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3

刀刀吹雪
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参考盈余管理文献最新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缕青丝万缕愁

已采纳

企业盈余管理手段探究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性包括两方面:第一,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企业盈余管理手段探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摘要: 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我国自20 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各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 盈余管理;会计学;经济学;债务契约

一、盈余管理理论概述

1. 盈余管理的内涵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分歧,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从以下比较权威的定义中可以了解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美国会计学家威廉·斯科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认为,只要企业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就是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利润进行的人为调节。

2.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对盈余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框架。根据前面的讨论,盈余管理的基本特性包括两方面:第一,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

第二,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收益与上段提到的企业实际盈利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更何况在盈余管理研究中,人们已开始寻找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并试图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映经济收益。应当注意到,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1. 会计估计变更

主要包括变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其他会计政策的变更等。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最能体现其现实意图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但会计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这是会计准则一致性的要求。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上市公司经常通过会计政策、方法的选择与变更获得额外会计收益,原因是其选择、变更成本太低,变更程序太容易。

2. 费用与收益的提前或延迟确认

盈余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改变收入的确认时间,一是提前确定收入,即在销售完成之前,还没有完成满足销售确认条件下就记作企业收益,将后期利润转移到本期。二是递延收益,主要发生在企业预期利润减少的情况下。费用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分为提前确认和延迟确认两种方法。提前确认费用的方法主要有大额计提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一次性冲销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等。延迟确认费用的方法有潜亏挂账、费用支出资本化等。

(二)利用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1. 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如关联方之间的购销业务、代理和租赁等。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从母公司剥离出来的,造成大股东绝对控股的局面。因此,上市企业与改制前的母公司之间大多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所以,尽管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有种种相关规定,但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业绩,仍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例如增加收入、转嫁费用、托管经营、资金占用费用和资产租赁等。

2. 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公司为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统计数据显示,资产重组具有使企业一夜之间转亏为盈的神奇功效。企业资产重组分为:股份转让、资产置换、对外收购兼并、对外转让资产等。一些企业的资产重组实质在于利用交易时间差,在会计年度结束前进行重大的资产买卖,确认暴利,或者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垃圾换黄金”的不等价交换,将企业外部巨额利润注入企业内部,以及将亏损输出企业,实现利润转移。统计数据显示,一些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往往在于资产重组。

3. 虚拟资产调节

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按会计应计制的规定而暂时列作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利用虚拟资产作为费用的“蓄水池”。随意确认计入当期损益的时点,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此外还有会计政策变更,一些会计政策的变更,如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合并范围的确定等,与企业当期的会计盈余,甚至未来期间的收益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也可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来实现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问题出现的成因

1. 筹资原因

我国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的直接原因就是筹资。《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

2. 避税原因

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成因也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3. 获取政治成本原因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对于盈余管理问题的治理对策

1. 完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具有灵活性。上市企业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具有主观性,由于会计行为的特点,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目前我国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有效抑制作用。因此,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对限制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有着积极的意义。

2. 加强对资产重组资产评估的管理

产业重组并购就是收购方与目标公司主营业务相同或相近。这样的并购整合是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获得产业发展上的规模效应。实质性重组并购具有较长的产业运作期限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眼光。通过产业重组并购,使企业存量资产和各种资源,从分散的小型企业流向大型企业,从劣势企业流向优势企业,从传统产业流向高新技术产业,达到产业升级的作用。同时,加强对资产重组、资产评估过程中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提高透明度,维护市场中介组织的独立性,评估机构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3. 规范关联交易行为

上市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制衡安排。在我国,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利益的常设机构,监事会和董事会是平行机关,同时对广大股东负责。由于多数非独立董事是上市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而独立董事只是以挂名方式出现,并不“独立”,这与当时设置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相违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上市企业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与企业治理结构有关,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规范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

4. 改善证券市场相关制度规定

目前,我国证监会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的有关规定,作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之间隐含的契约标准,仍使上市公司存在强烈地盈余管理动机。因此,应当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完善上市及配股的考核条件,避免由于指标的单一性而使管理当局进行利润操纵。

参考文献:

[1] 魏明海. 盈余管理研究[M], 北京: 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13:85.

[2] 宁亚平. 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 会计研究,2012,(9).

[3] 蒋义宏.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与财务问题研究[M].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98.

[4] 顾兆峰. 论盈余管理[J]. 财经研究,2010,(3).

192 评论

鹤顶红IF

财务分析的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的本质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技术。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2017年关于财务分析的参考文献范文

[1]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朱小平,杨妍.公益型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的理论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66-70.

[3]马迎贤.基于新制度主义的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研究[J].商业时代,2007(31):69-71.

[4]颜克高.公益基金会的`理事会特征与组织财务绩效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2(1):86-93.

[5]马作宽,王黎.组织绩效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64-65.

[6]马迎贤.从代理理论的角度谈非营利组织治理[J].财会月刊,2006(11):15-17.

[7]宗文龙,胡红霞,段倩.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8(8):15-16.

[8]李培林,徐崇温,李林.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一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J].河北学刊.2006(2):71-80.

[9]郑功成.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学海.2005(2):36-43.

[1]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2):92-101.

[2]欧阳瑞.多元化、公司业绩与总经理变更[J].管理科学,2012(2):44-51.

[3]皮莉莉,Lowe,中国上市公司业绩与总经理变更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3):203-206.

[4]柳玉珍.财务困境、股权结构与管理者变更一一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9(11):95-97.

[5]杜兴强,周泽将.高管变更、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0(1):23-33.

[6]李金早,许晓明.高阶管理理论及其完善与拓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0):42-45.

[7]薛有志,周杰,顿曰霞.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对总经理变更机制的影响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3):4-8.

[1]埃弗雷特.M·罗杰斯着,辛欣译.创新的广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毕新华,余翠玲.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及其过程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42-46.

[3]戴金平,谭书诗.美国经济再平衡中的制造业复兴战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0.

[4]邓朝华,鲁耀斌,汪曼.基于IDT/TTF整合模型的企业移动服务釆纳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3):104-110.

[5]陈国宏,王丽丽,蔡猷花.基于Bass修正模型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5):179-183.

[6]陈文波,黄丽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软科学,2006(3):1-4.

[7]陈X.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8]陈子凤官建成.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演化[J].中国软科学,2009(2):20-27.

[9]杜纲,郭均鹏,潘敬华等.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综合分析模型[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2):114-117.

[1]陈信华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钇信会计出版社1994

[2]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3]吴唐青.MBA典型案例精华读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4]阎达五、耿建新企业集团会计管理[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5]库林特·辛德,尼汀潘加卡.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王芳华.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7]程干祥企业理财目标新探《财会月刊》2001

[8]赵华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思辩《财会月刊》2000

[9]斯蒂芬.A.罗斯公司理财[M]吴世农、沈艺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93 评论

Angelcat930

财务报表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财务报表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刘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代理成本与审计师选择[D].新疆财经大学,2011.

[2]蔡利.内部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董望、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椐[J].审计研究,2011,(4):68-78.

[4]韩新新.中国内部控制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

[5]刘文军.审计师变更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6]胡波.审计定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7]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0.

[8]陈丽蓉、牛艺琳.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0,(9):66-71.

[9]李继河.内部控制鉴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审计师报告策略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1.

[10]李艳姣.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

[11]柳俊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年的经验数据[D].东北财经大学,2010.

[12]李华飚.Java中间件技术及其应用开发[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13]张劲松.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问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5]郑炎雄,彭娅婷,黄晓涛.浅谈基于主机的COBOL教学实验[J].计算机教育,2008(19):112-113.

[16]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7]张劲松.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问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8]战松.信息时代的银行服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19]李颖.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和对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0]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01):3-14.

[21]程婵娟.银行会计学[M].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二:

[1]王鸾.最简捷的企业人力劳资管理[M].北京冲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89-90.

[2]成林.Bootstrap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14.

[3]王昊.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5-13.

[4][M].Apress,2012:19-30.

[5]刘海杜.软件的非功能需求及测试方法探讨[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0,(5):36-38.

[6]彭黄莉,牛占文.基于目标规划的连续性排班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5):718-722.

[7]贾俊凯,许辉,顾国强.基于数据划分的海量数据査询优化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4):6-7.

[8]张文成.美国工人失业和工会组织现状[J].国外理论动态,2004,(12):32-33.

[9]冯明.人力资源管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289-290.

[10]邱冬阳、彭欢与姚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基于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11]曾宪勇,师思.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J].管理工程师,2011,05:29-31.

[12]陈海明,李东.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假说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01:50-52.

[13]ChenSJ,[J].TourismEconomics,2010,16(3):647-663.

[14]林婵娟与林孝伦,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与竞争程度对审计公费之影响:中国之实证,会计评论,2009,第49期,35-72.

[15]邱冬阳、彭欢与姚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基于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参考文献三:

[1] 芦杰. 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 中国林业教育, 2000,(02)

[2] 牛莉侠.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1)

[3] 董丽晖. 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 甘肃农业, 2006,(09)

[4] 陈兴霞, 曹军, 费淋淇. 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5] 杜思晓. 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研究[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8,(10)

[6] 刘秋月.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Z1)

[7] 王健. 加快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建议[J]. 绿色财会, 2006,(09)

[8] 包准, 程宝华. 做好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体会[J]. 绿色财会, 2006,(09)

[9] 高俊杰, 张东红. 种子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之我见[J]. 种子科技, 2008,(02)

[10] 丁丽娜.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3)

98 评论

相关问答

  • 盈余管理论文答辩开场白

    答辩开场白和结束语如下: 开场白: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xx专业xx班的xxx,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xxxx。本次毕业设计是在x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首

    南宫styl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盈余管理论文研究现状

    As China's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issu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

    威达天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战略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最新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

    金弓木小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最新管理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管理会计的论文范文 在我们的工作中,会计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好关于管理会计的论文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有关管理会计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龙发集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工商管理论文文献参考最新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近年来迅速发展并相对成熟,也已成为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下面是我整理的大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工商管

    厦门混世小魔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