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5

巧儿妹妹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弱国无外交的历史小论文素材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朱迪迪迪

已采纳

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胜国,却同样在巴黎和会上被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利转交给日本; 1938年9月29日,在慕尼黑召开了由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参加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决定把捷克的苏台德区“转让”给德国。这就是臭名远扬的“慕尼黑协定”。而割让领土的捷克,竟然没有权利出席会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1945年初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达成了其中一项协议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而这项协议竟然是在中国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达成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那么大牺牲,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情况下却同样遭到如此的待遇,可想而知其他的一些小国了。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很显然的可以看出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了。

129 评论

陶小唬同学

额,外交才是弱国的生死线。

245 评论

笨笨的2003

闭关锁国。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又学习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100 评论

快乐皇帝

1.乾隆闭关锁国。2.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烧、被抢。3.日本德川家族实行封建锁国,导致“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

349 评论

土豆豆的焦糖

唐太宗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有功也有过,其赫赫功业已携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其缺点过错也永存于历史的长河中,如何用一句话来评价他,那就是“功大于过”。唐太宗一生的功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过程中的武功,二是贞观年间的文治。本文主要讨论后者。贞观之治的出现和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杰出的,进步的历史人物,绝非偶然,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时代因素。首先,唐太宗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隋末农民起义是针对隋炀帝的暴政而发生的,人民反对横征暴敛,要求轻徭薄赋;人民反对生杀任刑,要求赏善惩恶;人民反对穷兵黩武,要求偃武修文,休养生息。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这些,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时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居安思危,不敢懈怠。他的努力适应了历史的潮流,这正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二是唐太宗君臣关系和谐,形成了良好的政治风气。贞观之初。唐太宗君臣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正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形成了一个荣辱与共的整体。君主的纳谏如流;臣下直言相谏,君主选贤任能,臣下间竭尽职守;君主执法严明,臣下克已奉法。人人奋发,见贤思齐,这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和宽松的政治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官员的积极性,充分显示了国家机器有序运作的活力,从而为贞观治世的出现提供了保障。再次,唐太宗本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各种政策的制定上,唐太宗能够审时度势,洞察全局,尽量避免政策的失误。在人才的任用上,唐太宗对臣下的品德优劣和才能高下乃至性格特征,都了如指掌,所以能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对古今历史上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唐太宗都能很好地吸取和继承,在处理军国在事之时,常常引经据典,运用自如;对自己和国家政策中存在的弊端和疏漏,也都能及时纠正。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唐太宗在贞观群体中地位和作用无人能取代的。他那高人一筹的思想见解,是贞观治世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但是唐太宗并非白壁无瑕。他虽然英明,也有其昏庸的一面。他的一生不乏光辉灿烂的闪光点,也有他黑暗的一面。特别是贞观后期他骄傲了,他沉湎于成功的观庆之中,沉醉于歌功颂德的喜悦之中。他由纳谏如流变得听不进不同意见,由宽大仁厚变得偏执猜忌,他身上的英明灵光渐渐被昏庸取代。一代明君变得老态龙钟、毫无生机。这种变化的原因和教训是深刻的。一方面,封建体制自身是唐太宗发生蜕化的温床。在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度下,皇权独尊,至高无上。尽管唐太宗是一位明君,但他不是神,他自身也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在君主专制体制下,这种不足是不可能得以完全纠正的,相反却会日益增大,并最终成为国家机器有序运转的障碍。另一方面,骄傲自满是唐太宗蜕化的催化剂。贞观前期,唐太宗经比较谦虚谨慎,随着国家形势的好转和政权的巩固,到贞观中期,在他的思想里滋长了骄傲自满的因素,这种骄傲思想越到后来越严重,成为他蜕化的催化剂。再一方面,太子事件的打击严重影响了唐太宗的情绪,使他日益变得猜疑和偏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唐太宗前后变化,贞观前后期的政治有明显的不同,但不能说前期绝对地好,后期绝对坏。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他的言行有一定的多面性,有时自身也就是一个矛盾体。虽然他晚年犯有一些错误,但仍不失为我国历史上一位出的封建帝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之一。他执政的贞观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盛世,也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338 评论

qianting13

其实很简单,外交成功是要看双方地位是否平等,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你手上有多少筹码就代表你有多少本钱,谈判的本钱。因为在战争时期谁的实力强就是谁说了算,不管你有理没理,打你一顿就得听话了。这就像是你跟人家说道理,如果你一个人跑到哪个黑帮帮会跟人家说大道理的话,可能就会马上没命了。所以在没有本钱没有筹码的情况下,跟人家说什么正义就是空谈,是草包。至少双方要在平等的情况下才会有说理的时候。不过现在是和平时期,外交对每一个国家都是有效的,虽然有例外,但也确切的说明了,和平时期强弱之间不一定有平等的外交,但在战争时期就绝对没有平等的外交,完全是弱肉强食。“弱国无外交”是一条重要原则,不是说弱小国家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说,在外交事务中没有重要作用。在国民党时期,外交部长蒋廷黻的英语讲得非常好,发言理直气壮,但是没有人听。日本外交部长英语很蹩脚,言辞粗鲁,大家十分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欣赏蒋廷黻,对他说:“你的英语讲得很好,发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国家太贫弱,弱国无外交。”

29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无知的议论文素材

    心态与生活 ——秋风秋雨 在古希腊神话中,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神西绪弗斯在天堂触犯了法律,受到了大神的严厉的惩罚,被降到人世间来饱受痛苦。在凡间,西绪弗

    小猪乐乐8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历史小论文素材积累

    出类拔萃的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那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达到了“学而优则仕”的境界,有利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技

    Cora菱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正视弱小的议论文素材

    阿瑟 阿什—美国著名的网球明星、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在一次输血是感染爱滋病,于1993年不治身亡。在他患病期间,曾有无数球迷给他写信。其中有一名球迷在信中表

    会吸烟的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九上历史小论文相关素材

    单元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内涵丰富,不仅宣扬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启迪智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启发思

    活力的维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历史性论文素材

    关注细节的契丹军【细节,模式,准备,习惯】北宋与契丹开战时,宋军尽管人多,但胜少败多,契丹人的勇武常让宋军闻风丧胆。契丹人何以能常胜呢?其中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

    winnie110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