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4

单眼皮姐姐
首页 > 学术论文 > 毫米波雷达国外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大大吉CQ

已采纳

毫米波雷达的研制是从40年代开始的。50年代出现了用于机场交通管制和船用导航的毫米波雷达(工作波长约为 8毫米),显示出高分辨力、高精度、小天线口径等优越性。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毫米波雷达的发展一度受到限制。这些技术上的困难主要是: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功率源输出功率和效率降低,接收机混频器和传输线损失增大。70年代中期以后,毫米波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研制成功一些较好的功率源:固态器件如雪崩管(见雪崩二极管)和耿氏振荡器(见电子转移器件);热离子器件如磁控管、行波管、速调管、扩展的相互作用振荡器、返波管振荡器和回旋管等。脉冲工作的固态功率源多采用雪崩管,其峰值功率可达5~15瓦(95吉赫)。磁控管可用作高功率的脉冲功率源,峰值功率可达1~6千瓦(95吉赫)或1千瓦(140吉赫),效率约为10%。回旋管是一种新型微波和毫米波振荡器或放大器,在毫米波波段可提供兆瓦级的峰值功率。在低噪声混频器方面,肖特基二极管(见晶体二极管、肖特基结)混频器在毫米波段已得到应用,在 100吉赫范围,低噪声混频器噪声温度可低至500K(未致冷)或100K(致冷)。此外,在高增益天线、集成电路和鳍线波导等方面的技术也有所发展。70年代后期以来,毫米波雷达已经应用于许多重要的民用和军用系统中,如近程高分辨力防空系统、导弹制导系统、目标测量系统等。

300 评论

lucifer487

4d毫米波雷达原理如下:

在汽车智能化发展道路中,感知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理想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全天候、全覆盖、全目标、全工况的感知。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离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实现高阶自驾,需要在全频段上构建感知系统,有效融合各频段传感器的优势,为规划控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中,主要用到的传感器有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光谱从可见光到红外光谱,是最接近人眼的传感器,有丰富的语义信息,在传感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红绿灯识别、交通标识识别,都离不开摄像头的信息。激光雷达器件较为成熟,905nm波段广泛应用,能获得丰富的场景立体空间信息。

从频谱可以看到,激光在频谱上和可见光较为接近,因此和可见光有着相似的粒子特性,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毫米波雷达波长为附近,是这几种传感器中波长最长的传感器,全天候性能最好,且具备速度探测优势。

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由于有较为丰富的信息,前期的自动驾驶感知研究主要集中这两类传感器,毫米波由于分辨率不足导致其在使用上存在局限性。近年来,各大毫米波厂商在4D毫米波雷达上加大投入,在超宽带和大天线阵列两个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使得4D毫米波的研究成为了自动驾驶研究的热点之一。

4D毫米波雷达突破了传统雷达的局限性随着毫米波芯片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车载的毫米波雷达系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然而传统雷达系统面临着以下缺陷:

258 评论

相关问答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要求

    看你发的是哪类的期刊。还有就是要看你文章写的好不好。首先,核心期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国内的核心期刊安

    青岛崂山逗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国外饭店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国内餐饮现况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世界劳动力市场的转移(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快餐行业的冲击;物价上涨;餐饮行业竞争激烈等,说的有点乱,不

    嗨吃嗨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米波雷达超分辨处理方法研究论文

    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1.反隐身性能 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发现,与S波段的微波雷达相比,隐身目标对米波(或更长波长)雷达的雷达截面积要高15~3

    sanmoyufe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毫米波杂志

    中国物理教学参考,1.物理学报2.光学学报 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4.半导体学报5.中国激光6.科学通报 7.物理8.金属学报 9.大学物理10.低温物理学报n.

    雨林之声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的上接

    PhysicsReviewLetters,这个期刊分的很细,每个volume涵盖某个特定方向,望采纳,谢谢!

    qingkong888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