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59

duxingdejimi
首页 > 学术论文 > 知网学位论文稿费领取有什么后果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孤星泪新民

已采纳

知网的超额利润是剥削贪婪。,并不是合理的投资,超额利润是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过于贪婪。

177 评论

刘小贱爱花钱

知网的超额利润。不是支持付费。应该只是知识垄断或者是剥削贪婪。更不是合理的投资。有关部门应该加以治理。

303 评论

哇塞小熊

过高的收费在行业内部虽然是合法的,但是却并不合理,要不然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知网对于大学生和硕士生应该都不陌生了,每次写论文的时候都必须要在知网查量大的论文文献之后才可以进行开题。而且大家的毕业论文和平常所写的一些论文也是有可能会被传到知网里面的。但是大家应该也能发现在知网查看论文,下载论文价格是非常贵的,就算是这些论文是自己写的,想要再去查看也是需要收费的。

这些年来知网的收费越来越高了,连中科院都因为没有办法承担高昂的续订费用而选择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我们国家非常有实力的科研机构,都没有办法去负担这样的价格,可见对于学校来说也是很难去承担那么贵的费用的。其实大家对于知网的高收费和垄断行为早就已经怨声猜到了,但是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知网目前在学术界还是很难有替代的。

但是中科院这一声明也相当于是给大家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很多人也开始吐槽知网的高收费行为。面对大家的牢骚和吐槽,知网官方也仅是回复了不属实三个字。虽然收费多少是知网的自由,但是这样的经营模式说白了也是对市场作者以及广大的用户不够尊重,对于科学科研实验也缺少最起码的尊重。其实大家不满的不仅是知网的高收费,他对于作者和用户也非常的蔑视,像是一位89岁退休教授起诉知网的事情,在发生的时候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的。

因为这位教授的论文作品并没有授权给知网,但是知网却擅自收录。而只往这种侵权行为肯定也是不合法的,但是最终的处理结果也并不让大家满意。目前知网已经宣布和很多高校都停止了合作,虽然知网这样的做法是合法的,但是他这样的商业模式肯定不是合理的。

338 评论

typical2006

知网涨价确实伤害了科研环境

知网“异化”了,从帮助知识传播的平台变成了靠垄断知识从而压榨知识分子的平台,吃相太难看。 学者论文发表后,都会被上传到知网,而各大高校使用知网却需额外付费,这是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对知网不满的主要原因。学者论文无论被下载、引用次数多少,几无受益。

4月17日,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续订费近千万,且连年上涨。

4月18日,知网回应:消息不属实。从内部的邮件来看,将于4月20日停止使用知网,使用万方、维普代替知网。

目前,有中科院在读学生表示,用科技云登录知网,有的文章下不了了。到底贵不贵,中国政府采购网信息显示,国内不少高校、科研机构仍在采购知网,其费用也被清楚地标示了出来。

其实,科研机构对于知网价格太贵的抱怨早已有之,中科院并非首次发声。早在2016年3月31日,北大图书馆发布公告消息称,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

根据北大图书馆后续发布的消息进展,并未看到停用的消息,而是「全力与对方谈判」,争取更合适的价格。与此同时,北大还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其它数据库资源,维普、万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与中国知网功能类似。到底值不值?除了机构采购,个人购买情况如何呢?笔者注册个人用户,就AI主题去中国知网搜索论文,随便点击一篇今年发表在《管理工程学报》的论文,按页计费,这篇论文14页,共7元。

伴随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速度加快,中国学者的视野更加放眼全球,而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因此,众多的科研人员尤其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更加依赖于国际学术资源。当然,最核心的质疑,恐怕是针对中文学术期刊质量,而这是中国知网的主要内容来源。中国众多期刊正是在与数据库的合作中繁荣起来的。期刊不仅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赚取版面费,还可通过为数据库提供资源赚取知识费用。然而,学术考评往往以提供知网检索作为重要依据,尤其是当下兴起的学术检测,知网数据库更是重要的查重比对数据库。这样高额的查重检测,美其名曰科研诚信管理,实际上却给毕业学子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一篇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每查一次耗去数百元。

前有89岁中南财经大学退休教授起诉知网收录自己100多篇论文,不仅未经同意,更没收到报酬。后有中科院因千万续订费用而停用知网。这段时间的知网,再次被推到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

337 评论

太仓站沈

合法但是并不合理。

对于知识付费并无不妥,但是对于学术资源这样的知识来说,就应该进行开源供读者进行免费使用,因为对于这项的教育资源来说,它本身就有着非常强的正外部性,也就是说把他公开来不仅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发展,而且也能够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由于付费模式的存在,这些知识反而会成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壁垒,由于过高的收费标准,不少高校也在抱怨他的收费过高,使得不少高校因为学校承担非常高的经费导致在校学生没有办法合理利用,这对于我国的基础研究来说,可以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了。

知网的数据来源大部分都是学者的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知网来说,他们在进行付费的时候往往费用是非常低的,就比如说硕士毕业论文,他只用支付几百元的稿费就可以了,而对于博士论文来说,也并没有特别高的报酬,如果作者自己想要查阅自己的论文还是需要付钱,这本身就不太合理。更为关键的是,对于这些论文来说,这玩意儿存在一定的垄断行为,其他的途径和方法是很难接触到这些核心期刊和论文的,而且对于大部分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毕业论文也都是需要经过知网这个网站的,所以说在这样的一定程度之下,知网存在着一定的垄断性质,那么其他企业是没有办法和他进行有效竞争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国家就必须对于知网进行有效的管控,否则它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而且每年各大高校对于知网的经费也在逐步攀升,这对于高校的教育发展也是不利的。

253 评论

天堂的阶梯

知网涨价是否伤害了科研环境?这当然是肯定伤害了科研的环境,毋庸置疑的。学术考评通常都是以提供知网检索作为重要依据,尤其是当下兴起的学术检测,知网数据库是最重要的查重比对数据库。而高额的涨价检测,给毕业学子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一篇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查一次就要耗去数百元,受益的是数据库检测商。学术检测影响的最终是科研环境。

近日,网传中科院因难以承受千万级别的续订费决定停用知网的消息,曾引起大量讨论。

18日,中科院图书馆处相关负责人证实,网传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这件事情属实。至于未来是否恢复对知网的访问,相关的负责人介绍,“现在不好说,至少今年应该是没有这个计划了。”邮件显示,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发布通知称:“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4月8日,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

多所高校曾因费用过高停用知网,2012年至2021年期间,至少有6所高校曾经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则为知网费用涨幅过高。但是,停用一段时间后,因为知网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以及资源整合一站式搜索于其他数据库难以实现,很多高校迫于压力又继续与知网合作。

知网,目前在同类型市场上拥有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知网是否涉嫌垄断的质疑也重新被讨论起来。

2021年12月,“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70多万”曾引发热议。之前,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100多篇论文,教授没能拿到稿费,自己下载反而还要付费。教授最终诉求法律,胜诉,累计获赔70余万元。知网表示“积极处理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2022年4月18日,赵教授又一次发表:“知网发布说明向我道歉后,从没跟我商量过论文上架的事情。”现今知网公开致歉已4个多月,赵教授被下架的100多篇论文于知网上仍然搜查不到。

有关专家介绍:《反垄断法》是非常专业的法律,只有反垄断执法机构或着司法机关才能判定知网是是不是构成了垄断行为。执法或着司法机关判定为垄断行为时,有三个步骤:1,界定相关市场;2,判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3,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专家还介绍:“拥有市场支配地位是合法的,滥用这种地位的行为才可能违反《反垄法》”,知网是不是涉嫌行业垄断,调查则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中国知网的定位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有着极强的公共性,自然不能以经济盈利为最高准则。面对知网的负面舆论,希望知网认真审视现行运营策略,回应媒体关切,不要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让众人大家议论。应当为中国学术事业贡献力量。

359 评论

杨枝甘露儿

从事科研的人员,学生,老师,教授,中科院。这些人没有办法获取相关的数据,影响了他们的研究和课题。

341 评论

长安三太子

个人觉得,过高的收费在行业内部并不合理,甚至也不合法。

160 评论

john123kong

知网的超额利润是知识垄断!

综合近几年来一些高校不时退订中国知网以及一些学者状告中国知网以维护合法权益的成功案例,高校科研机构和学者认为中国知网收费过高甚至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则是基本属实的。

中科院作为中国学术的最高殿堂,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专家学者,科研经费以千万元计的比比皆是。如果数据库物有所值,且是科研必须,按说千万费用不在话下。

问题正在于,知网千万元的订费到底贵在哪儿,中科院把国家拨款花在这上面到底值不值,一群承担重要科研任务的学者被知网平台绑架到底该不该。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知网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同方股份财报显示,仅2020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毛利率高达;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毛利率达。借鸡生蛋的生意做成这样,令多少企业汗颜。

但正如法学专家所指出的,“如果学术数据库不再将版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而是将其当作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恣意滥用版权实施垄断高价,破坏、妨碍并制约相关市场竞争,其滥用行为便不能逃脱反垄断法的审查和惩治。”

面对公众的质疑,知网应该做出回应,监管部门也应该及时介入。这既是为了保护中科院等用户的利益,也有利于知网自身的健康发展。

355 评论

相关问答

  • 怎么样在知网领论文稿费

    进入中国知网官方网站上看。首先从浏览器搜索知网,点击知网官网进入网站,然后注册个人账号或者使用机构账号登录,再在搜索框输入自己想要搜索的论文主题进行检索。 点击

    小宇宙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学位论文上传知网有稿费吗

    看你发的什么期刊。绝大多数期刊,是收取版面费的,也就是发表论文你是要花钱的。

    xiaomi59562966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知网论文删除有什么后果

    误区1、在知网查重时,不知道重复是怎么算出来的。解决办法:在进行知网查重系统的时候,只要连续三次重复13个字符,就会被判定是剽窃。那么抄袭,不同检测系统的定义都

    润风水尚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上传知网后可以收取稿费吗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有稿费的!

    Macchiato~070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知网硕博论文稿酬领取

    不是,是流向网站。我是作者之一,从来就没得到过什么。

    ni入戏太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