。运用轮作的方法抑制杂草,是通过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顺序来达到营养竞争、化感物质的释放、土壤翻动、机械损伤的种植模式来阻碍杂草的发芽和生长。轮作作物如黑麦、小麦、荞麦、黑芥、高梁和苏丹草的杂交种等均能有效降低杂草种群,并与杂草竞争资源,且通过活体或作物降解产生的化感物质对杂草生长产生抑制。具有化感作用的不同植物所产生的化感物质不同,各有其特定的抑制对象。向日葵能有效地抑制马齿苋、蔓陀罗、黎和牵牛花等杂草的生长,燕麦的一些品种则能抑制芥属杂草的顶端生长,受抑制的杂草高度只有对照的1/3。Leather于1983年用向日葵和燕麦进行轮作的结果证明,轮作区的杂草密度显著小于各自单作区,说明两个作物各自发挥了不同的除草功能,相对提高了除草效果。冬小麦释放的化感作用物能抑制白茅生长,在白茅生长多的农田用冬小麦和其他作物轮作可抑制或防治白茅的危害。世界上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泰国、埃及等)研究通过轮作来抑制杂草,既能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又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3. 利用伴生植物 有些植物有选择性化感作用,能抑制某些杂草的生长,而对农作物生长无害。墨西哥万寿菊对根部含淀粉的杂草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如直立接骨木的根随着褐变而变成空壳,形似被酸腐蚀,甚至在距万寿菊较远的地方也能看到这种现象。在水葫芦危害较重的水田中放入水车前,能很快使水葫芦出现褪绿、叶腐烂、根变黑等症状,最后死亡。这种伴生植物能和作物共存于某一特定区域,并发挥除草作用,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4. 提取化感物质,合成新型除草剂 通过对化感作用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模拟其结构,可开发出拟天然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由于生物途径合成的天然除草剂具有低毒高效、易于吸收和降解且作用对象专一等特点,因此可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降低农作物中化学农药残留量,有助于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方面已有成功合成生物农药范例,如由振国以沙漠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1,8-桉树脑为前导体,研制成功新型内吸性除草剂仙治(Cin-methlin),已应用于水稻、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藤井义晴等根据棉花根系分泌物独脚金萌素合成的独脚金酚已应用于防除大豆、花生、玉米、甘蔗田的寄生性杂草独脚金。 5. 转基因育种 通过育种把某种化感性状结合进作物品种,使作物增强竞争优势以抑制某些主要杂草。采用常规杂交技术,或原生质体融合等生物技术手段,把化感基因引入栽培品种中,为特定地区培育出能抵抗某些杂草的农作物品种是有可能的。在明确控制作物化感作用的遗传行为和机制后,可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手段,将控制化感性状的基因导入丰产优质作物品种基因组中,培育出既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又能在田间条件下自动抑制杂草的优良作物品种。目前培育抗杂草作物品种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Dilday通过研究推测,水稻基因组中控制作物产量和其他一些优良性状的基因与控制化感作用的基因之间连锁关系较弱,这为培育高产优质强化感作用的水稻品种创造了条件。据报道,高化感能力存在于作物的野生类型中,由于育种中强调高产等性状而使该性状丢失。通过与野生种进行杂交,可将植物对昆虫和病害的抗性整合到作物品种中去。但化感育种方面目前仅水稻中获得了具有高化感能力的对杂草有抑制作用的品种。另外,Haan等将矮种油菜与结球白菜杂交获得了一个具有抑草效果的杂交种,且矮化的芸薹属品系在玉米和大豆行间发芽良好,并能抑制杂草28~42d而对作物无任何影响。 Panchuk等发现一种冰草属植物和小麦的杂交种,可显示冰草的特性和较高的抑制活性,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将来能够成功地开发出小麦、水稻等一些主要作物的抑草新品种,不但可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而且可望进一步提高产量。 四、化感作用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前景 利用化感作用控制杂草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新途径。由于这种控制措施是利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自身防御系统或抗逆能力,没有向系统中引入难降解的化学物质,不会带来诸如农药残留等的环境问题,故利用化感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杂草控制措施。利用植物的化感物质防治有害生物,无疑是植物保护的发展方向之一。化感物质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长期以来相互竞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为生态系统所适应的,所以我们应当恰到好处地应用此生态机制,尽量避免化感作用的有害影响,而尽可能地利用其正面效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统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据美国农业部(USDA)估计,化感作用新技术的应用将给美国农业带来2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因此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是相当可观的。1999年8月在加拿大召开的世界第二次化感作用大会中,有大量的论文报告涉及到化感物质作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从而为更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 分离、提取和鉴定新的化感物质是化感作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事实上,在人们已经确定的化感物质中,真正具有应用价值的仍然很少。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当注重化感作用室内研究与大田应用的结合,鉴定新的化感物质并探索其除草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无污染的除草剂,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化感物质的产生、释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探讨。随着我们对化感物质的选择机制、作用机理、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了解的增多,人们将有可能成功地利用现有的种质资源,提高这些化学物质的产量,调控正在生长或者残株的化感物质释放速度以进行季节性的除草。这一领域的技术虽然复杂,但是却为杂草的综合防治展示了新的前景。 化感作用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因此必须引入多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不同学科研究者共同参与和合作,使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日臻成熟,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具有生态安全性的合理措施,为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对策。 回答者:Linffy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4-26 18:37尼古丁的毒性及成瘾性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所以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同样道理被动吸烟者对烟臭味也有不适的感觉。 吸烟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者,我国已早有发生,吸烟多了就醉倒在地,口吐黄水而死亡。为此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在国外也有报导: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烟后死去。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吸烟量较大并不中毒呢?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机体吸收。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瘾癖性,而使人嗜烟如命。 吸烟何以成瘾 一提起成瘾物质,人们往往立即想到鸦片、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却忘了世界上使用最多、危害最广的烟草。其实,与海洛因相比,除了一个是合法消费品,另一个是违禁品外,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质的不同,尤其是从物质依赖的角度看,二者更是如出一辙。 医学上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有依赖性,主要依据有两条。第一,是看人们对这种物质是否有强制性地使用和觅求的特点;第二是在停止使用某种物质后,是否不断产生重新使用该物质的强烈欲望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 所谓强制性地使用及觅求,说的了就是已经成瘾,不用不行。这种非用不可的感觉是则成瘾物质的本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迫使瘾君子们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使用成瘾物质所造成的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戒断反应,即指停止吸烟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便开始想吸烟,并感到坐立不安、烦燥、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继而出现头痛、心慌、乏力、腹部不适、恶心、腹泻、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爱发脾气、困倦及睡眠障碍等症状。这种种症状使戒烟者对烟草的渴求更加强烈。这些症状一般在戒烟后的三四天内最为突出,尔后在1个月左右渐渐消失。但少数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困倦等可持续很长时间。与海洛因等毒品非常相似的是,所有戒断症状,一经吸烟便可立即缓解,这也是所有成瘾物质的共同特点。 至于形成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机理,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让受试的吸烟者在实验室里随意吸烟,同时分别给他们静脉滴注不同剂量的尼古丁或生理盐水。结果发现,每小时滴注4毫克尼古丁的受试者的吸烟量,比滴注生理盐水的受试者少60%。表明吸烟的欲望和行为是通过人体血液的尼古丁含量来调节的。尼古丁的烟草中的含量为,主要经呼吸道粘膜吸收。长期吸烟者体内的尼古丁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机体已适应了这种状态。因此,一旦停止吸烟,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便会下降,吸烟者就会感到种种不适。就像高血压病人一旦血压突然降至正常时,反而会感到头晕目弦及各种不适一样。 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往往在紧张或劳累时便不自觉地想吸烟,以期得到休息或放松。但实际上吸烟会使从血压上升,呼吸兴奋,心率加快,之与人休息时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每个吸烟者的主观感觉确实是舒适与放松。原因何在呢?其实是尼古丁刺激了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而肾上腺素能明显增加人体的应激能力,从而使人适应外界刺激的能力提高,导致主观上的轻松感。 吸烟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发现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有呼吸道症状。 ....吸烟对女性有特殊危险,吸烟的妇女如果正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心脏疾病发作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吸烟孕妇的胎儿易发生早产和体重不足,婴幼儿期免疫功能降低,容易生病;据统计,孕妇被动吸烟的婴儿致畸率明显增高。 ....吸烟害己害人,应该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 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写在2000世界无烟日 今年5月31日是第13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是“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口号是“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两百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从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开展无烟日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吸烟有害于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烟者主动放弃吸烟,号召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到反吸烟运动中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无烟草的环境。 烟草随着燃烧温度的变化,可以产生4000多种物质,研究表明,其中许多物质对人体有害,仅目前查明的致癌物质就有40多种。吸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主要原因。吸烟者还易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神经衰弱等疾病。研究还发现,被动吸烟者受到的伤害甚至超过吸烟者本人。 烟草所致的急性危害包括:缺氧、心跳加快、气喘、阳痿、不孕症以及增加血清二氧化碳浓度。吸烟的长期危害,主要是引发疾病和死亡,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肺癌和其他癌症(喉、口腔、咽、食道、胰腺、膀胱、子宫颈、白血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还秧及其周围的人。研究表明,吸入他人吐出的香烟烟雾,可导致婴儿急性死亡,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及中耳疾病,成人肺癌及心脏病。儿童的父母吸烟把儿童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因为这将增加他们未来吸烟的可能性。� 目前全世界约有11亿吸烟者,其中70%以上的烟民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全球约有47%的男性和12%的女性吸烟,每天还有8至10万年轻人成为长期烟民,到2025年,全球吸烟人数将达到16亿。现在每年有约400万人死于由烟草制品引起的疾病,在未来20年中全球由吸烟所导致的死亡将增加3倍。到2020年,被烟草杀死的人数将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将超过艾滋病、结核、难产、车祸、自杀、凶杀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的总和。� 据实验研究表明,一支香烟的烟碱可使一只白鼠致死,20支香烟的烟碱可毒死一头牛,在法国举行的一次吸烟比赛中,有人连吸了60支烟就当场死亡了。吸烟不仅害己,而且还害他人,被动吸烟者所受毒害的程度也是惊人的,欧洲每年有将近14万被动吸烟者因此患癌症或心脏病而去世。被动吸烟对青少年的伤害更大,在吸烟者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患气喘病、支气管炎、肺炎和中耳炎的人数明显增加。青少年是发育时期,更不应该吸烟。平均来看,若吸烟者从青少年时便开始吸烟,并持续下去,就会有50%的机会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其中半数将死于中年,或70岁之前,损失大约22年的正常期望寿命。由于长期吸烟,从青年时期开始的任何年龄段的吸烟者都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高约3倍。 吸烟导致的社会问题并不仅仅止于人类健康一项,由此引发的其它许多社会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烟草业经济收入。有人指出,目前我国烟草的税收实际上是“愚人的金库“,吸烟造成的健康和经济损失与烟草利税之比大约为2∶1。此外,据世界银行估计,烟草每年给全世界造成约二千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一半损失由发展中国家负担,这包括对吸烟导致的疾病的治疗费用、因职工生病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以及因失火造成的损失等。 我国是世界上烟草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国家,吸烟率在37%以上。有资料统计,世界上的吸烟人数正在下降,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烟民队伍却在不断扩大。据调查,我国现有烟民3.2亿,比美国的人口总数还多,如果这3.2亿“烟民”每人家里或办公室里有一位或两位“非烟民”,那么,被动吸烟的人数将是十分惊人的。这些数以亿计的“非烟民”,天天受到毒雾的熏染,天长日久,一部分“非烟民”,也会得肺癌等其它疾病,而成为“烟民”的牺牲品。由此可见,吸烟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我国广大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您的个人健康,也为了全社会的公共利益,请您戒烟! 二手烟”害猛于虎 美国医学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被动吸烟即俗称的“吸二手烟”比原先外界所知道的还要危险,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被称为“GSTMI”的基因发生突变,或是缺少此基因的妇女,其患肺癌的几率为一般人的倍至6倍。“GSTMI”基因目前已被认为会使烟草中致癌物失去活性。 关于肺癌的预防之道,远离香烟与烟雾是最为明智之举。同时,不但尽量不要吸烟,也不要让自己吸上“二手烟”,即使在公共场所也应设法避开那些吞云吐雾者,以避免受到“二手烟”的危害。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前不久发表的报告说,多吃一些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可使吸烟者罹患肺癌的几率降低两成。研究发现,那些血液里维生素E含量最高的人,得肺癌的比例下降。而那些吸烟时间最短,血液里含维生素E高的人,预防效果最佳。但专家强调,具有预防肺癌功效的维生素E主要来自食物而并非维生素E补充剂。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包括全麦面包、硬果类、绿色蔬菜、豆类、谷类等。 <健康报> 烟雾对环境的污染 对人的生命来说,新鲜空气、食物、水是最重要的因素。从大气污染的角度看,在一般通见不良而吸烟者又较多的地方,那里每一亳升烟雾里含有50亿个烟尘颗料,它是平常空气中所含尘埃微粒的5万倍。那里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工业允许阈值的840倍。大量的一氧化碳存在使人精神疲惫,劳动效率降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上升到中等中毒程度。 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病物质,如烟碱、二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据国外分析,烟雾中上述各种物质的浓度远远超过工业许可阈值(表1),而后者是先进工业国家规定工人接触有害气体的最高浓度。卷烟烟雾对人群的危害超过工业污染的化学气体。 表1 卷烟烟雾中某些气体与工业阈值的比较 化学成分 卷烟中浓度(PPM) 工业允许阈值(PPM) 卷烟浓度超过阈值倍数 一氧化碳 42000 50 840 甲 醛 30 5 6 乙 醛 3200 200 16 丙 烯 醛 150 1500 氧 化 氮 微量 5 - 氰 化 物 1600 10 160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身的危害,据北京铁路局中心防疫站报道,长期在火车站从事客运的职工,由于长期在烟雾污染的候车室内工作,不吸烟的职工工作24小时后,唾液溶菌酶、唾液硫氰酸盐和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都明显增高。同时调查21名职工在烟雾污染环境下的20项主观感觉反应,如果90. 5%的职工感到不适,的职工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并有强烈和迫切改善环境的愿望。通过调查认为:北京站候车室空气污浊的重要污染源,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人研究了自然条件下被动吸烟者烟碱和一氧化
蔡一诺1989
五、污水对生物的影响 调查你家附近河流的污染情况 1、水道气味、颜色、透明度、漂浮物情况等 2、对植物的影响(种子的发芽实验、植物的栽培实验哦) 3、对动物的影响(用污水放养金鱼、泥鳅、用污水浇有蚯蚓的泥土等,观察这些动物的生存情况) 4、污水对青蛙发育的影响 六、探究用不同贮存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课本P27实验方法,) 探究的内容: 1、不同温度下保存蔬菜、水果的维生素C的含量 2、保存不同种类的维生素C 的含量 七、调查小区立体绿化的情况 1、 选择比较熟悉的相隔比较近的住户 2、 调查其阳台或天台面积、绿化的面积(或植物垂直方向的阴影面积)、植物的种类、数量 3、 测量其尘埃粒子数(方法见P55)、温度、湿度、遮光情况、噪声情况,与没有进行立体绿化的住户进行比较 实验改进: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 说出需要改进的理由、工具(测量的不准、易拉罐难剪出需要的形状、保温性能不不好等) 2、 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多次实验进行改进 3、 改进后测量的数据与改进前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 十、调查高血压的产生原因 调查血压的高低(课本P37)与人的遗传、饮食、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体育锻炼、健康的饮食)、职业等之间的关系 十一、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食谱 1、 介绍家长的身体状况、职业特点 2、 查找资料,家长需要哪些营养? 3、 设计一份营养食谱, 亲手做出食物,本人与家长一起品尝,提出改进意见。 十二、酿酒实验过程 1、 准备过程 2、 材料的选择 3、 注意事项 4、 酿酒的过程 5、 体会 十四、调查报告 1、 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 2、 调查中学生体质状况 3、 查本地区环境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善环境,迎接亚运会) 十五、通过指示植物调查大气污染 (苔藓植物、地衣、其他植物) 十六、制定保护当地生态的计划 十七、老鼠侵害的调查 十八、香烟焦油对人的危害 十九、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二十、探究用不同贮存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 , 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
工程检测技术论文篇二 浅论工程质量检测 摘 要: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全面完善,有关部门和机关应贯彻落实好监督管理工作,同时不断加强质量
这个嘛,谁也帮你了你,只有靠你自己啦。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实验报告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实验报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