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92

CSYMiracle
首页 > 学术论文 > 针对学生不上学的心理论文答辩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柔情似水9999

已采纳

因为有学生们感觉上学是非常不自由的,有的学生觉得学习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办法很好的吸收这些知识,所以就非常的讨厌上学。

313 评论

Zzzz将将将

这个可根据切身来写的。其实不难的,你不用很紧张的。

296 评论

huahuaabcabc

有一本书就是说这个问题的。本书中文版没有在版,实体书都炒到上百了,所以可以看下电子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这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127 评论

木易木每

网页链接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下载地址

作者: (美) 威廉厄姆 (.) . 著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A Cognitive Scientis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ind Work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Classroom

译者: 赵萌.

出版年: 2010-5

页数: 168

定价: 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4396533

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作者简介 · · · · · ·

丹尼尔·T威林厄姆

1983年于杜克大学获得心理学本科学位,1990年于哈佛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心理学教授。2000年之前,其研究主要关注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和记忆方面;2000年至今,其研究主要围绕认知心理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 用。威林厄姆还为《美国教育家》杂志撰写《向认知科学家提问》专栏

338 评论

yanrongsun

可以结合埃里克森的发展观写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所特有的特征

236 评论

布丁无敌

父母最焦虑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家里有一个厌学的孩子了。一写作业就磨蹭,一考试就生病,上学时无精打采,放学时神采奕奕。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就像家长经常说的,孩子必须打一下才会动一下。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一、人生来就有好奇心,而且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们会去尝试解决一些问题,当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们会感到非常愉悦,这种愉悦感会支持我们继续探索新的领域。关键是,我们人类的好奇心相当脆弱,而且我们的大脑不擅长思考。

二、在我们对某一领域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会尝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可一旦问题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我们的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避免思考。因为,当我们在一个问题上毫无进展时,我们不仅无法感受到快乐,反而会变得沮丧,这也是孩子们在学习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畏难情绪”。简而言之,如果是我们踮踮脚尖就能够得着、就能解决的问题,那我们会很乐意去思考,会不断地想去学习,因为,这会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快乐。

三、每个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学习进度截然不同,但就是如此不同的学生,每天所接收老师教授的知识却完全相同。学习好的学生,因为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对学习的热情自然也会高些。而那些基础弱一些的学生,如果每天学习的内容,都严重超出了他现有的知识储备,那他在学习中就无法感受的快乐,自然也就没有自驱力推动自己前进。

四、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这类学生上学感到是一种痛苦,因为成绩差上课听不懂,座在那里是一种煎熬,老师留的作业也完不成,第二天交不上作业,老师要找谈心,心理有压力,所以不愿上学。

五、生活条件变好。现在的孩子真是生活在幸福当中,还没有出生就是各种胎教,各种营养,各种检查……更别说孩子们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比以前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一定道理的。

六、不愿意吃苦。生活条件变好,导致孩子不需要付出太多就可以得到。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能吃苦的了。加上很多父母以前过过苦日子,不想让下一代受苦的心理。导致孩子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七、孩子诱惑太多。现在的小孩,很小就接触到电子产品,很多孩子小小年纪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孩子不愿意去上学。

141 评论

Nightwish阳光

做一份问卷调查吧,会比较有说服力,做一个spss相关分析。

165 评论

aprileatapple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天生杰出的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 思考的3个特性:❶缓慢的;❷费力的;❸不可靠的。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因为它并不擅长于此。 大脑让你免于思考的两种方式: ❶最重要的功能(比如视觉和行动)不需要思考; ❷倾向于用记忆(经验)而不是思考指引行动。 解决问题会带来愉悦感。 ·在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上毫无进展会使人感到沮丧; ·只是知道答案也不会有很大的愉悦感。 问题的困难程度:过于简单与非常困难的问题都不会带来愉悦感。只有问题的难度适中、我们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时,我们才会喜欢思考。 思考成功的关键因素:❶环境中的信息;❷长期记忆中的事实;❸长期记忆中的步骤;❹工作记忆空间的大小。 思考发生在工作记忆当中,最大的瓶颈在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我们可以通过组块和练习为它扩容。组块使得原本分散的内容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元;练习使得原本需要费力思考的过程自动化(习惯)。它们能为工作记忆扩容,是因为有意义的单元在工作记忆当中只占用一个位置,而分散的内容会占用多个位置。 组块和练习后的内容可以存放于长期记忆,会以整体的形式调取和放入工作记忆。 □  对课堂的启示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从认知学的角度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❶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❷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 ❸解释待解决的问题 ❹重新考虑何时提出问题 ❺接受并应对学生间的差异 ❻改变速度 ❼坚持记日记 ◎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 事实比想象力更重要。因为它是顺利的阅读理解、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考能力的基础。 教师最关心的环节——推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恰恰与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密不可分。 工作记忆的空间大小并不是由字母的多寡决定,而是由有意义的片段决定的。 合并(组块):将环境中分散的信息片段拼在一起的现象。 事实性知识是组块得以实现的前提。组块是为工作记忆扩容的方法之一。 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起重要作用的四种方式: ❶提供词汇材料; ❷填补逻辑空白; ❸合并要点,压缩工作记忆空间; ❹为模棱两可的信息提供解释。 背景知识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意义,而我们对于有意义的事情记得更牢。 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成为回忆的线索,而线索是回忆的关键。 知识具有马太效应:背景知识越多,学习相关知识就越容易。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开始得越早越好。 事实性知识可以通过书籍、杂志、报纸来获得,而非电视节目、电脑游戏和学生喜欢的网络内容(如社交网站、音乐网站等)。 新接触的事实性知识最好与已有知识有关联,以至于学生能理解它的意义。仅仅列出事实清单的益处不大。 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习背景知识。 ❶灌输哪些知识 ❷知识体系在先,批判性思考在后 ❸具有浅显知识比没有知识强 ❹加强阅读 ❺偶然获得知识 ❻尽早开始 ❼知识要有意义 ◎学生思考什么就会记住什么。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遗忘的4种原因: ❶信息从未进入过工作记忆; ❷不能从长期记忆中找回信息; ❸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完全被遗忘; ❹信息在工作记忆中停留,但未能进入长期记忆。含有情感的事情可以记得更好,但是情感对学习不是必要条件。重复也可以加深记忆,过程会比较枯燥。 教师的目标永远应该是让学生思考意义,思考事物准确的意义。 好教师的两个特征: ❶和善:可以和学生建立感情上的联系; ❷条理:使教案中的要点环环相扣,让学生能够理解从而记住。 故事的“4C原则”: ❶因果关系(Causality);❷冲突(Conflict);❸多样性(Complications):次要目标;❹角色(Character)。 故事结构的优势: ❶故事建立在众人皆知的结构之上,从而容易理解角色的行动; ❷故事是有趣的; ❸故事容易记忆。 一堂75分钟的课需要花10到15分钟的时间建立目标,引出要点。 在给出答案之前,先把问题说清楚很重要。因为答案本身没什么意思,只有知道了问题,它才会变得有意思。□ 无意义的情况 对于机械记忆内容,采取助记术帮助记忆:❶首字母缩写法;❷首字母联想法;❸联想法;❹唱歌法;❺字钩法;❻位置记忆法。 要想教得好,你需要确定这堂课会让学生真正思考什么,而不是你希望他们会思考什么。 ❶从学生会思考什么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案 ❷慎用强夺注意力 ❸慎用探索性学习 ❹让作业带着学生思考 ❺大胆使用助记术 ❻围绕冲突备课 ◎大脑不喜欢抽象的事物,而倾向于选择具体的事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大多数知识是具象的。 类比的益处:通过联系已知的事物帮助我们理解新的事物。 理解的本质就是记忆。理解新的概念其实是让正确的已有概念进入工作记忆,并加以重新组合。 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懂了”,理解也存在两个问题:❶表面理解;❷不能活用。 三类知识: ❶机械知识:对内容没有一点认识,只会逐字死记; ❷表面知识:对内容有部分认识,但存在局限性; ❸深层知识:不仅了解每一部分,也能看到全景,知识之间连接更为充分,能够迁移运用。 想要获得深层知识,需要理解:抽象的概念 + 实际的例子 + 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比获得表面知识更难。 知识迁移: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在新的问题上。 ·大脑惯常的理解方式: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理解,导致我们难以辨认问题的深层结构; ·理想的理解方式:理解问题的各部分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分清主次。 总是要将深层知识的理解作为目标,但要认识到应让表层知识先行。 ❶帮助学生理解,提供实例,让学生进行比较 ❷明说暗说深层知识 ❸对深层知识抱有切实期望 ◎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练习的3种原因:❶获得能力;❷提高能力;❸维持能力。 摆脱工作记忆的有限空间的方法: ❶第一,通过合并使事实占用的空间变小; ❷第二,通过压缩我们将信息带入工作记忆的过程。 自动化过程的特征: ❶费时短; ❷在有环境提示的情况下无法避免; ❸对于自动化过程的组成毫不自知。 ·好处:压缩思维过程所占用的工作记忆容量,腾出更多的工作记忆空间; ·坏处:惯性思维。 防止遗忘的方法——持续练习。 分散练习优于集中练习:分散练习的长期效果更好,每次练习的时间更少,枯燥程度更低。 哪些事情需要练习?练习那些自动化之后,效益能达到最大值的技能的基础。 改善迁移:重复做很多某一类型的题目,使你更容易辨识一个具有相同深层结构的新问题。 练习的5个优点:❶掌握基本的技能;❷达到精通;❸让思考过程变得省力,这样才能学得更多;❹让记忆更持久;❺增加知识迁移的几率。 ❶该练习什么 ❷分散练习时间 ❸在进阶环境中练习 ◎学习早期的认知力和晚期的截然不同。 专家的特征: ❶丰富的背景知识:能在记忆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❷抽象思考的能力(深层结构库):迁移能力、第六感、细节分辨、“优雅地犯错”; ❸大量自动化的技能与知识:解决问题时工作记忆空间能有与自己对话提问的富余; ❹持续工作的能力:脑力衰竭的阈值高; ❺持续不断的长久练习。 初学者不可能像专家一样思考,仅仅模仿动作是徒劳的。专家最初也经历了初学者的阶段,练习是通向专家的唯一途径。 “十年规则”的效应:一个人不花上十年时间,是不能在任何领域(物理、象棋、高尔夫或者数学)成为专家的。 专家的思考方式和学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❶学生理解但不能创新知识 ❷专家做的一些事情学生也能做,但它们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太大帮助 ❸照葫芦画瓢没有用 ◎儿童在思考和学习方面,相似点比不同点更多。 认知风格:思考的偏好。风格反映了我们倾向于思考与学习的方式(无好坏之分)。 认知能力:特定的思考能力或者取得的成功。能力反映了我们所知道的和能做的级别(有高低差别)。 表1 认知风格的差别对比认知风格理论成立需要满足的3个要素: ❶它应该使一个人的风格始终如一; ❷它应该体现不同风格的人思考学习的方式也不同; ❸它应该显示不同风格的人平均起来在能力上没有差异。 “用符合偏好的学习风格来学习能提升学习效果”是没有依据的。 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记住的是事情的意义,而不是它们的声音或外形。 表2 加德纳的8项智能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表现有差异,背景知识和学生能力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能力之间是无法互换的,虽然之间不是完全隔离,但它们之间相距甚远,以至于无法取长补短。 教师基于和每个学生相处的经验有区别地对待学生,留心观察哪些方法可以奏效。实践优先于理论。 ❶思考内容,而不是学生 ❷改变吸引注意力 ❸每个孩子都值得你关注 ❹不要担心——节省你的开支吧 ◎【成长型思维模式】孩子智能上的差异可以通过持久地努力来改变。 综合智能(general intelligence):简称“g”,是所有类型智能的基础。 □ 什么使人聪明 影响智能的因素:基因&环境。 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基因的差异让人们在环境中寻找不同的体验,正是这些体验间的差异导致了长期认知结果上的差别。 孩子对待自身智能的评估分为几个方面: ❶目前的能力做某件事的成功率; ❷对于自身能力的自信; ❸对于不同类型的任务拥有不同级别的能力。 表扬孩子的两种方式: ❶针对能力——“你一定很聪明”——智能是一成不变的; ❷针对努力——“你一定很用功”——智能是可变的。 让学生相信智能可以提高,努力是值得的,自己拥有智能的决定权。这是提高智能的第一步。 教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代表你会学到事情。只有永无作为的人才不会犯错误。 表扬孩子的方式能影响他对待智能的态度。应当表扬过程、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而非表扬能力和结果。避免不真诚的赞扬。 表达对学生的信心:不要表扬他们低于标准的表现,这传达出你对他的期望很低。更好的方法是——表扬他在其中做出的努力,并提出更高的期望。 为了帮助后进生不掉队,我们首先要确保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进步,然后我们要让他们相信为此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 ❶赞扬努力,而非能力;赞扬过程,而非结果 ❷告诉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❸坦然接受失败 ❹学习技能不是天生的 ❺跟上队伍是“长期”目标 ❻让学生知道你对他们有信心 ◎教学,和其他任何复杂的认知技能一样,必须通过练习得以提高。 提升教学技能的最佳方法就是练习教学。 练习指的是:❶有意识地提高;❷寻求内行人的反馈意见;❸为了提高完成目标任务的水平,完成一些非目标任务。 ❶第一步:找到一个(或两个)愿意与你合作的教师做搭档 ❷第二步:给课堂录像,自己观看 ❸第三步:和搭档一起看其他教师的录像 ❹第四步:和你的搭档观看、点评彼此的录像 ❺第五步:用到班级里,跟踪观察 想要将练习坚持下来,需要为练习预留出时间,花更多时间在教学上。 记住,不要一味追求速度。你需要设定先后顺序,决定哪些是最重要的,眼光放在具体的、可实现的步骤上,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 ❶记教学日志 ❷和其他教师讨论 ❸观察学生的真实状态。 表3 本书讨论的9项原理、所需的知识以及各项原理的重要应用 全书的重点是两个:❶广泛且深厚的背景知识;❷不断地练习,是学习与成长的两个关键因素。 作者面对的是教师这个群体,所以采取了解答教师们常感疑惑的几个问题,串起各个概念与知识点。以下为各章概要: 1.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大脑不是设计来思考的,而是设计为避免思考。多数时候,我们是根据经验、记忆来做解决问题或做决定。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完全避免思考,我们也追求可以自行解决问题,因为这会让我们感到愉悦。前提是这个问题不是那么难以解决,并且在我们决定要解决它之前,能稍微看到成功的曙光。 【思考】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要把一个项目/想法/问题细分成一系列的步骤,这样每一个步骤都不至于太难,都有成功解决的希望;以此来引导大脑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逐步向目标推进。 2.  How Can I Teach Students the Skills They Need When Standardized Tests Require Only Facts? 事实性知识必须先于技巧。 1)知识是阅读并理解的基础。知识帮助分块记忆,从而节省了大脑的内存,让大脑有更多的空间运转。 2)背景知识是认知技巧的必要前提。背景知识是分析、综合、批判能力的支撑。 【思考】温故知新;新是在故的基础上叠加的;要想高产出,必须有更高的输入;何为有效的输入?是那些可以作为知识扩展与批判思考的基石的知识。 3.  Why Do Students Remember Everything That’s on Television and Forget Everything I Say? 尝试把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事实是,它很少奏效。内容几乎从来都不是留住学生注意力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好的方法是,教会学生意义。因为人的大脑更倾向于记住自己的感受(意义),而非具体的事物。 【思考】一个比较好的呈现意义的教学方法是,把知识融会在故事里呈现。 4.  Why Is It So Hard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bstract Ideas? 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事物,都是在我们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而我们掌握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跟具体事物相关的知识。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从长期记忆中找出相类似的知识,放入大脑内存中进行重组,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 从来带来了两个疑问: 1)为何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浅薄的? 答:源于有限的背景知识,从而限制了理解; 2)为何知识难以转化,已掌握的知识为何难以应用到新的场景或问题? 答:①背景知识决定了我们如何解读与解释新的知识,而这又进一步地限定了我们如何进一步解读与理解;②背景知识关注的多是表层的结构,没有对深沉结构的理解作为支撑,知识难以转化;③现实的问题总是多个知识点与多个维度的交织,从而加深了参考已有解决方案做出新的解决方案的难度。 5.  Is Drilling Worth It? 练习,练习,再练习。 1)练习把动作转变成自动模式,从而节省了大脑的内存,把空间让出来给更深层次的大脑活动; 2)练习加深了对基础技巧/知识的掌握,而它们是高一层次的技巧/知识的基础; 3)练习帮助提升知识的转化,因为练习帮助构建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6.  What’s the Secret to Getting Students to Think like Real Scientists, Mathematicians, and Historians? 专家是如何炼成的?他们基于功能性地把知识分类(而非基于相关性);他们抽象地思考。 更具体一点:他们具有宽广的背景知识;他们把大部分的思考过程转变成自动模式。宽广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可以从错误中看出线索;把思考过程转变为自动模式节省了大脑内存,从而留出空间做更高层次的思考。 7.  How Should I Adjust My Teaching for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ers? 大脑学习(认知)的三个维度:视觉  / 听觉 / 运动知觉。 可惜的是,研究显示,针对视觉与听觉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并没有提升,因为对视觉或听觉更敏锐的学生,容易记住的是表象本身(声音与呈现),而不是意义的实体;即这些学生会比其他学生更快记住一幅地图,或者一首歌的旋律,但在掌握知识的意义上并不优于其他学生。 学生擅长于通过哪一种认知维度学习并不是区分学习能力的因素,背景知识才是。因为背景知识是认知行为(分析、综合、批判)的基础。 8.  How Can I Help Slow Learners? 首先,判别智力并非只有数学与阅读两个维度;逻辑,音乐,体育等都是。学生在智力上各有不同,但智力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获得提高。最后,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个总结: ·要鼓励孩子的努力,而非称赞他的能力; ·告诉他们,努力终会获得回报; ·把失败看做学习与成长的基石; ·教会他们学习的技巧; ·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对他们要有信心。 教育是将历代累积起来的智慧传递给孩子,我们充满热情地相信它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知道它可以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这也是让我们所有人受益的一件事。 教育使人更聪明,聪明的人可以使教育更美好。

253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答辩针对问题

    论文答辩问题归纳 导语:论文答辩要做得好,除了要对论文内容了解清楚外,还要做好论文答辩稿的准备。接下来我整理了论文答辩问题归纳,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这个

    易叉叉叨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扎针灸的毕业大学生论文答辩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

    好运咪咪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对心理学的认识小论文

    心理学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但近年来它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将它应用到了几乎所有与人有关的行业中。其中,心理学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显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

    sweetmiriam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学生对论文答辩的建议

    在进行答辩的时候,一定要快速的表明自己的主题,而且一定要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太拖沓,这样能够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泡沫鱼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针对学位论文作假

    论文造假怎么处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涉事人尚未获得学位而进行论文造假,则取消涉事人的学位申请资格;2、涉事人在获得学位后被发现论文造假,则撤销涉事

    明天星期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